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結束後,我要去蘭州,探訪“西北小故宮”

疫情結束後,我要去蘭州,探訪“西北小故宮”

金城蘭州,

有塔影河聲的豔麗,

有煙雨蘭山的驚奇,

更有絲路古道的足跡。

金城蘭州,

有歷史溫存的氣息,

有詩人吟頌的情趣,

更有鍾靈斯地,楊柳依依。

很多人對蘭州的瞭解,或是從一碗蘭州牛肉麵,或是從一條穿城而過的黃河,或是從一座百年中山橋,或是從一本《讀者》雜誌。是的,這些都是蘭州的驕傲,但卻不是蘭州的全部。今天,文旅君帶大家一起走進蘭州、感知蘭州、品味蘭州。

蘭州文旅系列欄目:疫情結束後,我要去蘭州

故事從這裡開始:

大元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年,閏七月。

元大都。

自朱元璋在南京稱帝后,大明雄兵一路高歌,勢如破竹,無不可擋的攻佔了猛進,攻佔廣東,略定河南……而前些日子,朱元璋又遣使者前來招降。

下一個目標就是元大都,元大都已經是四面楚歌,危在旦夕了。

怎麼辦?怎麼辦?

“三十六計,走為上計”。還是趕快撤離大都,北上上都以待來日吧。

大元至正帝沒有敢等到天亮,三更時分,便帶著后妃、太子及左丞相失列門、平章政事臧家奴等一百多名大臣倉惶北去,出奔上都。

四更時分,鐵木華告知脫歡(元太祖成吉思汗的後代,元始祖忽必烈的侄重孫)至正帝出逃消息後,脫歡召集妻兒老小一干人,快馬加鞭一路向北追至正帝,趕了三五天,既沒見到至正帝的影子,也沒得到至正帝的消息。

其實,他們走錯了路。至正帝從東路北行,他們由西路追趕。

脫歡憂心忡忡,妻子馬伕人建議他們應該先回她的老家蘭州,在莊浪連城靜觀其變,根據形勢變化再做抉擇。

不只是脫歡夫妻把目光投向莊浪,朱元璋的目光也緊緊盯在了蘭州、莊浪這一片。

河西走廊一直是古代兵家必爭之地,為切斷漠北蒙古與青海蒙古勢力勾連,就必須儘快佔領蘭州地區,尤其是莊浪,然後打通河西走廊。

莊浪,東距黃河,南環大通河,西界烏鞘嶺,北築新邊。蘭州在其東二百二十里。雖然這裡地狹,土瘠,但交通地位十分重要,身為河西咽喉,從蘭州到甘州、肅州、涼州、湟水地區是必經之路。

公元1369元,聽說都督副使顧時、參政戴德率部“和平解放”蘭州,脫歡再也坐不住了,必須做出選擇了!他猶豫再三,反覆斟酌,決心歸降明廷!

1370年,脫歡投降於明朝,朝廷封其為土司,安置於連城,起建魯土司衙門,開始世襲,脫歡為一世土司。

疫情结束后,我要去兰州,探访“西北小故宫”

何為土司?

土司為我國曆史上封建王朝元、明、清等時期在祖國西北、西南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多用羈糜、籠絡政策,分設由各族首領充任並世襲的“分土司民”之官,此官職稱為“土司”。

我國的土司制度,分為土官和土司兩種,土官為文職,歸吏部管領,土司是武職,歸兵部統轄。

土司制度的主要特點在於把部落酋長制與封建官僚制緊緊結合在一起。土司為了鞏固其統治,經朝廷認可,建立土司衙門,負責當地兵、刑、民、財等事宜,並設有監獄、刑具。

除執行朝廷統一法規外,還可根據當地習俗訂立“土規”、“土律”,對領地內務類案件有審理權。

疫情结束后,我要去兰州,探访“西北小故宫”

清朝經過“三藩之亂”後,特別在雍正年間,清政府在西南進行“改土歸流“,全國大部分土司被廢除世襲。改任流官。因甘肅土司“有捍禦之勞,無悖亂之事“,所以予以保留,而且還設置了一些新土司。

魯土司衙門歷史:

可以說,一部魯土司史,就是一部永登(莊浪、平番)史,也是一部濃縮的甘青史,甚至是一部濃縮的西北史。

疫情结束后,我要去兰州,探访“西北小故宫”

自1370年一世土司到1932年改土歸流,魯土司歷經明、清、民國三個朝代,世襲十九世共二十一位土司。魯氏家族用500多年的時間打造了“西部小故宮”,曾威震一方。

魯土司衙門的管轄範圍包括永登縣連城、民樂、大有、七山、通遠、紅城、城關、龍泉和紅古河嘴、平安以及天祝縣的古城等鄉鎮,面積約9000餘平方公里。

疫情结束后,我要去兰州,探访“西北小故宫”

歷代魯土司地位顯赫,戰功卓著,多位魯土司因戰功而擢升駐守西北的重要將領,官至一品,

而土司家的女人也造就了一段段傳奇

魯土司夫人第一任夫人馬太太就是位女中豪傑。脫歡去世後,其子年幼,家族事務由遺孀馬伕人料理。屋漏偏逢連陰雨,曾一同降明的哥們王蟒兄弟這時再次叛明,他們殺死朝廷命官,在河西走廊東部的咽喉要道羅卜山上洗劫過往客商,明軍幾次圍剿均告失敗。

事態發展下去勢必影響魯土司家族的利益,於是馬伕人思慮再三,最後以兩家締結聯盟為由邀請王蟒下山赴宴,暗中卻埋伏好刀斧手。王蟒這次上當了,酒至半酣時,刀斧手一擁而上,亂刀將其砍死,馬伕人隨後執王蟒首級發兵羅卜山。山上餘眾樹倒猢孫散,其兄弟也在戰亂中自刎,這場危機總算平息了。

朝廷很高興,於是升脫歡長子阿篤實為正千戶,治第連城,並賜馬伕人土地50頃,銀千兩和各種首飾,於是土司家族在連城“建樓7楹”。

疫情结束后,我要去兰州,探访“西北小故宫”

魯土司的二世祖為鞏卜世傑 ,永樂元年(1403年)任莊浪衛百戶。永樂八年北元進犯,調其援徵。初戰勝利,後被包圍,力竭而死。部下僅尋得其右臂及盔帽,運回葬於永登青石山。嘉靖十年(公元1513 年),明王朝為其建立“忠節祠”。

明永樂二十一年,魯土司的第三世祖先失伽屢有戰功,永樂帝給失伽賜姓為魯,名魯賢,從此稱為魯土司。此後,其勢力逐漸龐大、綿延明清兩代,延續達500多年。

祖先踩著血淚才擁有了這片廣闊的土地,然後殫精竭慮地守護著。可是江山易打不易守,在經歷了八世繁華之後,他的家族不可挽回地走向了衰落。

明末李自成起義軍攻掠西北,九世祖先魯允昌與青海民和的李土司以及西寧的祁土司三家結盟,對起義軍進行了頑強抵抗,但最終以失敗告終。崇禎十七年(1644年)初,李自成部將賀錦攻破連城,生擒魯允昌梟首示眾。

疫情结束后,我要去兰州,探访“西北小故宫”

遭到重創的家族,至此並未徹底崩潰。後祖先積極歸附清廷,重獲土司特權,一度為朝廷重用。

滿清入主中原後,雍正帝曾對西南的叛亂土司施行歸土改流,廢除了世襲土司身份,其轄地復歸流官治理。魯土司安分守己,被保留了下來。

是民國二十一年,政府改土歸流,永登連城末代土司魯承基在苟延殘喘了一陣後,離開了世代居住的土司衙門,無奈地結束了自己的土司生涯。

疫情结束后,我要去兰州,探访“西北小故宫”

魯氏家族五百多年的土司歷史,在這一天黯然畫上了句號,在大西北的版圖上,留下了一座沉寂的建築,斑駁的痕跡刻下了每一段歷史的印記。

魯土司衙門建築:

疫情结束后,我要去兰州,探访“西北小故宫”

魯土司衙門有“三十六院,七十二道門”,是甘肅、青海邊境眾多土司建築中保存比較完整的一座宮殿式古建築群,總佔地3.3萬平方米,現存建築為工部營造法式建造,均系磚木石結構,衙門舊址由衙門、妙因寺、官園三部分組成。

疫情结束后,我要去兰州,探访“西北小故宫”

魯土司衙門整個建築坐北向南而建,在中軸線上一進數院,利用地理地基,使建築依次抬高,造成數門直線貫通,院落相連越進越高,烘托出衙門的高大雄偉和威嚴之勢,頗有王候氣魄,故有"西北小故宮"之稱。

牌坊:

疫情结束后,我要去兰州,探访“西北小故宫”

牌坊是為紀念四世土司魯鑑的戰功而建,原建於公元1466年,順治年間曾重修。牌樓正中,清嘉慶帝御筆賜書“世篤忠誠”。 牌坊寬14.5米,三楹四柱,每楹有虎殿頂,彩繪斗拱,豎柱八字形木橫橫串,並有夾柱石。左右配以三小間四頂平頂結構的小牌坊,甚為精巧。

大堂:

疫情结束后,我要去兰州,探访“西北小故宫”

大堂是魯土司辦理髮佈政令、舉行重大典禮、公開審理大案之所,極為高大壯觀,集中體現了土司在該地區的中心地位和至高無上的封建權威。

土司花園:

疫情结束后,我要去兰州,探访“西北小故宫”

土司花園位於衙門的最裡面,那裡是整個建築群最隱密、最幽靜的場所。花園裡的鬱鬱蔥蔥的樹林、造型各異的怪石、彎彎的小徑讓人以為誤入了一座江南園林。

妙因寺:

疫情结束后,我要去兰州,探访“西北小故宫”

攝影:飛翔的夢

身為蒙古族的魯土司,信仰藏傳佛教,衙門的右側是獨立成院的妙因寺一歷代土司家廟。妙因寺是歷代魯土司建立的寺院中規模最大、塑像最多、壁畫最好的一座佛教名剎。五世班禪、六世達賴、七世達賴曾經到過該寺。

妙因寺還曾藏過《四庫全書》。1966年10月,當時中蘇關係正處於緊張時期,因戰備需要,為保護《四庫全書》安全,中央批示將文溯閣《四庫全書》秘密從瀋陽運至蘭州,藏於妙因寺大經堂。

疫情结束后,我要去兰州,探访“西北小故宫”

時光荏苒,朝代更替,

曾經,一度輝煌的魯土司衙門,

如今,早已人去屋空,歸於沉寂。

只有後花園的百年樹木依舊在四季更迭,

彷彿在嚮慕名而來的遊客訴說著這裡的傳奇故事……

《世篤忠貞魯土司》谷半川、

《西固微雨》達文梅、網絡

攝影:鮑子文、飛翔的夢、網絡

疫情结束后,我要去兰州,探访“西北小故宫”

金城花開 英雄凱旋

國家地理標誌——蘭州百合C位出道

尋訪“水車之都”

疫情結束後,我要去蘭州

遊古鎮、賞丹霞、觀水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