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相比,美國和英國更容易受中國留學生的歡迎

一份新的報告顯示,隨著中國留學生的數量開始出現頂峰的跡象,一些東道國的戰略差異可能使美國和英國與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相比處於更加脆弱的位置。


根據報告顯示,儘管人們普遍預計中國出境學生人數會放緩,但美國和英國仍然嚴重依賴中國留學生作為來源國,而加拿大和澳大利亞則專注於增加其非中國國際學生的入學率。

與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相比,美國和英國更容易受中國留學生的歡迎

此外,由於海外留學生人數的增長超過了市場上的新入學人數,因此越來越多的中國留學生選擇了既受歡迎,又經濟高效且距離更近的學習目的地。儘管中國留學生仍是大學的重要來源國,但為減輕風險,多樣化正迅速成為一種必要。


從總體上看,該報告顯示,中國留學生對四個主要目的地的需求增長速度從2016年到2019年僅增長4.5%。鑑於來自中國的出國留學生持續增長,對主要市場需求的放緩尤為突出。


加拿大是中國少數的留學生選擇的目的地之一。僅在2019年的前八個月,加拿大就向印度學生髮放了比中國多1.9萬份學習許可。在此期間,IRCC數據顯示,只有不到23%的新學習許可發給了中國公民,這使得加拿大在中國四個主要學習目的地中的依賴度最小。


根據報告中引用的澳大利亞貿易委員會的數據,儘管去年中國留學生在澳大利亞的學生入學人數下降了4%,但來自世界其他地區的新入學人數卻增長了近7%。繼2013-18年度平均同比增長13.3%之後,2019年中國需求的突然下降對澳大利亞而言是“重大”的。2014-18年以來,由於中國的需求超過了世界其他地區,在(澳大利亞)所有新國際招生中,中國學生的比例從24%增加到近29%。到2019年,這一數字已降至26%以下,這表明澳大利亞正在像加拿大一樣多樣化其國際學生群體。”


相比之下,英國的中國入境交通數據同比增長了21%,而全球其他國家的發行量則增長了8%。去年,發放給中國國民的英國學習簽證的數量是印度學生的五倍,而印度學生則是第二級四類簽證接收者。


而且,儘管目前前往英國的歐盟學生不需要4級簽證,但如果英國退歐,該國的歐盟入學率可能會下降,這“將進一步增加英國教育部門對招募中國留學生的依賴”。在美國,學生和交流訪問信息系統的數據顯示,與2016年相比,今年向中國學生髮放的簽證減少了約45,000個。


SEVIS報告的總入學人數也顯示簽證簽發量急劇下降,從“活躍”的中國留學生人數從2018年3月到2019年3月減少了8,000人。鑑於已經完成了本科和研究生學習並正在接受選修實踐培訓的學生仍屬於“活躍”人群,因此SEVIS入學人數是中國學生對美國教育需求落後的指標。


但是,即使是現在,這些數據也正在確認自2016年以來F-1簽證數據所表明的:中國學生對美國教育的需求正在下降,而且還在迅速增長。根據這份報告,許多因素阻止了中國學生選擇在傳統受歡迎的市場上學習。加拿大和澳大利亞表明,中國之後還有生命,而英國和美國則加深了對中國市場的依賴,以提高或維持其整體國際學生入學率。

與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相比,美國和英國更容易受中國留學生的歡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