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品一週成交超100億,新銳公司增長迅猛!6000億股票ETF大變局來了

A股結構性機會突出,被動投資理念普及,6000億元股票ETF醞釀大變局。

最新數據顯示,在全球ETF首破6萬億美元之際,國內股票ETF最新規模也逼近6000億元,近一年規模增幅約為68%,這一迅猛增長的市場也在醞釀新的秩序:

華夏、南方、華泰柏瑞等公司在主流寬基ETF領域領先,滬深300ETF期權上市利好滬深300ETF,有的滬深300ETF上週成交額突破100億元,有10家基金管理人近一年新進這一市場,顯現了迅猛的增長勢頭。更有機構預測,全球ETF行業在未來10年規模可能會擴大10倍,達到50萬億美元的規模。

華泰柏瑞滬深300ETF

單週成交額突破100億元

自上交所滬深300ETF期權去年12月23日上市以來,華泰柏瑞滬深300ETF(簡稱“滬深300ETF”)成交量趨於活躍,規模穩步上升。

单品一周成交超100亿,新锐公司增长迅猛!6000亿股票ETF大变局来了

Wind數據顯示,上交所滬深300ETF期權上市3周以來,滬深300ETF周成交額分別為74億、82億、102億元,呈現不斷攀升勢頭,並在上週突破百億元關口,一舉成為一週成交額最大的股票ETF。

縱向對比看,上交所滬深300ETF期權上市當日,華泰柏瑞滬深300ETF規模為370.16億元,短短三週後基金規模大漲65億元,增幅高達17.65%,總規模增至435.5億元。

華泰柏瑞滬深300ETF雖然近期規模攀升迅速,但華夏、嘉實旗下的滬深300ETF產品規模也緊隨其後。

同期,華夏、嘉實基金旗下滬深300ETF規模也同時放大,近三週規模增長分別為25.5億元、35.5億元,增幅分別為8.6%、14.5%,總規模分別升至321億元、281億元,在滬深300指數領域仍是激烈的競爭對手。

2015年2月,上交所50ETF期權作為試點率先上線,標誌著我國資本市場期權時代的來臨,也開啟了中國資本市場多維度、多元化投資與風險管理的新紀元。而近期滬深300ETF期權的推出,也將有利於進一步增強市場流動性與穩定性,滿足投資者多樣化的風險管理需求,引入更多境內外長期資金入市。

華泰柏瑞滬深300ETF基金經理柳軍表示,新增ETF期權上市後,投資者的投資策略將更加多樣化,有望讓更多投資者更精準地進行風險管理。由於機構投資者的持倉與滬深300重合度更高,風險管理的需求也更大。同時,ETF成本低廉、指向明確、風格純粹等獨有的產品特性,可以很好地滿足機構投資者開展較大資金投資配置的需求。

“因此,未來投資者參與滬深300ETF期權的風險管理效果更顯著、策略更豐富、使用情景更頻繁,從而也能進一步提升滬深300ETF的流動性。”柳軍說。

表1:上週股票ETF成交量排名

单品一周成交超100亿,新锐公司增长迅猛!6000亿股票ETF大变局来了

三隻寬基ETF規模超400億

隨著成交量和交易活躍度的放大,滬深300ETF規模也快速攀升。

截至1月10日,華泰柏瑞滬深300ETF規模為435.5億元,與南方中證500ETF、華夏上證50ETF兩隻基金共同躋身400億元俱樂部。

南方、華夏、華泰柏瑞基金分別在中證500、上證50、滬深300等主流寬基指數領域形成龍頭優勢。

從整體數據看,目前已經有13只股票ETF產品躋身百億級產品俱樂部。

華安基金、易方達基金則分別在上證180、創業板指領域佔據優勢,基金規模分別為200億元、176億元。

而作為唯一上榜的行業ETF,國泰中證全指證券公司ETF目前規模也站上150億元關口,近兩年券商指數的脈衝式上漲,也讓這隻券商龍頭指數備受投資者的青睞。

表2:股票ETF最新規模排名

单品一周成交超100亿,新锐公司增长迅猛!6000亿股票ETF大变局来了

股票ETF總規模逼近6000億

華夏、易方達、南方基金領先

從總規模數據來看,截至1月10日收盤,全市場已經有43家基金管理人佈局了238只股票ETF產品,基金淨值規模為5934.59億元,已經逼近了6000億元關口。

其中,華夏基金仍然是“一超多強”,以1197.7億元的總規模穩坐股票ETF規模冠軍,一家公司的管理規模就佔據全行業的2成以上。

易方達基金、南方基金管理規模也超過了500億元,位居股票ETF規模的第二梯隊。

華泰柏瑞、嘉實、博時基金等7家公司規模位居200-500億元之間,公司規模的排名競爭日趨激烈。

富國、華寶、平安、工銀瑞信基金等也超過百億,部分公司在產品佈局和做大基金規模上進展迅速。

從規模增長排行榜看,去年以來,嘉實、華夏、易方達旗下股票ETF規模增長皆超過200億元,國泰、富國、南方基金等7家基金公司當年規模增長百億元以上,也呈現出較快的增長勢頭。

值得注意的是,在股票ETF市場群雄逐鹿中,去年以來,陸續有泰康資產、天弘基金、興業基金等10家基金管理人新進入這一市場,泰康資產、天弘基金最新股票ETF規模已經從0的突破增至70多億元,顯現了迅猛的增長勢頭。

表3:各家基金公司股票ETF規模排名

单品一周成交超100亿,新锐公司增长迅猛!6000亿股票ETF大变局来了单品一周成交超100亿,新锐公司增长迅猛!6000亿股票ETF大变局来了

在2019年A股市場賺錢效應突出,被動投資理念廣泛普及的大背景下,國內股票ETF規模在2018年高速增長基礎上,在2019年度總規模繼續飆升。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全市場238只權益類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股票ETF+跨境ETF)總規模為5833.19億元,當年規模繼續增加了2359.27億元,增幅高達67.9%。

2019年美國ETF資金流入創史上第二高

事實上,除了國內股票ETF大發展外,海外ETF市場在2019年也是大發展的一年。

從近日公佈的年全年數據來看,全球ETF規模2019年11月首破6萬億美元大關。

以全球最大的ETF市場美國為例,2019年淨流入資金3263億美元,超過了2018年的3154億美元,僅次於2017年的4761億美元。目前在美國上市的ETF規模為4.4萬億美元。

歐洲ETF市場淨流入1200億美元,規模也首破萬億美元,全球ETF熱潮可再見一斑。

2019年是金融市場的豐收年,ETF的資金流入反映了這一點。

今年前五個月,由於貿易戰、全球經濟和對收益率曲線的擔憂,ETF資金注入放緩。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和股市的上漲,投資者的信心恢復,流入ETF的資金開始快速增長。

標準普爾500指數31.5%的回報率是6年來的最佳表現,與股市一樣,債券市場在2019年也經歷了一場瘋狂的上漲,彭博美國巴克萊綜合債券指數上漲8.7%,是17年來的最佳表現。即使是大宗商品,在石油、黃金和鈀金的帶動下,標普高盛商品指數也上漲了17.6%。

從公司層面看,CFRA公司第一橋數據數據顯示,美國僅兩家公司貝萊德和先鋒領航,就吸引了69%的新資金,超過2200億美元,而其他家公司的份額才累計3成。

貝萊德(旗下安碩“iShares”產品線)和先鋒領航(Vanguard)仍是全球最大的兩家資產管理公司,共同佔據著價值4.4萬億美元的市場份額的65%。

2019年,這兩家公司在ETF領域表現不相上下。安碩的1180億美元淨流入資金高於先鋒領航的1050億美元,但先鋒領航在ETF新募集資金中所佔的32%份額,高於其整體市場份額的26%。

兩大公司流入資金最多的產品是寬敞口的主流指數。對先鋒領航來說,市值加權美國股票型ETF和標準普爾500ETF是該公司的最大贏家。前者提供全市值敞口,而後者目前是標準普爾500指數ETF中最便宜的,費率僅為0.03%。

在貝萊德的產品中,流入資金最多的主要來自MSCI美國低波動和MSCI歐澳遠東市場ETF。前者專注於風險較低的美國股票,後者則是提供了全面的國際股票敞口。此外,貝萊德和領航先鋒的不少債券ETF也處於行業領先地位。

同時,得益於全球範圍ETF規模的增長,貝萊德旗下安碩ETF總規模也首次突破2萬億美元大關。

表4:美國市場2019年ETF資金淨流入情況

单品一周成交超100亿,新锐公司增长迅猛!6000亿股票ETF大变局来了

歐洲ETF規模首破萬億美元

而在歐洲市場,2019年,歐洲ETF也同步出現了快速增長。

ETF研究公司ETFGI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12月底,歐洲上市ETF管理的資產規模已超過1萬億美元。受資金淨流入強勁和市場表現良好的雙重推動,歐洲ETF總資產管理規模增長4.6%,從9821億美元增至1.027萬億美元。

2019年,在歐洲上市的ETF吸引了1253億美元的資金淨流入。固定收益ETF以611億美元(48.8%)居首,緊隨其後的是股票ETF(517億美元,41.3%)和大宗商品ETF(87億美元,6.9%)。債券ETF增幅居前,主要是因為在全球範圍內全球市場對債券ETF的需求激增。

在資金流方面,貝萊德旗下的安碩產品,去年淨流入598億美元,繼續佔據歐洲市場的主導地位。瑞銀和景順分別以159億美元和121億美元位居其後。截至2019年12月底,有來自70家基金公司的2198只ETF,分別在歐洲27個交易所上市。

與歐洲ETF行業相比,美國ETF行業的規模是歐洲的四倍多,這突顯出歐洲地區的增長潛力。美國最大的ETF——SPDR標準普爾500ETF,規模約為整個歐洲ETF市場的三分之一,資產管理規模為3200億美元。相比之下,歐洲最大的ETF是價值395億美元的安碩核心標普500ETF。

分析師看好歐洲ETF市場的前景。晨星公司在一份報告中預測,到2024年,歐洲ETF行業的資產管理規模可能達到2萬億美元,這得益於有利的監管改革、產品創新以及對低成本投資長期效益的日益認可。

儘管近年來歐洲的費用一直在下降,但晨星指出,與美國市場相比,歐洲ETF的價格仍然相對較高,這表明進一步的削減費用可起到刺激增長的作用。或許更重要的是,歐洲競爭的加劇,發行者尋求提供創新產品,也讓投資者有了更大的選擇餘地。

全球ETF首破6萬億美元

主動與被動之爭愈發激烈

在漫長的美國股市牛市推動下,交易所交易基金(ETF)持有的全球資產規模飆升至創紀錄的6萬億美元,在不到4年的時間裡翻了一番。

ETF是通過追蹤指數來投資一籃子資產的最便捷且最經濟的方式。在金融危機之前,本被視為一個無足輕重的小眾市場。十年來,發達市場的主動管理基金經理未能打敗指數,這促使許多投資者尋求用ETF構建組合,從而迎來ETF發展的黃金時期。

全球ETF資產突破4萬億美元時點為2017年5月。2018年1月,全球ETF總資產達到5萬億美元,2019年11月底,全球ETF規模突破6萬億美元。ETF市場繼續顯示出強勁的正增長跡象,許多資產管理公司開始認識到ETF是產品線上的重要組成部分。

市場預計一些更主動管理參與者將開始認真進入ETF市場。一些基金將專注於開發更主動管理ETF產品。美銀表示,ETF強勁增長的主要推動力之一,是人們越來越意識到稅收效率、低成本、流動性和透明度等優勢。

美國銀行數據顯示,ETF行業在未來10年的規模可能會擴大10倍,達到50萬億美元的規模。

本文源自中國基金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