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蔡、陳、許、虢,中原地區的西周諸侯國有哪些?

宋、蔡、陳、許、虢,中原地區的西周諸侯國有哪些?

《上古先漢民族史》系列

NO.133 周公分封

西周早期,北方和東方几個地區的諸侯國,我們都一一介紹過了。接下來我們要把目光轉向南方,看看新生的周王朝在中原地區和江漢地區封建了哪些諸侯國。

在講述龍山時代和夏商時期的歷史時,中原指的是洛陽盆地和淮上地區。所謂淮上地區,指的是淮河北岸支流的中上游地區,也就相當於現在的鄭州、許昌、漯河、平頂山4個地級市的範圍。

宋、蔡、陳、許、虢,中原地區的西周諸侯國有哪些?

但到了晚商時期,淮上的範圍有所擴大。擴大的原因是黃河北流的河道已經十分穩定,豫東南地區的南黃泛區已經很少遭受洪水的威脅,形成宜居地帶,淮上的地理範圍自然向中下游擴大。

所以到了商周之際,中原的範圍,已經向東延伸到了開封、商丘,向東南延伸到了信陽、阜陽一帶。

擴大後的中原地區,洛陽盆地仍然是一個比較獨立的存在。周王國把這裡納為周王畿的一部分,並準備在這裡選址營建東都,所以封建的諸侯,基本上都在洛陽盆地之外的淮上之地。

淮上之地是平坦的平原,南端是淮河的上游幹流,中北部則自西向東依次排列著汝河、潁河、渦河、睢河等淮河北岸大支流。周初的封國也恰好按照這些支流的流域,有規律的排列。我們可以按照這個規律一一認識這些封國。

宋、蔡、陳、許、虢,中原地區的西周諸侯國有哪些?


最東面的是濉河流域,東面與泗水流域(上古時期,泗水也是淮河北岸支流)相鄰。這裡有5個封國,從上游往下游依次是聃、杞、滑、戴、宋。

宋、蔡、陳、許、虢,中原地區的西周諸侯國有哪些?

聃國是姬姓封國,周公東征後分封,位於焦國東面,今開封、蘭考一帶,封君是周文王最小的兒子,季載。

杞國是姒姓封國,武王分封一節中已經提到,封君是夏王國的王族後裔,爵位為公,位於聃國南面,今開封南側的杞縣一帶。

滑國是姬姓封國,位於杞國東南,今睢縣一帶。封君是周王族貴族,但難以考證是王族中的哪一宗,可能是武王克商後分封,也有可能是周公東征後分封。

宋國就比較有名了。宋國封君是商王帝辛的兄長、商族人的頭號帶路黨——微子啟,爵位是公爵。宋國都城位於今商丘一帶,統治範圍包括商丘、寧陵、虞城、夏邑等幾個縣的區域。

後世的宋王朝,就是因為開國君主趙匡胤曾被封為歸德軍節度使(歸德就是商丘地區),才以宋為國號。

著名的孔子,他的祖上就是宋國公族,是微子啟之弟的後裔。春秋早期,孔子的祖上才因宋國公族內亂而遷徙到魯國。

戴國的名氣就小多了,它也是商王族後裔的子姓封國,名為戴國,爵位為侯,位於宋國北面,今民權縣一帶。


濉河西面是渦河,渦河流域有3個封國,從上游往下游依次是虢、焦、厲。

宋、蔡、陳、許、虢,中原地區的西周諸侯國有哪些?

虢國是姬姓封國,位於管地,今鄭州、滎陽一帶。管蔡之亂後,周公東征打敗管叔鮮,廢除管國。但管地的位置十分重要,它控制著淮上地區進入洛陽盆地的門戶,後世著名的虎牢關(汜水關)就位於這裡,商國滅夏,也是先控制這裡,才得以進入洛陽盆地的。商王國中前期,甚至把王都(鄭州商城)設置在這裡。廢除管國後,商王國還得選取可靠的貴族鎮守此地。

最終,周公旦把他的二叔(周文王之弟)——位於關中西部的虢國君主虢仲,改封到管地,國號仍然為虢,爵位仍然為公。而關中西部的虢國也沒有取消,而是由虢仲之弟、周公的三叔——虢叔接過國君位置,繼續保留虢國。最終形成了了兩個虢國分別守衛周王畿東西兩端的格局。

後世為了區別這兩個虢國,把關中的虢叔之虢稱作「西虢國」,把中原管地的虢仲之虢稱作「東虢國」。平王東遷後,西虢國也東遷到陝原盆地,被安置在虞國南側,今三門峽一帶,稱「南虢」。與此同時,東虢國被鄭攻滅,餘部被安置在南虢之北,稱作「北虢」,而留在關中西部的西虢殘部,則被稱作「小虢」。不瞭解的人,很容易被各種「虢」繞暈。

焦國是姜姓封國,位於開封市西面的中牟縣一帶。後世史書稱,這個姜姓焦國的封君是神農氏的後裔,武王克商後分封於此。不過也有可能是周公東征後,分封關中姜姓貴族到此而建立的封國。

厲國是姜姓封國,位於滑國東南,今鹿邑、亳州一帶。封君是姜姓貴族,爵位為伯,大概率是周公東征後分封的。



渦河西面是潁河,潁河流域有6個封國,從上游往下游依次是鄶、鄢、許、陳、沈、胡。

宋、蔡、陳、許、虢,中原地區的西周諸侯國有哪些?


鄶國是妘姓封國,位於東虢國的南面,今新鄭一帶,爵位為公。妘姓是從己姓中分化出來的,也就是說,鄶國是高陽氏己姓部族的後裔,與大名鼎鼎的楚國王室是同宗,都是中原地區的古老部族。自夏王國晚期,妘姓部族就已經生活在這裡,楚人聯合彭韋等國叛商後,被打敗驅逐到秦巴山區,而鄶國人則沒有參與反商,一直留在這裡。武王克商後,鄶國君主接受了周王朝的冊封。

鄶國本身並不著名,著名的是鄶國的領地,在春秋時期成為鄭國的都城所在地,到戰國時期,則成為七雄之一的韓國都城所在地。

鄢國和鄶國一樣,也是古老的妘姓部族封國,位於鄶國東南面,今鄢陵縣一帶,爵位為侯。分封的時間,可能也在武王克商後。

許國是姜姓封國,位於鄢國西南面,今許昌一帶,爵位為男。許國的封君是姜姓呂國的貴族,史書稱之為「許文叔」,《清華簡》稱之為「呂丁」,有可能是來自呂國的太公望的子侄,或者同宗貴族,周公東征後因功被分封在這裡。

許國對後世的影響不大,值得一提的影響,就是貢獻了「許昌」這個地名。

陳國是媯姓封國,位於許國東南面,今淮陽一帶。前面介紹武王分封時已經提過,陳國的封君是古虞國王族後裔(舜之後裔),所以爵位為公爵,按照氏名的稱呼標準,陳國的始封君主應該叫陳滿。為了籠絡陳國,周武王把自己的長女大姬嫁給了陳公滿。

陳國對後世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他的領地位置上。陳國所在的潁河中游,位於淮上地區的中心位置,所以後世多以陳國故地為大郡、大府。秦末陳勝起義,首先要攻佔的大城,就是陳國故都陳邑。

沈國是姬姓封國,位於陳國南面,今項城、沈丘一帶,爵位為子爵。沈國的封君是聃國始祖冉季載的後裔,東周時期才被分封到這裡。在西周初期,沈國還不存在。

胡國是姜姓封國,位於陳國東南,今太和、阜陽一帶,爵位為子。胡國的封君難以考證,大概率是與太公望同族的姜姓貴族,周公東征後因功被分封到此。東周時期,姜胡國亡於楚國。


潁河西面是汝河,汝河流域有6個封國,從上游往下游依次是應、胡、蔡、房、摯、繁。

宋、蔡、陳、許、虢,中原地區的西周諸侯國有哪些?

應國是姬姓封國,位於許國西面,今郟縣、魯山、寶豐、平頂山一帶,封君是周武王的第四子叔達,爵位為侯,是在周公歸政後由周成王分封的。

應國東南面、位於今郾城一帶,又有一個胡國。與潁河下游的姜姓胡國不同,這個胡國是姬姓封國,封君是姬姓周王族貴族。春秋時期,姬胡國亡於鄭國。

蔡國也是姬姓封國,位於姬胡國的東南面,今上蔡一帶,爵位為侯。這個蔡國是管蔡之亂時的那個蔡國的延續。文王第五子蔡叔度作亂失敗後,位於河內的蔡國被除,叔度也被流放。但叔度的兒子仲胡比較賢能,被周公長子伯禽任命為魯國的卿士,表現良好,最終被周公旦舉薦,由周成王重新冊封,在汝河流域復國。

房國是祁姓封國,位於蔡國的西南面,今遂平縣一帶,爵位為侯,是堯的兒子丹朱的後裔。

摯國是任姓方國,周文王母親太任的母國,周武王和周公旦的舅國,原本在關中東部一帶。周公東征後,將摯國改封到汝河流域,今平輿縣一帶,用意是為周王國控制金道錫行的北段路線,並監視、防禦東南方的淮夷部族。

東面的姜姓厲國、姬姓滑國、媯姓陳過、姜姓胡國等國,也都承擔了防禦淮夷的重任。稍遲一點分封的應侯、蔡侯,則是擔心摯國勢單力薄,分封姬姓方國來策應,另外也有監督摯國的意思。

繁國是當地的古老方國,夏商時期就已經存在,位於摯國的東南面,今新蔡一帶,又被稱作繁陽、繁湯。繁國是金道錫行東線的樞紐所在,無論是江西銅礦經過大別山北上中原,還是皖南銅礦經過淮河北上中原,都要經過繁國。所以早在周武王時期,可能就為了籠絡繁國,冊封繁國為異姓諸侯了。

繁國存在最有力的證據,是西周中期的青銅器「班簋」上的銘文記載,「王令毛伯更虢城公服,屏王位,作四方極,秉繁蜀巢令」,意思是,周王讓毛公取代虢公的官職,統領軍隊,並管理繁、蜀、巢三個屬國政務。

宋、蔡、陳、許、虢,中原地區的西周諸侯國有哪些?


宋、蔡、陳、許、虢,中原地區的西周諸侯國有哪些?

這個銘文不僅僅佐證了繁國的存在,還提到了蜀、巢兩國。在「牧誓八國」一節中已經分析過,蜀、巢兩國也在中原地區,與繁國距離不遠,並不在四川盆地和巢湖。春秋時期,蜀、巢兩國受強國威脅,被迫一道南遷,抵達巢湖地區。這就是為什麼今天的巢湖西北岸、合肥市西郊的山,被稱作蜀山的原因。


周王朝的封國不僅僅限於以上四條淮河大支流流域,在淮河的上游幹流,也存在5個封國,從上游往下游依次是江、息、黃、蔣、蓼。

宋、蔡、陳、許、虢,中原地區的西周諸侯國有哪些?

江國是嬴姓封國,又稱鴻國,位於摯國南面,今正陽縣一帶,封君是東夷嬴姓始祖伯益的後裔。

息國是姬姓封國,位於江國東面,今息縣一帶,爵位為侯,封君是周王族貴族,可能是周公東征後因功分封到此,守衛通往大別山和隨棗走廊的青銅原料之路。

黃國也是嬴姓封國,位於息國東面,今潢川一帶,爵位為侯,與江國同宗,都是伯益的後裔。

蔣國是姬姓封國,位於黃國東面,今淮濱縣一帶,爵位為侯,封君是周公第三子,應該是在周公去世後,由周成王分封到此的。封蔣的原因也和息國一樣,都是為了守衛金道錫行。

蓼國位於蔣國以東,今固始縣一帶,爵位為侯,姓氏未知,封君也無考證。


宋、蔡、陳、許、虢,中原地區的西周諸侯國有哪些?

宋、蔡、陳、許、虢,中原地區的西周諸侯國有哪些?


(未完待續,下節介紹江漢地區的周朝諸侯國)

-END-

看更多歷史文章,請關注公眾號 寒山噴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