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唱:“媽媽別上班,上班也掙不了幾個錢”,寶媽怒懟幼兒園老師

文|小魚奶爸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孩子們都是愛模仿的,不論在喜歡的動畫片裡聽到的也好,老師教的也好,總是那麼幾首歌反反覆覆唱。

其實,別看只是這樣哼唱的歌曲,其實對孩子的價值觀形成也有影響。

就像我們小時候唱的“讓我們蕩起雙槳”、“我的好媽媽”之類的,旋律都比較輕快,歌詞也積極向上。

但現在的孩子由於接觸到的網絡信息比較多,上崗的老師年齡也越來越小,因此學習的歌曲也就複雜很多。

這未必不是件好事,只是家長和老師也要有意識幫助孩子篩選,不要被一些不那麼正面的歌曲影響個性發展。

娃唱:“媽媽別上班,上班也掙不了幾個錢”,寶媽怒懟幼兒園老師

娃唱:“媽媽別上班,上班也掙不了幾個錢”,寶媽怒懟幼兒園老師


​孩子放學後總唱同一首歌,歌詞引寶媽不滿

小李的孩子送入幼兒園不到幾個月,出現的變化令她欣喜。除了比以前更外向,喜歡融入集體中玩耍之外,還學會了做手工,每天從幼兒園放學回家後還能時不時哼幾首歌曲。

最近這段時間放學後,孩子總唱同一首歌,小李並沒有很在意。

有一天,她在洗手間給孩子洗衣服,聽見孩子又在房間裡唱了起來。然而聽清歌詞後,小李才發現這首歌有問題,當即放下衣服打開手機,在家長群中找老師討說法。

歌詞內容是這樣的:“媽媽別上班,上班也掙不了幾個錢。爸爸,我愛你勝過我媽媽,你打拼是為了這個家……”

小李認為,這樣的歌詞是潛移默化中讓孩子忽視自己的付出,對價值觀形成可沒什麼好影響。

於是,便在群裡怒懟老師,認為現在教育孩子的風氣是越來越不正了

,這樣的歌實在不應該教給孩子。

娃唱:“媽媽別上班,上班也掙不了幾個錢”,寶媽怒懟幼兒園老師

娃唱:“媽媽別上班,上班也掙不了幾個錢”,寶媽怒懟幼兒園老師


​分析

對於學齡前兒童而言,音樂教育是幼兒藝術領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不僅能發展孩子的音樂審美能力,也能促進情緒情感和創造力的發展。如果能帶動身體動作,還能加強孩子的肢體協調。

另外,歌詞也是發展幼兒認知的一個重要途徑。孩子們可以從中慢慢了解這個世界,這也是為何一些安全教育知識以歌曲為載體,更能讓孩子記住的緣故。

也就是說,幼兒歌曲在教育中的作用不可忽視,這也就要求老師和家長在給孩子選歌曲時多加考量。

娃唱:“媽媽別上班,上班也掙不了幾個錢”,寶媽怒懟幼兒園老師


​適合孩子唱的歌,應該滿足什麼特徵?

1)節奏感強,旋律易頌唱

兒童時期恰恰是語言發展的關鍵期,而兒歌是必不可缺的一種教育手段。

此時的孩子對節奏較為敏感,由於音樂和語言的共性比較強,也存在高低、強弱、快慢、音色的變化因素。

因而,一首適合孩子唱的歌,一定要容易頌唱,才能為口語表達打下基礎。最好能旋律歡快一些,給孩子積極明朗的感覺。

娃唱:“媽媽別上班,上班也掙不了幾個錢”,寶媽怒懟幼兒園老師

​2)道理淺顯

一般而言,兒歌中的歌詞都需要淺顯易懂,單純集中地描寫某一件事物或某一個道理,才能讓孩子從中受到教育。

當然,前提條件就是歌詞中的價值觀,一定要是能引導孩子積極成長的。像上文所說的這種偏頗的歌詞,就不適合教孩子唱。

3)篇幅短小

由於兒童的理解能力和記憶能力都比較弱,因而為適應其發展特點,兒歌的篇幅通常都比較短小。

並且,孩子能在不斷重複中瞭解其中的知識、道理與教訓,這對分辨是非、增長認知而言意義非凡。

當然,除了老師在學校裡教的之外,家長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有意幫孩子篩選歌曲。影視作品或網絡上一些不那麼營養的兒歌,儘量讓孩子少接觸,教育要從細節做起。

二胎奶爸一枚,擅長兒童心理和教育領域,跟大家分享我的育兒心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