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明朝古塔真神奇,陷入地下7米,是荊州467年抗洪歷史的記憶

▲引言

荊州萬壽寶塔,位於萬里長江第一磯,觀音磯附近。建成於明朝嘉靖三十一年,即公元1552年,距今467年。

隨著荊江河床的不斷抬高,荊江大堤的高度也隨之不斷提升,使得寶塔陷入地下達7米多之多。這就意味著這座寶塔每往下生長1米,荊江兩岸的老百姓就與長江水患奮鬥了66年之久。是荊州人民抗擊長江洪水歷史的記憶。

這座明朝古塔真神奇,陷入地下7米,是荊州467年抗洪歷史的記憶

矗立在荊江大堤上的神奇的地下塔

01、萬里長江,險在荊江

長江,自上游的宜昌三峽奔湧而出,告別了兩岸的崇山峻嶺,進入寬廣遼闊的江漢平原腹地。浩浩蕩蕩、奔騰不息的長江水,忽然變得寬廣安逸,河道也增寬數倍。

自枝江至岳陽,這一段長達360公里的江段,因地處荊州而得名荊江。江漢平原,地勢平坦、河網縱橫,荊江河道由此蜿蜒曲折,九曲迴腸。沒有了高山的阻隔,江水在平原上流淌,就少了很多顧及。萬里長江,險在荊江由此得名。

為抵禦長江水患,荊江大堤由此而生。自東晉開始,便修築荊江大堤,至北宋擴建,長達近800年的築堤史,荊江大堤才得以初具雛形。開始守護這一方水土和人民。

這座明朝古塔真神奇,陷入地下7米,是荊州467年抗洪歷史的記憶

蜿蜒曲折的荊江河道

02、始建萬壽寶塔,卻並不是為抗洪

萬壽寶塔,建於明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是當時就藩荊州的遼王朱憲節,按其母毛太妃之命,為嘉靖皇帝祁福所用,故名萬壽寶塔。

說起嘉靖皇帝,與荊州深有淵源。嘉靖皇帝的父親就藩鍾祥,而鍾祥在歷史上相當長時間屬荊州的管轄範圍。

萬壽寶塔通體高七層,40多米。塔身外還存有眾多的佛像和石碑。塔磚均雕刻有精美的花紋圖案,內藏毛太妃親手抄《金剛經》,具有超高的觀賞價值和文物價值。因此萬壽寶塔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雖然,萬壽寶塔並不是為抗擊長江洪水而建,卻成了荊州人民幾百年來與長江洪水相抗擊的鐵證。

也見證了,荊州歷史上的數次大洪水。其中就包括最著名的1998年的大洪水。

這座明朝古塔真神奇,陷入地下7米,是荊州467年抗洪歷史的記憶

萬壽寶塔

03、98抗洪,荊州不屈服

1998年,長江中下游流域爆發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這是發生在中華大地上氣壯山河的英雄故事。肆意的洪水,淹沒了我們的家園,卻磨滅不掉我們生存的勇氣。所有人傾盡全力,投入到了第一場關乎命運的決戰。

位於荊江兩岸的荊州市,更是抗擊洪水的主戰場。在1998年8月20日,荊江大堤之上的荊江分洪紀念碑下舉行莊嚴隆重的誓師大會,誓與大堤共存亡。抗洪軍民和荊州人民一道,在長江大堤之上築起了一道血肉長城,展現了出一副人定勝天的英勇氣象。

荊州的沙市、石首、洪湖、監利等江段全線告急,荊州人民不屈不撓,與長江兩岸的人民一起,與洪水頑強抗擊,最終擊敗了水患,守護了我們的家園。

由此而孕育出了24字的抗洪精神,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怕困難、頑強拼搏,堅韌不拔、敢於勝利。成了我們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

這座明朝古塔真神奇,陷入地下7米,是荊州467年抗洪歷史的記憶

偉大的抗洪精神

04、盛世安瀾,願寶塔不再往下生長

為了解決長江中下游人民飽受的水患之苦。早在1994年就開始修建三峽工程,至2009年正式完工。高185米,蓄水175米的三峽大壩就成了長江上一道堅固的屏障,守護了沿江數千萬的人民。

自1998年長江大洪水之後,整個長江干堤的加固工作,也在緊鑼密鼓的推進中。

至今,整個長江大堤已完成整治。荊江大堤已經成了一條兼顧交通功能的銅牆鐵壁。

有三峽大壩的守護,有長江大堤的護佑。二十年了長江再無水患,盛世安瀾。

這座明朝古塔真神奇,陷入地下7米,是荊州467年抗洪歷史的記憶

整修一新的荊江大堤

▼結束語

我們與自然的關係,究竟是戰勝他,還是順應他?

其實,這個並不矛盾。

正如同荊州這座往下生長的萬壽寶塔,隨著河床的升高,荊江大堤也在不斷修築。這裡面既有人定勝天的勇氣,也有順應自然的智慧。

願這座467年曆史的古塔永遠不再往下生長。荊江兩岸的人民得以遠離水患,盛世安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