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合·耶魯新經濟發展論壇舉行 聚焦數字化轉型之路

11月16日,“重構·未來——企業數字化轉型路徑與展望” 國合·耶魯新經濟發展論壇在京舉行。來自科技、金融、投資、學術等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企業領袖,以及“國合·耶魯全球領導力培養計劃”的企業家學員近200人共同參與這一思想盛宴。

從《“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到《智能製造發展規劃(2016-2020年)》,再到《“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無不彰顯國家對數字化轉型的重視。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持續創新和滲透擴散,新一輪工業革命正在全球範圍孕育興起,數字化轉型已成為企業不可迴避的議題。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原副主任、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執行局主任張曉強指出,要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取得了顯著成績。2018年,中國的科技研發支出佔GDP比重達到2.19%,總量大約3700億美元,居世界第二位,佔全球科技研發投入的比重達到16.6%。中國科技創新已發展到一個新階段,具備積極參與和引領國際科技合作的基本條件,總體科技水平已經進入跟跑和並跑、領跑並存的歷史新階段。”

張曉強認為,政府要加快推動高速、移動、安全、泛在的信息基礎設施體系建設,加強對基礎研究關鍵技術攻關的支持,要完善數字經濟、數字化監管體系,要拓展數字化公共服務,比如要加大公共數據資源的開放力度,打造新型智慧城市等。在企業層面,如阿里、騰訊、百度和一批互聯網公司,本身就是以信息技術為基礎成長起來的。很多數字創業公司一成立就以數字技術為基礎,這類的企業肯定有進一步的升級發展空間,在生產型服務業、服務貿易、跨境電商、文化旅遊等多方面開拓進取。同時他認為要更加重視與實體經濟,特別是工業的深度融合,在製造業,特別是高技術製造業、交通運輸等方面,開闢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另一方面也必須全方位地加強國際科技創新合作,積極融入全球的科技創新網絡。在合作與競爭中充分發揮不同國家的比較優勢,提高效率,趨利避害,互利共贏。

對話一:融合——數字洗禮下企業的重新定義

在和靈投資管理(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長卞華舵主持下,深蘭科技創始人、董事長兼 CEO陳海波,杭州海興電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黨委書記李小青,傳化集團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浙江新安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吳建華,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王章偉,潤澤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創始人周超男就“融合——數字洗禮下企業的重新定義”展開了對話,。

企業家學員介紹了各自企業的數字化過程,如何打通全方位、全過程、全領域的數據流動與共享,實現信息技術與業務管理的真正融合,構建更加豐富的合作伙伴,幫助企業邁入數字化和智能化的時代。

對話二:碰撞——數字金融重構產業生態

“碰撞——數字金融重構產業生態”分論壇由《財富》(中文版)執行主編章勱聞主持,中國人民銀行科技司原司長陳靜,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中國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金融系副教授黃張凱,中國光大銀行數字金融部副總經理熊福林,國鐵吉訊科技有限公司CEO潘運濱,愛奇藝副總裁王學普參與對話。

與會嘉賓指出,數字化不僅為實體產業的生態構築奠定了堅實基礎,也為金融行業的業務轉型指明瞭嶄新方向,更為產業部門與金融部門價值創造的進一步深化提供瞭解決方案。而在機遇出現的同時,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信息安全問題、嚴苛監管環境,都為企業數字生態的構築和發展提出了嚴格要求。

論壇期間,北京創新科技研究所所長、國合•耶魯全球領導力培養計劃負責人陶真隆重介紹了北京創新科技研究所成立的背景、意義、主要成果及願景。已經成立18年的北京創新科技研究所在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大背景下重裝出發,將與國合耶魯培訓項目及校友會形成緊密合作,一方面為教學組織更為廣泛的專家資源,提供研究成果與案例;另一方面,創新所將根據對相關產業研究的進度組建專業委員會,與校友會開展的各項校友活動形式良性互動,並針對國合耶魯學員在學習之外產生的需求提供賦能型諮詢服務。

在國合·耶魯導師、學員的共同見證下,國合·耶魯校友會隆重成立,北京帝恆集團創始人、董事長曾鈁擔任國合 • 耶魯校友會第一屆會長,他表示要當好校友會的“建築師”,校友企業的“橋樑”和“紐帶”,以及國合耶魯“新經濟大本營”的“火炬手”和“聚光燈”。

論壇由新華網客戶端執行CEO、新華社主任記者席卿主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