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自見也,故明”,是什麼意思?

泰和道安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

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這是道德經22章全文,說的是明道之人如何行為,抱一而為天下式,抱什麼而一而全?

第一段講自甘於弱勢的一方;

第二段講自我約束。

如果說起初本來就弱,對未來的一切圴不得而知,放下身量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是不是叫知人者智?甘知不如人更是智?

一個人做事久了,有能力了有經驗了,一切都似乎在自己的掌握之中,可以運天下於指掌,功成名就矣,群雄自視矣,這個時候缺的就是自我約束。

是不是叫自知者明?能明則誠,明者才可以保全自己曾經擁有的一切,依舊保持初心狀態?

故:誠,全歸之,這個就是守雌居柔的道之大功用也。



我是商業模式師袁連法


《道德經》第二十二章,“不自見也,故明”,是說聖王從不自炫己功,卻是聖明燭照,“不出戶而知天下”,對天下的一切皆洞若觀火,瞭然於心,不是不為,待天時也。

“見”,炫耀也;“明”,明察,洞察一切也。

不顯示自己,不自以為是,因而更 突出;不誇耀自己,因而有功績;不自以為賢能,因而受到尊重;只有那不與人相爭的,世界上沒有人能和他相爭。

老子所謂“不爭”,不是放棄一切,而是要以不爭反立於不敗之地。後世流佈的“難得糊塗”、“吃虧是福”等思想意識,與老子所謂“不爭之德”都不無源流關係。



一個朋友進入到一個公司10年,從最低層的基礎業務員上升到公司的總經理,正在競爭副總裁的位置。從去年到現在,經過一年的考察,那個副總裁的位置,公司集團遲遲沒有認命下來,很多部門的同事都說這個位置應該是給競爭對手的,不會給你的,領導應該不考慮你了,兩個月之前,公司直接把副總裁的位置任命給他的競爭對手。

很多同事都為他打打抱不平,因為他的各方面綜合能力都比另外一個競爭的強。都叫他去和公司的領導談一談,看看有沒有可以改變的機會。

他心裡很平淡,覺得這個事情,既然公司選擇另一位同事做副總裁,說明他有比我厲害的地方,我要向他好好學習,要祝賀他,而不是對他產生怨恨心理。

上一週,公司集團直接把任命為公司董事,直接進入了公司的核心層,比副總裁的崗位更進一步。

老子所謂“不爭”,不是放棄一切,而是要以不爭反立於不敗之地。

不爭,並非沒有上進心,是以柔克剛達到最大的爭,爭到最大的目標。

世界上別人唯一不能和你爭的就是你的心,只有你自己才能渡自己,只要你不願意,如來也不能寂滅你,對自己心毫無矯揉造作,對私心,貪念以自然流逝的心態對待,這就是與心無爭。

不去追求戰勝別人,才是最大的勝利,從簡單的輸與贏中跳出來,尋找更大的勝利,戰勝自己,這才是真正的上進心

這段話充分體現了老子“柔弱勝剛強”的哲學思想。


佛之菩提心心


“不自見,故明”,是老子《道德經》裡的一句話,意思是:不自我表現,反而能顯明(顯現出來,得到別人的注意)。

“不自見,故明”,出自《道德經·第二十二章》:“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整句話的意思是:不自我表現,反而能顯明;不自以為是,反而能是非彰明;不自己誇耀吹牛,反而能得有功勞;不自我矜持驕傲,反而能長久。正因為不與人爭,所以全天下沒有人能與他爭。

“不自見,故明”,反映了老子的與世無爭的思想,也與他提出的“無為”思想相吻合。

“無為”,是老子《道德經》中的重要概念。無為是順應自然、不妄為的意思。順應自然,不妄為,有兩層含義:一是量力而行,實事求是;二是因循守舊,不求進取。所以,道家說的“無為”,有其消極的一面。

老子說:“吾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道德經·六十七章》)這是老子為人處世的寫照和座右銘。

慈。應理解為慈善,與佛教的“慈悲為懷”同義;儉。不限於生活樸素、見素抱樸,更在於寧靜淡泊、少私寡慾;不敢為天下先。意謂明哲保身、獨善其身。

“不自見,故明”,說的就是“不敢為天下先”,是一種看來謙虛卻不思進取的表現。

老子說:“聖人之道,為而不爭。”(《道德經·八十一章》)這種弱而不爭的處世方式,實是高明。最終目的卻是老子所言:“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道德經·七十八章》)

用當代的眼光來看老子的“三寶”和“無為”思想,慈、儉、不敢為天下先都帶有消極的處世理念。太慈易受傷,過儉易消沉,不敢為天下先,就會沒有作為,難以成功。就更談不上為人、為家(家庭、國家)了。

所以,對待老子的思想,以及“不自見,故明”,應該辯證地看待,自現、自是、自伐、自矜、慈、儉、不敢為天下等,都要有個度,既不可沒有,也不可太過,否則走了極端,結果就適得其反。


山會長


“不自見也,故明”——說說個人理解。不要固執己見,拋開定勢思維、成見、偏見,不要以己心度他心。《道德經》第一章曰“道可道,非常道”,“常道”用在這裡,可以理解為“一般性的見地”;而“非常道”,就理解為馬克思主義的“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下棋則千古無同局,史實則萬載無同事,而論人則無盡歲月無同人。所以看物需要“以物觀物”,看人事要設身處地“以他人觀他人”(用想象代入他人角色去理解),看世間“以天下觀天下”(不要以自己或者自國來觀察思慮)。所謂“自知者明”,是在儘量排除身外因素,再反躬自省。最後,“不自見也,故明”則反用之,需要排除自身因素,然後是以“明”身外之人事物;這樣排除了干擾因素後,應該是通透明晰外界最基本法則之一吧。




冇峰來矣


《道德經》第二十二章,“不自見也,故明”,是說聖王從不自炫己功,卻是聖明燭照,“不出戶而知天下”,對天下的一切皆洞若觀火,瞭然於心,不是不為,待天時也。 “見”,炫耀也;“明”,明察,洞察一切也。五千年中華史,實例若恆河沙數,不勝枚舉,此處聊舉兩例,一是楚莊王“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二是齊威王“封即墨大夫、烹阿大夫”,以佐證之。

酒樂昏昏心至清,雙目如電洞世情

【版本】

本句,楚簡本缺失,帛書本作“不自見也,故明”,河上公本、王弼本、傅奕本均作“不自見,故明”,各句義同。帛書本最古,故本文從帛書本,即“不自見也,故明。”

【釋義】

“見”:炫耀,自炫其功。甲骨文字形,上“目”下“兒”,一個人睜大了眼睛看著前面,在人頭上加隻眼睛,就是為了突出眼睛的而作用,本義是“看見”、“看到”。“見”是“現”的本字。(1)本義是看見。《說文》:“視也。從目,從兒。”《周易·乾卦》:“飛龍在天,利見大人。疏:德被天下,為萬物所瞻覩。”《尚書·立政》:“灼見三有俊心。”《詩經·周南·汝墳》:“未見君子。”《禮記·王制》:“問百年者就見之。”《周禮·春官》:“大宗伯以賓禮親邦國,春見曰朝,夏見曰宗,秋見曰覲,冬見曰遇,時見曰會,殷見曰同。注:此六禮者,以諸侯見王為義。”(2)出現,顯露,通“現”。《集韻》:“俗作現。”《廣雅》:“見,示也。”《廣韻》:“露也。”《周易·乾卦》:“見龍在田。疏:陽氣發見故曰見龍。疏:出潛顯隱,故曰見。”《戰國策·燕策》:“圖窮而匕首見。”《孟子·梁惠王上》:“見於王。”《論語·季氏》:“見於孔子。”《論語·微子》:“見其二子也。”《墨子·公輸》:“見我於王。”《儀禮·士相見禮》:“某也願見,無由達。”《左傳·昭二十年》:“齊豹見宗魯於公孟。注:見,薦達也,謂為之紹介,猶《論語》雲‘從者見之’也。”

“明”:明照四方,明見萬里。從地球上看去,天空中最明亮的星體就是“日”和“月”,合起來就是“明”,本義是“明亮”。《說文》:“照也。”《周易·繫辭》:“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又“懸象著名,莫大乎日月。疏:日月中時,徧照天下,無幽不燭,故曰明。”《周易·乾卦》:“大明終始。疏:大明,曉乎萬物終始。”,又“天下文明。疏:有文章而光明。”《尚書·堯典》:“欽明文思安安。疏:照臨四方曰明。”《尚書·舜典》:“黜陟幽明。傳:升進其明者。”《尚書·太甲》:“視遠惟明。疏:謂監察是非也。”《尚書·洪範》:“視曰明。傳:必清審。”《詩經·大雅》:“明明在下。傳:明明,察也。”

【簡評】

“不自見也,故明”,是說聖王從不自炫己功,卻是聖明燭照,“不出戶而知天下”,洞察天下的一舉一動。“見”,炫耀也;“明”,明察,洞察一切也。五千年中華史,實例不勝枚舉。楚莊王“不鳴則已,一鳴驚人”,齊威王“封即墨大夫、烹阿大夫”,便是明證。

三年不飛心澄澈,一飛沖天萬國驚

先說楚莊王。《史記·楚世家第十》:“莊王即位三年,不出號令,日夜為樂,令國中曰:‘有敢諫者死無赦!’伍舉入諫。莊王左抱鄭姬,右抱越女,坐鐘鼓之間。伍舉曰:‘有鳥在於阜,三年不蜚不鳴,是何鳥也?’莊王曰:‘三年不蜚,蜚將沖天;三年不鳴,鳴將驚人。舉退矣,吾知之矣。’居數月,淫益甚。大夫蘇從乃入諫。王曰:‘若不聞令乎?’對曰:‘殺身以明君,臣之願也。’於是乃罷淫樂,聽政,所誅者數百人,所進者數百人,任伍舉、蘇從以政,國人大說。”這就是“一鳴驚人”的典故。三年之中,楚莊王一直在不動生色地觀察和分辨,哪些是忠,哪些是奸,哪些可用,哪些該殺。正所謂“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作為春秋五霸之一的楚莊王,正是通過三年的隱忍和觀察,來辯明賢與不賢、能與不能,從而聽政伊始,大事絀陟,將國政授予值得信賴的伍舉、蘇從等人。這便是“不自見也,故明”,可謂隱忍不發,卻又聖明燭照,洞察楚國的一切。

再說齊威王。《史記·滑稽列傳》中記載:“齊威王之時喜隱,好為淫樂長夜之飲,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百官慌亂,諸侯並侵,國且危亡,在於旦暮,左右莫敢諫。淳于髡說之以隱曰:‘國中有大鳥,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鳴,王知此鳥何也?’王曰:‘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於是乃朝諸縣令長七十二人,賞一人,誅一人,奮兵而出。諸侯振驚,皆還齊侵地。威行三十六年。”

《資治通鑑·周紀一》對此亦有記載,可供佐證:“周烈王(姬喜)六年,即公元前三七〇年,齊威王(田因齊)召即墨大夫,語之曰:‘自子之居即墨也,毀言日至。然吾使人視即墨,田野闢,人民給,官無事,東方以寧;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助也!’封之萬家。召阿大夫,語之曰:‘自子守阿,譽言日至。吾使人視阿,田野不闢,人民貧餒。昔日趙攻鄄,子不救;衛取薛陵,子不知;是子厚幣事吾左右以求譽也!’是日,烹阿大夫及左右嘗譽者。於是群臣聳懼,莫敢飾詐,務盡其情,齊國大治,強於天下。”

楚莊王和齊威王的“喜隱”、“淫樂”、“長夜之飲”,歷時三年,不過是為了迷惑國內臣民,讓他們盡情表演和展揚本性,自己進而從暗中靜靜地觀察國內臣民的忠奸賢愚,周邊列國的友敵強弱,坐待時機,相機行事。一旦時機成熟,即以雷霆之勢,內修吏治,選賢任能,富國強兵,外壓諸侯,非不為也,待天時也。此正所謂“不自見也,故明”,何曾自我炫耀,卻又聖明燭照,洞若觀火,瞭然於心,一旦時機來臨,自然遊刃有餘。聖王之明,耀如日月,照臨四方,非不為也,待天時也。碌碌之輩,豈可如蠢若齊之阿大夫,不竭其力,巧飾詐偽,自取滅亡哉!《尚書·益稷》:“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豈楚莊、齊威之謂也?

隱忍如火煉心膽,三千越甲掃強吳

【文章均為原創,圖片源自網絡。自度度人隨喜,歡迎轉發分享。】


泰和道安


我認為應是不過多的表現自己,反而能是自己突出明顯。

在現實生活不過分的表現自己的聰明才智,應有聆聽別人意見的態度。不能自以為是,目空一切。

對不同的事物,看法,觀點,角度,各不相同。你的觀點,言詞說多了,並不一定能得到別人認可。

不自以為是,能聆聽別人的意見,從對方處境,角度去理解別人,是至關重要地。能與別人打成一片,處以不爭,才能明見事理,突顯自我,明見得失!

生活中的一點一滴的行為都能體現德的本質,常以處下,與人為善。不知道德是道的體現,只知表現自已,也是最不自明智地表現,更不能彰顯自已的高大。


淨心修道


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

老子道德經的跟佛學經典在一個水平。不自見指的是不設立自己的知見!就是普通人所說的自己對任何人事物的看法和評論,因為一旦有看法和評論就失去了平等心、愛心、感恩心。孔子就是述而不作,他只是在弟子們問答中提了一些建議,弟子們記載下來形成經典,老子為什麼在百般央求之下才留下一部道德經也是為了要不立知見。

佛教的首楞嚴經中有:知見立知,乃無明本;知見不立,斯即涅槃。跟老子的學說如出一轍,說明聖人的觀點是一致的!老子這段話是有先後的,有了知見就有自以為是,就自我標榜,就矯情做作,這都是佛學中所講的無明,也是成長的障礙,儒家經典裡大談明明德,皆自明也,自誠明等等也是這個明,一燈能除千年暗,不自見就是人生的明燈。


不東先生


“不自見,故明“。其前提是內觀自見其明——此時若自竊喜、自做聖解,即為“自見”,也就是自以為見(自以為勝意),如此,反自遮其明。故只有自明而不以為明者,才可謂真明。此與老子所言之“知不知,上”“上德不德”完全是一個意思。三者皆言德的最高境界,即真知“玄德”之境。

當然,上述解答不易理解,因其不單是一個知性的問題,而是需要切身體悟的問題。若欲詳知,可看22章老子對人生四境的闡述——即明道的境界、知理的境界、建業的境界、俗欲的境界。老子在本章中重點在講如何通過“曲”的內趨修為才能達成“全”的真知全明的人生至境。同時,捎帶連出其它三種較低境界的人生存態。具體言即:“曲則全”對應“不自見故明”;“枉則直”,對應“不自是故彰”;“窪則盈,蔽則新”對應“不自伐故有功”;“少則得,多則惑”對應“不自矜故長”。


一曲凌日


我只告訴你,這些回答都不對。


琴心入道


說文解字說:見,視也;明白了這點“不自見,故明”意思就簡單了,一個人若只看到自己,只有眼前的一畝三分地,他怎麼可能明呢?


所謂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道理一樣。萬事萬物都是互聯的,切忌一葉障目,不見泰山。我們永遠是萬物之一,既不可唯我獨尊,亦不可妄自菲薄。尤其在這個萬物互聯的時代,萬物互盜已成必然,人應該發揮主觀能動性,在遵循自然法則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自然,讓自己過的更好。


老子原文: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