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成別墅已有業主,但入住率不高,究竟什麼原因?

最近有網友提問,現在的九成別墅都有了業主,但居住率不高,是業主沒空住,投資型,還是配套欠缺?

其實從居住舒適度來看,別墅更優於普通商品房,不僅空間範圍較大,自帶私家庭院,更是不可多得的休閒養生好住所。別墅入住率不高,不是現在才出現的現象,而是從投入市場以來就存在。因為別墅不像商品房那樣受到政策扶持,背後也沒有那麼多的附加值,是純居住性質的房屋。商品房的價格幾乎一天一個樣,增值性能也比別墅強,因此別墅受到眾人冷落。對於入住率不高的原因,網友的分析有一定道理,但並非全部。那麼,別墅入住率不高的原因究竟在哪裡呢?藉此機會談談個人的一些觀察。

九成別墅已有業主,但入住率不高,究竟什麼原因?

首先,位置欠佳,交通不便。

李嘉誠曾經說過:決定房地產價值的因素,第一是地段,第二是地段,第三還是地段。那麼無論是用於自住,還是用來投資,普通購房者首先會考慮房子的位置,然後才會考慮其它。有利於工作和生活的地段,自然是購房者的首選。城市能夠成為人口高密度區域,關鍵原因也於此。但是位於市中心的別墅畢竟少之又少,絕大多數別墅都位於城市近郊或遠郊地帶,地理位置決定居住需求,即便被人買下了,居住率偏低也屬正常。

交通出行方便自然是買房另一個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滿足親朋走動,照顧父母家人和上下班,以及方便休閒娛樂,消費購物等需求,也就沒人願意捨近求遠。別墅距離城區通常會有一段距離,即便有私家車,往返也會耽誤很多時間,對於那些生活節奏很快的大城市人來說,住遠郊別墅很難趕上生活節拍。

九成別墅已有業主,但入住率不高,究竟什麼原因?

其次,總價較貴,不易轉手。

其實買別墅的人很少用來投資。房東們很清楚,別墅不僅沒有學位、離城較遠,最主要原因還是面積大總價高。如今一套別墅,面積小則200平左右,多則500、600平甚至更大,高檔別墅單價會比城裡的商品房貴很多,普通別墅即便與商品房價格持平,也相當於2、3套商品房的價格,加上物業費用也高,普通家庭是很難承受這樣總價的。另外別墅裝修還要花上一筆大錢,上檔次的裝修費用甚至接近或超過房價,再加上需要請專業人員護理,又是一筆不菲支出。因此買來用於自住可以,想轉手不容易。

而真正住進別墅的,通常都是有一定生活閱歷的人,這些人的子女或者成家立業,或者在外地讀書工作,在沒有經濟負擔和生活壓力的情況下,遠離城市喧囂,在別墅中享受寧靜安逸的世外桃源般生活,成為一些有錢人晚年生活的歸宿。而年輕人不是不願意買別墅,高房價背景下,買商品房都已經非常吃力,買別墅經濟能力更跟不上。

九成別墅已有業主,但入住率不高,究竟什麼原因?

再者,配套不齊,生活不便。

如果別墅處於城鄉結合部情況會相對好些,如今城市交通很發達,對於日常生活幾乎沒有太大影響。但是很多別墅是海景、湖景別墅或者高山別墅,遠離了人流集中的鬧市區,像菜場、醫院、學校、商場等基礎配套不夠齊全,就給日常生活帶來諸多不便。

能夠買得起別墅的人,通常在城裡也不會缺少房子。對於那些還處在事業發展階段的人來說,城裡的房子用來享受城市優質資源,滿足教育、就業等需求,遠郊的別墅則用來休閒度假,放鬆心情。比如平常住在城裡,週末一家人到別墅小住兩天,感受一下藍天白雲,青山綠水的城外環境,過著城鄉兩頭跑,感受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活環境。因此,如果把這種居住狀態考慮進去,則不屬於完全意義上的空置。而對於他們來說,擁有別墅純屬物質方面的更高需求,是一種身份象徵,沒有空置概念。

九成別墅已有業主,但入住率不高,究竟什麼原因?

因此,別墅之所以入住率不高,與居住舒適度無關,與生活配套不齊,遠離城市,交通不便,以及政策扶持度不夠等原因有關。但是客觀的說,別墅作為一種稀缺房產資源,短期內不僅具有優質居住體驗,長期則具有較大升值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