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譽(goodwill)簡單談

商譽有很多定義,但這個最適合當前大A。在企業合併時,它是購買企業投資成本超過被合併企業淨資產公允價值的差額。

比如,你想購買的公司的淨資產只有5元,而你卻用了8元,那麼超出的3元就是商譽了。

投資者在2018年,對商譽接觸得太多了。由於經濟下行,很多公司進行了大規模的商譽減值,從而讓過去的企業淨利潤銳減。當然人們知道商譽主要還是因為股價突然大幅跳水,虧損嚴重得知的。

正如goodwill的字面意思一樣,商譽是美好願望的現實體現。

經濟擴張時,人們總是充滿樂觀地幻想被收購企業能夠帶來超額(超出社會平均收益)收益,人們總是會看好被收購企業的某一方面,比如商業模式、產品優勢、客流優勢等等。這些樂觀因素總是刺激投資人付出很高的投資成本。

商譽(goodwill)簡單談商譽(goodwill)簡單談商譽(goodwill)簡單談

這無可厚非。但某些公司的大股東或實際控制人,卻利用超額商譽來輸送利益,損害中小股東的利益。他們在併購關聯公司時,總是付出超出淨資產幾倍的價格。隨後通過商譽減值導致上市公司利潤銳減。這就把中小股東賣了。

中國人的控制慾最強,這可以從股本結構上看出來。大股東通常控股51%以上,從而導致中小股東沒有話語權,只能被動地接受很多不合理的東西。

西方很多優秀傑出的上市公司,大多股權分散,控股5%就能成為大股東了。管理層的發展策略,必須由眾多的中小股東投票決定,而不是一言堂的威權決定。

商譽一旦形成,必須看商譽佔投資人公司的淨資產比例及淨利潤的比例。如果這兩個比例太高,則情況不妙。

但至於什麼樣的比例算太高,我想借鑑常用的資產負債比率來說明,資產負債超過70%就已經很高了。

如果你收購時的商譽是3元,而你公司的淨資產在4.28(3/0.7)以上,就不算高。當然這是我的個人看法,有極大的個人偏見。請勿模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