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潤置地的中年焦慮

房小評 中國房評報道 今天

華潤置地的中年焦慮


今年2月,吳向東一封告別信“熱烈歡迎華潤置地同仁從大解放區到新的根據地來,只要不嫌局面小、條件差、工資低”,堪稱“蝦仁豬心”,帶走了包括華潤置地華南大區總經理在內30多位一起打江山的老同事。

而早在去年底,華潤置地內部就進行了老臣高管的職位大變動,對沖吳向東離職的影響,我們以為華潤置地從此進入新時代。

從宋林案爆發,吳向東就已經請辭董事會主席一職,華潤置地董事會副主席唐勇成為一把手,與張大為和李欣構成核心管理團隊鐵三角。

2月,隨著吳向東的正式離開,唐勇終於成為華潤置地董事會主席。外界稱之為“扶正”,殊不知,這只是一次向新時代的短暫過渡。

3月,中國建築董事、總經理王祥明空降華潤集團擔任董事、總經理,當時沒有人把這件事與華潤置地聯繫起來。

唐勇在月底的業績會上還曾安撫輿論:沒有很多人離職,大家可能過於擔心了 。

轉眼到了12月17日,華潤置地官宣王祥明接替唐勇的董事會主席一職,而之前他根本並未在華潤置地擁有任何職務。更值得一提的是,華潤置地董事會主席一般是由華潤集團助理總經理兼任。


而這次由華潤集團二把手直接擔任華潤置地董事會主席,傳遞出華潤集團對華潤置地的重視,或者說更強的管控。

其實上個月,還沒有加入華潤置地的王祥明,就已經代表華潤置地出席與國管局住宅中心的簽約場合了。房小評不禁大膽猜測,王祥明空降華潤集團的重要任務,就是負責好華潤置地。

集團二把手空降後,在華潤工作了26年的唐勇,去了華潤電力當總裁,進入一個自己從未涉足過的新領域,繼續為組織服務,不過年薪少了一大半。

過渡到新時代的不僅是唐勇。

近日,媒體又接連爆出了華潤置地高管離職的消息。

其中華潤置地高級副總裁遲峰辭職,履新藍光發展的消息,已經得到藍光發展副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張巧龍的確認,具體職務還待確定。

更重要的一則消息是,曾與唐勇共同組成華潤置地核心的鐵三角成員之一,華潤置地董事局副主席、華北大區董事長張大為已經進入離職程序中。而張大為的部下華潤置地副總裁、華北大區總經理蔣智生已經離職。

如果張大為真的離開華潤置地,那麼原來的老臣鐵三角就只剩華潤置地執行董事、總裁李欣。


由於王祥明在華潤置地兼任非執行董事,並未按照慣兼任執行董事,而執行委員會主席職位交給了李欣 ,未來華潤置地的具體工作還是要由總裁李欣挑起,李欣或將成為鐵三角中最後的贏家。

今年中,蔣智生在一場發佈會上公開表示:華潤置地面臨著在當代中國經濟背景下一個地產中年油膩男的焦慮。

隨後,唐勇公開解釋:華潤置地只有20多歲,有中年焦慮是好事,有焦慮表示管理層有負責有擔當,還在求發展。這個焦慮是我們目前遇到的挑戰,把焦慮轉化為行動,在競爭中繼續前行。

但是,這個焦慮還未解決,說話的兩位當事人就已經離開了。

我們從未知道當時華潤內部發生了什麼,導致這個中年焦慮說,但下面這些數字或許可以引發一些思考。

在今年前11個月,華潤置地累計實現合約銷售金額2266.7億元 。與2277億元的世茂和2227億元的龍湖前追後趕,保住TOP10席位的壓力不小。


作為整個華潤集團30%利潤的貢獻者,房地產市場的深度變化讓華潤置地的盈利能力出現了下滑,2019年上半年綜合毛利率和開發毛利率都下降了2成。


諸如華潤崑崙域這樣原本應該是華潤產品品質新標杆的高端項目,也因為各類質量問題引發業主維權,造成了負面的社會影響。


而華潤置地招牌的商業板塊負責人又經歷了人事變動。

華潤的中年焦慮,大概跟人類的中年危機相似 :人心不齊,賺錢能力退化,業績快要被後來人超過了。

華潤集團董事長傅育寧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王祥明是一位很有經驗的管理者,中國建築也是一家很出色的公司,他在這家公司積累了豐富的工作經驗。我相信,他加入華潤以後一定會為華潤做出貢獻。”

如此大規模的高管職位變動,不僅是在國企華潤罕見,就算放在民企中也不常見。接下來,圍繞新任董事會主席王祥明,華潤要建立起新的班子。


很期待看到這個班子,如何解決華潤置地的中年焦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