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二手房一漲一跌 武漢買房陷入艱難抉擇期

最近武漢的購房者比較困惑。

一方面,武漢多個區域的新房價格依然不斷被刷新。另一方面,武漢二手房的價格卻跌跌不休,大有重回2018年的趨勢。武漢樓市漲跌分明的市場行情,著實讓人摸不著頭腦。

現在是應該緊跟新房漲勢快馬加鞭入市,還是參考二手房行情,慢慢等跌淘好房?

多區新房價格突破最高價

東西湖房價再破18000元/平

11月15日,東西湖區的青青佳園3號樓、4號樓取得預售證,2棟樓整體備案均價為15158元/平,再加上3000元/平的裝修費,該項目均價成功突破了18000元/平,較上期價格上漲1000元/平。該項目上期整體均價為17158元/平。

蔡甸、後湖、白沙洲房價再刷新

11月第1周武漢20盤入市,日光盤佔比25%。蔡甸、後湖、武昌新盤再創片區房價天花板。其中蔡甸正商書香華府11月8日開盤均價11165元/平,這是繼德信江南大院(10210元/平)之後,蔡甸房價再創新高。江岸區後湖板塊純新盤漢悅府坤璟開盤均價19800元/平,這也是繼仁恆公園世紀(20392元/平)之後的又一個近2萬元盤;融創望江府再度刷新白沙洲片區房價,房價達到21300元/平。

這一年武漢二手房價每平跌了1300元

而與此同時,武漢二手房的價格卻一直處於下跌的狀態。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4-7月二手房連跌4個月,8月偶然上漲之後又步入下跌通道,在9月-10月又連跌2個月。

其中,10月武漢二手房環比下跌0.3%,同比去年僅上漲0.3%。

新房二手房一漲一跌 武漢買房陷入艱難抉擇期

據吉家網大數據中心監測,武漢二手房房價已經連續下跌一整年了。從去年11月的17194元/平下跌到今年10月的15896元/平,相當一平方跌了1300元,100平房產一年少賣13萬,房東忍痛割肉慘痛無比。

武漢新房二手房價格一漲一跌,買房一定追新房拋二手房?其實,並不能如此草率地做結論。我們先看一組成交數據。

武漢成交突破2018年記錄

雖然經歷了史上調控最嚴的一年,武漢樓市的成交量卻比大家想象的更為樂觀。

根據武漢房管局數據顯示,1-10月武漢新建商品房銷售193924套,其中,新建商品住房銷售168455套。而11月前18天,武漢新增商品住宅銷售9577套,加上這個數據,武漢市新建商品房銷售就已突破20萬套,其中商品住宅總銷售量達177724套,成功突破17萬套,而2018年全年武漢市新建商品房成交207926套,其中住宅成交166362套。

這意味著,武漢刷新了2018年記錄。

事實上,武漢二手房市場成交更為耀眼。

據房管局數據,今年1-10月武漢二手房成交86866套,成交面積876.20萬平方米,環比增長9.87%,同比增長27.38%;其中,二手住房成交81552套,成交面積765.33萬平方米,環比增長10.87%,同比增長26.15%。

而2018年前11月武漢二手住宅合同簽約套數8.07萬套,同比僅增長1.55%。由此可知,今年前10個月二手住宅的成交比去年前11月還多出了近1000套。

隨著新房二手房庫存繼續增加,二手房價格出現回調。而新房限價的鬆綁,樓市價格正式迴歸市場。伴隨著一二手房價格倒掛的消失,武漢樓市成交回歸理性,新房和二手房市場紛紛刷新成交記錄。在武漢樓市,具有優質學區資格的“老破小”、佔據稀缺生態景觀的二手房,秒殺新房是毫無壓力的。在新房市場,庫存承壓嚴重的區域,板塊分化明顯,部分新盤性價比不高,去化較艱難。

此時,買房單純看新房或者二手房價格走勢,未免太單一。購房者不妨結合自身實際需求,淘一淘性價比更高的房產,而就在昨天,央行宣佈最新5年期以上LPR降息,房貸基準利率下降至4.8%,給低迷的樓市注入一針強心劑。“降息週期”已悄然開啟,這或許預示著樓市拐點來了?入市“抄底”的機會到了!但是在武漢市場有兩類房產也請小心避開。

一,不帶任何附加資源的老房子。

學區為房屋提供了巨大的附加值。沒有好學區,老房子就會黯然失色。首套剛需一般資金有限,才會選擇忍受老房子環境惡劣的缺點,購買這種“老破小”暫時性居住,但是隨著家庭居住需求的提升,需要改善居住品質的時候,才發現老破小樓齡太老,接盤者太少,不容易賣掉了,出租也租不到什麼好價錢。

二,地王項目

在樓市火爆的那2年,武漢土拍價格屢屢刷新,區域地王頻現。如今這些地王項目開始紛紛入市,而調控的這一年,市場行情突然轉向,新房二手房供應量上來了,可選擇的房子多了許多,但是地王項目拿地成本高企,限價放鬆後,備案價居高不下,與同地段項目相比,地王項目如果不能在產品上有所突破,買入後在一定時間可能只能站崗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