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武王嬴荡宁可丢命也要举鼎,是仅仅为了面子吗?

鼎,最早在夏朝,大禹收天下之铜铸造九鼎分九州,分别为荆、梁、雍、豫、徐、杨、青、衮、冀,象征着天下九州,鼎在古代就是王权的象征。

人们常说一言九鼎、力能扛鼎说的就是这个鼎。说到举鼎了,最常想起的就是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霸王项羽,这是举鼎成功了的。还有一个就本文的主人公秦武王嬴荡,一个因为举鼎而丢掉性命,被众人当做笑谈的君王。

秦武王嬴荡宁可丢命也要举鼎,是仅仅为了面子吗?

针对这个事件,众人对此褒贬不一,坊间更多的传闻就是,自不量力行伍气息浓厚,争强好胜葬送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咱先来看下嬴荡的具体简介,了解一下这个短命的君王。

秦武王(公元前329年-公元前307年),嬴姓,赵氏,名荡,亦称秦武烈王。秦武王出生于秦惠文王十年(前329年),是秦惠文王与惠文后所生之子。秦惠文王更元十四年(前311年),秦惠文王薨,嬴荡即位,是为秦武王。秦武王天生神力,年少时又在军队上从基层一点点锻炼起来,性格上争强好胜,雷厉风行。

秦武王是中国历史上极为锋锐的君主,重武好战,即位不久,就意欲攻打韩国。因为宜阳是秦国东进的必经之路。计划东出函谷、取代周王室,一统天下。秦武王假道阀韩,于秦武王四年(前307年),秦军攻克宜阳孤城,斩首六万。周王室的都城洛阳门户大开,已有取而代之的秦武王没有道理不进去坐坐,于是亲率大军,浩浩荡荡开人城内,直奔太庙。

秦武王嬴荡宁可丢命也要举鼎,是仅仅为了面子吗?

地图

当他看到代表秦国的雍州鼎时候,难免内心饥渴难耐,他想要把代表大秦的鼎运回去。直接派人抗其他诸侯肯定不服气,而且会把话柄留给别人。于是稍微想了一下,突然问周朝官员“有人举起过鼎吗?”,众人皆答“没有”。秦武王说,此雍州鼎是我大秦的,我把他搬走 。如果嬴荡做到这件事了,那么天下诸侯都会被震慑,大秦举鼎昭告天下,无语取而代之就达成。震撼了敌人之后,大秦不管是外交还是战争都会无往不胜。嬴荡随后让身边的大力士乌获、任鄙举鼎,他们都表示举不起来,只有力能挽住双牛的孟贲做了尝试,但也只能让鼎刚刚脱离地面。于是嬴荡亲自出马,他等不了再来一次了。这次就必须完成,行伍之人,做出了一个非生即死的选择,他相当于自己给自己立下了一个军令状。于是他拿命去拼了,为了国家利益,为了自己的雄心壮志。显然在已经举起鼎来,已经胜利在望的时刻出现了意外。23岁的秦武王烟消云散。

秦武王嬴荡宁可丢命也要举鼎,是仅仅为了面子吗?

嬴荡举鼎

再次我们不能仅仅看到他失败了,而是看到他锐意进取的精神,为了自己梦想敢打敢拼的气概,一群想都不敢想的人,有何面目去嘲笑努力去做,并且拼命去做的人呢?嬴荡像一颗流星一样划过了大秦的上空,虽然身死,但留下的决心与气魄一直流传了下去。嬴荡举鼎,不仅仅是为了面子,还是为了自己与国家的梦想。

(喜欢关注一波,持续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