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的一段話,結論令人不解:岳飛北伐必敗,秦檜是大功臣?

1140年,岳飛揮師北伐,將金兀朮打的落花流水,眼看直搗黃龍在望,但卻接到宋高宗趙構十二道金牌,以至十年功廢,岳飛憤惋泣下“十年之力,廢於一旦”,最終不得不班師回朝,給後世留下無數遺憾。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宋高宗不召回岳飛,他真能實現“直搗黃龍,踏破賀蘭山缺”的豪言壯語嗎?對於這一問題,康熙認為金國滿萬無敵,岳飛北伐必敗,屬於雞蛋碰石頭!

康熙的一段話,結論令人不解:岳飛北伐必敗,秦檜是大功臣?

清朝康熙皇帝在《御製文集》第三集卷十九有《宋高宗父母之仇終身不雪論》,就談及了這一話題。

金兵破遼之後,兵已滿萬,人強將猛, 非宋之所敵,明矣.......(岳飛)必勝金兵於朱仙, 生還二帝於汴京, 朕實不信也。上無慣戰之良將, 下無用命之士卒......(趙構)若使復仇雪恥, 再整江山, 實不能也。

康熙語中的“兵已滿萬,人強將猛, 非宋之所敵”,即金兵滿萬不可敵,宋朝遇之必敗。對於岳飛能夠在朱仙鎮打敗金兵,最終迎回二帝於汴京,康熙認為不可信。原因在於,南宋上沒有善戰良將,下沒有敢於用命的士兵,所以趙構想要恢復舊山河,客觀條件上不可能。

這一段話中,康熙雖然沒有明說岳飛北伐必敗,但卻明說南宋不可能“復仇雪恥、再整江山”。

康熙的一段話,結論令人不解:岳飛北伐必敗,秦檜是大功臣?

不過,康熙以明清之戰作比,卻幾乎直言岳飛必敗,屬於雞蛋碰石頭。

若論講和之非,我太祖高皇帝(努爾哈赤)因祖之仇,戊午起兵,戰必勝,克必取,所向無敵,有往必成......猶念中國塗炭, 數次議和明朝引南宋講和之非, 始終不悟, 歸罪兵部尚書陳新甲為秦檜,棄市示眾。發天下兵迎戰,如袁崇煥、毛文龍、洪承疇、祖大壽、唐通、吳三桂,前後千餘員,凡出關者,非死即降,靡有孑遺。

大意是努爾哈赤一向無敵,為了中國(明朝)百姓考慮,數次想與明朝議和。但明朝認為南宋岳飛沒有繼續北伐而功虧一簣,始終不肯議和,將陳新甲看成秦檜。然而,明朝聚天下之兵,但“凡出關者,非死即降”,所以岳飛北伐註定失敗。

康熙的這兩段話,基本意思有三:一,秦檜是南宋大功臣,議和確保了南宋延續;二,南宋“上無慣戰之良將, 下無用命之士卒

”,將岳飛、吳玠、劉錡、韓世忠等將一概否定,與金國作戰必敗;三,即便宋高宗支持岳飛北伐,也是必敗無疑。

康熙的一段話,結論令人不解:岳飛北伐必敗,秦檜是大功臣?

難道岳飛北伐真不能成功,我們對岳飛的惋惜只是痴心妄想?

這是一個假設的話題,很難判斷岳飛到底能不能成功,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岳飛如果北伐,絕非康熙判斷的這麼悽慘。

以《宋史》中嶽飛戰績而論,北伐成功概率非常高,但後人卻質疑《宋史》中對岳飛的記載,認為虛構戰績成分很高,原因很簡單,《金史》中關於岳飛的記載很少,且基本上是“敗”、“退”、“走”,傳遞了這麼一個信號:岳飛是一個無足輕重的人物,不堪一擊,經常被金兵打敗。

然而,金國為了策反南宋大將吳曦時,寫的一份勸降書卻露了陷,《金史·完顏綱傳》中記載,“且卿自視翼贊之功孰與岳飛?飛之威名戰功暴於南北,一旦見忌,遂被叄夷之誅,可不畏哉。”這一封信的內容,就佐證了《宋史》中嶽飛戰績並非虛構。

被扣留在金國的宋朝官員洪皓,留下的《洪皓行狀》中記載,“順昌之役虜震懼喪魄,燕之珍器重寶,悉徙以北,意欲捐燕以南棄之”。所謂順昌之戰,南宋主帥劉錡大破金兵,導致金國將珍寶北移,猶如鄭成功北伐時,順治欲撤退到關外一樣。與岳飛差不多,《金史》中沒有一點劉錡記載,劉錡能大破金兵,而比劉錡更強的岳飛,豈能做不到這一點?

康熙的一段話,結論令人不解:岳飛北伐必敗,秦檜是大功臣?

其實,從南宋形勢來說,無論是軍事、經濟、士氣、淪陷區民眾支持度等來說,都超過了金國,岳飛如果北伐,成功率非常高。

一,十年時間,金兵戰鬥力下降,而宋兵戰鬥力上升,韓世忠、劉錡等名將輩出,最具代表的就是岳家軍。尤其重要的是,北方大地上還有一支又一支敵後義軍,對岳飛北伐助力極大。

二,北方淪陷之後,金國橫徵暴斂,殺戮無數,導致北方哀鴻遍野,民眾普遍希望王師北伐,這對岳飛北伐非常有利。

三,經過十年發展,南宋經濟逐漸得到恢復,還有超過北宋的勢頭,這就為南宋或岳飛北伐,提供了堅實的經濟基礎,相反北方經濟卻急速凋零。

四,岳家軍連敗金兵之後,軍中民間都是士氣旺盛,金國卻士氣低迷,甚至出現金兵主動投降現象。因此,一鼓作氣之下,岳飛北伐儘管未必能直搗黃龍,但至少會取得很大戰績。

康熙的一段話,結論令人不解:岳飛北伐必敗,秦檜是大功臣?

可見,康熙要麼不瞭解宋金歷史,要麼懷著強烈的民族偏見。

由於康熙《御製文集》一錘定音,因此清朝之後,出現了為秦檜翻案現象,其邏輯出發點就在於:金國可以輕而易舉滅亡南宋,宋金議和是對南宋有利,讓南宋延續了宋朝國祚,所以秦檜是大功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