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高尿酸血癥發病機理是什麼?如何合理安排飲食?

近年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飲食結構也發生很大的變化痛風高尿酸血癥發病率明顯升高,對人體健康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傷害,甚至干擾正常生活和工作。

痛風高尿酸血癥發病機理是什麼?如何合理安排飲食?

痛風高尿酸血癥的罪魁禍首當屬“嘌呤”。嘌呤是一種有機化合物,在體內嘌呤氧化而轉變成尿酸。人體尿酸過高(>400 umol/L)被稱之為高尿酸血癥嘌呤代謝,有多種酶的參與。由於這些酶的異常,可使代謝發生紊亂,尿酸合成增加或腎臟排出減少,均可引起高尿酸血癥。

尿酸過高是引發痛風的關鍵因素。當人體血尿酸濃度過高時,尿酸即以“痛風石”的形式,沉積在關節、軟組織和腎臟中,引起組織的異物炎症反應,形成痛風,並引起痛風性關節炎、痛風性腎病、痛風性腎結石、痛風性高血壓、痛風性高血壓等多種併發症。

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發病機理。 主要是由於血液尿酸濃度過高,使“痛風石”微結晶沉積在關節軟骨、滑膜及周圍軟組織中,激活巨噬細胞,誘導炎細胞浸潤,分泌炎症因子,引起炎症反應反覆發作,造成關節損傷不斷加劇。高嘌呤飲食、飽餐、進食“發物”、飢餓、過度勞累等可使結晶脫落,引起局部中性粒細胞聚集,吞噬尿酸鹽結晶,誘發急性關節炎症發作。

痛風高尿酸血癥發病機理是什麼?如何合理安排飲食?

慢性痛風性關節炎發病機理。很多痛風患者經治療後,尿酸僅略有偏高,或尿酸已下降至正常,但其“痛風石”依然增長“迅速”,逐漸加劇。主要是痛風患者發生關節炎後,關節腔極其周圍軟組織液減少,基質中粘多糖酸濃度增加,pH值降低,使尿酸易沉積並結晶形成“痛風石”。遠端關節,特別是第一蹠趾關節負重較大,周圍組織溫度偏低,結締組織較多,尿酸鹽更易形成結晶,成為痛風性關節炎的好發區,形成“肉芽腫”。

痛風引起腎功能損害發病機制。研究表明,90%~100%痛風患者腎臟有不同程度損害。“痛風石”沉積在腎髓質和腎乳頭間質,可造成腎間質-腎小管性炎症;“痛風石”沉積在遠曲小管和集合管,導致近曲小管擴張和萎縮,同時形成腎結石;大量“痛風石”沉積在腎間質和腎小管內,腎小管被堵塞引起少尿型腎衰竭。

痛風高尿酸血癥發病機理是什麼?如何合理安排飲食?

痛風引起高血壓發病機制。多為腎性高血壓。

得了痛風和高尿酸血癥吃什麼好,又不能吃什麼呢?如何科學合理地安排飲食呢?

一般說來,多數食物中都含有嘌呤,只是含量高低不同而已。嘌呤(Purine),也是身體必需一種物質,主要以嘌呤核苷酸的形式存在,在人體能量供應、代謝調節及組成輔酶等方面都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通常人的嘌呤每日攝取量為600~1000毫克,而痛風患者每日攝取量需控制在100~150毫克。所以,痛風患者控制飲食十分重要。

1. 主食內嘌呤含量較低,多可盡情享用。如大米、小米、小麥、面類製品等。

2. 多吃蔬菜。如大頭菜、蘿蔔、西紅柿、白菜、捲心菜、莧菜、茼蒿、芹菜、芥菜、韭菜、茄子、黃瓜、冬瓜、絲瓜、南瓜、苦瓜、甘藍、甘藍、葫蘆、青椒、洋蔥、榨菜等。

3. 適量補充優質蛋白質。量出為入,以雞蛋、牛奶為首選,雞肉、豬肉可控制食用,不宜飲湯。禁食海鮮,少吃魚類。

4. 限制脂肪攝入。不宜進食煎炸食品。

5. 低鹽飲食,多飲水。

6. 多吃水果,合理補充維生素。如蘋果、香蕉、梨、芒果、橘子、橙、檸檬、葡萄、石榴、枇杷、菠蘿、桃子、李子、西瓜、木瓜。禁食杏子。

痛風高尿酸血癥發病機理是什麼?如何合理安排飲食?

當然,痛風高尿酸發病機制複雜,單純飲食控制並不能解決所有問題。必要時可採取中藥或西藥治療。中藥治療痛風,可以持續地降低尿酸水平,而且可有效化去 “痛風石”,大改善腎功能,阻止痛風病情的發生和發展,同時防治併發症,做到“標本兼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