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郭子儀最後的結局是怎樣的?

莫xxxx


郭子儀算得上是平定“安史之亂”,再造一個大唐王朝的最大功臣了。他輔佐了唐肅宗、唐代宗、唐德宗三代帝王,他的官爵也從節度使到中書令、尚書令、太尉,甚至被尊為“尚父”,封為郡王這樣的地步。他獲得如此顯赫的封賞,完全稱得上是功高震主。但是這樣一個人,在唐朝那三代帝王的不斷猜忌中,最後竟然能夠得以善終,活到80多歲去世。那麼他是怎麼做到這一點的呢?

(郭子儀劇照)

說唐代的那三代帝王不斷猜忌打擊他,並沒有誇張。

唐肅宗的時候,本來他是天下兵馬副元帥(唐肅宗的兒子李俶是大元帥,也就是後來的唐代宗),後來這個副元帥也給他取消了,而把太監魚朝恩封為宣慰使,用魚朝恩節制他。而這種節制,不但讓郭子儀備受打擊,而且也讓唐軍因為魚朝恩的瞎指揮以及把持朝政而多次失敗。後來,因為包括李光弼、僕固懷恩等人都把“安史之亂”叛軍沒有辦法了,唐肅宗才不得不又重新讓郭子儀統帥軍隊。

唐代宗的時候,皇帝寧願相信太監程元振,也不相信郭子儀。罷免了郭子儀的兵權。但是繼“安史之亂”以後,僕固懷恩又聯合吐蕃、回紇再次入侵,一度佔據了長安。最後唐代宗還是不得不再次重用郭子儀,才說降了回紇,打敗了吐蕃。

唐代宗去世,唐德宗繼位,把郭子儀進封為太尉,中書令,但立刻就免除了郭子儀節度使、元帥這樣的職位。顯然,也是非常擔心郭子儀擁兵自重。

那麼,既然三代帝王都猜忌郭子儀,為什麼郭子儀最終還是挺過來,得以善終呢?我認為主要有以下一些原因。

(唐肅宗劇照)

一、天下始終不太平,必須使用郭子儀。

那些帝王們殺功臣,都是在打下了江山,天下太平的時候,可是從唐肅宗到唐德宗,天下就一直未曾太平。安祿山反叛以後安慶緒反叛,安慶緒反叛以後史思明反叛,史思明反叛以後史朝義反叛,“安史之亂”平定了又是吐蕃回紇殺進來,天下就從來沒有太平過。

就算是這些皇帝們忌憚郭子儀,他們也不敢殺郭子儀啊。當時的唐朝,之所以會出現反覆戰爭反覆叛亂的情況,根本的原因,就是唐皇室的威望嚴重降低,沒有人服他們。那些幫助他們平定叛亂的將領們,也不是那麼忠心耿耿,抓到機會也就跟著反叛。

而郭子儀在軍中具有巨大的威望,只有郭子儀能夠壓服那些叛亂。當年回紇跟著吐蕃一起入侵唐朝的時候,他們聽說郭子儀還活著時,大吃一驚。他們說,他們之所以跟著吐蕃一起打進來,是因為他們以為郭令公已經不在人世了。既然郭令公現在還在人世,他們也就不打了,回去了。

郭子儀在平定反叛的僕固懷恩的時候,就說,僕固懷恩手下的那些將領,曾經都是他的舊將,他根本就不用打他們,只要他一出來,那些舊將都知道該怎麼做。而結果果然和他預計的一樣。

由此可見,郭子儀在唐朝的軍隊中,具有多麼高的威望。

(唐代宗劇照)

二、郭子儀始終保持著對唐朝皇帝的忠誠。

郭子儀對唐皇室一直忠心耿耿,從無二心。

唐代宗繼位後,程元振對唐代宗說,必須要限制老臣,否則的話,這種老臣會功高震主。郭子儀聽說後,把唐肅宗給他的一千多封詔書全部拿出來,送給唐代宗看。這些詔書上,寫滿了唐肅宗稱讚郭子儀忠心的地方。唐代宗不好意思了,只好說,你放心吧,我沒有懷疑你啊。

郭子儀知道自己功高震主,所以多次辭職,告老回鄉,主動把兵全交出來。等到朝廷需要他出面帶兵打仗的時候,他又才重新出山。而仗打完以後,他立馬又交兵權。

郭子儀的兒子郭暖娶了唐代宗的女兒昇平公主。昇平公主非常驕橫,不把郭曖放在眼裡。有一次郭曖冒火了,說,你無非就是仗著你父親是皇帝嘛,我父親還不想當皇帝呢!昇平公主把這話告訴了唐代宗。沒想到唐代宗卻說,人家說得沒錯呀,郭子儀要是想當皇帝,早就沒我們唐傢什麼事了。儘管唐代宗說了這個話,郭子儀並沒有就此算了,而是立馬進宮向唐代宗請罪。唐代宗不怪罪,還勸郭子儀裝聾作啞。可是郭子儀回去以後,依然把郭曖打了一頓。由此可見,郭子怡在做事情上,是非常謹慎的。

(魚朝恩劇照)

三、郭子儀以德報怨。

郭子儀就算能夠想辦法獲得皇帝的信任,他依然不得安寧。因為皇帝身邊有太監,太監害怕郭子儀取代了他在皇帝那裡的地位,因此就反覆讒陷郭子怡。唐肅宗的太監魚朝恩是這樣,唐代宗的太監程元振也是這樣。

魚朝恩不但多次在唐肅宗面前讒陷郭子儀,還派人掘了郭子儀父親的墳墓。要知道,中國向來是祖先崇拜,祖墳是絕對不能隨便動的。但是,魚朝恩掘了郭子儀的祖墳,郭子儀卻說,我帶兵打仗的時候,士兵們都掘過別人的墳(大概是像曹操掘墓一樣吧),我沒能禁止他們。顯然,這是上天給予我的報應。

後來,魚朝恩請郭子儀吃飯。有人對郭子儀說,這是魚朝恩想殺你的表現,讓他別去。可是,郭子儀竟然只帶了少了幾個人就去了,坦坦蕩蕩。這件事完全震驚了魚朝恩,以至於魚朝恩都感動得哭了。

郭子儀就是採用這種以德報怨的方式,極好地緩解了奸臣對他的讒陷,因而比較有效地把自己保護了起來。

總之,郭子儀不但是一個威武雄壯的軍事指揮官,而且還是一個有大智慧大氣魄的政治家。因此,他最終才有那樣完美的結局。

(參考資料:《舊唐書》《資治通鑑》)


張生全精彩歷史


大家都從歷史書上知道,郭子儀是唐朝中期平定安史之亂的最重要功臣。可他的功績遠遠不止於此。他在國家危亂之際力挽狂瀾,對王室有再造之功。而功勳顯赫的他卻幾經沉浮,以八十五歲高齡完美謝幕,死後贈太師、配享皇家廟廷,身後備極哀榮。

唐朝在武則天當政時期開創了武舉考試,郭子儀就通過武舉考試加入軍官行列的。他從從九品下的基層軍官做起,至754年已官拜從三品的九原郡太守,這時郭子儀已經快六十歲了。

郭子儀的真正受到重用是在安史之亂髮生後。755年,安史之亂爆發後,他被任命為朔方節度副大使統帥朔方軍討逆安祿山。不久收復靜邊軍、雲中,殺叛將周萬頃、大敗叛將高秀巖,累軍功加封御史大夫。後官至兵部尚書、宰相兼朔方節度使、天下兵馬副元帥,因功加司徒,拜代國公。中間因朝臣妒忌,幾起幾落,解除兵權。

直到763年,吐蕃進犯,而長安周邊卻幾乎沒有防禦兵力,代宗起用老將郭子儀為關內副元帥,駐防咸陽。後郭子儀聽聞長安危急,緊急趕往長安,此時代宗一行已出逃。十五日後,長安被收復,郭子儀又被任命為長安留守。代宗回京後滿腹感慨,自責重用郭子儀太晚了,又贈了郭子儀一塊免死券,還把郭子儀的畫像置於凌煙閣上。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郭子儀最後一次為國再立功勳是抵禦吐蕃。吐蕃數次入侵,均被郭子儀平定,此時郭子儀大約已七十歲左右,還為國征戰在沙場上,令人欽佩。

781年,八十五歲高齡的郭子儀安然辭世,諡“忠武”。忠心可鑑,英武一世。這個諡號精確地概括了老英雄郭子儀的一生。郭子儀一生寵辱不驚,受寵時,恃寵不驕;失意時,不忘初心,忠心依舊。當時代宗任命他為尚書令時,他謙虛低調,懇辭不受;而在他幾度失去兵權時,他也沒有因怨生恨,報國之心依舊如故。可見,郭子儀不但是位英勇的武將,還是位睿智的智者。正是憑藉這高超的情商,老英雄屹立七朝不倒,完美謝幕!





南悠老易


明亮耀眼,金陵少年,自來作答。

子儀為唐中定難功臣之最重。其與指揮之下河北之戰,收復兩京之戰戰,是戰場大戰等多。歷八年,平安、史之亂,使社稷復之完。平大亂後,又擊吐蕃,收復長安,單騎回紇,又破吐蕃,平定河東。史稱郭子儀為“造室,勳高一代。

一、功勳卓著。

史稱其“造室,勳高一代”,更為難之,是功高蓋主而不驕不躁,正是此道保焉能在險政爭中身而退。郭子儀的兒子郭曖“醉打金枝”之事尤為流傳甚廣。

二、壽終正寢。

郭子儀功名顯,壽高八十五。傳之千秋之日,七子八婿及中壽之臣,以笏放滿一床。故曰“滿床笏”。可見其為人臣之道,深得上下尊。

三、尊崇至極。

卒後,唐德宗命群臣吊。諡曰“忠武”。一代忠臣,名至實歸。

從郭子儀之位不難見郭子儀之功效,郭子儀謂唐,亦實為出眾之功,且以歷數帝,而得終,兼得之帝之可,固是難得之事!

金陵少年評曰:從郭子儀為尚父,中國數千年為貴父之未真無數!亦不難見郭子儀之位望!


金陵城中最明亮的少年


郭子儀是唐朝安史之亂時期傑出的名將,為平息安史之亂立下了汗馬功勞。而郭子儀最後的結局也非常的好,本人非常高壽,活了85歲,世人孜孜以求的金錢美女,高官厚祿,權力地位等等,郭子怡一樣都不缺。郭子儀死後,他的家族又興盛了將近百年。

郭子儀在安祿山起兵造反的時候是當時的朔方節度使,統帥朔方麾下的十萬雄兵與安祿山叛軍屢次做殊死搏鬥,最後取得了勝利,幫助皇帝多會了大片丟失的國土,被世人稱為是再造唐室。不過郭子儀更令人欽佩的是,他在平定安史之亂的過程中,以及平定安史之亂之後非常好的處理了與皇帝之間的關係,從而使自己成為了人生的贏家。

因為作為傑出的統帥,郭子儀在統兵征戰的過程中樹立了非常高的威望。一般具有這種威望的人都是令皇帝感到非常害怕的,因為這樣的人如果看皇帝不順眼,一旦登高一呼,就有可能把皇帝的江山給推翻。所以這個時候皇帝非常猜忌郭子儀,這也是相當正常的,因為郭子儀所具有的實力和威望,本身就處在讓皇帝猜忌的位置上了,歷史上很多權臣名將都處於這一位置,能否處理好就看個人的能力和水平了。

郭子儀在後來很好的處理了這一點,在皇帝剝奪他兵權的時候,他逆來順受接受了皇帝的旨意,把兵權交還給皇帝,自己去當一個閒人。而皇帝處於危難的時候,郭子儀總是挺身而出,站在皇帝身後支持皇帝。有很多所謂的聰明人認為郭子儀根本不應該這樣低聲下氣,例如和郭子儀齊名的李光弼由於在工作中受了皇帝的氣,在皇帝處於危難的時候還看皇帝的笑話,結果皇帝緩過勁來的時候,李光弼就尷尬了。所以從這點看來,郭子儀才是真正的聰明而具有大智慧的人,而李光弼是聰明反被聰明誤。

因為郭子儀很好的處理了與皇帝的關係,最終得到皇帝的信任,所以能夠一直榮華富貴保持下去。最後,他的子弟遍及朝廷,傳說中七子八婿都是高官厚祿。他的兒子娶了公主,他本身被皇帝封為郡王,可謂是位極人臣。他的孫女是後來唐玄宗的皇后,他的曾外孫最後當了後來的皇帝,他的家族保持將近百年興旺而不衰落,這都是一個奇蹟。

總之,郭子儀的一生完全是傳奇般的一生。他是歷史上眾多人都想達到的至高點。但是在歷史上眾多權臣武將中,能夠達到他的高度的卻少之又少。南宋初年的宋高宗趙構還教育岳飛等重要將領,說郭子儀和李光弼開始的時候並沒有多大的不同,都是戰功赫赫,但是後來李光弼沒有擺好自己的位置,後來與郭子儀相比就越來越遠了,可見郭子儀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

我是冰哥聊史論古今,期待您的關注和點評!


冰哥聊史論古今


郭子儀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立有大的功勞並且威震天下,絕對算得上是功高震主,但是又不被皇帝猜忌,最後能夠安全的得以善終,並且子孫後代都能保持富貴很多年的一個家族,在歷史上能夠做到他這一點的人相當的少。


說起郭子儀,大家都知道他在唐朝安史之亂的時候立下了大的功勞,最終平定了安史之亂,被唐朝皇室稱為是再造唐室的元勳。郭子儀不但在唐朝非常有名,即使在後世也是被人所稱頌。事實上人們最欣賞郭子儀的,不是郭子儀所建立的大的功勳,因為建立同樣功勳的人歷史上很多,但是能夠保持他那樣的結局的卻非常的少見。

總之郭子儀的情商非常的高,並且他立下大的功勞之後不被皇室所猜忌,就是因為他同皇帝的打交道非常的理智。因為一般像他那樣立下那樣大的功勞的人,基本上都是威震天下,功高震主,這個時候肯定會受到皇帝的猜忌。如果他一個處理不好,和皇帝關係弄的僵了,就有可能走上不歸路。

例如和郭子儀齊名的李光弼,戰功不在郭子儀之下,可惜處理與皇帝的關係是手段不如郭子儀高明,結果就跟皇帝關係弄僵了,到最後差一點就走上不歸路。只不過在恰當的時候死掉了,所以在歷史上的名聲還算可以。至於另外一個功勞不在他們之下的僕固懷恩,也是在和皇帝的關係處理中沒有處理好,結果直接被逼造反了。

而且他沒有像李光弼一樣在恰當的時候死掉,最後直接成了叛臣。很多人對他都非常惋惜,認為他是安史之亂中最大的功臣,功勞還在郭子儀和李光弼之上,全家有40多口人死於安史之亂,只可惜最後成了叛臣,皇帝在他造反之後都不忍心稱他為叛賊。因此在歷史書上,僕固懷恩所有的功勞都基本上被謀殺了。可見功勞大是一方面,但是和皇帝和朝廷處好處理好關係,也是尤為重要的。

郭子儀在皇帝猜忌他的時候,乖乖的把權力交出來,到長安去做一個閒人。在皇帝需要他的時候,他也及時站出來為皇帝排憂解難。皇帝和宦官們事實上幾次對他做的都比較過分,他都一忍再忍。正是因為如此,所以皇帝對他格外開恩,最後讓他的兒子做了駙馬,並且稱他為郡王,並且擁有驚人的財富。總之作為臣子,做到郭子儀這份上,又不被皇帝猜忌,絕對在中國歷史上是非常罕見的。

郭子儀活著的時候家族都非常的富貴,並且子侄都擁有高官厚祿。郭子儀非常的長壽,活了68歲。此後他的家族也保持了富貴,並且強盛了將近100年,他的孫女成了唐憲宗的貴妃,曾外孫又成了後來的皇帝,所以他的家族絕對算得上是成功的家族。


平安讀歷史


寶應元年(762年)初,太原、絳州兵變,郭子儀被封為汾陽王,出鎮絳州平定叛亂,不久又被解除兵權。廣德元年(763年)冬天,唐朝廷與唐朝軍將發生矛盾導致長安缺乏防禦,程元振隱瞞軍情不報,吐蕃趁機長安缺乏防禦之時入寇、攻入長安;唐代宗啟用郭子儀,郭子儀調集軍隊。吐蕃佔長安10余天,聽說郭子儀與唐軍靠近,吐蕃立即逃離了長安。

魚朝恩素忌郭子儀功高,便乘鄴城之敗詆譭他,將失敗責任推在他一人身上。肅宗本已對郭子儀“擁兵太盛”心懷戒懼,於是將他召還京師,摘掉兵權,改命李光弼統領朔方軍。與此同時,史思明殺了安慶緒,吞併其軍,在范陽稱“大燕皇帝”。得知郭子儀被逐,便在乾元二年五月發兵南下,打敗李光弼,重佔了洛陽,形勢急轉直下。

郭子儀被罷黜後,閒住京師。上元元年(760)九月,肅宗曾下令子儀再領兵自朔方攻范陽,但又受到魚朝恩的阻攔,未能成行。寶應元年(762)正月,河東鎮發生兵變,太原、絳州兩地駐軍騷動。肅宗只得起用郭子儀,晉封為汾陽王,知諸道節度行營,兼興平定國等副元帥,命他去平息兵亂。子儀到絳州,殺了倡亂將領王元振,河東兵亂平息,唐軍士氣復振。

郭子儀少年從武,戎馬一生,為鞏固唐王朝的統治,也為了保障國家的統一和安定,東征西戰二十數年,他的雄才膽略在人民和軍隊中享有很高的聲譽。他雖戰功卓著,官高富顯,但為人處事十分謹慎,不居功自傲,不以勢壓人;雖手握重兵,能服從皇帝命令,不擁兵自立;雖屢遭奸佞誣陷,甚至魚朝恩派人挖了他的祖墳,仍能以國事為重;他遵守朝廷法紀,嚴教子孫,不徇私情。因此,終未因功緻禍,立於不敗之地。


MRSUNX


八朝原老郭子儀出身官宦世家,其父郭敬之歷任渭州、吉州、綏州、壽州等四州刺史,他早年武舉出身,一生戎馬,參與指揮了攻克河北,收復兩京,鄴城之戰等多場重大戰役。歷經八年,平定安史之亂,使大唐天下重歸完整。

平定安史之亂後,他又擊退吐蕃,收復長安,單騎退回紇,再敗吐蕃,平定河東。唐肅宗曾當面表揚他:“國家再造,卿之功也!”

歷史上軍事才華橫溢的軍事天才比比皆是,但能夠功高蓋主,卻得以善終的寥寥無幾。郭子儀85歲去世後,追贈太師,諡號忠武,史書評價他“功蓋天下而主不疑,位極人臣而眾不疾,窮奢極欲而人不非之”。

早年,郭子儀在武則天一朝,取得武舉狀元,後憑藉軍功,郭子儀一直升任到九原太守。安史之亂爆發後,郭子儀臨危受命,擔任朔方節度使,與李光弼等人率軍討伐安祿山。隨著安史之亂逐漸被平定,郭子儀的也逐步從太守,升任到天下兵馬副元帥,朔方、隴右、河西三鎮節度使,成為天下中掌握實權的人物。

實際此時皇帝唐肅宗就對他心生猜忌,9節度使征戰安慶緒,肅宗就怕他功高蓋主,難以駕馭而不設置元帥一職。

相州兵敗,宦官魚朝恩把所有兵敗的之責推給郭子儀,最終郭子儀被解除兵權,召回京師。郭子儀雖然遭到貶黜,但依然忠心於大唐王朝。史思明再度作亂,攻陷洛陽,朔方將領相繼被殺,軍隊混亂不堪,唐肅宗無奈再度啟用郭子儀,郭子儀臨危受命,不負眾望,直接誅殺作亂的幾十人,終於平定各方叛亂的將領。

代宗繼位之後,宦官程元振擔心老將難以制服,於是誣陷郭子儀。郭子儀明白自己功高震主,遲早會遭到皇帝的猜忌,大臣的嫉妒,遂奏請朝廷,告老回家,辭去了所有的職務,獲得了皇帝的恩准。

公元763年,吐蕃攻陷長安,並擁立廣武王李承宏為皇帝,由於代宗猜忌將領,導致長安一帶幾乎沒有軍隊守護,吐蕃大軍長驅直入,代宗倉皇出逃。朝廷下詔拜郭子儀為關內副元帥,收復長安,有人勸說郭子儀行“廢立之事”,“今主上東遷,社稷無主,令公身為元帥,廢立在一言耳。”子儀未應。而是團結商州將領士兵,協同殷仲卿等人成功收復長安。

代宗感恩於郭子儀的忠心,賜予郭子儀鐵券,將其畫像列於凌煙閣。

功高蓋主主不疑,做人當學郭子儀,郭子儀不僅自保富貴,也澤及子孫後代,享受功臣後裔的特殊待遇,兩年後高壽而終,享年八十五歲。


美麗青春您真痘


郭子儀,功勞很大,可以說達到了功高蓋主的地步,並且被尊為尚父,郭子儀享年八十五,得到了善終,因功高蓋主還能得到善終的,也確實難得!



郭子儀因戰功不斷,所以官位爵位屢屢升遷!

安史之亂髮生後,唐玄宗李隆基出走蜀地,之後太子李亨繼位登基,尊李隆基也是太上皇,郭子儀任朔方節度使,前去平亂,之後連續收復河北、河東等地,因功官拜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之後郭子儀又收復東西二京長安和洛陽,因此朝廷又因功封郭子儀為司徒,和代國公!

後來郭子儀又被封為汾陽王,之後吐蕃兵來侵犯長安,郭子儀帶兵前來,吐蕃聽到郭子儀大軍到了,便離開了長安!沒多久吐蕃又聯合回紇進兵犯唐,郭子儀對回紇進行勸說,最後聯合回紇,大敗吐蕃!



郭子儀的晚年得到善終!

後來唐代宗駕崩,唐德宗繼位後,封郭子儀為太尉,同時又為中書令,並且尊郭子儀為尚父。

郭子儀在八十五歲時因病去世,死後朝廷追贈太師,諡號忠武!這也是得到善終!



從郭子儀的官位升遷不難看出郭子儀的功勞,郭子儀對大唐,也確實做出來很多的貢獻,並且他經歷好幾個皇帝,卻能得到善終,同時得到這些皇帝的認可,也的確是件難得的事!

從郭子儀被尊為尚父,中國幾千年被尊尚父的還真沒有幾個!也不難看出郭子儀的地位和威望!


中孚鑑


中國歷史上從來不缺名將!比如戰神白起,飛將軍李廣,精忠大帥岳飛,還有那位被千刀萬刮的明代大將袁祟煥以及被裝進布袋內摔死的能受跨下之辱的韓信。這樣的故事太多了!概因統治者內心虛偽多疑所至,也有功高震主,自驕自奢之故,

比如年羹堯。

歷史上最有一比的有兩位大將軍,一位李廣,一位郭子儀。李廣在漢代立下了赫赫戰功,他做戰驍勇,愛護士兵。特別是他的箭法,在當時無人能及。可是,李廣運氣不太好,許多當年不如他的將領都封了侯爵,而李廣每次都陰差陽錯地失去侯位。他內心異常的鬱悶,為了爭一個侯位,白髮蒼蒼了還堅持戍邊爭戰,最後馬革裹屍,侯爵也沒落著,成了他一生的遺憾!

而郭子儀顯然比他高明得多。平定了安史之亂後便急流勇退,在他的王府裡做起了清閒王爺,他一生娶了九個夫人,個個身態妖嬈,美豔絕倫。他成了大唐朝最會享受的大將軍,沒有之一。後來一直活到八十五歲才壽終正寢。成了歷史上最讓人羨慕嫉妒恨的大將軍!


沉默877198918954


關於郭子儀的故事,大家都說了許多。這裡只說一下他平定唐代宗時期的幾場叛亂。

唐代宗時期,大將固僕懷恩因為受到朝廷的懷疑,心懷不滿,就聯合吐蕃發動叛亂。

突然的變故,讓大唐促不及應,連京師長安都丟了。經過幾次苦戰,唐朝奪回了長安。不久,固僕懷恩又糾吐蕃,回紇合計總兵力十萬人入犯。朝廷震動之餘,又派郭子儀擔任統率,駐兵奉天(今陝西乾縣)防禦。

由於唐軍防守反擊得力,叛兵沒有撈到好處,就退兵了。

不甘心的固僕懷恩又聯合回紇,吐蕃,吐谷渾,党項等幾個少數民族的軍隊達數十萬。又來進犯。唐朝又派郭子儀統兵抗擊。固僕懷恩病死後,吐蕃名將尚結贊指揮十萬騎兵到達奉天。遭到唐軍名將渾臧的二百騎兵的攻擊。吐蕃損失慘重,尚結贊惱羞成怒,怒攻奉天200餘次。不見勝負。此時天降大雨,對平地紮營的吐蕃軍隊無疑是一場災難。他們就一邊撤退一邊搶劫。唐軍出城追擊,大獲全勝。

吐蕃在半路上碰到了回紇部隊,他們又走到一起。再來攻打奉天。郭子儀利用他們之間的矛盾,說服了回紇。回紇本來就同郭子儀一起戰鬥過,平定"安史之亂",立有大功的。他們聽說郭子儀還在,就要求郭子儀親自去回紇大營面談。結果郭子儀一個人去了。回紇首領藥葛羅伯等人一看,驚訝不己。立即道歉,並表示一起攻打吐蕃。雙方結盟,郭子儀送了3000匹彩絹給他們,大家都非常高興,吐蕃一聽這消息,馬上就逃跑了。

郭子儀功名顯赫,壽高八十五歲。傳說他誕辰之日,七子八婿及朝廷祝壽之臣,把笏板放滿一床。故稱"滿床笏"。可見他的為人為臣之道,深得上下尊崇。

病逝之後,唐德宗旨令群臣弔唁。諡號".忠武"。一代忠臣,名至實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