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海東的樂都縣歷史上有哪些有名的人和事?

李解


樂都地處河湟谷地,地勢開闊,土地肥沃,交通便利,湟水河自西而東貫穿其中,水系發達,氣候溫和。

自新石器時代以來,一直有大量先民在此居住,生活,繁衍生息。創造出燦爛的新石器文化,彩陶文化,和青銅文化。

根據遺蹟證明,距今約4000多年以前,就居住活躍著我們的先民。

秦漢以前樂都屬羌戌地,漢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漢軍進入湟水流域,樂都地區歸入漢朝版圖,漢宣帝神爵二年,(前60年),設破羌縣,屬金城郡。

南北朝時南涼主立國,定都樂都,北魏孝昌二年(526年),改樂都為鄯州,移西都縣於樂都。

隋文帝開皇十八年(598年),改西都縣為湟水縣,隸屬鄯州。

唐高宗儀鳳二年(677年),置鄯州督都府,督領鄯,河,蘭,廓四州軍政事務。

開元二年(714年),唐置隴右節度使於鄯州,轄制隴右12州,使樂都成為西北地區政治經濟中心。

宋時稱邈川,湟州,樂州。

元時樂都屬西寧州。

明代先後設碾伯衛,西寧衛碾伯右千戶所,清雍正三年改為碾伯縣。

民國十八年(1929年),青海建省,改碾伯縣為樂都縣。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仍稱樂都縣,1979年6月9日劃海東專區,縣駐碾伯鎮,古城大街。2013年2月海東市成立,樂都從此成為海東市中心城區。

重要歷史遺蹟有瞿曇寺,距市區25公里的瞿曇鎮。該寺始建於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有朱元璋皇帝御題“瞿曇”金匾。瞿曇寺是一座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該寺因珍藏珍貴文物,及巨幅彩繪壁畫而聞名,瞿曇寺是中國西北地區保存最完整,規模最為宏大的明代寺院建築。

藥草臺寺,坐落在樂都區瞿曇鎮,藥草臺村,主要建築有:四柱大殿,彌勒殿,祈願殿,吉窪殿,還有佛塔五座,活佛昂欠三院,法物法器應有應有,有大量各朝代銅製佛像,唐卡,堆繡,有歷代皇帝饋賜珍品,有各代達賴,班禪施捨的遺物。

還有柳灣彩陶博物館,該館落成於2002年5月28日,館建於柳灣遺址附近,是我國目前展示彩陶為主的專題性博物館,該館規模宏大,藏品近4萬件,彩陶近2萬件,主要反映新石器至青銅時代青海地區繁榮的彩陶文化。是瞭解青海歷史文化,研究甘青地區史前文化的重要場所,也是欣賞遠古人類文明的必去之處。

樂都歷史悠久,還有很多歷史建築和人文景觀故事,等待著我們慢慢挖掘,細細品讀,深入瞭解,在此不做贅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