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從小培養一個守時的孩子,這裡告訴你

文| 球球

我有一個超級墨跡的兒子,因為他有一個墨跡媽。

每天早上他上學前都是晃晃悠悠,一會玩會玩具,一會撥弄個東西,反反覆覆的催才能把小少爺送出去,臨出門之前還得和你約定咱們還沒玩卡片哦。我的大爺,您趕緊走吧。

經過我一段時間的反思,發現其實沒有時間觀念這事不能完全賴娃。

怎樣從小培養一個守時的孩子,這裡告訴你


時間觀念的培養是一種長期習慣的養成。能夠合理的安排時間對於每個人來說都非常重要,沒有好的時間觀念對孩子今後人生,也會造成很多的負面影響。

一個對時間概念模糊的人往往不會尊重別人的時間,遭受失敗和挫折的幾率,也比那些有時間觀念的孩子高上很多倍。

那麼孩子的時間觀念從什麼時候開始培養呢?我覺得儘早培養。

當孩子還是嬰幼兒的時候,良好的作息習慣不但有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也利於他更好的融入社會環境。

等到孩子長大入園時,有良好作息習慣的孩子,會更快適應幼兒園的生活節奏。

而平時生活習慣不好的孩子難免面對,晚上不睡早上起不來,午睡的時候興奮,下午又犯困,所有的時間都是趕著走,再加上入園焦慮,難怪孩子不愛上幼兒園。

怎樣從小培養一個守時的孩子,這裡告訴你

時間管理能力強的孩子往往專注力也比較強,這又影響到小學以後是否坐得住,初中高中能否合理安排課業,以及日後工作生活的安排。說是影響了人的一生也不為過。

我覺得作為父母幫孩子養成自我管理的能力,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我們不能永久的陪著他們,但良好的習慣會一直幫助他們。這種時間意識可以從小培養。

首先要幫助孩子建立時間意識。

美國的家庭經常用這樣的句式It's time to... ,是的,我們可以對孩子說。

比如“現在是中午12點,是我們吃午飯的時間。”

比如“現在是讀繪本的時間。”

時間感的建立越早越好。當孩子在外面玩我們可以先約定回家的時間,然後這樣告訴他,“寶貝現在是7:20,我們還可以玩10分鐘,就需要回家了。”


怎樣從小培養一個守時的孩子,這裡告訴你



孩子沒有具體的時間概念,每隔幾分鐘對他進行一個提醒,我們還有6分鐘,3分鐘...這個過程也是讓孩子體會時間長短的過程。

現在的家庭時鐘變成不常見的東西,但其實可以給孩子準備一個時鐘。根據指針的變動或者數字的改變,感受上午九點和下午七點的不同,懂得在固定的時間有一些固定的事情要做,這也是時間規則的建立。

其次是培養管理時間的能力。

從我個人的體驗,當有明確的時間規劃的時候,我會做更多的事情,並且有條理。同樣的時間當我沒有規劃的時候我的做事效率很低,並且頭腦往往不清晰。

吃飯的時候想著衣服沒晾,收拾衛生看到魚沒喂,結果一上午衛生也沒收拾好。後來我把一天需要做的事情列下來,再按照事情的緊急重要程度來處理,情況就改善了。

有了這樣的經驗我會對孩子進行引導,例如我現在問回家第一件事情做什麼?我兒子會回答:洗手。這就是他的概念,對事情進行分步驟,回家要脫鞋,洗手,然後再玩。

如果晚上想玩英語卡片,事先講好如果磨蹭,那麼繪本閱讀的時間就沒有了,需要提前洗漱準備,這樣英語卡片的時間就不會佔用繪本閱讀的時間,讓他了解時間的珍貴。


怎樣從小培養一個守時的孩子,這裡告訴你



大一點的孩子還可以列出當天需要完成的事情,根據情況進行分析和安排,同時培養了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再次,引導孩子尊重他人的時間。尊重他人時間真的是做人基本的修養。對時間不敏感,經常遲到的人,往往得不到別人的信任。

對於孩子來說準時到校就是社會對時間考驗的第一次打卡,以後對待時間的態度往往也是從小形成的。需要注意的是按時接孩子放學也很重要,當所有孩子都離開了,孩子心中的痛苦不說,也會混淆時間概念。

我們可以設定一個固定的時間段,或者其他儀式感的方式,告訴孩子現在是我的時間,如果你需要我做什麼請你等待。

我們的行為也向他傳遞一個信號:要尊重別人的時間。另外在我們想要做一件事情,孩子拖延時間的時候,可以對他說:“五分鐘之後我再來找你,現在我要去做**”,讓他意識到所有的時間都是有價值的。

利用生活中的這些小事,培養孩子具備管理自己的時間的能力,不但能提高時間使用的效率,這個過程也是塑造人格的過程。

懂得珍惜時間的人也將是一個信守承諾,體諒尊重他人,條理清晰的人,還可以利用節約下來的時間做更多自己想做的事,何樂不為呢?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