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一再嘴硬,但是負利率還是會施行

美聯儲目前並沒有實施負利率制度,並且也一再地宣稱此後不會實施負利率。但是在全球央行流動性氾濫的背景下,美聯儲實施負利率只是時間問題,可以預見在本輪危機爆發後,實施負利率的可能性非常的高。

一、為何要實行負利率政策?

在一般的經濟危機來臨之時,央行傾向於採取寬鬆政策釋放流動性來刺激經濟上漲,其中降息是央行最直接的方式。

但是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降息這種最常用的工具突然失效了。

美聯儲一再嘴硬,但是負利率還是會施行

我們可以看到美聯儲在應對每一次危機的時候,都採取了降息的對策,然而利率水平卻隨著每一次的降息越來越低,直到2008年為了應對次貸危機的衝擊,利率水平降低到了0。從此之後利率降無可降。

因此美聯儲啟動了史無前例的量化寬鬆政策,通過購買長期國債向市場注入了大量的流動性。可以說量化寬鬆之所以推出,就是在零利率環境下,降息已經沒有空間的原因。圖為美聯儲量化寬鬆。

美聯儲一再嘴硬,但是負利率還是會施行

而同時歐日市場採取了另一種應對的方式,既然降息是最直接應對經濟危機推升通脹的手段,那麼不再把0的利率設為下限,進行更為激進的降息成為了歐日央行的另一種選擇。這就是降低利率到負利率的水平,讓降息沒有理論極限。

各國央行都採取了極端的寬鬆手段,這裡有兩方面的原因。

首先,流動性的不斷增加帶來了流動性陷阱,這就是說更多的流動性釋放,效果會出現遞減。所以每一次釋放流動性都要比前一次更加猛烈,規模更大才有效果。因此降息只能越來越低,直至進行負利率和量化寬鬆。圖為歐元區利率水平的下行。

美聯儲一再嘴硬,但是負利率還是會施行

其次,按照現代經濟學的理論,實際均衡利率有可能再發達市場已經是負值,所以如果不能把利率降低到0以下,就代表實際利率不能夠保持較低的水平,因而無法推升通脹,對經濟的支撐作用非常有限。

所以央行目前進入了負利率時代,是一個歷史的必然,也是一個合理的選擇。

二、美聯儲採取負利率只是時間問題。

那麼現在美聯儲到底有多大概率採取負利率呢?說實話,這一次危機中實施負利率的概率還是很大的。

首先,這一次美聯儲彈藥庫中的儲備並不充足。

美聯儲一再嘴硬,但是負利率還是會施行


上圖為美聯儲利率水平走向。美聯儲2008年之後將利率水平降低到了0,之後雖然經歷過加息週期,但是加息週期並未完全實現貨幣正常化就重新進入了降息週期。因此這一次降息週期開始之時,利率水平非常的低,這意味著美聯儲在應對危機時所能夠採取的降息空間非常有限。

其次,降息帶來的效果正在越來越低。

美聯儲一再嘴硬,但是負利率還是會施行

如上圖所示,美聯儲今年以來連續三次降息,大幅度抬升了貨幣供應量,但是CPI卻沒有提高的跡象,這就意味著在當今世界上流動性氾濫的背景下,美聯儲所採取的普通降息手段並不能有效的支撐美國經濟。需要更為極端的手段。

第三,量化寬鬆的空間不大。

利率降低為0,美聯儲還有另一個選擇,那就是量化寬鬆,不過即便如此,美聯儲量化寬鬆的空間卻不再大了。今年以來美元市場出現了流動性短缺,這裡主要的原因就在於,市場已經適應了大量國債存在的現狀,換句話說,金融市場已經被大量的債券所扭曲了。而如果美聯儲想要繼續量化寬鬆,就意味著美國財政部需要發行更多的債券,這些債券會更多扭曲美國金融市場。

最後,其他國家的利率政策進一步擠壓美聯儲政策空間。

美聯儲一再嘴硬,但是負利率還是會施行


上圖為發達國家國債收益率拖累美國國債的情況。現在各國央行已經進入了負利率時代,歐洲和日本都處於負利率當中,並且其他國家也即將又採取負利率的傾向,這就意味著如果美聯儲不能夠採取負利率的話,其他市場的貨幣貶值和流動性以及國債利率的下降都會對美國市場造成衝擊,擠壓美聯儲政策的空間。這個角度說外部環境的惡化也是美聯儲最終採取負利率的壓力之一

綜上,在各國不斷應對危機降低利率水平之後,目前全球已經迎來了流動性氾濫的階段,因此一般的降息很難不夠應對經濟的下行風險。美聯儲雖然現在沒有采取負利率,但在未來的經濟下行當中,由於各方面的壓力,採取負利率的概率正在逐漸上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