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聽到“公司突發業績暴雷”,股民炒股一定要關注商譽

人狠話也多,股票找強哥。我繼續跟大家分享如何用F10。存貨減值、商譽減值、應收賬款減值(或者說壞賬損失)是收割股民的三大利器。我前面說過了存貨,今天,我將用實例來引出:

炒股,為何要關注商譽。(“商譽”在F10“財務分析”資產負債表可找到)


經常聽到“公司突發業績暴雷”,股民炒股一定要關注商譽

商譽減值的坑不少

1月21日晚,又一家公司業績暴雷。聯絡互動(002280)公佈業績預報,全年虧損27-30億。至於虧損原因,大家可以看公告截圖,我用紅字標明瞭。


經常聽到“公司突發業績暴雷”,股民炒股一定要關注商譽

聯絡互動虧損原因之一

公司主要的虧損來源於旗下三家公司計提的商譽減值。公告發布後,公司股價已經連續兩個跌停,封單量很可觀。股民損失慘重。

經常聽到“公司突發業績暴雷”,股民炒股一定要關注商譽

聯絡互動股價走勢

至於該公司股價怎麼走,我在此不做討論。那什麼是商譽?商譽減值又是何物?

經常聽到“公司突發業績暴雷”,股民炒股一定要關注商譽

商譽在資產負債表位置

我舉個例子,上市公司收購一家評估價值為10億的遊戲公司。但這家公司淨資產為1億,這多出來的9億,就是商譽。

若遊戲公司幾年下來,若業績達到預期,且評估價值未變,那商譽不變;若業績不達預期,重新評估價值為4億,那就商譽就變為3億,

這減少的6億就叫做商譽減值

反映到利潤上,上市公司就會瞬間多出6億虧損來。

簡單來說,商譽減值的實質:買貴了,遲早要還的。

從交易的角度,我把商譽減值分為兩類:被動的、主動的。

1.被動商譽減值。

比如,某製造業公司想轉型,花幾十億去收購國外一隻動漫貓,改名叫某某文化。結果也沒幹好,這隻遊戲貓不如預期的賺錢,這幾十億就有風險了。

想幹好又沒幹好的,只要沒找到證據說有內幕交易,都叫做被動商譽減值。

對轉型公司的商譽,要警惕,轉型不成功的概率蠻大的,隨時可能發生減值。

經常聽到“公司突發業績暴雷”,股民炒股一定要關注商譽

2.主動商譽減值。

打個比方,大股東家有件皮大衣,材料費1千,但他說是大師作品,就按1萬放到上市公司。

美其名曰注入優質資產,這個時候要警惕。因為金融市場是沒有雷鋒的,如果真這麼好,為啥拿出來分享。

往往這件皮大衣只值2000元。全體股東損失8000。如果大股東持股30%,那這筆交易他賺8000*(1-30%),總共5600元。

這種有欺騙性質、侵吞其他股東利益的商譽減值,我把歸類為主動型。

以前大家喜歡炒作資產注入,這兩年被坑多了以後,按理說應該理性了。好吧,還是好多人炒,都等著擊鼓傳花,只要自己不接最後一棒就好。

真實情況是,大股東、機構第一棒,然後股民圍著圈子丟手絹。


經常聽到“公司突發業績暴雷”,股民炒股一定要關注商譽

市場上會有很成功的收購,這個時候,商譽不會減值。但比例真不高。真正的好公司,多是由小做到大的。就算收購很成功,也往往伴隨幾年的陣痛期。

提醒股民:當一個公司的商譽佔淨資產的比例較高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風險。

今天的F10用法分享就到這,大家可以去搜索一些有過商譽減值的股票來做練習,素材還真不少。然後再找一些商譽佔比高,還未做減值的公司進行跟蹤,會有發現的。長期下去,能幫你防住不少商譽減值的坑。

下次會跟大家分享為何要關注應收賬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