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善于用人,更善于控制人,其实他对周瑜吕蒙都防着一手

孙权善于用人,名不虚传,每到关键时刻总能找到合适的人,帮助东吴消灾解难。但在善于用人的好名声之下,孙权其实深谙帝王之术,更善于控制人,对任何人都心存戒备,防着一手。

赤壁之战,周瑜程普分任左右大都督

周瑜是孙策的好朋友,两人有升堂拜母之谊,孙策临终之时留下“外事不决问周瑜”的嘱托,而且在孙权接班时,周瑜表现了对孙权无比的忠诚和支持。《三国志》有一句很耐人寻味的话,“瑜将兵赴丧,遂留吴”,这就是说,周瑜带着兵而来,确保孙权能够顺利接班。但即使是面对周瑜,孙权用人仍然是很玄妙的。

孙权善于用人,更善于控制人,其实他对周瑜吕蒙都防着一手

​曹操进攻江东,《三国志》记载,“(周)瑜、(程)普为左右督,各领万人,与(刘)备俱进,遇于赤壁,大破曹公军”。程普是孙坚时代的老臣,从孙坚打黄巾开始就跟随左右,孙策开拓江东,程普立的功劳也最大。很多年以后,吕蒙在为自己争取战役指挥权时,说出了事实真相,“昔周瑜、程普为左右部督,共攻江陵,虽事决于(周)瑜,(程)普自恃久将,且俱是督,遂共不睦,几败国事”。可见孙权在赤壁大战用人时,并不是完全放手给周瑜,而是用老将程普牵制周瑜的。

周瑜自己清楚,孙权并不是完全相信自己

对于孙权的不信任(并不是针对某个人不信任,而是作为君王对谁都不能全部信任),聪明如周瑜者自然心中清楚,因此在周瑜向孙权提出进攻蜀地的建议时,周瑜主动提出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搭档组合。

孙权善于用人,更善于控制人,其实他对周瑜吕蒙都防着一手

​周瑜提出,请孙权允许他和奋威将军孙瑜共同进攻蜀地,取得蜀地同时并吞张鲁之后,留下孙瑜将军在那里固守,和马超结成联盟;周瑜自己回来和孙权一起依据襄阳逼迫曹操,北方就可以谋取了。

孙瑜何许人也?孙瑜是孙坚弟弟孙静的儿子,也就是孙权的堂兄,是东吴早期孙氏家族的主要将领。孙策平定江东,留给孙权五个郡,其中一个就是丹阳郡,建安九年(204年),孙瑜当了丹阳太守,可见地位之重要。

周瑜主动提出让孙瑜和自己一起去攻打蜀地,就是怕孙权担心自己尾大不掉。而且,周瑜特别指出,拿下蜀地和张鲁之后,由孙瑜在当地驻守,我周瑜还是回来和主公一起对付曹操。这就是非常明确地对孙权说,你不用担心我拥兵自重、另立山头。周瑜之所以这么小心翼翼,肯定是知道孙权平时有这样的疑心病,不得不小心谨慎。

孙权善于用人,更善于控制人,其实他对周瑜吕蒙都防着一手

对吕蒙也防一手,并且没有采纳吕蒙临终建议

《三国志》记载,在吕蒙准备偷袭南郡时,孙权故技重施,想任命孙皎(也是孙坚弟弟孙静的儿子)、吕蒙分别担任“左右部大督”,而且是孙皎在前,吕蒙在后。

吕蒙不愧是武将出身,没有周瑜那样儒雅隐忍,他直接劝谏孙权:当年周瑜、程普不和,分任左右部大都督,差点误了国家大事(见上文)。如果孙权觉得孙皎行,就用孙皎;如果觉得我吕蒙行,就用我吕蒙。不要再分设左右部大都督了。

虽然孙权最后接受了吕蒙的建议,“以卿(吕蒙)为大督,命(孙)皎为后继”。但给人的感觉是,孙权本来是想设左右部大都督的,以达到牵制吕蒙的目的,但后来被吕蒙当场点破了,孙权也只能无奈收回成命,毕竟当时用人之际,还是得给吕蒙一些面子。

孙权善于用人,更善于控制人,其实他对周瑜吕蒙都防着一手

​另外,吕蒙临死时向孙权推荐自己的接班人,认为“朱然胆守有余,愚以为可任”。孙权虽然授予朱然假节的权力,镇守江陵,但并没有让朱然担任最高军事负责人,而是另外选用了陆逊。当然孙权选陆逊肯定没有错,但毕竟是没有采纳吕蒙的临终建议,这和刘禅对诸葛亮安排身后事言听计从还是不一样的(蒋琬、费祎都是诸葛亮指定的)。

摸金校尉曰:

由此可见,孙权的心思还是很深的,对如何选人用人、如何控制人,有自己一整套的想法,不会被大将权臣牵着鼻子走。

包括孙权一辈子其实也没有重用张昭,晚年多次责备陆逊介入储君之争,都反映了孙权是一个独立思考、有控制力的枭雄。孙权一死,此后的东吴君主却一再陷入权臣(诸葛恪、孙峻、孙綝)把持朝政的尴尬境地,可惜可叹。

本文由三国摸金探秘记出品。欢迎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