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楚国人为何这么有自信?

公元前224年,秦国派大军攻打楚国。项羽骁勇善战的祖父项燕大将军带领10万楚军与60万秦军对战,耗时近一年后,终究寡不敌众,楚军溃败,项燕自杀。两年后,楚国灭亡。

战国时期从公元前230年起,秦国耗时近10年时间,陆续兼并其他六国,从此完成统一大业。完成统一大业的秦始皇,多次东巡以展示自己身为始皇帝的威仪。但位于东南方的楚国自灭亡之后,就一直流传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话语。

熟悉历史也都知道后来灭掉秦国的还就是楚人:在大泽乡振臂一呼,天下响应的陈胜是楚人,他建立的政权称为“张楚”;率江东子弟渡江,成为抗秦主力的项羽也是楚人,他建立的政权称为“西楚”;总领群雄,收拾河山,建立一个空前统一的大汉王朝的刘邦也是楚人。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楚国人为何这么有自信?

这真的是神预言?神诅咒?又为何偏偏跟楚人有关系?“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体现的是楚人的自信、决心、仇恨还是兼而有之?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典故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那么,楚南公为何出此言?这就要从秦楚之间的恩恩怨怨说起。

秦楚之间的恩恩怨怨

公元前312年,秦国想攻打齐国,担心齐楚联盟,于是派张仪用离间计,许诺如果楚国不与齐国结盟,就会割让商于600里土地给楚国。不料,楚国和齐国断交后,秦国不认账,只给了楚国六里地。楚怀王恼羞成怒,出兵和秦国作战三次,三次皆败,不仅没收回商于,还丢失了汉中600里,楚国元气大伤,开始仇视秦国了。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楚国人为何这么有自信?

公元前299年秦国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秦昭襄王又派张仪去见楚王,说是在武关这个地方一起商量一下。屈原就劝楚怀王不要过去,结果楚怀王不听劝。

楚怀王去了之后,就被秦国扣押,秦国威胁他说你给我土地我就放你回去,楚怀王不从,同时楚国别立新王。公元前296年楚怀王客死在了秦国,秦国归还了楚王的尸体,在那个时候楚国上下悲伤愤怒,秦楚关系彻底破裂,楚人心里就充满了强烈的对秦国的怨恨。

就在这种情况下上面提及的楚南公说出了:“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句话。

1、楚虽三户,并不是指楚国只有三户人家,而是指楚国的三个大氏族屈、景、昭3族。

2、这句话虽然出处是在《史记·项羽本纪》中,但是并不是项羽说的,而是楚南公说的。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楚国人为何这么有自信?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预言的实现,基于楚人上下团结的复仇力量

关于楚人的性格,屈原曾在《国殇》中的描写到:“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这就是楚国人的心,尚武的楚国,面对秦国从来只有决死之心。而秦楚百年,楚国人对秦国的仇恨更加炽烈。

楚南公深知楚人对秦国的怨恨,明白人心的力量,故而说出了“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预言,这句话体现了楚人铁骨铮铮的爱国之情以及复仇的决心。楚人所遭受的耻辱和悲伤有多大,复仇的时候必定要加倍偿还,相信凭借楚国人的意志,后世子孙们一定会打败秦朝替祖先报仇。预言或者说是诅咒的成功实现,也正是基于楚国上下对秦国的怨恨,一种浓烈的复仇情感。

为何楚国人这么有自信?

1、首先楚国地大物博:当时其他国家都在黄河流域,而楚国主要国土却是在长江流域。当时的楚国各种高山险阻秦国并不能一一征服,给了楚国残余势力很好的喘息之机。

2、楚国的政治因素所决定:战国时期的楚国是唯一没有经历变法的国家,楚国内部还有很多有势力的氏族,例如后来起兵反秦的项氏一族。楚国的建立更加像是今天的联邦制国家,虽然国家的名号没有了,但是有势力的大族依然还在,也就有了后来对抗秦国的根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