周瑜之死恐与程普有关,不要冤枉诸葛亮了


引子:周瑜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出生名门望族,和孙策同龄,因此两人的关系非常好,孙策死后,命令周瑜管理外事,这是对周瑜莫大的肯定。周瑜不仅长于政事,而且善于音律,在江东一代,有关于周瑜俗语:“曲有误,周郎顾”,只要别人一弹错曲子,周瑜经常就会出现给别人指点。


周瑜之死恐与程普有关,不要冤枉诸葛亮了


(一)周瑜和诸葛亮两人之间的交际少

周瑜算是一时人物,能做孙吴大都督的人气度不是常人能比的,更加谈不上气量小了,《三国演义》在一定程度上美化了诸葛亮,丑化了周瑜,周瑜可不是被诸葛亮气死的,事实上,周瑜和诸葛亮两人之间的交锋基本上可以说是没有。

周瑜(175-210),诸葛亮(181-234),由此可见诸葛亮比周瑜小6岁,而诸葛亮出山时是27岁,也就是说208年-210年两人可能相遇,208年诸葛亮刚出山遇到曹操攻打荆州,刘备兵败,诸葛亮作为使者前往江东说服孙权进行孙刘联盟,孙权同意了。

周瑜之死恐与程普有关,不要冤枉诸葛亮了


《三国志·诸葛亮传第五》原文是这么记载的:

“权大悦,即遣周瑜、程普、鲁肃等水军三万,随亮谒先主,并力抗曹公!”

孙权派遣周瑜程普等人跟随诸葛亮拜见刘备,这期间,诸葛亮或许和周瑜有过交集,但是孙刘首次联盟,与曹开展之前,诸葛亮是绝对不会去气周瑜的。

再看孙刘联盟的阵势,孙权除了派遣自己的大都督周瑜之外,还有水师三万,而刘备这边,刚刚在曹操那边吃了败仗,剩下精兵勉强凑够一万,刘琦的江夏兵也勉强凑够一万,总的来说就一万六七左右,兵力上也着实不足,诸葛亮就更谈不上气周瑜了。

(二)周瑜并非小气之人

《三国志·周瑜鲁肃吕蒙传第九》中说:

“性度恢廓,大率为得人,唯与程普不睦。”这句话大致意思就是说周瑜心胸宽广,大致可以得人心,只是和程普关系相处得不好。”

程普这个人是孙坚的部下,孙坚去世后他跟随了孙策,孙策去世后他又跟随了孙权,此人的性格方面善于心计,这大概是他和周瑜的关系相处不好的原因之一。

还有一个他和周瑜在工作上的冲突,都是左右两路军的统帅,周瑜是偏将军,兼任南郡太守,而周瑜在死后,南郡太守的职位则归了程普,这其中的微妙关系大概就是两人关系不好的原因吧。

连刘备也曾经说: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顾其器量广大,恐不久为人臣耳。”

看看苏轼怎么评价周瑜的:“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三)周瑜真正的死亡原因

周瑜年少有为,约定日期和曹仁大战,周公瑾亲自督战,结果被流箭射中,伤势非常重,便撤军,后来曹仁听说周瑜病重,又前来叫战,周瑜勉强起身,鼓舞士气。

后来周瑜在巴丘病死,而周瑜的死因在《三国志》中也是寥寥几笔就带过了“而道与巴丘病卒,时年三十六”。

周瑜之死恐与程普有关,不要冤枉诸葛亮了


陈寿在这里对周瑜的死只说是病死了,但是什么病却并未说,一般人认为是被流箭射中难以医治而死。

很奇怪的是《三国志》后面又提到了一句话:“后著令曰‘故将军周瑜程普,其有人客,皆不得问’。去世的将军周瑜和程普家的仆役等,都不再予以追查。追查什么,没有提清楚,和程普有什么关联,似乎也没有说清楚,但是周瑜的死并非只是被流箭射伤这么简单,而周瑜死后,程普确实是实际受益人,他代替了周瑜成为了南郡太守。

从周瑜生前和程普之间的矛盾还有死后的那一道著令来看,周瑜的死似乎有些蹊跷,而程普又变成了南郡太守,这实在令人寻味。

结论:在正史中,周瑜几乎是一位完美的人物,他容貌盛美,长于音律,年轻有为,但依旧架不住历史的车轮滚滚而来,他在短短的三十六年间,给东吴的历史填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