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漢字從何而來?

探索文化


漢字的來歷從倉頡造字的古老傳說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發現,歷代中國學者一直致力於揭開漢字起源之謎。

關於漢字的起源,中國古代文獻上有種種說法,如“結繩”、“八卦”、“圖畫”、“書契”等,古書上還普遍記載有黃帝史官倉頡造字的傳說。現代學者認為,成系統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個人創造出來,倉頡如果確有其人,應該是文字整理者或頒佈者。

從考古發掘的出土文字資料來看,中國至少在虞夏時期已經有了正式的文字。

商代文字資料以殷墟卜用甲骨和青銅禮器為主要載體,是迄今為止中國發現的最早的成熟文字。


茶知道


我們今天說說中國漢字從何而來?雖然我們天天都在書寫漢字,但在甲骨文發現以前,人們對漢字的認識,就只能追溯到青銅器上的銘文,大篆、小篆等。

“而甲骨文,讓我們知道了公元前14到12世紀的漢字是什麼樣子,它完整、系統的形態和麵貌得以展現在我們面前,” 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常務副主任黃德寬介紹。

甲骨文告訴世人,今天的漢字從哪裡來;為什麼有這樣的造型、讀音和意義。作為一種古老的文字系統,它給我們帶來新的、特別的認識。

不僅僅是文字,甲骨文還豐富了人們對中國歷史的認知。講中國歷史,往往會提到司馬遷的《史記》。晚清時,有一股“疑古”風,有學者認為早期很多歷史記載是不可信的,一度顛覆了中國傳統學人的中國史學觀念。

而甲骨文的發現,首次以文字實物的形式向人們展示了殷商王朝的面貌,它記下了這個時代王室祭祀和戰爭等活動,保留了當時比較完整的禮制上的信息。“我們也從中知道,雖然司馬遷一些記錄有誤,但《史記》整體記載的是歷史是信史。”黃德寬說。

由甲骨文的發現所帶動的中國殷墟考古,則是我國現代考古學的開端。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考古學會會長王巍指出,殷墟甲骨文的發現直接導致殷墟的發現和殷墟考古的開始。1899年王懿榮發現了甲骨文,1915年羅振玉經過考察,得知這些甲骨是出在殷墟,1928年,當時的中研院開展了殷墟的發掘。

“殷墟的首次發掘,主要目的就是發現甲骨。應該說,甲骨文的發現直接導致了中國考古機構第一次科學地開展考古發掘。”王巍強調。

百餘年來,甲骨學研究早已超出一國界限,成為國際性學問,具有影響力的成果不斷湧現。對甲骨文的研究,也越發有技術性、綜合性。

曾經黃德寬說,光是甲骨文的釋讀,就還有很多障礙。而學者編纂的甲骨文字典,收字已達4300多個,其中2000多字有人進行過研究,但目前取得共識的破譯字僅1300個左右。“好認的已經認出來了,這剩下的未識和未定字,都是‘硬骨頭’”。

2019年5月,《光明日報》刊登《關於徵集評選第二批甲骨文釋讀優秀成果的獎勵公告》。公告稱,對破譯未釋讀甲骨文並經專家委員會鑑定通過的研究成果,單字獎勵10萬元;對存爭議甲骨文作出新的釋讀並經專家委員會鑑定通過的研究成果,單字獎勵5萬元。

一字10萬元!不過,黃德寬提醒,甲骨文的釋讀需要大量專業知識,非普通愛好者所能為也。“我希望更多人熱愛甲骨文,但不要花時間去考證甲骨文。”

對於甲骨文的片數,目前也沒有準確說法。黃德寬說,甲骨片分散世界各地,說法從9萬到16萬片不等,差距較大。

而從理論上來說,破碎的甲骨應該能夠還原成若干完整的龜甲,這就是甲骨文的綴合。黃德寬介紹,有些老先生一輩子都在從事甲骨文綴合的研究。“大數據、雲平臺支持下的甲骨文字考釋研究”項目也想用現代手段,通過機器的智慧為綴合提供參考,但還是很不容易。

甲骨文的斷代也是學界關注的熱點之一。甲骨文存續時間約有270多年,如果一股腦把200多年的歷史放在一起研究,難度太高。要研究利用甲骨,就得把這麼多甲骨片的年代定好。當然,同樣也困難難重重。

甲骨文研究始終受到國家和社會各方的高度重視。早在建國之初,國家在制定十二年科學技術發展規劃時,就把甲骨文的整理和研究列入歷史學科的重要科目。

多年來,我國政府積極推動甲骨文研究,不斷為甲骨學發展注入動力。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高翔介紹,為了推動甲骨學研究的發展,國家社科基金設置了“大數據、雲平臺支持下的甲骨文字考釋研究”,教育部、國家語委設置了“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與應用專項科研項目”,為這一學科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項目、資金和體制保障。

為什麼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來研究已經不再使用的古老文字?在黃德寬看來,這就是文化的價值。

文化是無價的,歷史是無價的。在四大文明古國中,只有中華文明一直延續至今。我們的文化和思維方式,同樣也有著先人的烙印。“那麼,作為一個有著古老文明的民族,我們應該追溯文明的過去。先人留下來的東西,我們怎麼能不知道是什麼呢?”黃德寬反問。

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長田立新表示,甲骨文的研究浩渺無邊。“我們說甲骨文等古文字要加強研究和應用,為什麼會提到‘應用’?”她解釋,甲骨文發現以來的研究大多從歷史學角度進行,但對其所代表的中華優秀文化和思想的挖掘,目前還沒做到位。







探索文化


一、神話傳說:

  傳說有一次,黃帝的軍隊和蚩尤的軍隊交戰,交戰甚歡,難分難解。黃帝想改變一下戰術,叫倉頡拿作戰地圖來,但發現地圖已丟失。只好收兵再作商議。回營後黃帝很生氣,責怪倉頡沒辦好。倉頡說,現在要記錄的事實在太多,再用結繩記事的方式,實在難以應付,忙了就會出亂子。現在老百姓也在犯愁中,常遇到同樣的問題。黃帝說,你是我朝的第一大臣,有沒有解決方式?倉頡告訴黃帝,改用畫圖的方式,可以記錄更多的事,而且大家一看就會明白。黃帝就命倉頡著手辦理這個事,不用隨軍打仗了。

  倉頡接受任務後,整天冥思苦想,半年了,還沒有進展。冬天到了,外面下了大雪,倉頡想去打獵,順便放鬆一下。一路上,看到山雞、小鹿跑過,雪地上留下一排排腳印。倉頡發現,他們的腳印都不同,突然來了靈感。畫山雞的腳印就代表山雞,畫鹿的腳印,不就是鹿嗎。如果世界上任何東西,都把它的形象特徵畫出來,不就代表不同的東西了嗎。倉頡向黃帝報告了之後,黃帝聽了非常高興。命倉頡把天下的所有東西,上至日月,下至飛禽走獸,都按不同的特徵畫出來,並把這種符號叫做“字”。於是,倉頡開始了造字的旅程。

  倉頡每天上觀日月星辰,下觀萬物生靈,創造出來了越來越多的象形文字。並刻在石頭和木頭上。後來發現太沉重,不便攜帶,成了倉頡的心病。後來有人從河邊捉來一隻大烏龜,請倉頡造個字,倉頡發現龜殼上有很多方格子,就造了一個“龜”字,並刻在龜殼上。但烏龜趁人不備時逃走了。三年後,烏龜在另一個地方被人捉住了,他告訴倉頡,龜殼上刻的字還在,不但沒被水沖掉,而且字長大了,而且更清晰。於是倉頡想到,龜殼很常見,不但很輕,而且刻的字很清楚,是很好的記錄材料。他把創造的字,都記錄在龜殼上,串起來。黃帝大為讚賞,並頒佈天下。成了現在所說的甲骨文。這就是傳說中的中國漢字的由來。

二、考古發現:

  據考古發現,在漢字產生以前,有“結繩”、“八卦”、“圖畫”、“書契”等方式。現代研究認為,漢字來源於集體的智慧,如果倉頡確有其人,那他應該是文字的整理和頒佈者。隨著考古的進展,更多的遺址不斷髮現,也為漢字的起源和來歷,提供了更多的新證據。

  通過系統考察、比對,遍佈中國各地的19種考古學文化,共100多個遺址裡出土的陶片上的刻劃符號,鄭州大學博士生導師王蘊智認為,中國最早的刻劃符號出自現在的河南舞陽賈湖遺址,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歷史。從考古發掘的出土文字資料來看,漢字體系正式形成於中原地區,文字最早成熟於商代。

  但一切沒什麼簡單。由於各處考古出來的符號,都非常零星分散,缺失也較嚴重。各處的地域色彩濃厚,背景也很複雜。故漢辭網認為,漢字的來歷和起源還是一個有待不斷揭開的謎。

相關知識:

  漢字主要分為象形字、會意字及形聲字三類。

一、象形字:如“日、月、山、川”等,都是描摹事物的形狀的。這些是狹義上的象形字。

二、會意字:如兩個“木”組成一個“林”字,兩個“火”組成一個“炎”字。指用會意法造出的字。

三、形聲字:是在象形字、指事字、會意字的基礎上形成的,通常是兩個字符組成的複合體,由表示意義範疇的形旁(意符)和表示聲音類別的聲旁(聲符)組合而成。形旁一般由象形字或指事字充當,聲旁可以由象形字、指事字、會意字充當。形聲字是最能量產的造字形式。


寬城地出溜


漢字是中華文明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不但承載了我們幾千年的歷史,而且也是從古到今人們進行溝通的重要手段。由漢字衍生出來的書法藝術,更是中華文明的瑰寶。但是,漢字,是怎麼造出來的? 研究漢字的起源問題,在國內已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了。 先秦傳說造字者為倉頡,《旬子·解蔽》記載:“好書者眾矣,而倉頡獨傳者壹也。”《呂氏春秋》記載:“奚仲作車,倉頡作書”。相傳倉頡是黃帝的史官,是古代整理文字的一個代表人。《說文解字》記載:倉頡是黃帝時期造字的史官,被尊為“造字聖人”。史學家徐旭認為,文字的出現,應與倉頡有關。那時制定曆法需要文字記載,制定神諭也需要行文,因此,倉頡應是顓頊部族人。他“生於斯,葬於斯”,故造書檯北有倉頡陵墓。他所處的年代約為公元前26世紀。據此推測,四、五千年前,我國的文字就比較成熟了。 到了現代,有人在承認倉頡的同時又擴大了造字者的隊伍。比如魯迅先生,他認為“......在社會里,倉頡也不是一個,有的在刀柄上刻一點圖,有的在門戶上畫一些畫,心心相印,口口相傳,文字就多起來了,史官一採集,就可以敷衍記事了。中國文字的來由,恐怕逃不出這例子。”《魯迅.門外文談》。也就是說,漢字當然不可能是倉頡一個人創造出來的,而是由許許多多的像倉頡這樣的人慢慢豐富起來的,倉頡只不過在這些人當中比較重要、起的作用比較大而已。我們所重視的不是到底是不是倉頡造的漢字,而是造字這件事本身的意義。漢字的出現,標誌著中國歷史走進了由文字記載的時代,是歷史長河中的一件大事,對後世也有著重要的影響。 倉頡造字 倉頡,姓侯剛,號史皇氏,黃帝時史官,漢字創始人,被尊為“造字聖人”。今南樂縣城西北35華里吳村有倉頡陵、倉頡廟和造書檯,史學家認為倉頡生於斯,葬於斯。 相傳倉頡“始作書契,以代結繩”。在此以前,人們結繩記事,即大 事打一大結,小事打一小結,相連的事打一連環結。後又發展到用刀子在木竹上刻以符號作為記事。隨著歷史的發展,文明漸進,事情繁雜,名物繁多,用結和刻木的方法,遠不能適應需要。,這就有創造文字的迫切要求。黃帝時是上古發明創造較多的時期,那時不僅發明了養蠶,還發明瞭舟、車、弓駑、鏡子和煮飯的鍋與甑等,在這些發明創造影響下,倉頡也決心創造出一種文字來。 傳說倉頡;四目重瞳,非常聰明,有一年,倉頡到南方巡狩,登上一座陽虛之山(現在陝西省雒南縣),臨於玄扈洛?之水,忽然看見一支大龜,龜背上面有許多青色花紋。倉頡看了覺得稀奇,就取來細細研究。他看來看去,發現龜背上的花紋竟是有意義可通的。他想花紋既能表示意義,如果定下一個規則,豈不是人人都可用來傳達心意,記載事情么? 倉頡日思夜想,到處觀察,看盡了天上星宿的分佈情況、地上山川脈絡的樣子、鳥獸蟲魚的痕跡、草木器具的形狀,描摹繪寫,造出種種不同的符號,並且定下了每個符號所代表的意義。他按自己的心意用符號拼湊成幾段,拿給人看,經他解說,倒也看得明白。倉頡把這種符號叫作"字"。 倉頡造字成功,發生了怪事,那一天白日竟然下粟如雨,晚上聽到鬼哭魂嚎。為什么下粟如雨呢?因為倉頡造成了文字,可用來傳達心意、記載事情,自然值得慶賀。但鬼為什么要哭呢?有人說,因為有了文字,民智日開,民德日離,欺偽狡詐、爭奪殺戮由此而生,天下從此永無太平日子,連鬼也不得安寧,所以鬼要哭了。 還有一種說法是: 有一次,倉頡就是從這些繩結記錄的史書給黃帝提供的史實出了差錯,致使黃帝在和炎帝的邊境談判中失利。事後,倉頡愧而辭官雲遊天下,遍訪錄史記事的好辦法。三年後他回到故鄉白水楊武村,獨居深溝“觀奎星圜曲之式,察鳥獸蹄爪之跡”,整理得到的各種素材,創造出了代表世間萬物的各種符號。他給這些符號起了個名字,就叫做字。 倉頡的字都是依照萬物的形狀造出來的。譬如:日字是照著太陽紅圓紅圓的模樣勾的;月字是仿著月牙兒的形狀描的;人字是端詳著人的側影畫的……倉頡首創文字的事後來被黃帝知道了,他大為感動,乃賜倉姓。其意是君上一人,人上一君。再後來,上天知道了這件事,下了一場穀子雨獎勵倉頡。這便是人間穀雨節的由來。 從白水縣城出發,沿渭(南)清(澗)公路下洛河,然後再改走白(水)洛(川)公路。吉普車在高原的溝岔間跑了一個小時左右,才來到了倉頡廟所在的史官村。這座已有1800餘年歷史的倉頡廟已被國務院正式列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倉頡陵在吳村西側,與倉頡廟西東相望,是一個高五米的大土丘。陵墓以下有仰韶至龍山時期的古文化遺存。陵前翁仲,石獅俱存,並建有石坊,上書“倉頡”二字。倉頡廟,始建年代不詳。據廟內現存碑刻記載,“歷漢唐以來,未嘗稍替”。如今看到的倉頡廟是明清時的建築,佔地約兩千七百平方米,座北朝南,有石望柱一對,雕刻精美雅緻;山門、二門皆為硬山式建築,拜殿、正殿和寢閣大方美觀。還有明代名人篆額題聯和倉頡夫婦的石雕。廟內碑刻林立,松柏蒼翠,楊柳依依,樓臺亭閣鱗次櫛比,整個建築雄偉壯觀記錄漢語的文字系統,並仍然或曾經在日語和朝鮮語、越南語中使用。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擁有4500年以上的歷史。狹義地說,它是漢族的文字;廣義地言,它是漢字文化圈共同的文字。漢字是漢語書寫的最基本單元,其使用最晚始於商代,歷經甲骨文、大篆、小篆、隸書、楷書(草書、行書)諸般書體變化。秦始皇統一中國,李斯整理小篆,“書同文”的歷史從此開始。儘管漢語方言發音差異很大,但是書寫系統的統一減少了方言差異造成的交流障礙。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中將漢字構造規律概括為“六書”: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註、假借。其中,象形、指事、會意、形聲四項為造字原理,是“造字法”;而轉註、假借則為用字規律,是“用字法”。三千餘年來,漢字的書寫方式變化不大,使得後人得以閱讀古文而不生窒礙。但近代西方文明進入東亞之後,整個漢字文化圈的各個國家紛紛掀起了學習西方的思潮,其中,放棄使用漢字是這場運動的一個重要方面。這些運動的立論以為:跟西方拼音文字相比,漢字是繁瑣笨拙的。許多使用漢字國家即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漢字簡化,甚至還有完全拼音化的嘗試。日文假名的拉丁轉寫方案以及漢語多種拼音方案的出現都是基於這種思想。中國大陸將漢字筆畫參考行書草書加以省簡,於1956年1月28日審訂通過《簡化字總表》,在中國及新加坡使用至今。臺灣則一直使用繁體中文。漢字是承載文化的重要工具,目前留有大量用漢字書寫的典籍。不同的方言都使用漢字作為共同書寫體系,因而漢字在歷史上對中華文明的傳播起到了重要作用,併成為東南亞文化圈形成的內在紐帶。在漢字發展過程中,留下了大量詩詞、對聯等文化,並形成了獨特的漢字書法藝術。一個漢字一般具有多種含義,也具有很強的組詞能力,且很多漢字可獨立成詞。這導致了漢字極高的“使用效率”,2000左右常用字即可覆蓋98%以上的書面表達方式。加之漢字表意文字的特性,漢字的閱讀效率很高。漢字具備比字母文字更高的信息密度,因此,平均起來,同樣內容的中文表達比其他任何字母語言的文字都短。目前在使用漢語的地區,大都使用兩種規範漢字,分別是繁體中文(繁體字)和簡體中文(簡體字)。 前者用於臺灣、香港、澳門和北美的華人圈中,後者用於中國大陸和新加坡以及東南亞的華人社區。通常說來,兩種漢字書寫系統雖然有差異,常用漢字的個體差異不到25%。


夜遊神1991


【明心❤自愈】

《偉大神奇的漢字文化》

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經有五六千年的歷史了,它是由圖畫發展而成的表意文字,一個字本身就能表示一個意思。漢字的起源應是上古時期的甲骨文,是刻在龜甲上的象形文,最早或許應是上古先賢→懂天文地理能和天地溝通的巫婆占卜時用龜甲牛骨等出現的花紋和刻劃的圖案符號。

秦始皇統一文字以後統一用篆書,並逐漸形成書法,到漢朝開始完善並流傳西域和走出國門,漢文化開始向外傳播。公元1899年(清光緒25年)清國子監祭酒,古文字學家,王懿榮生了一場病,醫生給他開的藥方上有一味藥叫“龍骨”,文學家劉鶚在王家做客,兩人都好奇這些龍骨究竟為何物,於是拿出來一同觀看,卻發現這些龍骨是大大小小的骨頭片,上面還契刻著圖畫,似字文非文字,兩人非常驚訝,王氏重金開始購買這種龍骨作為研究,後人稱為甲骨文。

【文是字之母】。文最早都是獨體字,是一個符號,是一個花紋。相傳倉頡開始造字時,開始使用六書,將文組合形成字。相傳四目倉頡造出文字時,據《淮南子·本經》記載“昔者倉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魑魅魍魎無處遁形。天上下起了穀米,鬼怪嚇得瑟瑟發抖,無處躲藏,漢字的出現已經是一個驚天動地泣鬼神的大事情。

東漢文學家經學家許慎應天子之命開始做《說文解字》的時候,標誌著文字走向一個更高的階段,這也是中國第1個真正意義上的字典。

我們的文字之所以稱為漢字,個人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

1.早期的象形圖案叫文不叫字,有點像圖文,包括鐘鼎文、銘文。字是在文的基礎上發展成熟起來的。

2.秦始皇統一文字後,篆書成為國家統一的文字。書法藝書也算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文發展到這個時候才能稱得上真正的文字。

3.漢代是中華文化第一次走向世界的文化,並在全世界範圍影響深遠。

4.倉頡造的是字,不是文。漢代經學家許慎著的《說文解字》,開始讓中國以象形文字為基礎的文字,正式化和規模化的保存和繁衍。

漢字、漢族、漢語、漢服、漢瓦、漢風等這些稱謂就是因為當時漢朝的強大,以及在全世界的超強影響力。

凡解釋一個字即是做一部文化史。每一個漢字都有生命,每一個漢字都是一個故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中華文化一直延續下來且沒有中斷,漢字在其中起著一個巨大的紐帶作用。

漢字源於觀天象辨地理,是自然宇宙之紋理,作為現存世界僅存的象形古文字之一,幾千年來,漢字的形體經歷了多次演變,先後形成了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草書、楷書、行書等字體,漢字一直承載著中華文化綿延不息,記錄著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的輝煌歷史,無論是書法還是詩歌,無論是歷史還是文化,漢字都在其中起著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華兒女應該積極學習和推廣漢字,並且認真學習領悟隱藏在漢字中的漢字文化和中華文明密碼,這是作為華夏子孫、龍的傳人最基本的使命。

(附錄推薦漢字學習目錄:著名中醫專家,中醫教育家,徐文兵老師著的《字裡藏醫》、瑞典漢學家林西莉著的《給孩子的漢字王國》、《漢字圖說字典》、《圖文版說文解字》等。)











秦嶺布衣


考古和文獻記載說明,至少在四五千年之前,中國的文字——漢字,已經誕生並日趨成熟了。關於漢字起源的歷史,基於現存的古代文獻記載和現已得到確認的考古發現,至少有四五千年的歷史了,而漢字起源的歷史就是中國古代文明的開端歷史,所以通常我們說中華民族有5000年文明史。

中國的文字從出現至今,已經歷了早期的圖畫文字、甲骨文字、古文、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以及印刷術發明後為適應印刷要求而逐漸派生出來的各種印刷字體等漫長的發展歷程。其中,甲骨文字被人們看作是中國最早的定型文字。

甲骨文

19世紀後期,在河南安陽,農民在耕地時偶爾發現了甲骨的碎片,他們把這些甲骨作為龍骨賣到藥房。1899年,古文字學家劉鄂在別人所服的中藥中,發現了這種上面刻有古文字的甲骨,便開始了收集研究工作。

甲骨文字是商朝後期寫在或刻在龜甲、獸骨之上的文字,其內容多為"卜辭",也有少數為"記事辭"。因為那時人們用被灼燙過的甲骨上的紋絡來判斷事物的吉凶。占卜完畢,就將占卜的時間、人名、所問事情、占卜結果,以及事後驗證刻在上面,形成了具有明顯特徵的甲骨文。

甲骨上的文字,有刀刻的,也有朱書墨書的。刀刻的甲骨文字有的填滿硃砂,其字體與今不同,因此難以辨認。現已發現的甲骨文字有四五千個。經過文字學家和考古學家們的分析、判斷,能夠辨認的已近兩千。這些甲骨文字,多為從圖畫文字中演變而成的象形文字,許多字的筆畫繁複,近似於圖畫,而且異體字較多。這說明中國的文字在殷商時期尚未統一。

另一方面,甲骨文中已有形聲、假借的文字,從而說明文字的使用已經有了相當長久的歷史。

金文

繼甲骨文之後出現的漢字書體就是金文。由於這種文字多鑄於各種青銅器上而得名,也稱為鐘鼎文或青銅器銘文。至今所見最早有銘文的青銅器,為商代中期以後之物,銘文都很簡單,文字書體近似於甲骨文。最有代表性的是西周的青銅器銘文。金文還載於各種彝器、樂器、兵器、度量衡器、鑄幣、銅鏡和金屬印章之上。其中以彝器之上載文數量最多。各種器物上的文字,較之甲骨文長且完整,字數少者數十字,多者數百字。例如西周前期的大盂鼎就載字二百九十一個。

大篆和小篆

篆書又分為大篆和小篆,是漢字書體發展史上的重要階段。小篆較之大篆,形體筆畫均已省簡,而字數日增,這是應時代的要求所致。從古文到大篆,從大篆到小篆的文字變革,在中國文字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佔有重要地位。

隸書

隸書始為秦朝程邈所作。程邈本為秦朝縣之獄吏,因得罪於秦始皇而被投入雲陽獄中。他在獄中苦心凝思十年,損益小篆,作隸書三千字,上之始皇。始皇採納用之,遂拜其為御史。當時隨著社會的發展,政務多端,文書日繁,記錄事務單用小篆已深感不便,迫切需要一種比小篆更為省簡、規範的文字,以便於書寫和鐫刻。由於當時改簡小篆為社會急需,勢在必行,致使隸書這一比小篆規範得多的新的字體應運而生,得以面世。

楷書

楷書,又名真書、正書、今隸。楷書之"楷"者,法也,式也,模也。草書之名出於草率、草稿,楷書之名則反之。雖然篆書和隸書也有草寫者,以此而論,其工整者亦可謂之為"楷",但這裡所說的楷書,是指自成一體、現在通用的"楷書"而言,如歐陽詢、柳公權等碑帖的字等。關於楷書的首創者,眾說不一。因為魏、晉、南北朝幾百年來的文字,是隸書中的八分與楷書筆意錯雜時期。比較一致的說法是由東漢王次仲所創。現存實物中,只有魏時期鍾繇的“賀克捷表”的法度可稱為楷書之祖。鍾繇堪稱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楷書書法家。今天的楷書,其筆畫端莊,是由古隸之方正,八分之遒美,章草之簡捷等脫化、演變而來的(注:章草指“用於章程文書之上者”,是由八分隸再簡約其點畫,以便於書寫之字體)。從三國時期鍾繇作“楷書”起,這種字體一直沿用至今,被視為標準字體而為世人所喜愛。

行書

行書,是介於楷書與草書之間的、運筆自由的一種書體,這是後漢穎川劉德升所造,即正書之變體,務從簡易,相間流行,故稱之"行書"。自晉迄今,行書用處最大,用得最廣,一般性書寫幾乎均用之。

草書

草書,又稱破草、今草,由篆書、八分、章草,沿襲多種古文字變化而成。草書本於章草,而章草又帶有比較濃厚的隸書味道,因其多用於奏章而得名。章草進一步發展而成"今草",即通常人們習稱的"一筆書"。今草字中的大部分均章草或行書趨於簡捷者。漢字發展到草書一體,已近完美無暇。唐朝之後,雖又出新體,即張旭之“狂草”,但狂草寫出來他人多不能識,只能作為供人們欣賞的藝術品,而失去了它作為記載和傳播信息的文字的作用。鑑於此因,草書難以再向前發展。文字的發展只能另闢新徑,沿著新開闢的方向——印刷字體演進了。

象形字

象形字源於繪畫,容易辨認,易於區別。如“人、目、山、火、木、魚”等等。“元”是開始或第一的意思。“旦”是一個象形字,表示太陽從地平線上升起。我國殷商時代的青銅器上就有“旦”的象形字了。最早的漢字像畫的畫兒,如“月”字,多像彎彎的月牙;如“山”字,多像偏山,上頭還有三個高高


小海世界


 人類在長期的實踐中,既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歷史,又積累了無比豐富的文化知識,它們依靠文字得以保存至今。作為記錄、保存、傳播知識的工具——文字,對人類文明的進步,推動社會的進步和發展,起了不可埋沒的貢獻。漢字是人類偉大的發明

漢字是 意音文字,一個漢字通常表示漢語裡的一個 詞或一個 語素,這就形成了音、形、義統一的特點。漢字是由 筆畫構成的方塊狀字,所以又叫方塊字。如“車”“上”“明”等,“車”“上”“明”用字的形體來直接表達語言裡的詞義;“問”既能表意又能表音,“門”表音,“口”表意。

漢字經過了幾千年的演變過程中形成了“ 漢字七體”,即: 甲骨文、 金文、 篆書、 隸書、 草書、 楷書、 行書。






吃貨賣嘟嘟


首先想到了我們的字祖倉頡,真的我們應該好好的感謝這位造出文字的人。試想一下如果沒有文字,那現在估計還不知道是個什麼樣子,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還有教育,宗教等等各個方面如果沒有文字的記錄,那麼先人留下來的東西后人就沒辦法繼承了,又得從零開始,試想如果沒有文字那麼孔子,老子一生留下的東西理解的大道後人如何得知。正是有了文字才始得人們通過文字瞭解了前人留給後人的東西。科學也是一樣如果沒有文字那麼科學家研究出來的東西也只能隨著他的離去而終止。或者他會傳給他的弟子,但是如果弟子理解錯了呢,那後人不是也跟著錯下去。因為沒有文字就不能知道那個說這句話的人到底說的是(仁道)還是(人道),這是打個比方如果沒有文字靠口口相傳這種諧音的就可能弄錯,因此也可以說倉頡是中華文明最大的貢獻者,沒有文字的出現其他的一切如同沒有了地基的高樓。正是有了文字百業得以順利傳承,道德文明有了標杆,善惡有了方向。

倉頡,原姓侯岡,名頡,俗稱倉頡先師,又史皇氏,傳其聖誕日為農曆三月二十八日。

史書傳說,倉頡是黃帝的史官,中國文字的始祖。相傳,倉頡“始作書契,以代結繩”。古籍中稱倉頡“龍顏四目,生有睿德。”他受鳥獸足跡的啟迪,集中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嘔心瀝血數十載,蒐集、整理流傳與先民中的象形文字符號並加以推廣和使用。繩結雖有大小和形狀區別,但年久月深,難於辨識,曾造成黃帝同炎帝一次談判的失利。為此倉頡深感愧疚,遂辭官出遊,遍訪智者,尋求記事的好方法。幾年之後,他返歸故里,獨居村西深溝之中,仰觀奎星環曲走勢,俯看龜背紋理、鳥獸爪痕、山川形貌和手掌指紋,從中受到啟迪,根據事物形狀創造了象形文字,字成之日,舉國歡騰,感動上蒼,把穀子像雨一樣嘩嘩地降下來,嚇得鬼怪夜裡啾啾地哭起來,即《淮南子》記載的“天雨粟,鬼夜啼” 。

倉頡在漢字創制過程中起了決定性作用,結束了刻木結繩記事的矇昧時代,開闢了中華民族人類進化史上的一個新的紀元。倉頡被尊為文字始祖、“史皇”,永遠為炎黃子孫所敬仰。

相傳黃帝統一華夏之後,感到用結繩的方法記事,遠遠滿足不了要求,就命他的史官倉頡想辦法,造字。於是,倉頡就在當時的洧水河南岸的一個高臺上造屋住下來,專心致志地造起字來。可是,他苦思冥想,想了很長時間也沒造出字來。說來湊巧,有一天,倉頡正在思索之時,只見天上飛來一隻鳳凰,嘴裡叼著的一件東西掉了下來,正好掉在倉頡面前,倉頡拾起來,看到上面有一個蹄印,可倉頡辨認不出是什麼野獸的蹄印,就問正巧走來的一個獵人。獵人看了 看說:“這是貔貅的蹄印,與別的獸類的蹄印不一樣,別的野獸的蹄印,我一看也知道。”倉頡聽了獵人的話很受啟發。他想,萬事萬物都有自己的特徵,如能抓住事物的特徵,畫出圖象,大家都能認識,這不就是字嗎?從此,倉頡便注意仔細觀察各種事物的特徵,譬如日、月、星、雲、山、河、湖、海,以及各種飛禽走獸、應用器物,並按其特徵,畫出圖形,造出許多象形字來。這樣日積月累,時間長了,倉頡造的字也就多了。倉頡把他造的這些象形字獻給黃帝,黃帝非常高興,立即召集九州酋長,讓倉頡把造的這些字傳授給他們,於是,這些象形字便開始應用起來。為了紀念倉頡造字之功,後人把倉頡造字的地方稱作“鳳凰銜書檯”,宋朝時還在這裡建了一座廟,取名“鳳台寺”。

也有傳說有一年,倉頡到南方巡狩,以“羊馬蹄印”為源靈感。倉頡日思夜想,到處觀察,看盡了天上星宿的分佈情況、地上山川脈絡的樣子、鳥獸蟲魚的痕跡、草木器具的形狀,描摹繪寫,造出種種不同的符號,並且定下了每個符號所代表的意義。他按自己的心意用符號拼湊成幾段,拿給人看,經他解說,倒也看得明白。倉頡把這種符號叫做"字"。

漢字後來的演變經歷了幾千年的漫長曆程,經歷了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楷書、草書、行書等階段,至今普遍使用楷書,但仍未完全定型。

1、甲骨文: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是中國商代後期(前14~前11世紀)王室用於占卜記事而刻(或寫)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中國商代和西周早期(約公元前16~前10世紀)以龜甲、獸骨為載體的文獻。

2、金文:金文應用的年代,上自商代的早期,下至秦滅六國,約1200多年。金文的字數,據容庚《金文編》記載,共計3722個,其中可以識別的字有2420個。

3、大篆:大篆起於西周晚年,春秋戰國時期行於秦國。字體與秦篆相近,但字形的構形多重疊。代表為今存的石鼓文,以周宣王時的太史籀所書而得名。他在原有文字的基礎上進行了改革,因刻於石鼓上而得名,是流傳至今最早的刻石文字,為石刻之祖。

4、小篆:小篆也叫“秦篆”。秦朝李斯受命統一文字,這種文字就是小篆。通行於秦代。形體偏長,勻圓齊整,由大篆衍變而成。

5、隸書:隸書基本是由篆書演化來的,主要將篆書圓轉的筆劃改為方折,書寫速度更快,在木簡上用漆寫字很難畫出圓轉的筆劃。隸書盛行於漢朝,成為主要書體。作為初創的秦隸, 留有許多篆意,後不斷髮展加工。

6、楷書:楷書又稱正書,或真書,始於東漢。

7、草書:草書形成於漢代,是為書寫簡便在隸書基礎上演變出來的。

8、行書:行書大約是在東漢末年產生的,是介於楷書、草書之間的一種字體,可以說是楷書的草化或草書的楷化。

我們都應該感謝文字的始祖倉頡,沒有他我們或許還在茹毛飲血的社會中。





曉風原創古風詩詞


漢字是象形字,所謂象形字象形字,自然是由圖形記號演變而來。

大道至簡,文字的創造看起來很深奧,其實很簡單,所有的發明一定是因為人有需求。

沒有語言文字以前,人和人之間如何傳達信息?比如一個人看見了一隻大象,他如何告訴另一個人?

最好的方式就是畫出來,一根樹枝,一塊沙地,一塊木炭,一片石頭,都能作畫,久而久之,那些經常被畫出來的事物就演變成了第一批文字。



古古講故事


漢字經過了6000多年的變化,其演變過程是:

甲骨文 → 金文 → 小篆 → 隸書 → 楷書 → 行書

(商) (周) (秦) (漢) (魏晉) 草書

以上的“甲金篆隸草楷行”七種字體稱為 “漢字七體”

中國文字——漢字的產生,有據可查的,是在約公元前14世紀的殷商後期,這時形成了初步的定型文字,即甲骨文.甲骨文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至今漢字中仍有一些和圖畫一樣的象形文字,十分生動.

到了西周後期,漢字發展演變為大篆.大篆的發展結果產生了兩個特點:一是線條化,早期粗細不勻的線條變得均勻柔和了,它們隨實物畫出的線條十分簡練生動;二是規範化,字形結構趨向整齊,逐漸離開了圖畫的原形,奠定了方塊字的基礎.

後來秦朝丞相李斯對大篆加以去繁就簡,改為小篆.小篆除了把大篆的形體簡化之外,並把線條化和規範化達到了完善的程度,幾乎完全脫離了圖畫文字,成為整齊和諧、十分美觀的基本上是長方形的方塊字體.但是小篆也有它自己的根本性缺點,那就是它的線條用筆書寫起來是很不方便的,所以幾乎在同時也產生了形體向兩邊撐開成為扁方形的隸書.

至漢代,隸書發展到了成熟的階段,漢字的易讀性和書寫速度都大大提高.隸書之後又演變為章草,而後今草,至唐朝有了抒發書者胸臆,寄情於筆端表現的狂草.隨後,糅和了隸書和草書而自成一體的楷書(又稱真書)在唐朝開始盛行.我們今天所用的印刷體,即由楷書變化而來.介於楷書與草書之間的是行書,它書寫流暢,用筆靈活,據傳是漢代劉德升所制,傳至今日,仍是我們日常書寫所習慣使用的字體.

到了宋代,隨著印刷術的發展,雕版印刷被廣泛使用,漢字進一步完善和發展,產生了一種新型書體——宋體印刷字體.印刷術發明後,刻字用的雕刻刀對漢字的形體發生了深刻的影響,產生了一種橫細豎粗、醒目易讀的印刷字體,後世稱為宋體.當時所刻的字體有肥瘦兩種,肥的仿顏體、柳體,瘦的仿歐體、虞體.其中顏體和柳體的筆頓高聳,已經略具橫細豎粗的一些特徵.到了明代隆慶、萬曆年間,又從宋體演變為筆畫橫細豎粗、字形方正的明體.原來那時民間流行一種橫劃很細而豎劃特別粗壯、字形扁扁的洪武體,像職官的銜牌、燈籠、告示、私人的地界勒石、祠堂裡的神主牌等都採用這種字體.以後,一些刻書工人在模仿洪武體刻書的過程中創造出一種非顏非歐的膚廓體.特別是由於這種字體的筆形橫平豎直,雕刻起來的確感到容易,它與篆、隸、真、草四體有所不同,別創一格,讀起來清新悅目,因此被日益廣泛地使用,成為16世紀以來直到今天非常流行的主要印刷字體,仍稱宋體,也叫鉛字體.

在中國文字中,各個歷史時期所形成的各種字體,有著各自鮮明的藝術特徵.如篆書古樸典雅,隸書靜中有動,富有裝飾性,草書風馳電掣、結構緊湊,楷書工整秀麗,行書易識好寫,實用性強,且風格多樣,個性各異.

漢字的演變是從象形的圖畫到線條的符號和適應毛筆書寫的筆畫以及便於雕刻的印刷字體,它的演進歷史為我們進行中文字體設計提供了豐富的靈感.在文字設計中,如能充分發揮漢字各種字體的特點及風采,運用巧妙,構思獨到,定能設計出精美的作品來.

自秦始皇統一,中國文字才逐漸走上了發展的道路,各個時代的中國文字都有著與眾不同獨特的民族、民風的內涵,中國的文字史裡處處深深地刻著中華兒女的智慧與勤勞.然而,現今有些人對本國文字瞭解甚少,而對於其他國家的語言文字投入極大的熱情,卻依然是個半調子.文字是國家的靈魂,為了瞭解祖國文字的變遷,祖國的歷史,祖國的靈魂,我們選擇了這個課題.

中國文字的發展,經過秦統一中國後,連續對漢字進行簡化、整理,使漢字逐漸走向規範化.漢字的發展,大致可分為古文、篆書、隸書、楷書等四個階段的演變過程.其中,篆書又有大篆、小篆之分;隸書則有秦隸、漢隸之別.由此可知,歷史上任何一種新的字體,都是經過長期演變逐漸形成的.總體來說,楷書形成後,中國文字已基本定型(表一).

(表一:漢字書體的演變)

1甲骨文

秦統一文字前,中國的漢字,不論從字體、應用角度而言,還是混亂的.古文廣義而言,其包括大篆在內的小篆以前的文字;狹義的講,指中國文字史上大篆以前的文字.這裡採用狹義的古文概念.古文包含甲骨文與金文;其中,前者被人們視為中國最早的定型文字.

甲骨文字:為商朝後期用寫或刻的方式,在龜甲、獸骨上所留下的文字,其內容多為"卜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