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教育“1+X 證書”制度的實施路徑研究

摘 要:辦人民滿意的職業教育,培養國家經濟改革急需的具有綜合職業能力和業務精湛的技術技能型人才,需要發揮好學歷證書和多類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作用。文章闡述“1+X證書”制度的內涵、價值導向,分析了阻礙職業教育“1+X證書”制度實施的因素,提出了“1+X證書”制度的實施路徑。

關鍵詞:職業教育;學分制;學分銀行“;1+X證書”;路徑

一、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改革進入深水區,國家對人才的需求特別是高級技術技能型人才需求越來越迫切。近年來,國家多位主要領導人對職業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多個部門出臺了一系列關於職業教育改革的文件和政策,旨在辦人民滿意的職業教育,緩解結構性就業矛盾,提升高職學生就業創業本領。

《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職教20條)清晰明確指明瞭我國高等職業教育未來的發展方向,我國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標準和方向。職業院校要培養綜合職業能力強,專業知識涵蓋全面,職業素養高和技能操作強的技術技能型人才,緩解就業問題和國家經濟轉型急需的高端技術技能型人才問題[1]。其中“1+X證書”制度為最新提法,“1+X證書”制度是今後相當長一段時間職業教育要重點建設的內容。

二“、1+X證書”制度的內涵及價值導向

(一)“1+X證書”制度的內涵

“1+X證書”制度中的1與X是兩個相對獨立的部分,既有共性又有其各自特殊性,職業教育學歷證書的共性在於強調人才素質的培養,特殊性在於要注重職業技能的培養,職業教育學歷證書的要求是培養適應產業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要求是培養具有高端技術技能的人才,共性和特殊性的有機結合。“1+X證書”制度的內涵是基於質量保障機制和成果導向原則,其實施是通過書證融通與學分認定、積累和轉換來實現學歷教育與職業技能培訓的互認和銜接的過程。職業技能是勞動者將來就業、創業所需要的技能和能力,當求職者的能力達不到工作崗位能力和創業要求時,就業就很困難,失業便成為常態。

“1+X證書”即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學歷證書是指學生學完學校制定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系列課程併合格,國家教育主管部門授權發放的用來證明受教育者的求學經歷及學習情況的證明。職業技能證書是指證書獲得者具備從事證書所對應的職業和崗位所必備的學識和能力的證明,它是證書獲得者求職、任職的資格憑證,也是用人單位招聘、聘用員工的主要依據。職業資格證書與職業技能密切相聯,反映持有者具備特定職業的能力。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是指勞動者具有從事某一職業所必備的學識和技能水平等級的證明。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分為初級、中級、高級,是職業技能水平的憑證,反映職業活動和個人職業生涯發展所需要的綜合能力。若干職業技能證書即X證書,是指證書獲得者具有從事某一崗位(群)能力要求所必備的學識和技能水平等級的證明。

國家倡導“全民學習、終身學習”,學習是個人成長的需要,學習是提高生活質量的重要條件,學習是將來參加祖國建設的需要,終身學習是國家強盛,民族振興的需要[1]。“大眾創新,萬眾創業”國家戰略,該戰略能充分激發億萬群眾智慧和創造力的重大改革舉措,是實現國

家強盛、人民富裕的重要途徑,要堅決消除各種束縛和桎梏,讓創業創新成為時代潮流,匯聚起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新動能[2]。職業教育要培養綜合職業能力強,專業知識涵蓋全面,職業素養和技能操作高的技術技能型人才。“1+X證書”制度正是“全民學習、終身學習”“大眾創新,萬眾創業”國家戰略的具體化和落腳點。

(二)“1+X證書”制度的價值導向

“1+X證書”制度的價值導向表現在基礎價值、核心價值和目標價值三個方面。第一,基礎價值。職業教育主要培養目標是社會需要的技術技能人才,傳授滿足生產勞動所需要職業精神、知識技能。職業教育的出路是要對接行業、產業需求,要符合科技發展變化,對崗位需求進行知識、技能和能力的精準定位。第二,核心價值。職業教育不是普通教育的翻版,職業技能人才培養的特殊性決定其不能走普通教育的道路,對於教學內容要言之有物,符合典型工作崗位(群)的真實需要,這就需要學歷證書與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內在銜接,要變革學歷證書面向的專業(群),將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培訓內容及要求有機融入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優化專業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師資上,要加強專業教學團隊建設,提升教師能力水平;教學評價上,要變革評價形式及內容,要以職業崗位需求能力為導向。第三,目標價值。暢通技術技能人才成長通道。學歷證書與職業技能等級證書都是基於產業需要,在目標價值取向上具有一致性,將職業技能等級標準與學歷證書對應的專業建設、課程建設、教師隊伍建設有機融合,實現學歷證書與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互聯互通,搭建學歷證書與非學歷證書“立交橋”[3]。

三、實施“1+X證書”制度的阻礙因素

(一)實施“1+X證書”的“三教”基礎薄弱

“三教”是指教師、教材、教法。職業教育教師基本都是從學校畢業到學校任教,職業教育理論欠缺、實踐能力不足表現尤為突出,高職教育師資隊伍是職業教育質量的根本保證。隨著職業教育的發展,職業教育開始重視教師“雙師”能力建設。“雙師”是指既懂專業實踐又懂專業理論教學的教師。雖然職業教育開始重視“雙師”教師,但是因為歷史原因,“雙師”建設困難重重。2018年的統計數據顯示,我國高職院校“雙師”教師佔比不到40%,中職學校“雙師”教師佔比更低,只有32%左右。由於對“雙師”認定標準缺失,致使各個學校認定“雙師”的標準各異,從而出現“雙師”比例統計不準確,“雙師”認定要求降低。《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提出,職業教育教師必須具有一定年限的企業工作經歷,這預示職業教育教師隊伍建設將得到極大的改善。職業教育教材資源之前基本是普通本科通用教材,近些年來才有了高職高專系列教材,中職教材更少。教輔大部分使用的是PPT,微課、慕課、翻轉課堂、線上資源等體現現代教育技術的資源仍然缺乏。在教法方面,主流仍然是老師講學生聽模式,職業教育培養的是技術技能型人才,強調學生的動手能力,純理論教學方式既枯燥又無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三教”基礎薄弱限制了“1+X證書”制度的實施[4]。

(二)“1+X證書”認證機構不清晰及認證標準

體系不完善2018年人社部廢除了近百種職業資格證書,2019年國家出臺《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鼓勵職業教育學生在獲得學歷證的基礎上積極取得多類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行業協會、人社部技術技能鑑定中心等發證機構對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究竟是放還是收一時出現困難。《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推出後,教育部、人社部等部門迅速作出部署,出臺了系列“1+X證書”制度實施措施指導意見,由人社部門下屬職業技能鑑定中心牽頭開展系列職業資格等級證書認定,然而行業協會管理認定職業資格等級證書尚無具體措施。標準是質量的保證。普通教育和職業教育是兩種類型不同的教育,二者人才培養的定位不同。兩種教育類型、不同的人才培養定位,如果使用一套標準,培養的質量就會出現問題,培養出來的人自然無法達到預期的目標。職業教育急需國家標準,職業教育標準需要教育、行業、企業聯合制定推行。可喜的是,《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提出,職業教育要構建全面、系統的職業標準,針對“1+X證書”制度而言,課程標準、教學標準、實訓室建設標準、頂崗實習標準將全面進入“國家標準”時代,這些標準的制定為“1+X證書”制定的實施將起到積極作用,職業教育質量將得到極大提升。

(三)“1+X證書”制度框架及制度缺失

“1+X證書”制度缺乏總體框架。誰牽頭,怎麼建,建成什麼樣子,證書如何評,學分如何轉化為證書等問題,這些都需要在總的框架下開展工作。國家職業資格認定主體目前由行業協會、人社部門的職業技能鑑定中心和職教集團三個部門進行認定,多頭管理導致認定混亂,證書的認可度受到影響。多頭管理現象急需從國家層面進行確認,解決證書認可度的問題。當前“1+X證書”制度推行沒有任何具體保障措施,按什麼標準和要求建、如何建,缺乏支撐,需要有關部門儘快拿出相關制度。只有證書認定主體確定,制度明確,總體框架清晰,“1+X證書”制度才能更好的推進和落地。

四、職業教育“1+X證書”實施路徑

(一)“1+X證書”的“三教”改革實施路徑

“三教”改革是指教師、教材和教法的改革,傳統高職教育在“三教”方面存在較多問題,如在教師方面存在動手能力弱、知識更新慢等問題;教材方面存在教材老舊、針對性不強等問題;在教法方面存在教法落後,現代信息化教學能力弱等問題。實施“1+X證書”改革,“三教”改革是前提,教材、教師和教法是推進和實施“1+X證書”的載體。

1.建立“1+X證書”的“雙會雙元”教學創新團隊實施“1+X證書”制度工作,教學團隊建設是重點,教學資源建設是關鍵。“雙會雙元”教學創新團隊建設,選擇校內校外優勢資源組建“雙師”結構教學團隊,發揮行業協會和教學指導委員會的“雙會”指導作用,建設團隊方案,維護團隊成員職業道德、師德水平,增強教師教學實踐能力、課程標準開發與應用能力、團隊協作能力、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從而實現“雙師”教師比例和“雙師”能力的提升,保證教師的能力符合“1+X證書”教學要求。發揮校企“雙元”育人、“雙會”指導作用,利用“雙會雙元”資源提升教師的實踐動手能力、信息化建設能力、獲取所屬行業新知識的能力,為“1+X證書”的實施提供師資保證。“雙會雙元”教學創新團隊運行機制如圖1所示。

職業教育“1+X 證書”制度的實施路徑研究

2.建立“1+X證書”課證融通的模塊化課程資源體系在“雙會雙元”教學團隊基礎上建立行業協會、行指委、職教集團、協同企業協作共同體平臺,發揮平臺作用,保持與行業企業的密切聯繫,及時引進所屬行業的新技術、新標準、新工藝,對接職業標準,制定所屬行業相對應業的“1+X證書”制度課程體系,將職業技能等級標準的內容融入專業課程教學,研究制定專業能力模塊化課程人才培養方案、培訓標準,研究培訓模塊與專業課程的融通,培訓教材、培訓資源、培訓課程的講授、教學方法的創新,使其對接職業素質在各模塊教學中實施,實現課證融通,促進書證融通。

3.創新“1+X證書”教法實現“1+X證書”中的“X”,需要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最有效的方法是教師的教法能夠吸引住學生,讓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並主動參與其中。教法又分為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分為板書、多媒體展示。教學方法分為講授法、討論法、直觀演示法、練習法、讀書指導法、參觀教學法、現場教學法、自主學習法、任務驅動法等。現今職業教育的教法仍以傳統的方法為主,已經不能滿足現代教學的需求,吸引不了學生的視覺和興趣,無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法改革必須是教法分離,專業團隊(教師、行業專家、學生)負責課程資源開發,開發符合時代需求的教學資源,包括微課教學資源、慕課教學資源、教學視頻資源、信息化教學資源、教材資源等資源。教學資源與職業標準、崗位要求對接,實現任務驅動。教師團隊負責講授,熟練掌握課程資源(職業標準、崗位要求、信息化運用、教材),熟悉課堂設計技巧,適應個性化教學模式的要求,有特色鮮明的教學風格[5],最終實現教學手段與教學方法有機結合。

(二)建立“1+X證書”的“四聯”協作共同體認證體系

利用行業職教集團建立職教集團聯盟,聯合聯盟內院校和企業構建協作共同體,協同推進“1+X證書”制度落地。在此基礎上與其他團隊聯合,建設更大範圍的協作共同體,實現共同體內課程體系統一,開展課程聯合教學、聯合考核、聯合評價、聯合診改,探索學分銀行改革,形成聯教、聯考、聯評、聯改的“四聯”協作共同體,“1+X”證書的“四聯”協作共同體評價體系如圖2所示。協作共同體成員對接職業標準、企業需求進行專業方案設計,形成“證書”制度的課程包和認證標準。在學分銀行平臺下,教師通過走教,學生通過遊學積累學分,協作共同體通過制定的系列規範和標準,對課程進行學分認定、置換和轉化,將認定積累和置換的學分轉換成職業技能等級證書。

職業教育“1+X 證書”制度的實施路徑研究

(三)“1+X證書”制度的學分銀行框架及制度建設

學分制銀行是另一種教育模式,它以選課為核心,通過學習時長和學習績點反映學分,以學分衡量學生學習質和量,通過學分銀行平臺將學生學習質和量儲存並反映,最終進行評價的一種新型教學管理制度[6]。學分的認定、積累和轉換是“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與“學歷證書”銜接和轉換的關鍵。實施“1+X證書”制度,應建立以學分認定、積累和轉換為主要功能的職業教育學分制銀行,學分銀行管理系統服務學習者等多元用戶。學分制是學分制銀行的基礎,學分銀行是“1+X證書”制度的實現路徑,“1+X證書”是終身學習戰略的具體體現。學分銀行管理平臺的功能能夠導出學員學習課程種類、學習時長、學分數量,指標數據與X證書要求進行對接轉換,實現X證書認定,利於相關部門掌握學員終身學習狀況。第一,建設學分銀行管理平臺。要成立平臺專門管理機構並進行人員配置,平臺應該由課程管理和培訓學分管理平臺構成,平臺具備人員信息、課程管理、班級管理、報名管理、報名審核、學分管理、學時管理、報表導出等功能,學分銀行管理平臺能記錄、追溯、查詢個人學習成果,實施學分積累、認定、轉化[7]。第二,課程資源建設。課程資源要滿足專業群,崗位(群)要求。第三,系列制度建設。包括學員管理制度、檔案管理制度、學分管理制度、學分考核、認定製度等。第四,學分轉化X證書辦法、標準建設[8]。第五,開展學習與培訓。學習者根據職業等級標準要求,對照自己的能力水平和學習需求,制定學習計劃,通過在職業院校開展模塊化的學習與培訓,使職業能力與素質達到目標等級要求。第六,證書授予。

參考文獻:

[1]國務院辦公室.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Z].2019.

[2]張軍平.終身教育理念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構建模式與完善路徑[J].中國職業教育,2019(3):37-40.

[3]杜沙沙,蒲梅.學分銀行理念下“1+X”證書制度:內涵闡釋、價值訴求與路徑選擇[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9(19):44-49 .

[4]黃娥.非學歷教育認證的價值、經驗與思考[J].成人教育,2019(9):77-82.

[5]高揚.基於國際標準構建1+X證書制度的價值與關鍵[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9(16),22-26.

[6]季欣.服務1+X證書制度的學分銀行信息系統之業務模型構建[J].高等繼續教育學報,2019,32(4):1-8.

[7]陳健.學分銀行:助推教師專業發展[J].成人教育,2016(32):37-38.

[8]季欣.服務1+X證書制度的學分銀行信息系統之用例視圖設計與應用[J].高等繼續教育學報,2019,3(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