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子東坡⑤:名震京城

《探秘蘇東坡》| 學子東坡⑤:名震京城

不知今天的學子們初次離家上大學時有什麼感想?大約心裡也會隱隱作痛,有一股埋得很深的鄉愁。蘇軾也一樣, 當時汴京遭了大水,四下裡很是狼狽。蘇軾站在橋上觀夜市,發出“獨立市橋人不識,萬人如海一身藏”的感慨。然而,優秀的人終究是要勇往直前的,京城的大舞臺,正等待著蘇軾去施展他那無盡的才華。

八月,蘇軾與蘇轍在開封府考舉人。蘇軾考了第二名,蘇轍也入了榜。第二年正月,參加禮部考試,歐陽修任主考官,蘇軾中了榜眼,蘇轍同入榜。事實上蘇軾應該是狀元,但因文章太好,而那試卷是糊了名字的,歐陽修誤以為是弟子曾鞏所作,為避嫌,便將其置於第二位。

兄弟二人同時上榜,轟動了整個京師。當時汴京的達官貴人有個榜下捉婿的習俗,意在將這些榮登金榜的年輕人強行攬入自己家中。蘇軾與蘇轍隱在人山人海里,望著榜單上的名字,聽著旁人讚譽,覺著挺有趣,也挺受用。一會兒不知從哪兒來了個“老爺”,後面跟個小廝。那“老爺”指著金榜名單唸叨:“ 這蘇氏兄弟不錯,大可一併攬入家中。”小廝提醒:“聽說這二人都已娶妻。”“老爺”感嘆:“可惜、可惜.....”那小廝眼珠子一轉,出起了餿主意:“ 不如將這兩兄弟捆綁回去,不怕他們不同意!”這話就沒意思了,蘇軾與蘇轍聽了扭頭便逃,蘇轍跑得略慢了些,結果被幾家人圍搶,差一點大卸八塊。

蘇洵自然是很得意,臉都笑爛了。一會兒他又背過身去, 流露出一點落寞的樣子。旁人問他感想,蘇洵道:“ 莫道登科易,老夫如登天。莫道登科難,小兒如拾芥。”其實當年他屢試不中,或許是吃了時間的虧,那時科考浮誇風很重。眼下歐陽修變革科舉,去浮風,重實用,蘇軾那帶有“策士之風”的文章才能脫穎而出。無論如何,兩個兒子大有出息,受到仁宗皇帝的“金口”盛讚,說是為朝廷得了兩個“太平宰相”, 做父親的,也該心滿意足、別無他求了吧?

再來說說大官兼文壇領袖歐陽修。這老頭兒近幾天興奮異常,逢人便誇蘇軾,更到處宣稱:“三十年後,無人道著我也!”蘇軾的《謝歐陽內翰啟》《刑賞忠厚之至論》 等文,歐陽修讀了,“ 不覺汗出,(連呼)快哉!快哉!”至於蘇軾在考場上竟然杜撰堯帝典故一事,歐陽修聽了更是嘆道:“此人可謂善讀書、善用書,他日文章必獨步天下。”堂堂翰林大學士,如此推崇一 個二十出頭的年輕人,那模樣顯得極其可愛。也可見當時的名士風度,是何等瀟灑大氣,完全不以私心為念,毫不擔心後人的風頭會蓋過自己。大家都是華夏文明的接力手,能將這文明之火,傳給一個更為有力的人, 這是一種至高無上的喜悅。張方平和歐陽修聯手,將蘇軾推向了華夏曆史的大舞臺。

《探秘苏东坡》| 学子东坡⑤:名震京城

劉寅,現為眉山市作協會員,眉山日報社編輯,有多篇新聞、散文、紀實文學作品獲四川新聞獎、副刊類一等獎、眉山市東坡文藝獎等。《探秘蘇東坡》為作者首部紀傳體小說。

《探秘苏东坡》| 学子东坡⑤:名震京城

《探秘蘇東坡》

該書從印象東坡、學子東坡、情感東坡、官員東坡、行走東坡、美食東坡和神秘東坡七個角度,探索蘇東坡的生命軌跡的真善美的本質和精神。

購書請留言

《探秘苏东坡》| 学子东坡⑤:名震京城《探秘苏东坡》| 学子东坡⑤:名震京城

投稿郵箱:3304331669@qq.com

END

審核:周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