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哪些看起來很傻,最後卻被證實是聰明的事情?

歷史中百科


解放戰爭時期,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就是這樣一件看起來很傻,但事實上很聰明的一件事。

當然了我們之所以說這件事看起來很傻,是因當時劉鄧千里躍進大別山是充滿著各種兇險的。

但是,一旦成功打入進去,將會受益無限。這也是當初劉鄧大軍進入大別山的初衷。

那麼,當時為何劉鄧大軍非要選擇走千里躍進大別山這條道路呢?

可以這麼說,是因為形勢所迫。

當時的情況是國共兩黨的戰爭,基本上都是在黃河以北進行的。國民黨的兵力有很多,只是在黃河以北這樣小的地盤上打仗,對於我軍是不利的。

畢竟我軍最為擅長的就是打運動戰,打殲滅戰,打游擊戰。只有地盤足夠的大,我們的靈活性和機動性才越強。

若是黃河以北,國民黨的軍隊,他們的密度太高的話,不利於發揮我軍的優勢。

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毛澤東給劉伯承來電,看看是否能把部隊延長到長江流域。這樣只要我軍到了長江流域,敵人就會回撤。

敵人若是回撤,就會減少我軍尤其是延安的壓力。畢竟當時胡宗南的幾十萬大軍,一直都是虎視眈眈的盯著延安死死不放。

要知道當時的大別山就是國民黨的核心地帶。

對於劉伯承來說,既然我們要打,就打到他們的心臟地區去。給他們來個毀滅性的打擊,只有這樣,我軍才能夠取得戰場上的主動性。

對於劉鄧大軍來說,這樣的行為,當然是充滿著各種兇險的了。事實上劉鄧大軍的動向,國民黨也一直在暗中監視著。

他們發現劉鄧大軍渡過了黃河,但是,渡過黃河之後,劉鄧大軍就沒有了蹤跡。

這時候國民黨就以為劉鄧大軍又撤回去了,畢竟當時我軍還沒有深入過黃河以南作戰。

正是這個錯誤的判斷,給了劉鄧大軍進入大別山這麼唯一的一個機會。

要知道在當時那種情況下,劉鄧大軍算是孤軍深入,沒有後勤供應,沒有友軍的援助,所有的後果都是想象不到的。

在這種情況下,進入到了敵軍核心地帶,無異於是送死。當然了對於國民黨來說,他們肯定就是這樣看的。

總之驚險萬分,可以說這一次劉鄧大軍,所有的人都把生死置之度外來,說白了他們來到大別山就沒有想活著回去。

正是因為擁有這種不怕死的精神,他們才能夠做到狹路相逢勇者勝的,當劉鄧大軍在大別山和國民黨軍隊相遇的時候,他們都是不要命和敵人作戰。

這種打法讓國民黨膽寒,我們都知道最終的結果是國民黨敗退。

劉鄧大軍取得了最終的勝利。

這一次戰役的勝利,被毛澤東視為是人民解放軍由被動作戰到主動作戰的一個關鍵性的轉折點。

可見,此次戰役取得勝利具有多大的歷史意義。

之後人民解放軍就開始在全國反擊國民黨反動派了。所以說千里躍進大別山一戰,就是看起來很傻,事實上很聰明的一場偉大的戰役。


史學達人


誰還記得當年有個神通去北京讀大學,他爸媽砸鍋賣鐵陪他讀書,但孩子卻逼著自己的父母買房,當時很多人的評論都說這孩子高智商低情商,哪有這樣的逆子逼自己的父母。現在,想想當時孩子的舉動,看看北京的房價,只能嘆息一聲,天才就是天才,凡人看不透的!!!!!



抖音甘肅小銘哥


說一個發生在我身邊的真事。九年制義務教育中一個班級中很可能被安排一位“特別”的學生,而C君就是在三年級轉入我班的。C君除了學習學習差點,精力旺盛點,說話含糊點,眼距寬點,其他倒也沒什麼“特別”之處。大概是四五年級的一次秋遊中安排我們去摘蘋果每人限定2斤大約是12個。有比較實誠的摘12個,有比較貪婪的摘了17,8個。正在大家在回校的客車上談天說地時,突然聽到一個尖銳的聲音喊道:“老師,你看C君摘了多少。”“不是讓摘12,3個你這是摘了多少?”老師被氣笑了。我們循聲望去看著C君漠然的展示著戰利品(目測至少有40多)答道:“我以為只能摘12個,地上隨便撿呢。”頓時全車鬨笑,而我的笑容卻在瞬間凝固住了。大有頓覺今是而昨非,今日方知我是我的感悟。其中誰智誰愚,誰暗誰明,誰假誰真不肖分辨。但其中道理卻是真實不虛。正如佛家公案:哪一塊不是好肉?我所識之愚非他人所識之愚,他人所識之智亦非我所識之智。況又有時勢異也,來日方長八個字實在是讓人不能分辨。


使徒不來


當年我們生產隊土地承包下戶時,公路邊的田都不要,因為水不能直接流進田裡,每年打田栽秧都要安管子和抽水機好幾次,而且公路上的碎玻璃、小石子很容易灑到田裡去,大家都不要,幾晚上都分不下去,最後本隊的一個來自外省的上門女婿說他要才分下去了,大家還贊成他的面積可以適當的多釆點。為此這個上門女婿回去被岳父、岳母、媳婦埋怨了好久他也不解釋。頭一兩年大家還在笑這個上門女婿傻,慢慢的大家都不笑了,因為種水稻難抽水,他就開始種菜,由於離公路近運輸也方便,每年賣菜的錢還比種水稻多,而離公路遠的田全部都要靠人力擔和背。大家這才發覺公路過的田的好處了。

可是,這些還不算,又過了幾年,手中有了錢,他就在公路邊修了幾間房子,一樓的作為門面房再出租,就這樣每年修幾間,一直到前幾年拆遷時他的房子光門面房就十多間了,而離公路遠的田每畝只補償了幾萬元。


用戶936520113656


90年代初期,我在老家種地,那時候種地和現在一樣,基本不賺錢,很多人紛紛把土地退回了村裡不種了。

我當時在村裡幹會計,那時候村裡沒有錢,工資發不出來,於是我想了一個辦法,別人不種的土地我來種,到了年底,我的工資就用土地承包費來抵賬。

我的這種做法當時在別人來看是一件很傻的事,別人往外交土地,我往家要土地,其實當時也是一種沒有辦法的事,不這麼辦,村裡沒錢發工資,用土地承包費來抵賬也比拖欠工資好。

風水輪流轉,20的多年過去了,家鄉的形勢發生了根本性改變,由於城市的不斷擴展,家鄉成了大城市城鄉結合部,土地變得金貴了起來,一但遇到土地徵用,地上附著物就會給一比不少的賠償款,或許將來我會因為當年辦的“傻事”而得到一定的財富。


董青島供稿。


京漂追夢人


其實本來不想說這個事情的,但實在是太傻了,但是看上去很傻的舉動,卻體現出一位父親的“大智慧”,多年後不知道這個小孩看到這麼一幕會作何感想

在2017年6月19日,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走丟了一名十歲的男孩,名字叫做王俊哲,不得不說,名字還是很好聽的,一看就是知識文化分子的人給取的。

王俊哲父親發現孩子走丟的時候,第一時間就報警,既然報警找小孩,肯定是要照片的,然後這父親就提供了一張照片。

照片是這樣的:

(當時看到這個微博的時候,我就傻了啊,這找兒子的是親爹吧)

照片給民警後,民警迅速在“兒童失蹤信息平臺上”緊急發佈了,這一發布就引起了廣泛的關注,畢竟這個照片確實太有個性了一點。

然後微博就成為了這樣的情況:

看著很傻的事情其中卻有著大智慧

很多人覺得放自己兒子這麼一張照片,是不是有點太蠢了,並且顯得這個爹都不正經。


但是,很多人卻忽略了其中照片的吸引性,這張照片發出來後,就能夠被人迅速記住,並且在歡快之餘還有著非常強烈的分享意味,這就不單單是尋找一個孩童了。

全國每天在這個平臺上發佈的信息何其之多,一不小心就迅速沉底了,所以沒有點特別的,還真的不一定有人關注,這就是父親的大智慧。

這張照片看似非常傻,非常好笑,但是同樣的吸引眼球目的已經達到了,並且孩子失蹤了,找到孩子才是重要的,其餘的都是可以放一邊的。

這個被民警放在平臺上的照片,因為其獨特性被眾人紛紛轉發,沒有多久轉發量就破萬,最後轉發量甚至達到了驚人的兩萬多;兩萬多的轉發量,閱讀量至少也達到上百萬了,所以這個“日後註定出名的娃”最後被找到了,僅僅9個小時,就被人在火車站發現。

找到後平臺撤銷了其發佈,並且發佈了一條找到的信息:

孩子找到了,眾人就有輕鬆的氛圍了,紛紛送上祝福之餘,還不忘記調侃這一位小男孩(估摸著這小孩看到了,肯定會懷疑人生)

結語:

看來一個父親太機智,也不是什麼好事,很多人都笑稱:“別讓孩子看到這個照片,不然又該離家出走了。”

父親三連:

1.照片發出去證明是親爹

2.照片提升了轉發量,也提升了關注度

3.這個照片,不是我吹,看第一眼我就記住了這個孩子,都不帶看走眼的


筆下點史


要說歷史上被大家公認很傻的事情,就是西晉開國皇帝司馬炎竟然讓一個白痴兒子當皇帝,並且還開歷史倒車,大肆分封親王,重用外戚,導致賈后專權和八王之亂,最終西晉帝國也在骨肉相殘中走向滅亡。

表明上看,司馬炎的這個行為非常愚蠢,因為,只要是個智力正常的人,都不會讓一個白痴兒子來當皇帝,更不會開大肆分封親王和重用外戚,因為兩漢時期的外戚和藩王之患,那是歷歷在目。

但問題是,如果我們把歷史鏡頭稍微拉長400年來看,就會發現,如此簡單的道理,不但司馬炎不知道,就連那個時代的所有政治強人都不知道。



首先,後趙開國皇帝石勒,雖然沒選擇一個白痴當皇帝,卻也是選擇了幼小的兒子當繼承人,同時他也大肆分封親王和重用外戚,當然,最後的結果也是悲劇。

後來,石勒的弟弟石虎奪取皇位後,他覺得司馬炎和石勒兼職就是蠢到家,因為,讓白痴或者幼小兒子當皇帝,這不是典型的讓大家覬覦皇位。所以,石虎上來後,那是選擇最有能力的兒子當繼承人,並且還重點培養他,結果呢,這個兒子崛起後,第一個要殺的人,竟然是石虎。

後來,這個兒子被石虎殺後,他又改立另外一個成年兒子當太子,不過這次他吸取教訓,另外再立一個強勢的兒子為親王,讓他們兩個相互制約,可結果呢,先是太子將這位親王給殺掉,接著他又準備殺掉石虎。最終,太子全家都被石虎殺掉。

傷心欲絕之下,石虎終於明白司馬炎和石勒的良苦用心,所以兜兜轉裝一大圈,石虎又回到了他們的老路,他也選擇了一個幼小的兒子當繼承人,同時大肆分封親王和重用外戚,當然,最後的結果也是悲劇,但好歹石虎自己可以安然的度過後半生。



再後來的匈奴開國皇帝劉淵、成漢開國皇帝李雄、還有前秦的苻雄、苻堅,以及劉宋、蕭齊、蕭梁、甚至北方高家的北齊帝國,幾乎都遇到和石虎這樣的情況。

甚至到後來的隋文帝楊堅、唐高祖李淵,以及前期的李世民,也遇到類似的情況,所以等到李世民晚年時,他也決定照搬司馬炎的佈局。

總而言之,司馬炎大肆分封親王,李世民也大肆分封親王。司馬炎優秀的兒子很多,卻選擇一個白痴兒子當太子;李世民優秀的兒子也很多,但最終也選擇一個最弱小的李治當太子;同時,司馬炎重用賈氏這個外戚,李世民也重用長孫氏這個外戚。

當然,李世民還自作聰明的做了一些改變,比如,司馬炎給了分封的親王們很大的權限,但李世民卻限制了諸王的許多權力。

結果呢,整個李氏皇族,差點讓武則天給一鍋端掉,如果不是有幾個李氏皇族是武則天的親兒子和親孫子,大唐江山恐怕就三世而亡了。對此,李世民如果泉下有知,恐怕還不如全盤照搬司馬炎的。



當然,不僅僅是千古一帝李世民,還有大明朝的鐵血開國皇帝朱元璋,他也是分封親王,同時捨棄自己眾多優秀的兒子,選擇一個弱小的皇孫來當繼承人,當然,在朱元璋看來,朱允炆雖然弱小,但起碼不是白痴,所以他的選擇自然要高過司馬炎。

但結果呢,朱允炆確實不是白痴,但卻自作聰明,上來就對強行改變朱元璋的佈局,結果惹得身死國滅。要不是朱棣也是朱家的成員,大明朝那也是二世而亡。到時朱元璋的史書上的評價,恐怕還不如司馬炎。

從這層意義上說,司馬炎乾的事情,雖然表明上看起來很傻很蠢,但從事後長達400多年的結果來看,司馬炎做的這些蠢事,卻顯然被證明是最明智的決定。

因為,這400年裡面,任何試圖超越司馬炎的努力,最後都被證明是徒勞,以至於後繼者最終只能沿著司馬炎這條路繼續前進。

至於造成這種現象背後的原因,又是另外一個話題,這裡我就不再多說了。總而言之一句話,司馬炎留下的政治佈局,看起來很傻,但卻被後來的事實證實,這是一件是聰明的事情,幾乎是當時條件下,最好最明智的選擇。


我是趙帥鍋


有一個農民在天津衛視的一檔欄目裡說他發現了地震波並且有公式,被一群專家嘲笑,方舟子說的最狠。然後過了幾年美國有個人發表地震波並得了諾貝爾獎。時間太久了具體記不清了,可查的。


網上唯唯諾諾


專注歷史的中國小賤,與你分享。


不知名小夥的神預言

一個不知名的小夥子在《贏在中國》節目上神預言了慧聰網和阿里巴巴的未來,那一年,是2006年。

成立於1992年的慧聰網,在2006年的時候,是B2B電子商務行業內大佬級別的存在。而彼時馬雲的阿里巴巴,規模和營業額根本無法望其項背,兩相對比,一個如螢火,一個似陽光。

在這樣的背景下,一個不知名的小夥,翩然而至,在節目上坦言不看好慧聰網的未來,反而看好當時剛起步的阿里巴巴。並且直言在未來,阿里巴巴將遠超慧聰網。

郭凡生,慧聰網的創始人,面對刺耳的反面聲音,態度比較高傲,以“我已經這麼成功了,你還不信任我,憑什麼讓他們信任你呢?”作為反擊。

郭凡生的言論,讓現場的觀眾對小夥報以嘲笑聲,小夥的大膽言論,在現場看起來很傻。現在回首品味,這個小夥的眼光確實獨到,有點類似於古代的智囊人士,如果當時的郭凡生聽進去了,再或者聘用了小夥,不知道會是怎樣的結局。

不過,話又說回來,也不能怪郭凡生,人一旦爬到最高處,往往都會高處不勝寒,比較自負。如若你我處在那個位置,或許也會對刺耳的反對聲 ,抱之以輕蔑。畢竟像唐太宗這種善於納諫的人,幾千年來也就不超過十個手指頭。

古稀老年的最後一次創業

<strong>褚時健,真的是一個傳奇似的人物,從風光無限到鋃鐺入獄,老年時又再度崛起。有能力有魄力的人,從不被時間所侷限。

褚時健一手將雲南玉溪捲菸廠打造成亞洲第一,紅塔山也成為最為知名的品牌,被譽為“中國菸草大王”。

1999年,褚時健因經濟問題被判無期徒刑,古稀之年遭受牢獄之災,是個很大的打擊了。2001年,褚時健因為嚴重的糖尿病,被允許保外就醫,在老家養病。雖然被限制不允許離開老家,家人們也在安排他的晚年生活。可已經70多歲的褚時健,決定在老家種植橙子,開始自己晚年的創業之路。

身邊的人,除了老伴之外,其他人都表示很不理解。畢竟已經70多歲了,身體不比年輕人,應該養養花、種種草、溜溜鳥什麼的才是正常生活。滿頭白髮,還帶著一身病創業,在他人眼裡看起來就很傻。

生命在於折騰,褚時健這一折騰就是十年,2012年,已經85歲的褚時健,一手打造的褚橙通過電商渠道徹底火了,他從“中國菸草大王”轉變成了“中國橙王”!

十年專注一件事,十年磨一劍,不想成功老天爺都不允許。


賤議你讀史


古代女性沒有內衣,她們如何體現出東方女性的美呢?歷史上,菲瑪莉的出現,讓女性的美上升到了一個新的層次,但是,在她剛發明被稱為“胸罩”的東西的時候,很多人並不看好,但是,事實證明,她的這些發明被證明,惠及了全世界的女性,使女性的身心得到了一次新的解放!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小雪專門查找了一下史料典籍,其實,很多事情,在當時都不被看好,但是,事實勝於雄辯,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以後,才被證明是非常正確和聰明的事情。小雪今天講的,就是關於人類發明“胸罩”的那些事。

文藝復興以前,歐洲女性身體幾乎不受束縛,她們用襯衣作為自己換洗的內衣,一個被稱為“對稱圓球形遮胸”的東西進入了人們的視線

我們知道,在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女性們以身體不受束縛為榮,這是一場思想解放運動,可是,在工廠勞作的女性們都以襯衣裹胸,作為支撐胸部的物件。

在我國也是如此,我國曆史文化悠久,女性都是用布包裹自己的胸部,達到束胸的目的,和其他國家的女性一樣,女性胸部大解放,基本發生在十九世紀以後。

1859年,一個叫亨利的紐約布魯克林人為發明的“對稱圓球形遮胸”申請了專利,被認為是胸罩的雛形。這個東西剛開始發明出來以後,很多人都不看好,這樣的東西穿到身上,想象一下,是多麼的難受,很多人,尤其是女性,都不敢嘗試。

1907年,法國設計師保羅·波烈“以自由的名義宣佈束腰的式微和胸罩的興起”。在這個服裝設計師的策動下,一場人類束胸運動就此揭開,很多當時質疑亨利的人,都表現出了對胸罩的濃厚興趣。

事實證明,胸罩的普及,為全世界女性帶來了福音和便利,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慢慢的,人們開始接受這個東西,女性們穿胸罩的主要原因,就是提供乳房外部支撐,增加舒適性與活動力。

在我國,民國時期的女性,在接受西方民主運動的新時代女性看來,胸罩非常人性化,於是,在中華大地上,一場思想解放運動就此拉開,胸罩進入了尋常百姓家,而保羅·波烈被認為是胸罩的發明人。

文/小雪歷史微鑑,古事新說,快意江湖!歡迎大家留言討論,喜歡的點點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