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飛,衛青霍去病均被初中歷史教材刪除,我們的民族脊樑不能斷!

在2017年版的初中歷史教材中,將岳飛,衛青霍去病均被歷史書中刪除。

岳飛,衛青霍去病均被初中歷史教材刪除,我們的民族脊樑不能斷!

小編覺得有必要說一下辛棄疾、陸游、岳飛的詞了,各位想一想,

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

在註解的時候怎麼解釋呢?我們怎麼向孩子們解釋歷史背景呢?

還有傳統小說裡《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裡面明明白白講了,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投靠匈奴那是被人看不起的。

再順便想想東晉的淝水之戰。朱元璋滅元建明。民族矛盾是貫穿整個多民族國家發展史的。只講民族融合,不講民族鬥爭,絕不是實事求是的科學史觀。

這種刻意掩蓋民族矛盾的史觀反而造成了一系列民族隔閡和衝突。大家很難理解如果抗倭的戚繼光是民族英雄,抗金的岳飛為什麼不是?因為女真最終發展成的滿族變成中華民族的一員了嗎?如果日本徵服中國,戚繼光就不是民族英雄了嗎?這種成王敗寇的結果史觀連教育部自己都不好意思承認吧?

“以鬥爭求團結則團結存,以妥協求團結則團結亡”。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鬥爭是事物發展的手段。民族矛盾導致民族鬥爭,民族鬥爭促進民族融合。妥協得越厲害,民族矛盾越深。五胡十六國時期,南北勢不兩立,反而導致北方胡人政權聯合漢人士族執政,出現了第一次民族大融合。兩宋軟弱,終金、元兩朝,漢人地位無比卑賤。李自成攻破北京之前,女真勢力一直無法延伸至關內,清軍入關之後反清鬥爭此起彼伏,迫使清室主動學習漢文化。歷史上沒有一次民族融合不是鬥爭中來的。

岳飛,衛青霍去病均被初中歷史教材刪除,我們的民族脊樑不能斷!

我們這些年一直說南京大屠殺不敢或忘,但是當年匈奴寇邊,整個河南淪為匈奴的放馬場,死的又豈止三十萬?

金兵從北向南,一路燒殺擄掠,整個太原被屠城,汴梁被血洗,又豈止三十萬?

那麼現在呢?當年馬踏匈奴,封狼居胥,贏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偉大戰爭的衛霍連歷史書都上不去了。

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嶽武穆連是不是民族英雄都有待商榷。

五胡亂華,將1000多萬的漢人殺成了少數民族,兩腳羊稱號的兇殘和恥辱,是少數民族的內遷。

仔細想想,其實我們現在的做法和日本不承認南京大屠殺一樣。

歷史書中被一筆帶過,或者下一個不會再出現在歷史書中的人又是誰呢?是鄭成功?史可法?還是袁崇煥呢?不知道我們中華民族再一次走到進退維谷的時候,面臨民族危機時沒有了那些英雄信念的支撐還會不會有那種視死如歸的氣勢?還會不會像先賢一般,為了家國天下、民族傳承繼續去拋頭顱,灑熱血,奉獻出自己的一切?

儘管上面說的這些人跟我們都不在一個層面上,大家也很難體會那種心情和感受,但是有些人的名字是刻在我們的骨子上的,永遠不會磨滅,雖然他們可能不再出現在教科書上,但是他們一直都在我們的身邊,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我們依舊會口耳相傳,銘記他們的名字,銘記他們的事蹟,銘記他們的一切,因為他們的精神支持著我們民族的發展和延續,他們就像是我們民族的脊樑,不能跨,更不能少了這根脊樑。

岳飛,衛青霍去病均被初中歷史教材刪除,我們的民族脊樑不能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