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魏武卒那麼厲害,為何最後卻消亡了呢?

密探零零發


魏武卒算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支職業化軍隊。

戰國初年,群雄並起、天下分裂。

各大諸侯國為尋求安定進而圖謀天下,紛紛在中央集權制的基礎上,建立屬於國家的強大軍隊。

當時,魏國通過分析戰爭形勢,建立了驍勇善戰、無堅不摧的魏武卒。 魏武卒的選拔標準和入伍待遇相當的高。

作為一名魏武卒,需要擁有至少“五石”的力量。古代的一石差不多等於現在的一百斤,五石便是五百斤,因為戰國時期的機弩拉力在“五石”左右。

魏武卒必須具備獨立操作機弩的能力,否則根本沒有資格成為魏武卒。

除了力量之外,在腳力方面也有相當高的要求。魏武卒必須在十二個時辰之內,

揹著40支羽箭,手持盾牌、戰戈,腰懸短刀、身覆戰甲徒步行進近百里地。

面對如此嚴格的體能要求,能夠成為魏武卒的男子,一定是百裡挑一的勇士。 成為魏武卒之後,魏國會授予其家庭五十畝到一百畝的土地,並且免除其家庭的土地稅、人頭稅,等各種稅收。

因此魏武卒的士氣旺盛、戰鬥力強悍,為了保衛魏國領土不惜戰死沙場。 。

《荀子·議兵篇》說:"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屬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負矢五十,置戈其上,冠冑帶劍,贏三日之糧,日中而趨百里。中試則復其戶,利其田宅。"

陰晉之戰前期,日後稱霸六國的秦國還處在政策落後、農耕產量低、貴族把持資源的弱小階段。

雖然秦國的地域遼闊,物廣人興,但由於政治環境與軍事能力的落後,秦國的整體實力與魏文侯治理的魏國差距極大。

秦惠公執政時期,秦惠公在短時間內強制徵召了五十萬由貧苦農民組成的軍隊,企圖奪回被魏國侵佔的河西。 訓練有素、組織嚴密、驍勇無比的魏武卒奉命抵禦秦國的五十萬大軍。

戰國名將吳起率領五萬魏武卒將秦國五十萬大軍殺的潰敗而逃,以1:10的兵力擊敗了秦軍,經此一戰,魏武卒名震天下。

而秦國也由此徹底褪去了春秋四大國的光環,成為積貧積弱的代名詞,“諸侯卑秦”由此而始。

此後吳起帶著魏武卒那可以說是所向披靡,打遍天下無敵手,未嘗一敗。

“大戰七十二,全勝六十四,其餘均解(不分勝負)”

而正是因為魏武卒的強大戰力保證,使得處於四戰之地的魏國擁有著遠勝於周邊各國的實力,居高臨下,一度在戰國前期稱霸近百年。

當然,沒有什麼永遠的霸主,魏國由於一系列失敗的政治決定和戰略失誤,逐漸由盛轉衰。

魏國過份的依賴魏武卒強悍的戰鬥力,每每發生戰爭,魏武卒一定被安排為主力軍,魏武卒被一次又一次的戰爭所消耗殆盡。

雖然魏國一直在補充魏武卒,但是由於魏國的國力逐漸衰弱,領土流失嚴重,導致魏武卒的待遇漸漸下滑。同時,選拔魏武卒的條件也大幅度降低,魏武卒的戰鬥力越來越弱,早已不負當年吳起領導時期的盛名。

魏武卒為什麼強?

無非三點:

第一,有名將,其組建者吳起,被譽為兵家亞聖,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軍事家。其無論是治軍還是戰術智慧,那都是一等一的好手。再強的軍隊,也要出色的指揮者,不然也只能是輸,吳起出走楚國之後,魏國並無與之相匹配的名將。

第二,有好兵,魏武卒的選拔標準很高,前面提到過,其在身體條件方面擁有至少“五石”的力量,這可不是一般人能行的。當然,魏武卒的待遇也很高,田宅地產,地位財富,都不是平民能夠相比。這樣的軍隊,要武力有武力,要士氣有士氣,而且他們還會經過長久的訓練,各項戰術配合,陣法執行都想當嫻熟。

但打仗都是要死人的,魏武卒在戰爭重被不斷地消耗。由於魏國國力漸衰,無論是補充地兵員素質,還是待遇,魏國都已經捉襟見肘。

比如說馬陵之戰,一死十來萬;伊闕之戰又是十幾萬,魏國就那麼大,經不起這麼耗的。

第三,佔得先機,魏武卒是一支職業化軍隊,相對而言,同時期的其他各國軍隊,那實在是比不了。他們大都還停留在春秋時代,由貴族帶著封地農民男丁出來打仗。其在魏武卒眼中,那就是一群烏合之眾。由此看來,秦國五十萬大軍慘敗,也在情理之中。

但是一時領先不等於時刻領先,冷兵器時代,沒有太大地所謂代差。無非就是職業化軍隊嘛,學著建就是了。

比如與魏國有著深仇大恨的秦國,上下深以為恥,努力強軍,學著魏軍建立職業化軍隊。

而在經過歷史上著名的商鞅變法之後,國力更是由弱轉強,軍事實力也得到得到前所未有的增強。

秦人本就彪悍,之所以戰力差,那是輸在制度上,比如沒有好的軍事結構,沒有職業化地軍隊,更沒有激發鬥志地軍功獎懲制度。而在秦國建立了“公爵制度”之後,在戰鬥中立下戰功的兵卒能夠獲得爵位和田地,高官厚祿激發了秦軍兵卒的戰鬥之心,秦軍的士氣銳不可當。

隨著其他各國地軍事改革完成,相對職業化地軍隊相繼出現,魏武卒其實就已經沒什麼特別的了,其優勢在逐漸地被減弱。而隨著魏國霸權地喪失,魏武卒地盛名也不復存在。

最終隨著魏國地滅亡,魏武卒也消失於歷史舞臺。


白話歷史君


魏武卒由來

首先給大家科普下,什麼叫“魏武卒”,在戰國七雄中群雄並起,魏國在大家印象中是比較弱的,但是強盛時期的魏國可是吊打秦國的,因為在魏國最輝煌的魏文侯時期,魏文侯還任用吳起訓練起一隻攻無不克的鐵軍,是魏國精銳中的精銳叫魏武卒,相當於現在的特種兵。

魏武卒選拔標準非常嚴格,據《荀子議兵篇》記載:“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屬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負矢五十,置戈其上,冠冑帶劍,贏三日之糧,日中而趨百里。中試則復其戶,利其田2魏武卒宅。”翻譯來說就是士兵身上必須能披上三重甲,手執長戟,腰懸鐵利劍,後負犀面大櫓,還有50弩矢和強弩,同時攜帶三天軍糧,半天內能連續急行軍一百里的士兵,才可以通過加入。

魏武卒的強大

魏武卒號稱戰無不敗,簡直就是戰鬥機器,最厲害莫過於在吳起率領魏武卒攻下函谷關時,大大小小歷經六十四戰全勝,戰果就是奪取了秦國黃河西岸的五百多里土地,將秦國壓縮到了華山以西的狹長地帶。

公元前389年的陰晉之戰,吳起以五萬魏軍,擊敗了十倍於已的秦軍。公元前405年,吳起率魏武卒協韓趙在龍澤大敗齊軍,殺死齊軍三萬,次年,攻入齊長城。公元前354-前350年,龐涓率魏武卒攻破趙都邯鄲,差點就滅了秦國。

魏武卒的消亡

多戰成名的魏武卒,按理來說應該是戰無不勝的,那為什麼最後別滅了呢?主要原因有幾點:

第一, 太依賴於主將的凝聚力。

魏武卒的靈魂人物一直靠吳起,因為他是一手創制、帶領整支軍隊的核心人物。《史記·孫子吳起列傳》記載“起之為將,與士卒最下者同衣食。臥不設席,行不騎乘,親裹贏糧,與士卒分勞苦”。魏武卒的前期的輝煌強大,很大程度依賴於吳起的管理方式。

等到吳起離開,龐涓領軍後缺乏領兵治軍的魅力,魏武卒已經開始失去靈魂,沒之前那麼凝聚和強大了。

第二, 魏武卒培養的難度太大。

不僅要嚴格甄選士卒進入的條件,還要重金打造,並給他們最好的設備和最好的待遇。別忘了在生產力並不高的戰國時代,專門培養一群特種兵所耗費的人財物力是十分巨大的,所以也才有魏武卒最強盛的時候也不過是5萬人。“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的軍隊,燒錢也燒不起。

第三, 戰爭實際原因。

魏武卒主將龐涓之死,戰力大大削弱。公元前343年,魏國為了補償在桂陵之戰損失,發兵攻打韓國。齊威王待魏韓火拼後以田盼為主將,田嬰為副將,孫臏為軍師攻打魏國。魏國派太子申來抵擋,在馬陵全軍覆沒,隨之田盼又以歷史上著名的“減灶”之策誘魏國龐涓中計,追至馬陵山中伏身亡,齊軍乘勝追擊,俘太子申,全殲魏軍。

秦名將白起以少勝多,魏武卒從此全數被滅。公元前293年某天,數十萬大軍在洛陽南部的咽喉之地伊闕相持。年輕的秦國將軍白起,在此迎擊兩倍於己的魏韓聯軍。他的對手是魏國老將公孫喜。這場戰爭被後世稱作“伊闕之戰”。

因為,魏韓聯軍雖數量佔優,但士氣反而落於下風,都指望對方聯軍出力,結果畏戰情緒之下,最後的結果是秦軍繞道聯軍背後殺出,魏軍退路被徹底斬斷,主帥公孫喜也被白起俘虜,秦軍以少勝多,魏武卒全部陣亡。

歷史上輝煌無比的“特種兵” 魏武卒,就徹底在歷史舞臺上落幕,也是唏噓。



這些歷史要讀


館主來了,我是無月,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說起大名鼎鼎的魏武卒,那可真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但是又有幾人知,魏武卒的興衰便是魏國的興衰,兩者一榮俱榮,一衰俱衰。

魏武卒之猛,令人膽寒

魏武卒是由吳起組建並訓練出來的一支軍事武裝,其全盛時期也就在吳起帶領的時代。

當時的魏國,國力較為殷實,魏國的國君魏文侯是戰國最早推行變法強國的君主,其實某種意義上來說,秦國的變法有些效法魏國的影子。

在魏文侯君臣的勵精圖治之下,魏國呈現出了勃勃生機,國力的上升給了魏武卒的創造誕生了必不可少的物質條件。

在戰國還沒結束戰車打法的年代,吳起率先開始了步兵戰法。

這魏武卒便是戰國最早的重裝步兵。

魏武卒穿著三層制的重甲,頭戴鐵盔,每個人都能拉開一把十二石的弓弩,外帶五十支弩矢,背上揹負一面犀皮大盾,手持長戈或者鐵戟,腰配長劍。作戰時,每個人攜帶夠吃3天的糧食,全副武裝情況下,一個魏武卒半天可以走上一百多里,這個速度是非常快的。

吳起率領魏武卒,經歷大戰七十二場,其中獲勝六十四場,其餘的都是不分勝負,也就是說,在吳起帶領下,魏武卒就沒有敗過。

正是這支魏武卒,攻克函谷關,將秦的版圖緊縮成一個狹長地帶,奪取秦黃河西岸的五百多里肥沃土地。

魏武卒最猛的一仗,便是【陰晉之戰】,吳起以五萬魏武卒,大敗秦五十多萬大軍,此役之後,魏武卒聲名大震,諸侯無不望風喪膽!


武卒消亡,是國力衰減,亦是內部腐敗

魏武卒元氣大傷,發生在龐涓與孫臏爭鬥的時候。

馬陵之戰,魏軍遭到齊軍伏擊,結果主帥龐涓戰死,魏武卒元氣大傷,從此開始一蹶不振。

前面已經說過,魏武卒的裝備之精良,所耗甚巨,魏國國力強盛之時尚不以為意,待國力下降之日,便難以維持。

一方面是軍備無法保證供給,使得魏武卒在裝備上大打折扣。

另一方面,原先男子只要入選魏武卒,便能全軍面賦稅,賞百畝良田,為奴者脫奴籍,立下軍功還有封賞,因此,魏武卒將士人人效死。

但隨著魏國實力下降,領土縮水,無法再保證魏武卒的土地供給,加上軍隊中開始發生腐敗等問題,無論是軍心還是戰力,魏武卒都是一代不如一代。

魏武卒最厲害的是那些早期的老兵,這些老兵一方面訓練刻苦,自身素質優良,另一方面戰鬥經驗豐富,在戰鬥中,這些兵卒是非常寶貴的資源,隨著魏國的戰鬥失利,老兵數量越來越少,魏武卒的戰力便也漸漸削弱。

戰神白起,終結魏武卒

公元前293年,伊闕大戰!

秦將白起,大敗魏韓聯軍。

白起作戰有個習慣,就是以消滅敵軍有生力量為戰鬥目標,因此此戰,白起率領的秦軍,斬首魏韓聯軍24萬。

從此,魏武卒消亡殆盡,徹底退出歷史舞臺。


無月文化,品讀經典,品味文化


無月文化館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何為“魏武卒”,接下來我首先簡單介紹一下魏武卒。

魏武卒,通俗講它是春秋戰國時期魏國的特種部隊,裝備精良,以重型裝備為主。

《荀子·議兵篇》說:"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屬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負矢五十,置戈其上,冠冑帶劍,贏三日之糧,日中而趨百里。中試則復其戶,利其田宅。"

產生的背景

一方面,它的產生得益於吳起。魏國啟用吳起為相,一直以來吳起都認為“兵不在多而在於精”的軍事理論,因此他建議魏文侯組建一支精兵。在魏文侯的支持下吳起開始開始軍事改革,創建了一支重甲步兵部隊,也就是現在所說的魏武卒。

另一方面,由於魏國所處於中原地區,生產力先進,人口眾多、土地肥沃、物產豐富,國力非常強盛。在當時,鐵器已逐漸推廣使用,魏國更是以兵器製作業發達而稱雄於當世。有財力,有技術,因此才可以產生出如此裝備精良的特種部隊。

根據"吳子·勵士"裡的記載,周安王十三年(公元前389年)的陰晉之戰,吳起以五萬魏軍,擊敗了十倍於已的秦軍,創造了步足五萬人,車百乘,騎三千,而破秦五十萬眾的中國戰爭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所以魏武卒最鼎盛的時候應該是滿員大概五萬人左右。魏武卒是當世的步戰士兵最為精銳和彪悍的。

由此可見,當時魏武卒的戰鬥力是多麼的強悍,他的出世確實壯大了魏國的軍事實力,為魏國領土的託張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魏武卒的衰亡

戰爭的不斷使魏武卒不斷消耗,尤其是桂陵、馬陵等戰役損耗了大部分魏武卒精銳。從而使這支部隊元氣大傷,進而使魏國的元氣大傷,國力日漸衰落,在經濟上無法支持這隻開銷非常大的特種部隊。另一方面,經過戰鬥的消耗,人數上不斷減少。由於部隊訓練週期較長,無法通過短時間的訓練而補充兵員。週而復始,逐漸形成了惡性循環。越打人越少,人越少越失敗;人越失敗,國力越弱;國力越弱,越沒有能力組建部隊。

由於短時間無法解決這個問題,最終導致魏武卒逐漸消亡。


峰哥談史


魏武卒是吳起建立的,魏國也因此擴地千里。也使得魏國成為戰國首霸。吳起率領武卒跟列國大戰七十六次,全勝六十四次,其餘打平手。魏國因此擴地千里。與諸侯大戰七十六,全勝六十四,餘則鈞解。闢土四面,拓地千里,皆起之功也。除了吳起指揮得當外也得益於武卒戰鬥力強。原因在於當武卒條件非常高。要當先武卒身上必須能披上三重甲,手執長戟,腰懸鐵利劍,後負犀面大櫓,50弩矢和強弩,同時攜帶三天軍糧,一天內能連續急行軍一百里的士兵。同時待遇非常好,只要當選武卒免除稅賦並獎勵田宅。漢書: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屬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負矢五十,置戈其上,冠冑帶劍,贏三日之糧,日中而趨百里。中試則復其戶,利其田魏武卒宅。


魏武卒、齊技擊、秦銳士、趙邊騎並稱戰國四大強軍。就戰力來說齊技擊不如魏武卒,而魏武卒不如秦銳土。漢書:齊之技擊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銳士。因為這些強軍都有其弱點。齊技擊戰力強的原因在於每斬殺一名敵人就賞賜錢財。如果碰到弱小的敵人,這個方法有用。一旦遇到強大的敵人,往往就會渙然離散。漢書:若齊之技擊,得一首則受賜金。事小敵脆,則偷可用也,事巨敵堅,則煥然離矣。魏武卒的弱點在於當選的武卒免除的賦稅,賜田地住宅的實惠。如果這樣,那麼他們國家土地雖然廣闊,稅收一 定很少,而人的氣力經過幾年後就衰弱了。漢書:如此,則其地雖廣,其稅必寡,其氣力數年而衰。而秦國用勢力來威脅人民,用窮困去折磨他們,使人民貪求賞賜,用刑罰來引導人民,使他的人民凡對上邀功行賞,不去打仗就沒有別的出路。功勞和賞賜相互激增,能夠得到五個穿著鍾甲的人的首級的可以奴役五家,這是最有效率的,所以能經過四代而擁有天下。漢書:劫之以勢,隱之以厄,狃之以賞慶,道之以刑罰,使其民所以要利於上者,非戰無由也。功賞相長,五甲首而隸五家,是最為有數,故能四世有勝於天下。



魏國樹敵多:


但魏武卒的消亡更大的原因在於魏國朝堂。魏國在魏惠王時把魏國霸業推向頂峰,但也是從他開始衰弱。戰國策:昔者魏王擁土千里,帶甲三十六萬,其強北拔邯鄲,西圍定陽,又從十二諸侯朝天子,以西謀秦。公元前359年秦國開始變法,整軍備戰準備收復河西之地。公元前358年齊威王繼位,任用鄒忌為相進行改革。逼迫魏國的一些附屬國向齊國進貢。魏國遷都大梁,在河西築長城防備秦國。魏國把注意力放在東方齊國。當時西邊秦孝公,東邊齊威王。兩國強大起來,對魏國造成威脅。魏國重新跟韓趙結成三晉聯盟,跟秦國秦孝公暫時緩和。史記:秦始復彊,而三晉益大,魏惠王、齊威王尤彊。356年這段時間魏國跟各國互有攻伐,並繼續發展經濟。諸侯來標誌著魏國霸權建立。古本《竹書紀年》載:十四年,魯恭侯、宋桓侯、衛成侯、鄭(韓)釐侯來朝。同年趙、齊、宋、燕會盟,不用說是針對魏國的。這是齊國應對魯、宋、衛、韓等國去魏國的事。史記趙世家:十九年,與齊、宋會平陸,與燕會阿。



公元前354年趙國攻打衛國,同年魏國派龐涓率軍攻打趙國邯鄲城,趙國向齊國求救。公元前353年魏國攻破邯鄲,齊、宋、衛聯軍援救趙國。當時齊國段幹綸建議待魏國攻破了邯鄲再援救,趙國知道我們來救援必然死戰,這樣魏趙兩敗俱傷。楚國也是同樣的想法並聯絡秦國在西線發動進攻。戰國策:(齊國)故不如南攻襄陵以弊魏,邯鄲拔而承魏之弊,是趙破而魏弱也。(楚國)故王不如少出兵,以為趙援。趙恃楚勁,必與魏戰。魏怒於趙之勁,而見楚救之不足畏也,必不釋趙。趙、魏相弊,而齊、秦應楚,則魏可破也。


魏國成功攻下邯鄲,龐涓率軍救援襄陵。齊國在桂陵埋伏一舉擊敗魏軍。戰國策:齊因承魏之弊,大破之桂陵。但是邯鄲還在魏國手上。公元前352年齊、宋、衛繼續圍魏國襄陵。史記魏世家:十九年,諸侯圍我襄陵。《竹書紀年》:宋景、衛公孫倉會齊師,圍我襄陵。秦國趁機攻破魏國安邑少梁等。史記商君列傳:將兵圍魏安邑,降之。西線趙國的地方軍跟秦國聯手,秦國並同時攻打魏國小弟韓國。楚國派景舍以救趙為名攻佔魏國雎、間等地。戰國策:楚因使景舍起兵救趙,邯鄲拔,楚取睢、濊之間。



桂陵之戰魏國大敗的原因在於力分。魏備者多,力分。首先河西駐軍八萬以上防秦國,南邊楚國也在進攻。魏國雖然攻破邯鄲,但已經力竭。這樣一支疲憊之師去阻攔齊軍,未戰已先敗。留守邯鄲的魏軍數目不詳,龐涓率八萬人回援。齊國兵分兩路,一路八萬人,另一路圍襄陵數目不詳。桂陵之戰魏國損失不詳。齊軍繼續圍攻襄陵,魏國軍切斷齊宋衛聯軍的後勤。魏韓聯軍在襄陵大破齊、宋、衛聯軍,並把聯軍包圍了。楚國一看不對勁停止進攻。齊威王請楚將景捨出面跟魏國求和。《紀年》:惠成王以韓師敗諸侯師於襄陵。齊侯使楚景舍來求成。公會齊、宋之圍。魏國算是板回一局。同時跟趙、齊、楚、秦、衛、宋開戰,還能反殺。邯鄲還在魏國手上。魏國雖然傷了元氣,齊國同樣也是大傷元氣,趙國亦大傷元氣,楚秦並無什麼傷。此戰齊國未能取代魏國,魏國也因此達到頂峰。魏國雖敗於桂陵,但齊國亦挫於襄陵。可見魏軍的戰力也是非常強悍。


公元前351年魏國把邯鄲還給趙國。史記趙世家:魏歸我邯鄲,與魏盟漳水上。而秦國繼續進攻河西之地。魏國跟齊楚講和了,跟韓趙結盟了。這時把注意力放在西線。秦國的反應:孝公恐之,寢不安席,食不甘昧,令於境內,盡堞中為戰具,竟為守備,為死士置將,以待魏氏。商鞅對秦孝公講:夫魏氏其功大,而令行於天下,有從十二諸侯而朝天子,其與必眾。故以一秦而敵大魏,恐不如。說明魏國的力量還很強大。商鞅於是去見魏惠王。勸先行王服,然後圖齊楚。周朝時王就是天子,先行王服就跟後世稱帝差不多意思?魏惠王高興的要死,馬上按照天子禮儀制度準備。戰國策:乘夏車, 稱夏王, 朝天子,天下皆從。儼然以天子自居。齊楚兩國皆怒,諸侯也是有不滿的。我們才是公、侯、伯、子、男,你就王了。戰國策:於是齊楚怒,諸侯奔齊。這也是馬陵之戰諸侯圍攻魏國的原因之一。不得不說魏惠王樹敵過多。


公元前343魏國準備進攻韓國。原因就是韓國這小弟不太聽話,該打下屁股了。再者滅掉韓國,魏國就能更好的溝通東西兩地。因為中間隔著韓國。其次韓國沒有來逢澤會盟。齊楚太強,先打弱的韓國。齊國採用的策略還是以前桂陵之戰的策略,都是在魏國跟韓國打的兩敗俱傷時出擊。史記商君:齊敗魏兵於馬陵,虜其太子申,殺將軍龐涓。說明太子申跟龐涓一起率軍跟齊國交戰。公元前341年魏國於馬陵之戰大敗,精銳盡喪。馬陵之戰魏國損失十萬精銳。覆十萬之軍。秦趙等國趁火打劫也攻魏國。趙國攻打魏國首垣等地。史記:公子刻攻魏首垣。秦國在河西擊敗魏公子卬的軍隊,但是詐盟並非正面。史記:會盟已,飲,而衛鞅伏甲士而襲虜魏公子卬,因攻其軍,盡破之以歸秦。魏國的失敗不是國力不強、也不是戰力不強。馬陵之戰後齊趙秦韓趁勝追擊搶奪魏國土地。魏國面對齊秦趙韓四國,其中秦齊也是不輸於他的強國。在明知攻打韓國,齊國必然救援其他國家也會趁勢而進。在軍事外交都沒有準備充足,桂陵之戰還有個韓國幫忙。馬陵之戰沒有一個國家幫忙。楚、楚、越等國都沒動,難道不能引以為援?魏國經馬陵之敗和各國連續打擊下輪為二流國家。經馬陵之戰、魏國已經是退出了霸主地位了。標誌事件:公元334年徐州相王。就是魏國承認齊威王是王,齊國承認魏惠王是王。也就是齊國取代了魏國成為霸主。所以說魏武卒的消亡並非因其戰力不強,魏國樹敵過多。




獎罰不公,不重視人才:

魏惠王其才能並不能跟父祖相提並論。魏惠王曾問卜皮他自己的功業會達到什麼程度,卜皮卻回答他到,將走向滅亡。魏惠王不解,接著又問了一個為什麼,在他認為,仁慈惠愛是善行,善行怎麼會走向滅亡呢?卜皮給他的回答是,仁慈的人不忍心,而惠愛的人好施捨,不忍心,則不會懲罰有罪過的人,好施捨,就不會等著臣子做出功績就賞賜。有了過錯而不懲罰,沒有功勞卻接受賞賜,即使國家滅亡,這不是也是應該的嗎?韓非子:卜皮說:有過不罪,無功受賞,雖亡不亦可乎?魏惠王獎罰不公自然難以吸引人才和激勵將士。所以魏國即使有武卒這樣的強軍,也不能奮勇當前。而魏文侯時任用李悝變法,激賞國人招納人才。《說苑.政理》:李悝:臣聞為國之道:食有勞而祿有功,使有能而賞必行,罰必當。臣聞之曰:奪淫民之祿,以來四方之士。其父有功而祿,其子無功而食之,出則乘車馬,衣美裘,以為榮華,入則修竽琴鐘石之聲,而安其子女之樂,以亂鄉曲之教。如此者,奪其祿以來四方之士,此之謂奪淫民也。(淫民指的是那些靠上一輩的功勞,只知享福的。)



魏惠王接過來的魏國是一個強大的魏國,繼位初也曾繼續變法發展經濟。但是樹敵過多,過於自大。司馬遷曾評價項羽:謂霸王之業,欲以力征經營天下。這句話用在魏惠王身上也合適。《孟子盡心》:“梁惠王以土地之故,糜爛其民而戰之。”公元前352年在趙、秦、齊、楚四個大國加上宋、衛小國聯合圍攻的情況下,魏國反敗為勝。魏惠王越來越自大。桂陵之戰前後同時跟趙、齊(宋、衛)、楚、秦四個大國開戰,雖然是楚秦是趁火打劫。馬陵之戰前後跟韓、齊交戰,秦趙打劫。都是想獨立吞韓趙。本來你就夠強了,齊國能允許?你勝了還好,敗了其他國還不趁火打劫。再者獨自稱王,天下兵峰皆聚焦於魏。主次不分,沒有找外援。秦國天天想著收復河西、齊國要成為霸主、楚國亦有逐鹿中原之心。襄陵之戰時還有一個韓國幫忙,馬陵之戰時沒有一個國家幫忙。桂陵之戰前如果能聯絡南方的楚、燕、越曉以利害牽制齊、秦兩國,許之利誘也行。馬陵之戰前跟趙國一起瓜分韓國,楚燕牽制齊秦。馬陵之戰時楚、越、燕等國都沒動。既不聯絡他們也不瓦解齊國聯軍。像齊受到楚燕等圍攻,立馬遣使帶著禮物去趙國。趙國答應出兵,楚國連夜就退兵。




魏惠文對人才不夠看重,魏惠王喜歡做表面功夫而不是實際。經常詢問一些人怎麼能富國強兵、為啥打敗了、怎麼才能復恥等。但他只是聽完就算了。魏惠王曾跟齊威王一起打獵,其間魏問齊:齊國有寶物嗎?齊回道沒有。魏講:魏國雖然小(自潮)但還是有一寸大的夜明珠十枚,每枚能照十二輛車。齊國這樣的大國怎麼會沒有寶物。齊講:我的寶物跟你的不同。我有檀子守南城,楚人不敢為寇。盼子守高城,趙不敢東漁於河。黔夫守徐州,則燕人祭北門,趙人祭西門。鍾首備盜賊,則道不拾遺。將照千里,豈特十二乘哉!這就是齊威王跟魏惠王的區別。魏惠王跟齊威王論寶,豈不知孫臏、衛鞅就是無價之寶。秦孝公一共見了衛鞅四次,魏惠王卻一次也不見。孫臏來到魏國,魏惠王要是真有識人之明就該重用。而不是聽信龐涓而加刑于俊傑。有孫臏做榜樣,誰還敢來魏國?是以害賢為名,則智士將自疑,迴心擇主。所以即使有武卒這樣的強軍也無善用之人。




公元前336年魏惠王對孟子講:晉國(魏國以晉國自居,一直想統一三晉),天下莫強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東敗於齊,長子死焉,西喪地於秦七百里。南辱於楚。寡人恥之,願比死者一灑之,如之何則可?就是說我國的強大,男女老少都知道。但接連受挫拆辱,我想一死了之,該怎麼辦好?後來魏惠王相繼尊韓、趙、燕等國為王。這時的魏國已無力迴天了,公元前319年魏惠王帶著遺憾而去世。魏惠王死時,下葬日子已經定。但魏國下大雪,雪大的已經蓋到牛眼睛了。魏惠王死,葬有日矣。天大雨雪,至於牛目,壞城郭,且為棧道而葬。也許是上天為魏國落淚。


小鴻哥


更多的原因是國家戰略層面的失敗所導致的。

三晉失和,外交孤立

魏武卒的出現時間是在三家分晉前後出現的。當時的三晉雖然都因分家成了正真的諸侯,但卻使強大的晉國一分為三,在群雄逐鹿的戰國時代,三家都面臨嚴峻的生存問題。因此當時的魏文侯不僅積極內部改革增強國力外,還通過通過外交手段使三晉建立起堅實的同盟,共同發展,使得魏國能夠無後顧之憂的對外發展,其中就包括奪了秦國河西之地,同時魏國也開啟了其的百年霸業。

然而,魏惠王時發生了轉變,魏國開始積極與趙韓開戰,企圖一統三晉,整合三國力量。而對外則消極防守於秦,近乎獻媚的討好於齊國,然並卵。結果是四面受敵,魏武卒疲於奔命與各個戰場。

各國相繼變法,優勢不再

有變法成功的秦國、胡服騎射的趙國,選賢任能國力日盛的齊國,休養生息變法後從新崛起的楚國,以及雖變法被魏國打斷的韓國。

本來國土狹小的魏國,靠變法建立的國力優勢被抵消,國力被碾壓,軍事優勢不再。魏武卒也迎來了他的勁敵秦國銳士。

總結,魏國靠變法和魏武卒建立起的百年霸業卻沒能給魏國打下堅實的國家基礎,當其他國家追趕上來後,處於四戰之地的魏國,其所依靠的魏武卒也就成了對手面前


歷史小知


首先解釋一下什麼是魏武卒!

魏武卒裝備精良,皆以重裝步兵為主,《荀子·議兵篇》說:“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屬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負矢五十,置戈其上,冠冑帶劍,贏三日之糧,日中而趨百里。中試則復其戶,利其田宅。”意思是說士兵披上三層重甲(就是重甲的別稱)和鐵盔,能開十二石之弩(一百二十市斤為一石),每人背五十隻弩矢,拿著長戈或鐵戟,腰帶利劍,攜帶3天的作戰糧草,半天能走一百多里。

這是網上的文章,很多人根據字面的意思,把他們解釋成了特種部隊!

其實不是!

春秋時期國家如何大戰,就是小地主聽命於中地主,中地主聽命於大地主。然後幾家大地主互毆!所以根本沒有士兵一說。開戰前,大家是農民,聽到通知以後,大家自帶兵器糧食集合,然後聚集,然後開戰。這樣的戰爭比的更多的是個人的勇武。

然後晉國把士兵組成方陣,根據每個家族定下來武裝好訓練。韓家就是箭陣,魏家就是步兵,智家就是車兵,趙家是騎兵!但這也只是形成了一個個方陣而已。

到了戰國時期,吳起在和秦國蠻子交戰時,感覺秦國士兵單兵太強!蠻子嘛!有力氣!怎麼辦?經過長時期思考,他開始從農民中招募壯碩者,這些人不需要幹農活!每天就是訓練大戰。吃怎麼辦?這些人由國家供養,殺了敵人還有獎勵土地等!

這是什麼?職業軍人!中國歷史上第一支職業軍人就這樣出現了!

於是職業軍人虐待非職業軍人的歷史出現了。吳起一次又一次大獲全勝!

隨著歷史的發展,其他國君也不是傻子!看出了職業軍人的好處。趙國,楚國,秦國也都發展了自己的職業軍人部隊。這時的魏武卒也泯然眾人矣!


鬥天鬥地鬥自己


魏武卒在戰國初期絕對是一個讓人膽寒的名詞,相信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軍隊想碰倒這樣一支軍隊,因為他的戰績實在是太恐怖了。

公元前389年的“陰晉之戰”,吳起以5萬魏武卒戰勝了50萬的秦國大軍,創造了中國戰爭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公元前405年,吳起率魏武卒在龍澤大敗齊軍,殺死齊軍3萬。吳起率領魏武卒大大小小歷經64戰,奪取了秦國黃河西岸的500多里土地,可謂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魏武卒驚人的戰鬥力,與其訓練素養有關。魏武卒裝備精良,個個身穿三層重甲和頭盔,能開十二石的弩,每人配備50支弩箭,手拿長戈或鐵戟,腰帶鐵劍,可謂武裝了牙齒。這些士兵都是精銳中的精銳,即使他們是重裝步兵,半天竟然能行軍百里,更重要的是這支軍隊紀律嚴明,獎罰分明。

並且魏國為了提升魏武卒的積極性,給了魏武卒最高的福利待遇,國家免除了他們全家的徭役和田宅稅。還可以憑軍功獲取更高的爵位,並且能領到固定的工資。

可惜吳起建立的這批魏武卒,在吳起走後就開始沒落,最終在魏惠王時期,龐涓率魏武卒攻破趙都邯鄲,雖為齊敗於桂陵但卻于于次年敗齊於襄陵,敗秦於定陽。但後來的馬陵之戰,魏武卒遭齊軍伏擊,主將龐涓戰死,魏武卒元氣大傷。

公元前293年,秦將白起於伊闕大敗魏韓聯軍,斬首24萬,魏武卒損失殆盡。而此時魏國已經是元氣大傷了,沒有足夠的財力、物力再裝備一支同樣的魏武卒,魏武卒成為了歷史,隨著魏武卒的消亡,魏國的命運也即將走向終點。


帝國烽火


魏武卒的消失與當時魏國的變法不徹底有關係。

都知道,養兵需要花錢,越是厲害的兵種花的錢越多,而花錢多就必須要有出錢的地方。

靠國君養著那是不可能的,但是要靠貴族那就是白扯了,貴族寧可自己養士培植門客勢力,也不會出錢養國兵。

所以就要收稅,而收稅又不能靠貴族,必須用在平民百姓身上,管理平民百姓只能靠官僚。

所以就要建立並且培養官僚隊伍,但是官僚隊伍的擴張必然與貴族階級產生矛盾,如果國君大力支持自己的小弟,打壓貴族,就會形成秦國商鞅變法後的那種狀態。

但是,很顯然,魏國的變法不徹底,就是簡單的強了個軍,領先周邊各國一段時間,錢糧跟不上,國內貴族不願意,魏武卒這支強大的軍隊基本上也就消亡了。


偽裝135707859


1、千軍易得一將難求,沒有了吳起的魏武卒沒有了軍魂也後繼無人精神無法傳承下去,隨著魏武卒老兵不斷的戰死和退役,所謂的魏武卒已經徒有其表名存實亡。

2、魏武卒的根基在於其背後的獎賞制度即給予田地免除家庭賦稅及勞逸,魏武卒建立的背景是李俚和吳起的變法以及魏國作為戰國霸主的強大國力支撐,巔峰時期5萬魏武卒就意味著魏國有5萬戶家庭和他們所擁有的土地是沒有任何賦稅收入的,這對於生產力底下物資匱乏的戰國時期的諸侯國是一個沉重的負擔。反觀秦國自商鞅變法後的軍功授爵制度就更為合理和先進(現在美軍的晉升制度和秦軍的軍功授爵有異曲同工之效),即不會對國家財政造成沉重負擔又可以最大限度的激勵人心,而且和秦國的完全變法相比,魏國的變法並不徹底,好的政策得不到有限的執行,反觀秦軍不論何人統軍,秦軍還是那支秦軍真正可以算是做到了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

3、戰國時期最重要的戰略資源是土地和人口,魏庭由於連續的國家決策失誤,使得在吳起佔領河西平原後再無存進,卻把國力和寶貴的戰爭資源用來做稱霸這種徒有虛名但沒有任何好處的事情,連年征戰國力江河日下人口和土地卻沒有得到增長,加上本身地理位置不好處於四戰之地,一旦國力不付結局可想而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