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的奴隸制在後來並沒有興起,是因為周朝的制度

導語:

在現今,關於古代歷史上的一些爭議,也是源源不斷。而中國古代到底有無奴隸社會?也是一個爭議不斷的問題,不僅是在專業學者的領域受到不同的意見分歧,在普通群體中間,也是有大部分人持著不同的觀點,但無論是怎樣的觀點跟分析,都離不開正確的歷史進程。通過各種資料史實來做正確的分析,總會得出結論。

對於夏、商、周這三個朝代,在現代的歷史資料中,也把這三個朝代統稱為奴隸社會,而大部分人對此也發出了疑惑的聲音。奴隸這個詞彙是從古代就有的,而關於奴隸制,並不是源自古代中國,而是源於西方的古希臘跟古羅馬。有趣的一點就是,只要是城邦制度的國家,都需要依靠奴隸制為統治階層謀得財富跟利益。而古代中國於此比較,奴隸制並不是直接為統治階級產生財富的直接因素。

夏商的奴隸制在後來並沒有興起,是因為周朝的制度

被奴役的黑人奴隸

奴隸制度與封建制度的區別

相信大部分人都知道,中國的封建王朝是從秦朝開始的。在秦以前的春秋戰國時期,其實奴隸制度就已經名存實亡了,這個時期因為戰亂,奴隸們可以有自己的財產,可以通過自己的實力來翻身,而在戰國時期,奴隸階層早就已經被推翻了。

區別:兩者最大的區別,奴隸制度裡面的奴隸是直接被作為生產工具的,完全沒有任何的人生自由,甚至生殺大權也是全部的在奴隸主的手中。而封建制度之下的地主階級,對下面勞作的農民的剝削較為輕,比之奴隸跟奴隸主的關係來說,確實是十分的輕,而對於生殺大權,上面的人也不能輕易的掌握。

總之,奴隸制度下,奴隸們的生命是比草賤的,根本沒有自己的人身自由權利。而封建制度在此制度之上,也進步了許多,而一般都是僱傭的關係,奴隸制是直接的買賣關係。奴隸的買賣也是面向於家境比較貧窮的人家,或者是俘虜跟他國的人民,是完全沒有人性而言的。但奴隸制度也是原始社會過渡到文明社會的必要進程。

夏、商、周這三個朝代的奴隸制度

夏商的奴隸制在後來並沒有興起,是因為周朝的制度

夏朝疆域

對於夏朝,其實神話傳說的色彩比較多,又因為年代太過於久遠,考古遺蹟挖掘起來也是十分的困難,因為這些因素,有很多人否認了這個朝代存在的事實,但是,夏朝是真真實實存在的。這個朝代也是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文明的起源,夏朝是我們文明的根源,並不是靠著一些道聽途說的觀點,就能把這曾存在於歷史中有血有肉的朝代抹去。

夏朝建立約公元前2072年,於公元前1600年止。據記載,夏朝也是第一個建立了王位繼承製度的朝代,夏朝也是第一個奴隸制王朝,但這個時期的夏朝,奴隸制度也是處於萌芽的階段,但基本的結構制度已經出現。商朝於公元前1600年到公元前1046年,商朝是歷史上有大量同時期文字記載的朝代,而商朝也是奴隸制最為發達的時期。在這個時期,各種制度也比之夏朝得到了更大的完善,夏朝還明顯存在的部落殘餘,在商朝也徹底消失。

夏商的奴隸制在後來並沒有興起,是因為周朝的制度

商朝地圖

商朝最明顯的地方,就是加強了官僚體制,也在很大的程度上確立了統治階級的行使程序。於此同時,這個時期的奴隸制也比之夏朝鼎盛了不少,商朝的青銅器,以及王公貴族們住的宮殿,都是十分的宏偉壯觀,也可以分析得出這個時期的奴隸制達到了鼎盛。商朝被周朝替代之後,周朝在商朝的基礎上,更加完善了國家的機構,還發明瞭分封制、宗法制、井田制等一系列比較完善的制度,雖然周朝也是奴隸社會,但是在本質上,卻跟一般的奴隸社會,奴隸制有所區別。

在夏商比較興起的奴隸制,其實在周朝統治之後,也因為周朝完善的法制下被打破,到周朝之後並沒有得到進一步的發展。但是奴隸制度是存在的,只是介於生產製度的進一步完善,加之井田制的產生,讓奴隸制度沒有那麼的明顯跟興起。周朝時期,也因為其政策的改善,讓原本一些等同於奴隸的底層人們有了能夠翻身的機會,就是通過這些政策成為國家正式的公民,也是因為如此,才讓周朝的奴隸數量並沒有十分的多。

夏商的奴隸制在後來並沒有興起,是因為周朝的制度

周朝疆域

為什麼現在大多數人質疑古代的奴隸社會?

因為中國古代的社會比之西方古代確實存在的奴隸社會來說,二者之間存在的差異也是十分的大,夏商周雖然都有過奴隸制度,但是奴隸的數量並不是那麼多,統治階級也並不是直接靠著奴隸來獲取財富,而古代的奴隸們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來說,有著自己的人生自由權,能支配自己私有的財產。也可以分析,其實中國古代並沒有過很成熟的奴隸制,對於奴隸階級這個層次的支配,其實也不是顯得那麼的重要。

但是奴隸社會是確實存在的,在商朝時期也是十分的興盛,到周朝時期,王朝的進一步鞏固之下,奴隸社會也漸漸的開始消亡,在戰國時期奴隸制度被徹底的廢除。如果跟西方國家作為對比,那麼中國古代的奴隸確實沒有西方國家那麼的有存在感,但是奴隸是有的,而奴隸制度也是貴族階級們發明的,奴隸社會也確確實實成為封建社會的過渡。

夏商的奴隸制在後來並沒有興起,是因為周朝的制度

古羅馬奴隸石雕

總結:

雖然奴隸制度跟奴隸社會存在著許多的疑點,但是我們也不能把這些全盤否認。在此,古埃及也有一處十分有趣的發現,關於參加建造金字塔的人們,有大部分認為是底層人民,或者是奴隸,但是有考古的記載,可以發現這些人民是被僱傭的。對於這點,也可以知道,國家不同,所產生的生產觀念與價值也是大不相同的,我們應該找到屬於本國自己的衡量觀念。

而中華民族的文明一直延續了五千年,跟其他國家比較,都是足以自豪的。對於古人的智慧,跟古代的種種歷史,我們更加應該有屬於自己的衡量方法,這樣才能夠更大程度的貼近真實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