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飛:這可能是你對歷史最大的誤解,還原一個真實的岳飛

說到忠君愛國,有人不僅說了,做了,更是把精忠報國這四個字刻在了背上。這樣一說,大家肯定就知道了,我們今天要說的就是民族英雄岳飛。

岳飛出生在一個國家遭受外侮,備受欺凌的時代。岳母在岳飛小的時候就給他的背上刺上了精忠報國這四個大字。

這也一定程度上激發了岳飛的愛國精神,從小就努力學習本領,從20歲起,就先後四次從軍,投身於抗金報國的偉大事業中。

岳飛的一身功績我們今天就不一一陳列了,我們都知道的是,如果他當時能受到朝廷哪怕一點點的支持,或許能夠幫助趙構建立一個無比強大的王朝。可是歷史終究是經不起推敲的,他和諸將籌備了十餘年的北伐計劃,算無遺策,佔盡天時地利人和的時候,被連下12道金牌召回。

當時的岳飛已經帶領軍隊打到了什麼程度?

當時北伐的計劃是要做到“直搗黃龍”、徹底消滅金國。

除了要求本部軍隊能征善戰,還要求人數上至少有著20萬的數量,更要有友軍的協同,要求敵後義軍和敵佔區百姓的支持,要求“陝西五路叛將”的反水,甚至要求金國內部、後方的各個被壓迫民族起來反抗。

最後,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有一個最起碼不會拖後腿的朝廷。可惜當時就差了這最重要的一點。朝廷撤回了左右路的大軍,再以岳飛本軍孤立無緣為由,要求撤軍。打仗這種事本就非一人之力,撤走了大批軍隊,就算岳飛還想打,還能怎麼打?

那有人問了,皇帝趙構即使再慫包,遇見這樣的臣子送上來的千古功業,他就不動心?你別說,他還真動心了,剛才不是說他讓秦檜發了12道金牌給岳飛嗎,那是在他接收到捷報前做出的決定。金牌發出去沒多久,才收到捷報,他當時也動心了,想著這一次說不定真的可以收復失地,重振王朝。沒能能拒絕中興之主這樣的稱號。

於是他先命令自己的親軍將領楊沂中率軍北上,接著又允許岳飛暫止班師,傳遞的意思大體就是,如果確實有機會,可以兩軍會師,如岳飛所想的那樣直搗黃龍。

但問題是,出乎所有人包括趙構預料的是:由於秦檜從中使詐,12道金牌並沒有按照傳統的規矩去送。當時的規矩是先送到當地最高軍事長官處,再送到下面的12處軍中。當時川陝戰區的最高負責人、四川安撫制置使胡世將是堅定的主戰派,秦檜怕其藉機拖延,把金牌越級發放,直接發到了正在前線作戰的軍官處。

退一萬步說,即使沒有越級發放,那也必定是金牌先到。岳飛看到金牌,會不會抗命?肯定不會。因為軍隊的給養都是朝廷發放,岳飛不敢賭,若是皇帝真的鐵了心讓班師回朝,自然有多種方式去懲治岳家軍。畢竟在一日之內下12道金牌這種史無前例的做法,已經很難讓人用常理去推敲朝廷想法了。

在岳飛含恨收兵,就在歸朝途中,岳飛遇到了傳送詔命的使者,接到了趙構前幾天剛剛傳下的“暫止班師”詔書。岳飛當時無言良久,腦海裡想的全是當時得勝之後,三軍將士準備再次出征,誓師的吶喊:“人為血人,馬為血馬,無一肯回顧”。全是當地百姓:“相公縱不以中原赤子為念,其亦忍棄垂成之功耶”的斥責哀求。

只奈何軍機已失。

就連一向好脾氣的岳飛也忍不住氣急敗壞地跟幕僚發牢騷:“所得諸郡,一旦都休!社稷江山,難以中興!乾坤世界,無由再復!”

這樣的戰機本是千載難逢,這時的士氣已經由盛轉衰。諸將籌備十餘年的苦功毀於一旦,如何再能收復中原,還我河山?

有人說岳飛最後慘死是因為太過自負,桀驁不馴,違抗君命。屬實情商太低。

宗澤將軍講排兵佈陣,岳飛心中知此無大用,但嘴上還是說:陣而後戰,兵法之常;運用之妙,存乎一心。”仔細推敲,他其實想說的話是後半句,但前半句給老領導面子。宗澤也點頭稱是。

岳飛平了襄漢,立刻辭制置使,請讓其他重臣經營荊襄。以不戀權勢,不貪圖功利來明哲保身。

皇帝趙構難道真心不喜歡岳飛嗎?他喜歡得很。岳飛年少愛喝酒,趙構讓他到河朔別多喝,岳飛從此戒酒。

打曹成,岳飛特意叮囑張憲,不要濫殺無辜,保存皇上仁德的名聲。到處給皇帝留面子。

劉豫的兵馬打過來了,其餘諸將都想開溜,皇帝竟然沒有可用之人,岳飛雖然眼睛有病,還是立刻趕來,這時劉豫的兵馬已經退去。趙構說:“劉麟敗北不足喜,諸將知尊朝廷為可喜。”他也知道岳飛給足他面子了。

這個世界上只有一個人配說岳飛不會做人,就是他的兒子岳雲。多少次衝鋒陷陣屢建奇功,就被岳飛輕飄飄的一句,這是我兒子。就給一筆帶過了。

奈何如此人傑,萬人也可敵,卻敵不過背後捅來的刀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