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突然出現“波浪紋”效應!3320萬戶家庭財富或“凍結”

在新聞學中,會存在所謂的“波浪紋”理論。

在平靜的湖水裡落石,水紋很快就會在周圍產生共振波,擴散的範圍和效果因水質和水面地形的影響而不同。

例如,你的朋友圈裡有500人,收到你的消息,這500人是“水域”,每個人都會產生新的“石頭”和“波紋”。

消息的傳播,就這樣一波接一波的“接力”,直至新的熱點出現,舊的消息再難激起一絲漣漪。

樓市亦是如此。

大概從2015年開始,迄今走出了一波稱得上完美的“水波紋”理論。

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是最初的四顆石子。

2015年,住房建設部、財政部和中央銀行共同發佈通知,對擁有一套住房、清算住房貸款的居民,公積金貸款的最低賠償率下降到20%。從3月到2015年9月,央行累計降息3次,降低了75bp,全面降準2次,下調150bp。

房地產金融放鬆“差距”,長期忍耐的大量資金湧出,自然流向需求最多、供給最少的一線城市。

隨後的擴散,發生在2016年2月份。

樓市突然出現“波浪紋”效應!3320萬戶家庭財富或“凍結”

中信建投宏觀研究報告數據顯示,當時熱點城市受控緊縮控制上升幅度減小,非熱點城市政策放寬和熱點城市需求溢出開始迅速恢復:二三線城市房價上漲,截止2016年9月,分別比上年增長14.9%

劇情還沒有結束,真正把這這波上漲推入高峰的,是2016-2017年。

2016年是公認的“地王年”,全國總價格地王、單價地王以及溢價率超過100%的“三高”區劃,南京以19席獲勝,蘇州以14席、合肥以11席、杭州以10席為人所知。

過後是三四線樓市的表演時間。

在臨時小屋貨幣化的促進下,拆卸業者們帶著大量的現金“大樓清掃”,小城市的房價漲船高。

據中泰宏統計,截至2015年3月,房價上漲幅度最大的城市不是一線大城市,而是中山市,漲幅達到76%,繼而東莞也在70%以上,崑山、廊坊、珠海、惠州、保定、佛山、嘉興的房價漲幅均超過50%,南京、海口、武漢等二線城市房價上漲

其實,這這波由一二線向三四線擴散的漲幅,遠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大。

上文統計的50%或70%的房價漲勢,是基於全國商品新房的平均售價。

然而,這個價格其實是不可比的,因為新房越蓋越遠。

舉個例子,10年前在上海賣的新居都在內圈裡,但現在幾乎都在外圈裡,當時的燕郊、崑山和中山、惠州並沒有像現在這麼熱

比較價格顯示,幾乎所有二線城市房價上漲幅度都在3倍以上,換算成人化上漲幅度超過15%。

正所謂橫有多長,豎有多高。房價回落時,也會遵循“水紋效應”。

值得慶幸的是,我們正在經歷這個過程。

第一財經曾在8月中旬報道,今年6-7月份,二手房出現20個城市下調,是2019年最高。

日前,統計局發佈了最新的70個城市的房價指數,其中有一個亮點:二手房價格下跌的城市數量已經達到35個,這是54個月來房價首次出現逆轉,超過上漲城市。青島、安慶和鄭州等13個城市的房價已經回到一年前。

短短几個月時間,房價回落的城市,從20個變成35個,顯然,這只是開始。

真正的考驗,是40天過後的2020年。

明年,幾乎是業內公認的“轉折年”。

安住不動產研究院分院院長張波氏說,從2020年開始,全國商社的規模,銷售面積和銷售規模都進入緩慢的下行路徑。

經濟學家李迅雷的見解更加激進,記得前幾天,在2017年的博爾論壇上發生了房地產的拐點和2020年左右,發表了爭論的話。如今,我依然認為基本確認拐點了。有人期望房價長期走平,不可能!對於買房的貸款投資者來說,平倉意味著鎖定損失。世界上沒有平坦的理由,因為它不符合資產的特徵。

照這兩位的說法,再等40天,明年的市場,既沒有小漲,也不容易走平,只會有所回落。

按我的理解,是房地產行業的“天花板”,必然會在明年觸及。

在房改後的第一個10年,1998年-2009年,我國住房開發投資額從2081.6億元增長到44319.5億元,增長了20倍。

樓市突然出現“波浪紋”效應!3320萬戶家庭財富或“凍結”

接下來的10年,從2010年到2018年(今年的數據還沒有出來),新建了9374萬所住宅,比前10年多了36%。到目前,基本實現了戶均住房套數超過1套,人均住房建築面積近40平方米。

誰敢說自己沒房子?

無論家在鄉下還是在鎮上,大家都有房子,不過誰都想去都市。

不過,對於某些行業來說,從2020年到第三年的第十年,擴張速度必然會下降。

孫宏斌先生前幾天發表演講,說開發商這幾年一直在奪取增加量,增加量多,大家的日子過得很輕鬆。從現在起,就是存量了,就這15萬億存量,圍繞著15萬億上下波動,這個時候就難做了。

李迅雷這段話的最後幾句,尤其值得注意。

即使房價保持不變,對於貸款投機者來說,結果賠錢進監獄決不是玩笑。

一方面,是房產投機賺差價時代徹底結束。

任何投機品賺錢的前提條件,是低買高賣。

房地產的情況下,從賣價中減去買價,減去交易稅,減去折舊、內部裝修、修理等保有成本,收入就是利潤部分。

以前的房地產市場規則非常簡單。雖然契稅、物業管理費和裝修費要花很多錢,但數百萬房地產在兩年內可以翻番。這筆錢根本算不了什麼。

不過,從今年開始,能漲到年漲幅20%以上的城市,非常少了。

去年西安只有一個,今年洛陽、蘇州、臨沂、呼和浩特也勉強算了算。

然而,在數百個城市中,今年只有這些城市“採取了主動”。在2017年購買北京、上海和深圳的高位住房,在2018年購買第三條和第四條高位住房而不損失20%是件好事。

另一方面,意味著3320萬戶家庭財富或將“凝固”。

胡潤今天發佈了一份財富報告,截至2018年8月,我國中產家庭數量已達3320萬戶,其中新中產1000萬戶以上。

就省市而言,北京仍是擁有600萬資產的“富裕家庭”數量最多的地區,達到70.4萬個。廣東第二,為67.9萬戶,上海第三,達到60.2萬戶。

很明顯,京滬廣深聚齊了。

根據胡潤的統計,房地產和股權資產是按家庭規模3人計算的。四大城市排名第一的原因是當時房地產的市場價值。

毫不誇張的說,這3320萬戶家庭財富的增漲,應該感謝房地產行業。

經過20年的快速增長,我國房地產市場價值已經接近300萬億元。超過60%的居民財富與房地產有關。據沈萬一等產業統計,23個產業中有12個直接受到房地產的影響。

舉個例子,2015年1月北京平均房價為34724元/平米,上海平均房價為29286元/平米。

2016年9月,北京平均房價為52104元/平方米,上海平均房價為46154元/平方米,漲幅分別達到50%和57%。

樓市突然出現“波浪紋”效應!3320萬戶家庭財富或“凍結”

如果你在2015年初在北京買一套100平方米的公寓,到2016年9月,在不到兩年的時間裡,它將升值174萬元。如果你在上海買下這套公寓,它將升值169萬元。

這錢賺的真輕鬆自在。

然而,從2020年開始,這樣的財富增長神話,這種財富增長方式,可能要劃上句號了。

當然,執著於房地產投資的專家們,憑藉過去20年的經驗繼續“復權”,證明揹負住房貸款擁有房屋是唯一的道路。

可是,人不能只活在回憶之中,房地產也是一樣。

未來房價還會不會漲?

當然,結構性機會不是人人都能把握的。一年之內,跳躍是四五次,普通人誰能承受?

300多個地市,幾千個縣城,當然會有漲跌起伏,一二線、新一線,依然有人趨之若鶩。

但是,短期內沒有價格差距的市場,因為沒有套期保值的空間,所以即使知道5年內會上漲10%,連住房貸款的利率都無法彌補,這有什麼意義呢

在我看來,未來只屬於一種人:那些無論價格多少都買得起房子的人,那些深深熱愛這座根深蒂固的城市的人,以及那些賠錢的人都無關緊要。

對他們來說,房子只是居住的載體和工具,而非捆綁人生的牢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