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帝陵為何一直沒有發掘?


千古一帝秦始皇,諸多謎底墓中藏。有關秦始皇地宮的資料最早見於《史記》中:“始皇初繼位,穿治酈山,及並天下,天下徒送詣七十萬人,穿三泉,下銅而致槨,宮觀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滿之。令匠作機弩矢,有所穿近者,輒射之。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由此可見,秦始皇地宮是一個浩大的工程。為什麼至今未挖掘,可能就以下這麼幾個原因。

1.任何考古發掘工作的前提是必須保護文物。



中國歷史悠久,自秦始皇起共有493位皇帝,死後的皇帝一般都是厚葬,所以地下皇陵裡面埋葬的文物極其地豐富。建國初期的時候,我國為了保護一些帝陵不被盜墓賊光顧,也是主動挖掘了很多帝王的墓穴,但是自從明定陵事件發生後,我國就沒有再主動發掘任何的帝王墓,即使是普通的古墓也必須是搶救性挖掘或者保護性挖掘。

1956年,郭沫若以考古發掘的名義打開了明定陵,讓人沒有想到的是,由於當時的考古技術並不成熟,大量的文物在這次挖掘中被毀了,很多珍貴的絲織品瞬間氧化、黴變,這件事也成了我國考古史上最大的慘劇。這給後人深刻教訓,所以至今如果考古技術不達標,所有的陵墓,包括秦始皇陵,都不能進行挖掘。

2.開挖、破防都極其困難,處理地宮水銀就是一大難關



秦始皇在他13歲時開始修建皇陵,也就是公元前247年,修建皇陵貫穿了整個秦始皇的政治生涯,直到公元前208年才完工,整個皇陵的修建耗費了39年的時間。在這39年中,前26年只是修出了輪廓,等到秦始皇統一了六國之後,先後徵了72萬人來修建陵墓,最多時人數超過80萬人,才修建出這樣宏偉的建築。

經過考古及探測,秦始皇陵的封土層達到76米深,陵墓分為內城和外城,內城和外城之間有8到10米的城牆。我們現在所看到的秦兵馬俑坑全部是在外城的,據考古研究,兵馬俑坑有被火燒過及用銳器砍過的痕跡,這可能就是當初項羽盜陵墓留下的,而內城卻是從來沒有人進去過的。秦始皇的地宮就在內城,而且內城周圍還有4米厚的城牆,考古人員在對秦始皇地宮考古時,曾發現不少盜洞,其中有兩個直徑1米,深度9米的盜洞,但是並沒有進入秦始皇地宮,離地宮還差250米。專家推測,皇陵裡至少有100噸的水銀,如果貿然挖掘的話,萬一水銀外洩,那就是真的危害人類了。很多周邊的人員群眾及環境都會受到破壞和傷害,沒有人可以承擔得起這麼大的責任。

3.秦始皇陵的文化價值



每年到秦始皇陵參觀的人不在少數,甚至可以產出每年25億人民幣的門票收入,相當的可觀,並且,還不算其他服務行業收入,比如餐飲、休閒、住宿等等。再有就是,秦始皇陵每年那麼多參觀者,就是我們很好的守墓人,不用擔心會被盜。



綜合以上幾個因素,秦始皇陵的挖掘工作吾等輩人恐怕是看不到了,還有一個秦陵是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國際著名遺址,以史為鑑,挖秦陵不但是科學問題,有可能還涉及國際問題。但秦始皇作為千古一帝,我們對於他的皇陵還是要保持敬畏之心為好。


加貝的精彩


這個問題其實是大多數人都想知道的問題,雖然已經有很多答案,但是既然被邀請,就答一波。

秦始皇陵是中國第一個大一統朝代皇帝的陵墓,其陪葬奢華程度大大高於後世其他皇陵。所以其文化價值程度十分之高,但是它的考古難度十分高,如果開採不得體的話,卻會導致文化價值虧損。我們一起看看為什麼考古難度高。

秦始皇陵地宮內據史書記載,以水銀為江河湖海,我們都知道水銀具有很高毒性,若要挖掘會對工作人員帶來極大危險,我們不可能為了這些文物而讓考古人員有危險。此外發掘秦陵費工費時費財,考古秦始皇陵對各項條件要求過高。畢竟已經在土地裡埋葬了兩千多年。有了解的朋友都知道長時間沒有接觸外界的文物如果冒然打開,那麼會文物受到溼度、溫度、風、光以及其他外界的影響,這也會導致文物價值受損。因此發掘秦陵必須是有“大頂棚”的,但是秦始皇陵太大了,如果要這樣,技術難度太大。

此外秦始皇陵是第一批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如果開始考古後會導致當地旅遊業停滯數年 給當地的經濟造成巨大影響。

最後秦始皇陵已經和現在的景觀地貌合為一體,如果大規模考古會的,環境造成巨大影響。

反正簡單來說就是,錢不夠,技術不行,對環境影響大。不過隨著科技和經濟發展,也許秦始皇陵在不久後,就會再一次出現到世人的眼前。




說記歷史


朱旭亮博士分析過首先由於秦始皇陵面積非常宏大,據考古學家的推斷,秦始皇陵如果要用科學的方式進行發掘的話,或許幾十年上百年都無法發掘完,這是一個非常浩大的工程。

另外我們需要考慮到發掘人員的人身安全,秦始皇陵在修築的時候,使用了非常多的防盜機關。這些機關歷經千年或許已經腐朽,但是其中用水銀構築的長江大河卻是真實存在的。曾經有科學家測定,秦始皇陵周邊確實有非常明顯的汞含量升高的一個狀況。那麼如果我們貿然打開秦始皇陵,其中的汞蒸氣對人有劇毒,人身安全無法得到保障。而且汞蒸氣的洩漏,或許對環境也會造成一定的破壞。

最後我們的現在科技水平並沒有,發展到能夠完善的保護秦始皇陵的出土文物的一個程度。曾經我們發掘過明代十三陵當中的一位皇帝的陵墓,我們由於保護不到位,眼睜睜看著鮮豔的絲綢在氧化作用下化為一團飛灰。同時在發掘秦始皇陵周邊的陪葬坑的時候,尤其是現在我們能看到的1、2、3號車馬坑,實際上有一些兵馬俑身上原先是有顏色的,但是在氧化作用下現在都變成了灰突突的土色。可能等到我們的科技水平發展到一定的時候,我們才有可能完好地保護秦始皇陵,並且對它進行科學的發掘。


WM雨


回答:秦始皇墓為何一直不敢

挖?

秦始皇陵墓修建用時39年,徵用民夫72萬人,最高時候有80萬人參與建造。從嬴政13歲等基之時,就開始修建自己的陵墓。也是我國曆史上第一座、規模最大的帝王陵墓,佔地面積56萬平方米長,是故宮的78倍。從1974年發現,距今45年,專家們對皇陵四周進行了地質勘查,外圍發現、水銀。一旦水銀洩露,很有可能毀壞皇陵中的各種珍貴文物,並者、除了水銀之外,皇陵中肯定還有其它各種危險的機關,為了保護文物,專家表示:不敢開、若是毀了文物就得不償失了。


碧海藍天193978532


綜合考慮,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一、能不能建造一個跨度500米以上的大棚?

先看第一個不能挖的前提,即秦始皇陵的封土也就是民間說的墳有多大規模?《漢書·楚元王列傳·附劉向傳》上說:“其高五十丈,週迴五里有餘。”秦時一尺約為現代23釐米,五十丈即約115米。秦時一里為414米,五里約為2070米,這大概就是秦始皇陵當初的規模。可是經過兩千多的自然的侵蝕和人為的剝削,現存的封土比原來的封土縮小了。前幾年秦俑考古隊為了瞭解原來封土堆積的實際大小,進行過鑽探。發現原來的封土基礎部分,近似方形。周長與《漢書》說的“週迴五里有餘”的數據相近,為2000米,南北長515米,東西寬485米。這樣的話,我們在發掘前首先應當建造一個跨度不能小於500米的保護大棚,如果不能建造500米跨徑的大棚,挖掘秦陵簡直就是不可能的。

眾所周知,秦陵的結構是由地表下面的地宮和地表上面的墳構成的,人們最關注的首先是隨葬寶物的地宮。可挖出地宮,那總得先得挖掉地面上的墳。如果挖掉墳,既不能用炸藥炸,還不能用推土機推,更不能用挖掘機掏。也就是不能快挖,只能慢慢挖,否則挖壞了文物算誰的?一點點挖,就需要漫長的時間,就要歷經春夏秋冬,就要避風遮雨,就要像挖兵馬俑坑那樣,先搭個大棚,既有利發掘,又可以保護出土物。否則,即便人能夠在露天作業,可挖出的地宮怎麼辦?難道要它冬天被一場場大雪掩埋?夏天被一次次大雨灌成水泡子?

那大棚搭建得小點行不行?可不可以在封土上立幾根柱子支架,縮小技術上無法解決的跨經難題呢?回答是否定的。柱子立在墳上,怎麼去掉全部的封土?即便退一萬步可以立柱,那地宮挖出來後到處都豎著大柱子,地宮完整的平面如何保證?何況現有墳下面的土質狀況又是不是存在符合立柱子的條件呢?所以,這就一定要建造一個跨徑500米以上的大棚子了。目前世界上有沒有500米跨經的房屋?我不太清楚。但單跨超過500米的橋樑,卻已不在少數,如上海盧浦大橋就有550米,重慶朝天門大橋也有552米等。這都表明,現代技術已經具備建造大跨徑樑架的能力。問題是如果真能建造這樣的大棚,即便實現了把整個墳都建到大棚裡去的目標,那封土是挖掉還是不挖掉呢?

二、挖掉了墳會使秦陵地面景觀消失

挖掉了秦陵地面以上的墳,最直接的問題就是秦始皇陵的地面景觀就會消失。秦始皇陵沒有了墳堆,如何能讓人感受秦陵恢弘的全景?如何讓人感受建造如此工程的艱辛與偉大?如果不挖掉墳,而用大棚把秦陵“包”起來,那這個新建的大棚又如何與陵園景觀以及周圍山巒協調起來呢?有人說,既然在封土上面搭建大棚有難度,那就在陵上找到墓門,往下挖一個洞,一直接挖到地宮不就得了?那麼,地宮在哪?又有多深呢?前兩年考古探測發現:規模宏大的地宮位於墳堆頂臺下,距地面約35米深,地宮約相當於一個準足球場那麼大。

先不說這個探測是否就是秦陵地宮的實際情況?就算是實際如此,地宮的位置是不是就位於已經探測出來的地方?如果錯位了怎麼辦?史料《漢舊儀》一書中有一段關於秦始皇陵地宮深度的介紹,大意是說公元前210年,丞相李斯向秦始皇報告,稱其帶了72萬人修築驪山陵墓,已經挖得很深了,好像到了地底一樣。秦始皇聽後,下令“再旁行三百丈乃至”。拋開“旁行三百丈”這史料的真假或換算尺度的準確率不說,我們的心理準備是否能夠承受萬一挖下去的結果與探測不一樣怎麼辦?因為地宮位置的撲朔迷離程度,絲毫不亞於秦始皇在我們心中的模糊影象。

三、地宮深深如何上下?

如果地宮距離現在的地表35米深,那就相當於15層左右的高樓,這樣的立壁,如果是石或哪怕是土石結合的還算牢固,如果像兵馬俑坑那樣只是板壁和土壁,會不會導致塌方?退一步說如果加固,那不是改變了立壁本身的原生形態,變成了現代人工製品?還有,兵馬俑坑離地表3到5米左右,在旁邊圍上圍欄,不用下去也能看個清楚,可地宮深了十倍以上,在上面圍個圍欄不讓下去,難道要遊客用望遠鏡看不成?如果構建下去的通道,橫七豎八地建成樓梯、鋪上滾梯、豎起電梯,豈不是破壞了地宮的內部結構景觀?

四、多長時間能挖完秦陵?

如果我們用幾乎可以說是笑話的最機械的算法,既不計算時間成本,也不考慮實際埋藏狀況,更不考慮人力物力財力的投入,只算髮掘面積的話,可以看到如下的換算過程和結果:

換算一:陝西鳳翔秦景公一號大墓是我國目前已發掘的最大先秦墓葬,總面積5334平方米,深24米。秦陵面積25萬平方米,比它大約50倍。秦公大墓1976年發現,到1986年清理完成,整整挖了10年。那麼,秦陵是不是就要挖400—500年? 換算二:兵馬俑坑總面積約20780平方米,秦陵面積約是兵馬俑坑總面積13倍弱,深度是6—7倍。兵馬俑坑經過陸續30年的發掘,合計發掘面積佔整個約21000平方米遺址總面積的約1/5,一共挖了約4500多平方米。按兵馬俑坑的實際挖法,那麼秦陵面積就是兵馬俑坑已經挖掘的總面積的50倍,那要挖多少年呢?

再換一個也可笑至極卻可能有點靠譜的算法。如果不管墳的立方面積,不計深度,只算秦陵的地宮面積:南北170米×南北145米≈25000平方米,那麼就是秦公大墓面積的4倍多,要挖40年;是兵馬俑坑實際挖掘面積的5倍多,也要挖150年。前兩年經濟學家張五常說一挖開秦始皇陵,馬上就能出幾十個億的經濟效益。他可能只算了經濟賬,壓根兒沒想到要挖這麼多年的吧?!

別看這些枯燥的數據,如果遙遠未來的哪一天條件真成熟了,如果我們子孫後代真要開啟秦始皇陵,這些數據絕對有重要參考價值。儘管有關這些數據的說法很多,目前還沒有一個權威可信的統計結論,但卻非常清楚地傳達出這樣的信息——秦兵馬俑坑的考古發掘還有大量需要進行的工作,大量的遺物和遺蹟都還埋藏在地下,這將也給我們無數的判斷、猜測、爭議、推論帶來比照的論據。何況兵馬俑坑的規模、體量等遠遠不足以與秦始皇陵的相比。

兵馬俑坑經過30年僅發掘了三分之一。秦始皇陵園的面積大56.25平方公里,已進行過詳細鑽探的部分僅佔總面積的十分之一。陵園中心部分面積約2平方公里,對其地下埋藏情況比較清楚的部分,也只佔中心區的三分之一。在陵園內現已發現的五百多座各種各樣的陪葬坑和各種墓葬,以及數百萬平方米的宮殿建築基址,基本上都還沒有進行正式的發掘。秦俑考古隊自組建以來已經歷了兩代人,老考古隊員多已經退休,有的已經不在人世。對此,已經退休的考古隊首任隊長袁仲一說:“兵馬俑和秦始皇陵園的考古工作仍任重道遠,考古任務十分艱鉅,需要幾代人,幾百年堅持不懈地努力。”他這話靠譜,說的是實情。(

五、保護技術不行

這是現在不少官方和專家談的最多但也是最忽悠人的理由,已經老生常談了十幾二三十年,成了八股調和防彈衣。一有什麼人提出挖帝王陵墓,就搬出保護技術不過硬、絲織品可能硬結、器物會變色等幾個技術保護難的說辭來抵擋一陣。這在老高我看來,貌似專業,看似科學,其實並無新意,更無深意。要命的還在於這個說辭的誤導性很強,其潛臺詞就是一旦保護條件成熟了,技術難題攻克了,就萬事具備,只欠我們甩開膀子大挖快挖拼命挖了。

其實,挖秦始皇陵這類大陵墓哪有這麼簡單?假使地宮中的文物沒有被盜掘或破壞,肯定極為豐富。但彩繪、帛畫、壁畫、漆器、竹簡、陶器、木器的保護將隨之成為令人頭痛的問題,地宮本身的維護也馬上會變成巨大的無底洞般的難題。2006年《中國文物報》曾報道說,即便不是絲織品等有機物,就是兵馬俑這樣的無機物,天長日久,暴露在外,還生出了幾十種病菌。為了攻克保護技術難關,科技人員連續攻堅,費盡了心力,才暫時解決了眼前的麻煩。可見,即便不說拙文上篇前面講到的四個難挖的理由,就是看下面的原因,隨便動用哪一條,也都是挖與不挖兩說的。

六、發掘能力夠不夠與研究能力行不行?

挖秦始皇陵不僅存在發掘之後能不能保護的難題,其實還有發掘本身會不會有重大失誤的風險?更有我們現在具不具備研究能力的困惑和擔憂?

地宮的發掘涉及一系列勘測、鑽探、發掘、修復技術,我們沒有科學揭露土木建築陵寢的先例,缺乏直接發掘的經驗,誰能保證考古學家的發掘不發生工作上的失誤?!從考古學角度看,推動考古學進步的是發現本身和發現的方法——錯失了發現可以把機會留給技術能力肯定更強的後人,但由於我們現今所用方法或研究能力的失誤和侷限,卻是歷史性的罪過和遺憾。面對這種不可再生的資源和不可逆的歷史文化遺產,誰敢輕描淡寫地說句“付學費”了事?誰來埋單?向誰問責?納稅人能答應麼?公民能幹麼?

七、投資多大?

中國人現在經濟條件好了,也不差錢了,但投資立項發掘秦始皇陵這樣大規模的陵墓,所需人力、物力和財力都將是巨大的。假如沒有充足的經費支持,缺口太大,後續不足,發掘工作根本無法啟動,更難以維繫。當今,國內平地起建一個省級博物館,不包括土地和搬遷,按現行的館舍造價至少也得上億元,這還是被人笑話的低廉價格,造價3億的現在早已不再稀奇。前兩年的一個實例是蘇州博物館,請貝聿銘先生設計,建築面積只相當於秦陵地宮的1/10左右,總投資高達3.39億元。前不久甚至還有媒體的報道說,四川汶川地震博物館光計劃預算就要23億人民幣左右,舉國譁然。那挖秦陵要多少投資?挖好了後建造秦陵博物館又要投資多少?造好了博物館日常的維護和保護又要多少投資?這恐怕不是拙文能預算的了。

再說人力和物力,就更難以預料。記得三峽工程文物搶救最緊張的關頭,曾有來自全國各地的近百支考古隊同時作業,那還幹了十多年,只搶救出淹沒區十分之一左右的主要文物。秦陵考古是憑陝西自己的力量幹,還是也募集全國甚至世界的考古人員,都不好說。加上幾百上千乃至數萬人的考古規模和相關間接配人員,簡直是堪比“大會戰”了。即便衣食住行,吃喝拉撒兩項,也夠承受。現在已經規劃在建的秦始皇陵遺址公園也是國家重點工程,投資5 億多元,佔地規模56.25平方公里範圍,相當於七、八十個故宮,這幾乎是一個城市的規模了。三峽工程的成果之一是成立了重慶直轄市,秦陵動工的結果會不會出個西安或咸陽直轄市呢?所以,我們實在得佩服秦始皇,當年有70萬人參與修建他的陵墓,他和他的臣下們是如何調度和協調修陵大軍的呢。

八、世界相關組織同意不同意挖掘?

秦陵是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國際著名遺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世界遺產委員會是不是會干預秦陵的發掘?怎麼幹預?都是未知數。即便經過我們國家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人家最後同意了。那會不會也像當年埃及修建阿斯旺新水壩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起“拯救努比亞遺址國際行動”那樣,先後組織22個國家參與進來,從1960年起整整幹了20年呢?如果國際化了,那外國的發掘——我們只講這一項——是不是和我們現有的考古發掘標準有衝突呢?比如他們要一點一點地挖,一寸一寸地下,速度其慢無比,規矩其多無比,那得挖到猴年馬月?為保護文物耽擱國家頭號工程建設,哪位執政者能有擔當此責的勇氣和遠矚?當年三峽工程的文物搶救時也不是沒有外國人想投資派人參加進來,有的國家元首都到中國來說情。還好我們中國人自己“多快好省”地幹了,否則外國人摻和進來,強調科學發掘,弄個手鏟竹籤慢慢幹,連個草刺兒都要研究半天,那三峽大壩什麼時候能蓄水剪綵可就兩說了。以史為鑑,挖秦陵不但是科學問題,有可能還涉及國際問題,這恐怕是不少人尚沒有想到的。


李三鑑


大家好,我是豆說歷史,希望我大答案您能滿意。

秦始皇陵沒用全部挖掘大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

一、秦始皇陵,規模太龐大。

秦始皇陵佈局仿照都城咸陽,有內城與外城組成。內城周長2.5公里,外城周長6.3公里。陵園的面積在2.13平方公里。

史記記載:“始皇初即位,穿治酈山,及並天下,天下徒送詣七十餘萬人,穿三泉,下銅而致槨,宮觀百官奇器怪徙藏滿之。令匠作機弩矢,有所穿近者輒射之。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

二、也是主要大原因,技術不成熟。

1974年,秦始皇陵兵馬俑偶然被發現,之後通過發掘,兩千多年前秦帝國的龐大軍團重見天日,使世人第一次見到那個時代秦朝士兵的風姿。兵馬俑剛剛出土時,各各神采奕奕,都身披紫色鎧甲和戰袍。

但是,幾分鐘之後秦俑出現了可怕的一幕,兵馬俑身上的顏色由於遇到外界空氣很快脫落消失,成了我們今天看到的樣子,而這一幕恰恰是我們每個人都不願意看到的,更遺憾的是,秦俑身上顏料的成分專家至今還沒有定論。可以說兵馬俑的發掘有驚喜,但也是有遺憾的,而這遺憾是無法挽回的,不可逆的。

(電腦還原後大兵馬俑坑)

馬王堆漢墓我們大家都曾聽說過,都知道出土了一具兩千多年的完整溼屍,但是馬王堆漢墓挖掘過程中也曾有很多遺憾。

比如在墓室中曾看到過新鮮的藕片,大量的絲織品衣物,但是這些接觸空氣不久,幾分鐘後就開始褪色,手指輕輕一碰就瞬間成為灰燼,這可是考古中莫大的損失;而且女屍本身也有了一定程度的腐敗,以至於成了我們今天看到的樣子。

在陵墓發掘中,有機物質陪葬品是最難保存的,它們只要接觸氧氣就會化為灰燼,這一現象,世界各國都還沒有找到合適的辦法解決。


豆說歷史


這個問題多少年來已經在全民大討論中說了無數遍了。

反對派認為會破壞歷史文物,現代保存技術不行,保管不當出土文物毀於一旦。更重要的是秦陵具有象徵意義,不能輕易挖掘。

支持派覺得開挖可以發現歷史,改寫歷史,是對中國歷史豐富和貢獻。

依我的觀點,秦陵就像時間瓶,留存了當時的歷史痕跡,開挖和保護都沒錯,全看當局者的決心。但是有一點很重要,當時墓裡是以水銀為江河,這些水銀很可能對陪葬品產生重大影響,這些影響只有打開才能評價和判斷。秦陵是不是被盜也是個未解之謎,雖然從封土上還沒有發現被盜的跡象,但是有人通過長隧道,長期經營,打地道戰也是未知數。至於史書上說內部的防盜機關之類,不足為奇,因為各類防盜機關除了頂門石可能依然有效之外都需要事先蓄積能量,進入墓室的人觸動機關導致能量釋放,兩千多年了,蓄積的能量早就失去效能,例如弓箭動能,坍塌的勢能等等,包括可以釋放的毒氣之類。特別是兩千多年墓室不坍塌也在地震等劇烈變化中填滿塵土,基本上不會依然如大廳一樣有活動空間。

我以為挖掘秦陵主要問題是論證開挖的意義和價值,同時要通過技術分析明確文物是否處於劣化的快速變化階段,如果是搶救性開挖,宜早不宜遲,如果裡面長期穩定,緩緩而議,也許永不挖掘,讓秦始皇長眠於秦陵中。


老齊在此


其實,從古至今,有許多人在打秦始皇陵的主意。因為傳說秦始皇陵有許多的寶藏。雖然記載秦始皇陵被盜掘的史料很多,但秦始皇陵從未被真正打開過。

有以下幾點原因:

1.據說秦始皇為防範盜墓賊,在地宮的周邊填了一層很厚的沙子,形成沙海。這是秦陵地宮的第一道防線,如果盜墓者挖洞進入墓室,就會被流沙所埋斃命。

2.秦始皇陵中還設有許多機關暗弩,盜賊進入秦陵觸動機關時,強弩射出利箭,無人可躲;與暗弩配合的還有陷阱等機關,盜墓者即使不被射死,也會掉入陷阱中摔死。

3.秦始皇陵中有大量的水銀,這點也是被專家所證實了的。陵中水銀蒸發的氣體中含有劇毒,也會把盜墓者毒死。

由此可見,秦始皇陵的防盜係數相當的高。

據史料記載,項羽佔領了咸陽後,動用了30萬大軍來挖秦始皇陵,但挖了很多天卻始終未能找到秦始皇陵的人口。項羽就停止了對秦始皇陵的挖掘,但是卻沒放過秦始皇陵的地面建築以及那些被挖到的陪葬坑中的財物。在對陵區進行大肆破壞和掠奪之後,項羽還下令放火燒掉秦始皇陵。但秦始皇主墓葬未遭到破壞。

4.新中國成立後,我國提倡保護這些珍貴文物,也一直沒對秦始皇陵進行挖掘。





人人都是史學家


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可以簡要歸納為兩個大方面:一是技術手段不夠;二是考古界現在的共識:“秦陵要以保護為主。”

關於第一點,確實是因為咱們現在的考古技術手段不夠。據專家檢測,秦陵內含有大量水銀,在不能保證這東西要洩露了會不會對周圍百姓產生危害前,最好還是別動。

再者,一旦打開地宮,誰也無法保證裡面的文物會不會受到損害。比如馬王堆漢墓裡的大仙桃,當時一見空氣就化成水了。所以,秦陵裡的文物咱們現在還真的不能保證能否保護“周全”。

第二個就是考古界的共識,秦陵要以保護為主。據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趙化成教授說:“保護是第一的,保護好了才能研究。兩害相權取其輕,做任何事情都要看利弊。文物中有許多有機物的保護比較困難,雖然有了很多辦法,但還沒有找到完美無缺的手段。帝陵不發掘,這是考古界的共識。”/<font>

所以在現在咱們整個考古技術還欠缺的情況下,貿然挖開秦陵真的可能會“弊大於利”。/<font>


宮殿君


秦始皇作為我們華夏文明的始皇帝,其在歷史中的地位不是常人可比擬的。甚至可以說秦始皇是我們華夏人的一大驕傲。所以對於他的陵墓不得不更加的重視。其實更大的一方面是因為在經過科學探測發現秦皇陵墓他的規模以及他的內飾每場得讓人震驚。

除了不能保證陵墓內的文物不受損壞外,更大的原因是因為“ 秦始皇陵地下佈置了用水銀做的江河湖海。今尚殘留遺址。考古工作者還用先進的儀器探測到地下確有大量的水銀和金屬存在。”

假如是真的,在不能保證隔離水銀汙染的情況下發掘陵墓任它自由的飛翔,我只想說臨潼區的老百姓和你什麼仇什麼怨一百塊都不給還要放毒氣。

而且秦始皇陵規模宏大,氣勢雄偉。陵園總面積為56.25平方公里相當於78個故宮的大小。陵上封土原高約115米,現仍高達76米,陵園內有內外兩重城垣,內城周長3840米,外城周長6210米。

78個故宮,如果不夠宏觀的話上一個故宮鳥瞰圖。自己腦補一下78個這麼大是有多大吧。開鑿挖運費,人工費,我的天哪。有人照這個面積計算過開挖費用要500個億以上。萬一哪裡搞不好再出現個塌方什麼的(呸呸呸)。得不償失啊。所以在不能確保萬無一失的情況下應該是不會輕易發掘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