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顆小白楊188818128
看起來是這樣。印度生產步槍、戰機和坦克的經歷實在一言難盡,成果如“英薩斯”突擊步槍、“阿瓊”主戰坦克以及LCA“光輝”戰機、“北極星”國產武直等,無一不是得到外國先進技術的供應,但結局都十分難堪,不是技術不過關頻繁墜毀,就是故障不斷飽受軍方詬病,甚至遭遇軍方“拒收”的尷尬局面。
印度國產“英薩斯”
突擊步槍是一款失敗的產品
這些印度國產軍備中,現狀最好的當屬LCA輕型戰機。該機三十多年磨一劍,才終於迎來服役,頗有種“苦盡甘來”的感覺。印度人對LCA寄予厚望,目前正在進行陸上滑躍起飛測試,未來計劃上艦。此外,還打算推出MK-2改進型,不斷挖掘這型戰機的潛力。“光輝”有今天實在不容易,這已經是難得的“善終”結局了。
印度航空局宣佈,“光輝”MK2版本將進行多方面改進,計劃於印度獨立75週年(2022)
年亮相
由於國產裝備難堪大用,印度軍方不得不斥巨資引進外國裝備,步槍方面印度已經決定採購74萬支最新的AK-203突擊步槍,全面取代目前飽受罵名的國產“英薩斯”步槍。AK-203是著名的AK系列最新改進型,除了AK的名字,基本跟歐美軍械無異。至於坦克,印度將繼續採購T90S等先進坦克來彌補裝甲力量的不足,由於阿瓊已經徹底淪為“閱兵專用坦克”,印度陸軍已經對其不報任何希望。這也就意味著,這款三十年磨一劍的主戰坦克,徹底宣告失敗。
印度國防部近日
與俄羅斯簽署技術轉讓合同,將由印度在本土生產464輛主戰坦克,為此印度支付了高達12億美元的技術轉讓費。圖為T-90S主戰坦克
戰機方面,除了LCA確定保留外,印度一方面採購大批蘇30MKI作為當前空戰主力,同時還在引進蘇57遙遙無期的情況下,採購了36架陣風、並宣佈有意引進F-16改進版F-21戰機來補充機隊規模。除此之外,印度還在推進國產AMCA中型雙發隱形戰機計劃,並宣佈首架原型機將在2025年前試飛,2030年前正式服役。
印度正加速推進AMCA項目。圖為AMCA未來先進戰機模型
相比之下,印度在導彈領域的進展則順利得多。目前印度“烈火”系列遠程導彈進展相對較快,已經研製出烈火-1~烈火-5,最新的烈火-5射程高達5000公里,可攜帶一枚1.5噸核彈頭,已經勉強夠著洲際彈道導彈的門檻。印度下一步還計劃研製更新的烈火-6,射程提高到8000公里,並具備多彈頭能力,威懾力大增。
測試中的烈火-5洲際彈道導彈
常規導彈領域,不得不提印度的驕傲“布拉莫斯”超音速反艦導彈。嚴格來說,這並不是印度“國產”導彈,名字上是俄印聯合研製,實際上主要技術都來自俄羅斯,不過很大程度上考慮了印度的需求。“布拉莫斯”最高速度據說超過3馬赫,最大射程500公里,對水面戰艦具有很大的威脅,是目前印度最強大的反艦導彈。印度還計劃研製岸基和潛射版本,強化印度整體反艦實力。
俄印聯合研製的“布拉莫斯”
超音速反艦導彈,是目前印度海軍最強反艦導彈,被譽為“殺手鐧”級別的武器
之所以出現這種局面,可能幾點有關。一方面,無論是步槍、坦克還是飛機,都是耐用品,對穩定性和持續作戰能力有很高的要求,這就從設計、加工工藝、製造技術上對一國工業基礎能力構成更大的挑戰。而導彈這一類的產品,強調一次性,用完即拋,技術雖然要求也高,但好解決得多。另一方面,這跟印度需求有關,印度人也知道自身工業基礎薄弱,短時內無法實現質的飛躍,而導彈是最快提升戰鬥力的武器,所以能夠得到印度軍方更多的資金支持。在不差錢的情況下,獲得更多的成果也是順理成章的。
AK-203性能先進,獲得
印度軍方的青睞並不令人意外
當然,也不能由此得出“導彈難度就比坦克飛機小”的結論。這二者畢竟屬於完全不同的種類,箇中差異不能一言以蔽之。只能說,印度國產軍工業成果寥寥,跟其經濟和產業結構因素息息相關,這種落後,也並不是某種先進武器就能趕上的。
兵者詭道也
怎麼說呢?印度的導彈,可套用一句口頭語,無論打多遠,總是沒有準。可以奉給其遠程的“烈火”,現在的“烈火”V據說可以打到5000公里,但依其試射次數,總是敗多少成,即便如此,也正式裝備入役了。有總比沒有強,有一個象徵性地安慰作用,談到威懾遙遙,實在有點說不好。個人估計,先裝備了再說,以待後續研發,完成技術突破之後,再來總體解決可靠性問題。
遠程的“烈火”沒準,短程的“大地”便實現了基本靠譜的水平。看其下海成為潛射導彈,上艦有稱“丹努什”,即可知道,並非徒有其表,到2016年性能基本穩定下來。“大地”是意譯,音譯作“普里特維”,與“烈火”,還有防空導彈“阿卡什”,反坦克導彈“毒蛇”一樣,計劃都開啟於1983年。
大部分都咬牙堅持了下來,例外唯有一個,那便是“阿卡什”,音譯為“藍天”,多次表示可以出口,閱兵每能出來亮相,作為印度導彈成就的一部分。但終因技術難度太大,2017年“藍天”正式下馬。“毒蛇”依舊在部隊繼續實驗,數量少而又少。有個計劃是,通過外國幫助來完成它,因此依然在堅持,致於成不成,只有天知道。
從印度導彈的表現來看,能成就“大地”,也終不負多年努力。射程已達到250公里的“大地II”,發射質量4.4噸,準備時間有點長,外媒估計,至少在2小時以上。
最後要說說引以為豪的“布拉莫斯”,實現了在印度的生產,曾經一度要出口越南,但旋即失去了下文,原因在於並不掌握源代碼,仍操之在俄羅斯之手。因為俄印合作研製,印度每裝備一枚,自然要照付給俄方技術專利費。“布拉莫斯”技術源頭,來自俄“寶石”導彈。厲害之處在於可以全程超音速,達到了300公里3馬赫,也就是通常人們所說的“雙三”,量產日成為世上最好的,因而印度大為高興,也大為精神,現在正做的工作,開始打造海陸空版的“布拉莫斯”2,無非把當時修改的“寶石”氣動改了回去,射程可達到450公里,也就是原版的射程。
魂舞大漠
從工業製造的角度來說,導彈是一次性使用的彈藥,它和戰鬥機或者坦克這些耐用武器系統相比製造技術等級要低些,但以印度目前的工業能力,製造導彈也是比較困難的事情,因為技術等級低並不代表工藝等級就會差了很多。
目前印度比較有名的導彈就是:中遠程“烈火”系列彈道導彈,這些導彈的質量對比於世界水平是在1960年代末~1980年代末美蘇中遠程彈道導彈的水平,彈道導彈的發動機、外殼、飛控/導航系統...都需要非常高的技術等級,它的飛行速度很快,還需要彈著點準確,製造工藝不佳則很難達到前面所說的這些要求。
印度彈道導彈的問題就是試射的次數太少了,缺乏技術積累,但是試射中遠程彈道導彈的花費太高,每一次發射除導彈本身之外其它配合系統也是花費頗多的,估計總費用在1~2億美元,印度雖然在軍費開支方面比較大方,但是自身的工業能力太差,加工一兩枚導彈還算那麼回事兒,批量製造就不行了...所以,目前印度中遠程彈道的生產還不能質量穩定的批量化製造。
印度–俄羅斯聯合研製的“布拉莫斯”三軍通用型巡航導彈,在自行設計和製造工藝等級低的情況下,印度選擇了對外合作,“布拉莫斯導彈”實際上是以俄羅斯“寶石”反艦導彈為基礎研製的,雖然印度參與其中但也只是拿錢罷了,並沒有多少製造參與到其中,說白了就是花錢讓俄羅斯幫助設計一型導彈罷了。
目前“布拉莫斯導彈”在印度有生產線,零件大部分由俄羅斯提供,印度只是在一部分電子零部件和飛控系統軟件是使用了自己的產品。
總得來說,由於自己的工業能力的限制,印度的導彈設計與製造能力都處於中等偏下的水平,並不是自己宣傳的那樣有什麼驚人之處。
皇家橡樹1972
其實,印度的導彈能力也算不上多出色,費大勁能趕得上咱們上世紀80年代的水平就不錯了。只不過,跟事故頻發的自產飛機和各色裝甲武器比,稍微強點,矬子裡面拔將軍,就被他們自己吹上了天。
(下圖,印度自產的(其實是跟德國合作的結果)北極星直升機,是印度本世紀事故率最低的自產機型,從2005年服役到2018年,僅僅墜毀了18架,簡直屬於印度軍工超常發揮的“典範”)
其實,印度的導彈自產能力,也是被逼出來的。
跟隨便進口的子彈、可以插隊購買的戰機不同。在信息化戰爭時代,導彈屬於國之利器,這方面,即便是再有錢,也並非“想買就能買”,隨時可以買的。即便是高價外購成功,最終到手的,也多為原版調低參數後的“猴版”。
所以,印度從立國之初,對導彈的研發就特別上心,起點還是很早的。
這方面,印度前總統(印度是議會制國家,總統為虛位元首,總理掌握實權),阿卜杜·卡拉姆曾做出過巨大貢獻,他老人家被尊稱為印度的“原子彈之父”和“導彈之父”。下圖是這位老科學家就任總統時,檢閱儀仗隊的情形。
不過,客觀看,印度所謂的導彈技術,在“自產”的外衣下,多數離不開來自於俄羅斯的技術支持。
比如今年10月,印度成功試射了兩枚“布拉莫斯”遠程彈道導彈,高調叫板巴基斯坦海軍。
這個“布拉莫斯”導彈,雖然打著“自產”的旗號,但實際上是跟俄羅斯共同研發的導彈,核心技術一直掌握在俄羅斯的手裡,“布拉莫斯-2”的仿製對象,就是俄羅斯“鋯石”超音速反艦導彈,離著真正的“自產”,差的還相當遠。
還有最近熱議,試射成功的“烈火-5”,印度方面將其定義為洲際彈道導彈,作戰半徑超過了5000公里,可以覆蓋中國大部分地區。印度號稱,憑著“烈火-5”(下圖),自己已經成為除了聯合國“五常”外,第六個擁有洲際彈道導彈的國家。
事實證明,跟正版的洲際彈道導彈比,這個“烈火-5”,連個A貨都算不上。
從射程上來看,“烈火-5”導彈最大射程僅為5500千米,已經屬於印度射程最遠的導彈了,雖說給“強行”叫成了洲際導彈,充其量只是一枚遠程彈道導彈而已,遠未達到8000千米的最低門檻。這也說明,印度的火箭發動機水平還處於爬坡階段,甚至都比不上朝鮮。
其次,再看其彈頭的TNT當量,跟中美俄的比,也只能算是個“兒童版”。
“烈火-5”個頭大,能量卻小得多,發射重量50噸,卻只能攜載一枚重量為1.5噸的核彈頭。相比之下,“正版”的洲際彈道導彈,比如俄羅斯“亞爾斯”洲際彈道導彈,其發射重量49噸,最大射程遠達1.1萬千米,最多可攜載8~10枚核彈頭,最大TNT當量能達到250萬噸。
這很形象的說明,該導彈在殼體材料、推進劑、彈載設備的小型化方面遠遠落後於世界先進水平,缺乏分導式多彈頭技術,因此只勉強裝配了笨重的單彈頭,這不僅限制了射程,還讓彈頭生存能力變差、打擊範圍縮小、打擊威力減弱。
此外,其生存能力也存在巨大隱患。在發射時間方面,“烈火-5”並不不理想,缺乏儲存、運輸和發射一體化的發射裝置,從起豎到最終發射,竟然折騰2天時間,這點甚至比不上朝鮮洲際彈道導彈。當年,火星-15型發射準備時間僅僅不到4小時。此情此景下,龐大、笨重,準備時間超長的“烈火-5”,一旦遇到其他掌握洲際彈道導彈的對手,別說是先發制人,自己可能先成了被動挨打的“活靶子”。
還有就是精確打擊能力方面,為了減少慣性制導系統不可避免的累積誤差,中美俄等導彈技術成熟的國家,其洲際彈道導彈都普遍採用複合慣性制導系統,打擊的精度比較有保障。而“烈火-5”只配備了單一的慣性制導系統,精準性存在質疑。
總之,像“烈火-5”這種代表印度最先進水平的導彈,也跟世界大國的導彈技術差距明顯。只不過跟其他“粗製濫造”的自產武器比,更靠譜些罷了。
大學軍事理論教師
導彈還行。
相比較坦克槍支,導彈更加高端複雜,而且戰略導彈這樣的重要武器,國際上是禁止擴散的,擁有戰略導彈的國家也不希望再有別的國家擁有。不同於飛機航母可以引進,印度只能獨立研發戰略導彈,畢竟用來運載核彈頭的東西,用別人的能放心嗎?
不逼自己一把,你根本不知道自己有多強大,印度在上世紀末頂著巨大壓力成為了非法擁有核武器的國家,他是有一定的決心和實力的,也正是這種逼自己一把的態度,印度的火箭導彈有較好的基礎,所以他才敢去探月,去火星,搞導航系統。
印度自己研發就好玩了,水平很讓他們自己滿意,特別是前幾年“烈火”5導彈試射成功,射程5000公里,可以運載1.5噸的核彈頭,覆蓋中國全境,印度媒體一時間就開始吹噓,印度擁有了洲際導彈,而國際上正兒八經的洲際導彈射程起步都在8000公里往上,於是印度提出了新計劃,下一代烈火射程將會達到10000公里以上,潛射彈道導彈2500公里,我覺得這是有可能的,不過需要時間,運載衛星的火箭技術轉化為運載核彈頭的導彈是兩碼事。
雖然不夠先進,而且烈火系列導彈實戰部署程度一般,但放眼亞洲,只有中國的戰略導彈實力強過印度,核武器規模印度也是亞洲第二,印度的烈火系列導彈功能較為完備,射程從300—5000公里都有,也算是不錯了。
止水興波
如今在武器裝備的領域,導彈已經是必不可少的武器,但是單論導彈這一個品種數量可是非常多,體系也是非常龐雜的。無論是空軍戰機的空對空格鬥彈、防空兵的中遠程地對空防空彈、戰略導彈部隊的戰略洲際武器,還是陸軍的反坦克導彈、單兵便攜式防空/反坦克導彈、地對地戰術導彈,還是海軍的潛射導彈、艦對海的反艦導彈、艦對空的防空導彈。對於以上隨便一型導彈、哪一款有印度比較出名、做的比較好一點的導彈呢?恐怕沒有吧。
印度像以色列購買的巴拉克-8型防空導彈,其最大射程才10公里,跟中國056型上裝備的海紅旗-10其實射程接近
號稱印度神盾艦的加爾各答級導彈驅逐艦防空導彈是用以色列的巴拉克防空型,導彈反艦導彈也是向俄羅斯購買的布拉莫斯反艦導彈。如果說算的上叫得上名號的估計也就是印度自己的"烈火"戰略導彈,但是就算這款導彈性能也勉強,只能算的上是夠用而已,畢竟核彈也不差那幾公里的誤差,但是這樣的技術北棒也掌握了,所以這樣的技術在國際上排名也是靠後的。
而印度也不是沒有自己製造的,印度軍隊的主要國產導彈是“阿什卡”防空導彈,它是以蘇聯薩姆6型為原型進行仿製而成,但自從1983年印度提出製造該型防空導彈計劃後,30多年後直到2012年才把技術穩定下來,和阿瓊坦克、光輝戰機同時期的"阿什卡"導彈是印度在那一個時期為數不多修成正果的武器。但是其最大25公里的射程也就印度人自己滿意滿意而已,連印度陸軍都表示自己要俄羅斯的s-300防空導彈,可想而知這樣的導彈怎麼會在國際上拍得上名號呢?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missⅰⅠe[導彈]
導彈-是一種攜帶戰鬥部、依靠自身動力推進、由制導糸統導引控制飛行、導向並且摧毀目標的“自航式炸彈”\\也稱為-飛彈。
正象提目出的那樣、神奇的印度盆友連普通的槍用子彈都需要大量進口、扔而、印度科技工作者雄心勃勃大幹快上了各類型的導彈武器系統,佩服。
來看一下印度盆友們“研發”多組裝成功的“國際大聯合”式的幾款導彈武器。
(
“
布拉莫斯”導彈是印度與俄羅斯聯合研製。)(俄產“紅寶石”Kh-61)
採用俄羅斯制導系統(核心技術)、屬於原蘇聯時代的“紅寶石”Kh-61系列產品。
俄羅斯在導彈武器研發上與美國存在不小差距、這型印度“國產”導彈性能如何?俄羅斯人都不表態。
2018年10月印度國産“無畏”巡航導彈再一次試射失敗……
巡航導彈的三道難題1、導航系統、2、小型火箭發動機、3、總體沒計,尤其是導航糸統、需要電子匹配地圖+慣性制導+GPS修正。
那麼、印度根本沒有本國的電子地圖和GPS導航系統、導彈打擊目標的精準度如何保證??
激光陀螺儀是導彈
武器系統的關鍵、核心技術目前掌握這項技術只有美國、俄羅斯、英法少數幾個國家手裡(屬於非賣品)、印度盆友的“國產”各類型導彈都是聯合擁有這項技術的國家合作而來。
印度的“烈火”系列近、中、遠程導彈
射程有300~5000公里系列產品型號、是印度的驕傲武器裝備。
關鍵技術掌握在好幾個國家手裡、印度整體導彈武器研發實力與巴基斯坦一個級別水平。
(巴鐵裝備的我國型號導彈系列產品)
(我國外貿版CM-302反艦導彈和c602是巴鐵的標配、技壓印度同類產品)
綜上所述,印度盆友的各類型“國產”導彈武器系統、整體技術屬於國際30年前的階段。
印度在導彈武器系統研發的路還很長、真正實現印度100%的“國產化”還差的遠、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孔乙己亂彈
是什麼跡象讓你覺得印度的導彈很不錯?不僅是印度的坦克與步槍,即便是印度的導彈也同樣的差勁。首先印度的自驗導彈是有水分了,許多核心部件都是向外國購買的,再加上印度導彈的試射向來不靠譜,就拿烈火5彈道導彈來距離,僅僅試射了五次就匆忙服役,而在這寥寥草草的五次試射中還有不少存在問題。即便彈道導彈服役之後,發射時依舊會存在布朗運動的殘次品。
可是為什麼導彈那麼不靠譜印度依舊會讓其服役呢?因為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彈道導彈。彈道導彈基本上都是攜帶核彈頭使用的,也就是說這些導彈僅僅是用來進行核威懾的,並不會頻繁使用,所以只要能有那麼一次成功試射就算完成了。
綜上所述:印度的導彈並不是不錯,而是因為根本就不使用所以就不會頻繁爆發出問題。但也僅僅限於導彈裡技術含量最低的彈道導彈,像是反艦導彈、防空導彈、空空導彈、巡航導彈這類高精密導彈,印度依舊是需要向外國進口。
九品侍衛
印度生產的戰鬥機、坦克、步槍,都因為其軍工產業不發達、不完善、落後所致。連簡單的仿製都需要來回折騰好多回,到最後還達不到預想的目的。說白了就是連基礎軍工業都沒有做好!不重視基礎的軍工業研製與製造,只能說是在想著製造先進武器裝備而無能為力!
印度目前倒是仿製藥還可以,軟件打工仔都還不錯,至於導彈技術,連朝鮮都不如。印度目前能拿出來的導彈也就是那麼一些比較落後的打了折扣的導彈,裝上那些個核彈頭,耀武揚威的大言不慚的利用核武器,不怕這個不怕那個了。事實上印度的導彈技術是比較落後的,當然有與沒有是不一樣的,有的話基本威懾還是存在的。但是核導彈的性能落後、精度不夠、生存力不強就不能有效的作為威懾武器,350公里的射程,也值得炫耀的。
先看印度最先進的空射導彈“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導彈,印度與俄羅斯聯合研製導彈,印度50. 5%,俄羅斯49. 5%,主要技術還是由俄羅斯掌控。350公里射程,2. 8馬赫速度,印度為之得意的是全球最難防導彈和最危險的導彈。印度對自己的導彈技術的要求也許本來就不高,能對付巴基斯坦就可以了。
其次“烈火-5”彈道導彈,5000公里射程,稱之為洲際導彈,這是印度削減版洲際導彈。印度聲稱動用了很多新技術,精度優越,處世界導彈精度第一,連美國都不會這麼去貼金的,印度倒是敢於這樣去吹了。事實上,“烈火-5”導彈得多彈頭技術、車載設備等的都未能很好的解決,還不能服役就已經落後世界先進導彈整整一代了。
K-15導彈700公里射程、K-4導彈3500公里射程,這兩款海軍型導彈的都是不成功的導彈,被國際社會淪為笑資。“烈火-1”射程700公里,重約12噸,可攜帶1噸核彈;“烈火-2”彈道導彈重約16噸,射程2000公里,長約20米;“烈火-3”為中程彈道導彈,採用固體火箭推進技術,射程3000公里;“烈火-4”彈道導彈採用激光陀螺、新型固體火箭發動機以及碳纖維新材料,射程達4000公里,長20米,重17噸。還有印度的大地戰術導彈等的,都不是非常優秀的導彈。
雖然被國際社會所嘲笑,對於一些客觀的戰略觀察家倒是認真的分析過印度的真正進步之所在。20年內印度研製了五款彈道導彈,以及潛射導彈,射程從不到1000公里到5000公里,最後還發展了個衛星發射技術,一箭104顆衛星技術,創造一箭多星的世界紀錄。接下來準備研製“烈火-6”,估計想達到10000公里的射程。
只能說,印度努力的在追趕導彈研製技術,還不能說印度的導彈就很不錯了,雖然性能落後,但還是研製出來了,能用總比沒有的好,還有一個就是以此為契機,努力研發製造全球最先進的導彈。搞不好,經過不懈努力的努力,印度還真有可能發展出世界一流的導彈出來,只是大家得拭目以待。
科沁雜談
這麼說吧,印度軟件也可以。印度導彈其實也不行,都是仿製的。導彈也很深,要想有很容易,買幾款防空導彈,反艦導彈,逆向工程(進行測量,仿製之後就行了)。然後稍微改一下制導方式就能做地對地導彈。但是要玩得好。就需要建立一套分佈全球的遙測系統,一套衛星遙感系統,定位,授時等。比如東風21為什麼敢反艦,我國可以24小時實時監視美國的航母位置。甚至核潛艇位置。所以我們可以對美國的艦隊進行實時的打擊。末端制導直接靠衛星定位就可以進行末端機動和校正。
印度可以嗎。不行。胡塞武裝也可以玩地對地導彈。用薩姆導彈改的。坦克,步槍。
是一個體系性的工業。坦克的核心技術包括大口徑,大倍徑滑膛炮,需要非常核心的鍛造工藝和冶煉工藝。。大功率柴油發動機。而且要功率大,體積小。。另外夜視儀,火控系統,雙向穩定系統,穿甲彈等都需要一套工業子系統。步槍呢也一樣。從設計到定型,既要可靠,適應性強,還要成本低,成體系。包括班用機槍,步槍,通用機槍,需要統一口徑除了,制式子彈,鋼芯穿甲彈,重型機槍彈,步槍彈你等這也是一套工業系統。
印度人單個工業科目厲害,要是成系統,多單位協同的製造工業。所以,印度人目前工業不行。
主要是制度問題。聯邦制,各地自治程度高。
另外種姓制度。財閥壟斷制度等導致。
還有很嚴重的科研能力缺乏,大量核心企業,公共業,銀行,金融業都是外資,財閥。嚴重製約了印度製造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