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坡“不識”,半山“不畏”—《題西林壁》《登飛來峰》對比賞析

蘇軾與王安石,都經歷過風雨飄搖的北宋王朝,同列“唐宋散文八大家”。二人年齡相差15歲,雖然有著不同的政治立場,

但從來不是正真的“敵人”。從最初的“文人相輕”到後來的“文人相親”,他們是文壇君子。

王安石號半山,蘇軾號東坡。初讀之際,我竟隱約窺見字號用意的隱合之趣。清代紀昀曾說:“東坡、半山,旗鼓對壘,似應別有佳處,方愜人意”,希望這一對傳奇能有相通巧合之處。

東坡“不識”,半山“不畏”—《題西林壁》《登飛來峰》對比賞析

王安石30歲時(1050年)作《登飛來峰》,相隔24年後,蘇軾在47歲作《題西林壁》。一先一後的時間,相去一二千里的地點。對比賞析這二首登臨之作,總覺得字裡行間,筆法頗為相似。此二首不是一般詩意的登臨詩,而是登高玄思的哲理詩,理趣洋溢。

登飛來峰

王安石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東坡“不識”,半山“不畏”—《題西林壁》《登飛來峰》對比賞析

題西林壁

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兩首詩的前兩句皆落筆於景

王詩,起句實寫,本就高險奇特的飛來峰頂,再有一座高聳入雲的塔,寫出自己立足點之高。“聞說”一句虛寫傳聞之景,雞鳴日出光輝燦爛的景象,氣勢恢宏。虛實結合地描寫了高、遠之景。

東坡“不識”,半山“不畏”—《題西林壁》《登飛來峰》對比賞析

蘇詩前兩句,是對廬山面貌的客觀實寫。移步換景——遠望、近看、高瞰、低仰,呈現出截然不同的真實形景。其實揭示了一條規律:看待各種問題角度不一樣,所得出的結論也會不一樣。

兩首詩的後兩句皆為因果關係

王詩中的“不畏……自緣……”與蘇詩中的“不識……只緣……”等關聯詞語,說明這兩句詩為因果關係複句。用“不畏”和不識”,起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同時,“不畏”和“不識”二字分別是兩句詩的主題詞。用“自緣”和“只緣”導引“身在最高層”和“身在此山中”。

東坡“不識”,半山“不畏”—《題西林壁》《登飛來峰》對比賞析

王安石將因果倒置,先說果,後說因。原本情境下,正確的語序應該是因為身在最高層,所以才不畏浮雲遮望眼。詩人高瞻遠矚的胸懷躍然紙上。

兩首詩的後兩句皆著筆於理

有了前兩句詩的鋪墊,兩位詩人很自然地寫出三、四句的人生事理,歷來為人所稱道。二首詩都講了怎樣認識事物的問題,但側重點有所不同。

東坡“不識”,半山“不畏”—《題西林壁》《登飛來峰》對比賞析

王詩從正面入手,就肯定方面而言,只有不斷擴大知識範圍,提升對事物的認知水平,使自身處於認知的最高點,才能透過現象看本質,正確認識事物。當然,王安石也抒寫了個人遠大的胸懷抱負和堅毅無畏的氣概。

蘇詩從反面著手,就否定方面而言,認為人往往受到地位,角度,出發點等的約束沒有全面、客觀、正確地觀察事物,認識事物,才導致人們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蘇軾全詩都在談論普遍性認識規律。

東坡“不識”,半山“不畏”—《題西林壁》《登飛來峰》對比賞析

思想內容和藝術風格的不同是二人政治、思想、志趣等方面差異的體現

王安石寫《登飛來峰》時,年僅三十歲。此時意氣風發,初涉宦海抱負不凡。在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逐漸尖銳的年代,作為一名積極進步的知識分子,王安石很早就懷有變革實行新法的雄心壯志。在鄞縣知縣任滿返回故里途徑杭州之際,借登飛來峰,直抒胸臆,寄託壯懷。

這首詩表達了王安石對自己前途的展望,含有濃重深厚的政治思想。這首七言絕句,真實地反映了王安石為人處世的遠大理想抱負,敢於標新立異追求真理的堅強信念。從王詩中可以體會到歡悅灑脫的思想情感,給人一種蓬勃向上的力量,鼓舞了一代代改革的有志之士。

東坡“不識”,半山“不畏”—《題西林壁》《登飛來峰》對比賞析

四十七歲的蘇軾,在就職汝州的任途上,遊覽了著名的廬山。感慨萬千,題詩於西林壁上,廣為傳頌。蘇東坡雖才華橫溢,但其一生仕途多舛,在政治上始終是一個被打擊的對象,流放於多個地方。

蘇軾是謹守儒家思想,其立場保守,主張一種溫和的改革思想,置身於保守政治集團和革新政治集團之間,就好像詩中提及的“身在此山中”。他沒有跳脫出來,沒有明確的中立而遭受了雙重打擊。這首詩是他人生道路的經驗總結,也是他對整個社會問題所持的政治態度。《題西林壁》這首詩給人一種渾厚但溫和,也不失深刻,最後回味無窮的辯證之感。

東坡“不識”,半山“不畏”—《題西林壁》《登飛來峰》對比賞析

總而言之,對於事物的處理,我們不僅需要“不畏浮雲遮望眼”的開拓氣概,也需要客觀、全面、充滿辯證地觀察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