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之死恐與程普有關,不要冤枉諸葛亮了


引子:周瑜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出生名門望族,和孫策同齡,因此兩人的關係非常好,孫策死後,命令周瑜管理外事,這是對周瑜莫大的肯定。周瑜不僅長於政事,而且善於音律,在江東一代,有關於周瑜俗語:“曲有誤,周郎顧”,只要別人一彈錯曲子,周瑜經常就會出現給別人指點。


周瑜之死恐與程普有關,不要冤枉諸葛亮了


(一)周瑜和諸葛亮兩人之間的交際少

周瑜算是一時人物,能做孫吳大都督的人氣度不是常人能比的,更加談不上氣量小了,《三國演義》在一定程度上美化了諸葛亮,醜化了周瑜,周瑜可不是被諸葛亮氣死的,事實上,周瑜和諸葛亮兩人之間的交鋒基本上可以說是沒有。

周瑜(175-210),諸葛亮(181-234),由此可見諸葛亮比周瑜小6歲,而諸葛亮出山時是27歲,也就是說208年-210年兩人可能相遇,208年諸葛亮剛出山遇到曹操攻打荊州,劉備兵敗,諸葛亮作為使者前往江東說服孫權進行孫劉聯盟,孫權同意了。

周瑜之死恐與程普有關,不要冤枉諸葛亮了


《三國志·諸葛亮傳第五》原文是這麼記載的:

“權大悅,即遣周瑜、程普、魯肅等水軍三萬,隨亮謁先主,併力抗曹公!”

孫權派遣周瑜程普等人跟隨諸葛亮拜見劉備,這期間,諸葛亮或許和周瑜有過交集,但是孫劉首次聯盟,與曹開展之前,諸葛亮是絕對不會去氣周瑜的。

再看孫劉聯盟的陣勢,孫權除了派遣自己的大都督周瑜之外,還有水師三萬,而劉備這邊,剛剛在曹操那邊吃了敗仗,剩下精兵勉強湊夠一萬,劉琦的江夏兵也勉強湊夠一萬,總的來說就一萬六七左右,兵力上也著實不足,諸葛亮就更談不上氣周瑜了。

(二)周瑜並非小氣之人

《三國志·周瑜魯肅呂蒙傳第九》中說:

“性度恢廓,大率為得人,唯與程普不睦。”這句話大致意思就是說周瑜心胸寬廣,大致可以得人心,只是和程普關係相處得不好。”

程普這個人是孫堅的部下,孫堅去世後他跟隨了孫策,孫策去世後他又跟隨了孫權,此人的性格方面善於心計,這大概是他和周瑜的關係相處不好的原因之一。

還有一個他和周瑜在工作上的衝突,都是左右兩路軍的統帥,周瑜是偏將軍,兼任南郡太守,而周瑜在死後,南郡太守的職位則歸了程普,這其中的微妙關係大概就是兩人關係不好的原因吧。

連劉備也曾經說:公瑾文武籌略,萬人之英,顧其器量廣大,恐不久為人臣耳。”

看看蘇軾怎麼評價周瑜的:“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

(三)周瑜真正的死亡原因

周瑜年少有為,約定日期和曹仁大戰,周公瑾親自督戰,結果被流箭射中,傷勢非常重,便撤軍,後來曹仁聽說周瑜病重,又前來叫戰,周瑜勉強起身,鼓舞士氣。

後來周瑜在巴丘病死,而周瑜的死因在《三國志》中也是寥寥幾筆就帶過了“而道與巴丘病卒,時年三十六”。

周瑜之死恐與程普有關,不要冤枉諸葛亮了


陳壽在這裡對周瑜的死只說是病死了,但是什麼病卻並未說,一般人認為是被流箭射中難以醫治而死。

很奇怪的是《三國志》後面又提到了一句話:“後著令曰‘故將軍周瑜程普,其有人客,皆不得問’。去世的將軍周瑜和程普家的僕役等,都不再予以追查。追查什麼,沒有提清楚,和程普有什麼關聯,似乎也沒有說清楚,但是周瑜的死並非只是被流箭射傷這麼簡單,而周瑜死後,程普確實是實際受益人,他代替了周瑜成為了南郡太守。

從周瑜生前和程普之間的矛盾還有死後的那一道著令來看,周瑜的死似乎有些蹊蹺,而程普又變成了南郡太守,這實在令人尋味。

結論:在正史中,周瑜幾乎是一位完美的人物,他容貌盛美,長於音律,年輕有為,但依舊架不住歷史的車輪滾滾而來,他在短短的三十六年間,給東吳的歷史填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