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深閨”的全球之最——探訪威遠穹窿地貌區

這裡,近90餘座古寨依山而建,其規模和歷史世所罕見,被稱為“華夏第一古寨群”;這裡,有始建於唐代的摩崖站立接引佛——佛爾巖大佛,被譽為“世界上最美的立佛”;這裡,是全川生物鏈保存最完整的自然寶庫,是生物種類最多的生態童話世界。這裡,就是威遠穹窿。

威遠穹窿,是迄今為止發現的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穹窿,自然生態良好,山水風光獨特,人文歷史悠久,鐵鹽文化深厚,堪稱世界奇觀。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曾指出,我國有個著名的“威遠穹窿體”。它是四川唯一三疊紀地質整體出露區域,為全球規模最大的穹窿地貌區。


走出“深閨”的全球之最——探訪威遠穹窿地貌區

霞光初照五堡墩

穹窿,一個令許多人感到陌生的地質名稱,一個令人驚歎的地質奇觀。穹:上拱,凸現,突兀;窿:坑道,凹陷,峽谷。核部區似帽狀、似鍋蓋,周低而中高。

四川盆地威遠、榮縣、仁壽、資中、井研交界處的榮威穹窿,面積約902平方公里,其中威遠境內約641.5平方公里,是全球規模最大的穹窿地貌區。

2014年至2019年,威遠縣政協連續六年圍繞“穹窿”相關課題開展調研,為穹窿的開發利用鼓與呼。春光明媚的3月,記者走進威遠,跟隨穹窿專家去探尋“威遠穹窿”浸潤千年的神秘。

發現穹窿——

“此間哪讓桃源洞,願學秦人避幾年”

奇特的方山臺地,植被茂盛、林海茫茫;奇異的峽谷坑道,地表斷裂、遺蹟斑斑;奇謎的山勢水系,拓展出眾多的山脈河流;奇幻的地質地貌,猶如盆地中的一顆明珠。

威遠穹窿,海拔高出周邊300至500米,被稱為“川盆中之高臺”;因其生態優美、植被繁茂,生物種類繁多,且夏季最高溫低於周邊3至6攝氏度,又被稱為“紅盆中之綠島、熱盆中之涼臺”。

“除了壯美的自然景觀,穹窿地貌區域內的人文景觀更是‘天下獨絕’,最令人稱奇的是數量眾多的古寨。”曾在旅遊部門工作多年的威遠縣政協委員、嚴陵鎮黨委副書記張何軍對穹窿頗有研究,他告訴記者,穹窿古寨是穹窿地貌最生動的表現形式,以穹窿古寨作為穹窿地貌的名片,明顯直觀且通俗易懂,讓人易於接受。


走出“深閨”的全球之最——探訪威遠穹窿地貌區

白牛寨老宅遺址

穹窿方山頂部平闊,峭壁環繞,狀若天然城郭,易守難攻,是天造地設的建寨之地,所以穹窿方山上多建有寨堡,多數寨門上題刻“砦”(同“寨”),顧名思義,就是建在山石上的寨子。

穹窿古寨憑藉天然臺地而建,寨路在陡險的天然岩石上鑿就,寨牆為垂懸的天然石壁,寨門以天然岩石造就。穹窿古寨劃分為三類:第一類是以老君山、高頂寨、向家寨、雷家寨為代表的方山古寨,具有軍事堡壘作用;第二類是以鏵頭寨、寨子巖山寨和菸廠巖山寨為代表的洞堡古寨,用於儲糧藏兵,以避兵禍;第三類是以天保寨、八姑寨、四合堡為代表的圍牆古寨,太平時期人們於寨外耕種、寨內生活。

“穹窿構造地帶蘊藏豐富的鹽、鐵資源,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穹窿方山地勢險峻,大多僅有一至兩條小徑可通至山頂,據險扼守,只需在上山必經要道上修築關隘城門,少數地段加築城牆,即可達到‘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效果。穹窿古寨就是古代軍事建設的傑作。”與縣誌打了近十年“交道”的威遠縣史志辦原主任冷國文稱,穹窿古寨就像一本有聲史書。


走出“深閨”的全球之最——探訪威遠穹窿地貌區

五堡墩內寨門(亙寨門)

穹窿古寨的建造歷史,可追溯到1500餘年前。威遠縣西北山區古稱鐵山,自古產鐵。《井研縣誌》記載,三國時期,武侯諸葛亮曾在鐵山(今威遠連界鎮、小河鎮、兩河鎮,榮縣雙古鎮一帶)冶鐵製造兵器並屯兵山寨掃蕩夷人,這是穹窿山寨軍事設施建設最早的記載。

《御批歷代通鑑輯覽》記錄,南宋末年,四川飽受蒙軍進佔的戰爭創傷,朝廷開始“以山勢修建堡壘”,構建了“以山城山寨為屏障,形成堅固的防禦體系”。據《仁壽縣誌》記載,清嘉慶至咸豐年間,太平天國運動和李、藍起義,席捲川中大部地區,威遠穹窿古寨進入建造高峰,現存古寨多數為這一時期新建或在舊寨原址上重建的。


走出“深閨”的全球之最——探訪威遠穹窿地貌區

古寨多建在穹窿方山上

從三國至民國時期,穹窿古寨群跨越近兩千年,成為該地區編年史的活證物。穹窿古寨的規模之大,形態之多,耗資之巨,建造之密,全國罕見。據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結果顯示,在900餘平方公里的穹窿山系上,目前保存較為完好的古寨共有近90座。威遠縣境內兩河、連界、越溪等10個山區鎮均有分佈。

“數百年過去,那些用石頭壘就的輝煌已成為歷史,但那數十座寨堡依然託跡於此,凝固為一種獨特的古寨文化。當我們踏足在那些厚厚的石階之上,撫摸那些巍巍的寨牆,似乎能感受到千年的時光流轉,彷彿能看到先民在寨堡內安身的場景,自然而然引發情感共鳴。這些寨堡,分明是陶淵明筆下那個安居樂業、自給自足、與世無爭、悠閒恬靜的世外桃源。”在威遠縣政協主席劉渾源看來,在兵荒馬亂的亂世,穹窿古寨正是人們遠離喧囂塵世的理想之所。

情繫穹窿——

“巋然兩母在雲中,走出‘深閨’天下知”

從威遠縣鋪子灣鎮進入同心村,翻過一道低緩山樑,突兀陡峭的高山、橫亙的深溝驀然入眼。這就是威遠穹窿核心區“倆母山”。

“壓盡陵州百萬峰,巋然兩母在雲中”。倆母山海拔835米,兩峰並立,南大北小,形似母女,相依相偎,秀麗婀娜。倆母山主山脈呈“∽”形,橫置東西,走向南北,是威遠清溪河、越溪河,榮縣旭水河、中溪河及周邊13條河流的發源地。


走出“深閨”的全球之最——探訪威遠穹窿地貌區

威遠倆母山

這裡,孕育著深愛穹窿、情繫穹窿的威遠人。

他們,為“此山”唱頌,讓珍貴奇特的穹窿資源日漸走出“深閨”。

威遠縣頗有名氣的“穹窿專家”吳嶽輝,1956年出生在抬頭就可仰望倆母山的山腳農屋。從讀小學到上高中,從當民辦教師到擔任越溪鎮人大主席團主席,在倆母山腳下生活、工作數十年間,他與穹窿結下了不解之情。

1998年,吳嶽輝接待了兩位地質專家:廖先貴、王文才。“這兩位地質專家對威遠縣的穹窿地貌情有獨鍾,因為我是土生土長的倆母山人,最熟悉線路,我就帶著兩位專家到倆母山各處走訪。”正是這次接待,讓吳嶽輝見識了倆母山的“真面目”,也開始研究穹窿。

此後,吳嶽輝在數年間又數次陪兩位專家進山考察,並利用工作之餘,查文獻、讀方誌、看星圖,向專家請教,與文友交流。

漸漸地,他感到以前嫌高險難行的山谷,有了畫意詩情;原本平淡無奇的方山臺地,顯出了靈動多姿;早已坍塌的山寨城牆,淌出了先人生活抗戰的故事。


走出“深閨”的全球之最——探訪威遠穹窿地貌區

大小老君山

幾十年間,吳嶽輝製作穹窿示意圖數十幅,撰寫穹窿研究文章數十篇,被文友稱為“吳穹窿”。“以倆母山為中心向四周延展的大峽谷共有58條,從峽谷下端谷底到峽谷源頭,通過幾座水庫漸次提升所顯示的海拔高度,能直觀感受穹窿地質階梯式抬升的特徵。”聊起倆母山,吳嶽輝如數家珍。

“作為土生土長的山裡人,我只是為家鄉穹窿盡綿薄之力。”吳嶽輝的話,也是數十年如一日推廣穹窿的冷國文的心聲。

“穹窿是威遠特有的地質地貌,穹窿古寨則是威遠特有的文化標籤。”多年與《威遠縣誌》“打交道”的冷國文一直認為,穹窿應該成為威遠的一張名片,在保護中推廣。

2012年,作為縣政協委員的冷國文提交《加大穹窿自然生態資源保護力度》的提案,在相關部門的辦理下,穹窿自然生態資源保護有了一定起色。2013年,冷國文跟蹤調研,又提交了《關於設立穹窿自然生態保護區的建議》提案。2014年,威遠縣政府採納提案內容,出臺了《關於建立威遠穹窿自然生態保護區的工作方案》。

除了撰寫提案,冷國文不遺餘力地“解讀威遠歷史,講述婆城故事”。

“宣傳威遠,推廣穹窿,是我的分內事。”3月,新任縣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副主任的冷國文已經開始著手2019年縣政協關於穹窿的調研了:“以前是政協委員,通過提案為穹窿開發與保護建言獻策,如今到政協工作了,我會通過履行政協職能,繼續為威遠穹窿發展獻計出力。希望有一天,讓全世界看到穹窿之美。

開發穹窿——

“文化優勢成為發展優勢,重塑新時代鄉村芳華”

2009年11月,四川省文物管理局專家組考察威遠穹窿古寨後提出:“穹窿古寨群屬於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重大發現,具有很高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應該得到更好的保護。”

2014年,威遠縣政協組織委員三次對“穹窿地貌資源旅遊開發情況”開展視察、調研、民主評議。此後每年,縣政協至少三次組織委員與該縣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一同實地走訪調研,將履職觸角延伸至“穹窿開發”的方方面面。幾年來,縣政協掌握了大量關於威遠穹窿的第一手資料,委員們通過調研報告、社情民意、委員提案等形式,有力推動了威遠穹窿的開發和保護。委員們達成共識:“威遠穹窿古寨堪稱中國山寨的活化石,是寶貴的自然和文化遺產,必須加大宣傳和保護力度,科學開發利用。要努力去認識它、宣傳它、開發它。”

這一建議,推動了穹窿旅遊的發展。


走出“深閨”的全球之最——探訪威遠穹窿地貌區

遠眺雲臺寺

2016年,《威遠縣全域旅遊發展規劃》出臺,以全域旅遊思路,確定威遠縣“1336”旅遊發展戰略,即:打造一個世界級旅遊品牌、構建三大特色產品、打造三大拳頭景區、發展六個旅遊培育區。

2017年4月7日,內江市政府下發《威遠穹窿旅遊資源保護與開發工作方案》,規劃了威遠穹窿的未來:到2022年,全面完成穹窿旅遊綜合體建設,創建國家5A級景區。

此後,“穹窿國際休閒度假旅遊區項目”被列為首屆中國(四川)國際旅遊投資大會的首推項目;2017年5月,威遠被原國家旅遊局與國家開發銀行等12家單位共同確定進入《2017全國優選旅遊項目名錄》;“長葫峽谷旅遊區項目”被列入全省30個重點推介項目(位列12);“倆母山古砦群項目”被列入全省100個招商優選項目(位列35);慈菇塘原始次森林、騎龍坳雲霧、五堡墩日出等穹窿自然生態景點陸續被外界所熟知和認可;2017年6月24日,威遠穹窿地貌被省攝影家協會命名為“四川最美觀景拍攝基地”……


走出“深閨”的全球之最——探訪威遠穹窿地貌區

騎龍坳雲瀑

隨著“天下穹窿·魅力威遠”旅遊品牌的叫響,沉睡多年的穹窿旅遊資源開始“甦醒”,吸引著八方遊客,威遠旅遊業開始煥發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和生機。

“威遠穹窿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知名度,下一步如何為穹窿文化遺址保護、鄉村文旅產業發展提供文化支撐和後續動力?”劉渾源將目光放到了更遠處。

2018年2月,劉渾源在內江市政協七屆三次會議上作大會發言,提出:“合理開發天下穹窿資源,將旅遊規劃與自然景觀、文化生態、民俗風情、新村建設深度融合,保留特色、突出特色,以‘產業+旅遊’的思路促進縣域內產業與旅遊聯動發展。工旅並進,文旅共生,農旅結合。”

2018年5月,威遠縣政協調研縣域無花果產業發展情況,建議打造威遠無花果產業園區。2019年3月,劉渾源率部分縣政協委員圍繞“穹窿茶業助力鄉村振興”開展重點調研,並提出“威遠穹窿依託高山雲霧茶產業,可進一步完善威遠的旅遊項目,為穹窿旅遊注入產業活力,有利於穹窿旅遊可持續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