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托孤为何反其道而行之在诸葛亮面前背隆中对。

刘备死时托孤诸葛亮,我记得没有背诵《隆中对》,也不存在反其道而行之的事情。我略谈几点自己对此事的看法:

刘备托孤为何反其道而行之在诸葛亮面前背隆中对。


1.关羽败走麦城,最后战死,刘备听到消息,痛哭不止,不听诸葛亮劝阻,亲带30万大兵讨伐东吴,为关羽报仇。

刘备托孤为何反其道而行之在诸葛亮面前背隆中对。


2.在出兵之时,张飞因殴打士兵,激起兵怨,被杀,手下有不少人畏罪投奔东吴,更加激起刘备讨伐东吴之心。

3.刘备被陆逊火烧连营,兵败白帝城,因损失惨重,大伤元气,急火攻心,一病不起,派人请来诸葛亮,临终托孤。

刘备托孤为何反其道而行之在诸葛亮面前背隆中对。


4.诸葛亮留太子刘禅在蜀中,自己带刘备的另外两个儿子赶到白帝城,刘备见到诸葛亮,对自己不听劝阻出兵东吴,大伤元气,国力损失严重之事,后悔不已。

5.刘备交代诸葛亮,如果丞相看太子刘禅有成为蜀中之主的才能,就尽力辅佐;如果没有,丞相就自己做两川之主,继续匡扶汉室。

6.诸葛亮一听,当即跪倒,哭着说:尽力辅佐太子,到死为止。

7.刘备听后,将自己的那两个儿子叫进来说:我死之后,你们三个人要将丞相当成自己的父亲一样对待,不可怠慢。又将其他官员叫进来说:我已经让我的儿子将丞相当成自己的父亲一样对待,不可怠慢丞相,你们也不可怠慢丞相,听丞相的。

刘备托孤为何反其道而行之在诸葛亮面前背隆中对。


8.诸葛亮大为感动,虽然刘禅有些无能,但诸葛亮致死都没生二心,忠心辅佐。

9.诸葛亮死时,立下遗嘱,不允许自己的孩子再出来做官,就靠自己家的薄田生活。可见诸葛亮的心境。

10.刘备与诸葛亮相交多年,彼此都太了解,而且,刘备看人极准,早已将诸葛亮心理摸透,临终托孤之言,更令诸葛亮彻底死心塌地。

11.由此看出,刘备确实是玩弄人心的高手,诸葛亮面对刘备的三个儿子和众多官员,在这种场面下,又有记录在册,诸葛亮为了自己忠义的名声,更是不可能自己做两川之主。刘备安心死去。

个人观点,不妥之处,敬请指正。欢迎关注,一起探讨学习。觉成随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