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拍馬屁更不用送禮,掌握三條“土經驗”,領導主動給你升職加薪

老王表示最近很焦慮,部門來了一位新領導,每一位同事都鉚足了勁的討好領導。

有的送錢有的請吃飯有的忙著拍馬屁,老王很不屑這種行為,卻又覺得最積極不作為就不會得到領導的重視,問我怎麼辦。

說實話,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員工要操心的問題已經越來越偏了,送禮成了好好工作以外的標配?

想要晉升,請領導吃頓飯,偷偷塞點錢;

為了拿下名額,給領導塞幾盒特產;

新領導一定要打好關係,溜鬚拍馬送禮吃飯一個不落。

職場上,能用錢解決的都不是事。

可是真的是這樣嗎?

都說,沒有1,再多的0也是無用的。

在職場上,能力和送禮,到底誰是0,誰是1?

真槍實幹的“戰場”,請拿實力說話。

不拍馬屁更不用送禮,掌握三條“土經驗”,領導主動給你升職加薪

1、你解決問題的能力,決定了你的競爭力

工作越久,越發的明白一個真理:你解決問題的能力,決定了你的競爭力。

解決問題的能力是1,做好關係的能力0,。

只有我們能為領導做事,能解決問題,領導才會看到我們的價值,從而成為他的左膀右臂,這樣水到渠成的職位晉升比起低三下四拍馬屁送禮領導還未必領情來的可靠的多。

在工作中我們會遇到很多人很“自私”,常說的口頭禪是:

“這不是我的工作,我不做。”

“我也沒辦法,反正我盡力了。”

“隨便吧,能交差就行。”

這種做事態度就是典型的不能解決問題,甚至是製造問題,讓同事和領導善後。

而真正有能力的人一定會為自己的工作負責,不給其他同事製造麻煩你,更能為領導分擔事情,他們的口頭禪是:

“這件事交給我吧,一定按時完成;”

“這事我也有責任,我會負責到底,接下來的彌補措施是……”

“我可以的,領導放心。”

這些話給人滿滿的安全感,同事會對你有好感,領導也會更加信賴你。

其實,在職場上,哪怕是一件小事,你漂亮的解決比送一份大禮,來的更重。

不拍馬屁更不用送禮,掌握三條“土經驗”,領導主動給你升職加薪

2、職場上拉開人與人距離的,就是對細節的把控

小事情、小細節才是真正能決定成敗的關鍵。

領導不需要你辦他做決策上的大事,而是幫他解決那些不起眼的小事,多做一點自己本職工作之外的事情。

做個“眼裡能看得見事”的職場人!

(1)揣摩領導心思,預測行動

同事阿玉就是個小機靈鬼。

在一次客戶到訪的見面會中,領導對阿玉說:“對接下下午來公司的客戶,看他們什麼時候到。”

阿玉在接收到指令之後做了以下幾個動作。

看了領導的行程安排,下午六點還有個重要會議。

在電話裡對接發現客戶飛機延遲,原定的兩點大概三點才能到司。

於是她迅速做出決定,給客戶安排了專車接機,減少擁堵時間。

最後,她給領導的報告是:領導,客戶最晚下午3:30會到公司,由於飛機晚點我已經安排了公司專車接送客戶,避免客戶路上擁堵耗時,耽誤你晚上六點的其他會議。

就因為阿玉懂得揣摩領導心思,有行動預判能力。在客戶延遲的情況下做出正確的補救方案,另外她觀察到領導看了很多次手錶,應該是有緊急事情,所以提早去查了行程表。

完美的解決了一件小事,讓領導對阿玉讚賞有加。後期還讓阿玉全程接待客戶,也算是對她的一種肯定。

所以,解決問題的能力,第一點就是做到:提前設想上司出的“么蛾子”,並開始著手準備,以趕在領導“不爽”之前,就給出解決方案。

這樣,我們的工作能力才能讓領導看得見。這也是普通員工要想晉升必須掌握的向上管理技能。

(2)不對上司說“不”

領導安排的任務超出了自己的能力範圍,要不要甩鍋說“做不了,”職場上有個潛規則:不是萬不得已的情況下,不要對領導說不。

時刻記住:領導發你工資是讓你解決問題的。

不能拒絕,又完不成,那要怎麼辦呢?這時候我們要理解領導真正的意圖。

比如領導很氣憤的說:“我不管你用什麼原因,我一定要給w客戶打電話。”

而我們知道,w客戶正在飛機上,根本不可能接電話。這時候,我們要想的不是如何讓w客戶接電話,而是要換位思考領導要和客戶聊什麼。

原來w先生手上有一份很重要的文件還沒有傳輸給領導。這時候我們可以先向領導確認了他需要的信息,再給w客戶的助力打電話幫忙傳真,這就完美解決了問題。

當上司提出一個任性要求時,不要先急著說不,要先領會上司真正的意圖,再去尋求解決方案。

這樣才能真正解決領導的訴求。

(3)危機處理能力

在遇到緊急情況的時候,很多人會自亂陣腳,最後還要領導親自出馬解決,這會讓領導覺得自己養了一堆廢物。

真正聰明的員工,在遇到危機時懂得冷靜思考“目前自己能做什麼”,然後再去嘗試行動。

這樣,才算是竭盡了全力!職場上所謂的高情商,最重要的就是處理危機的能力。

不拍馬屁更不用送禮,掌握三條“土經驗”,領導主動給你升職加薪

3、寫在最後

職場上的“真本事”決定了你能走多遠,送給領導最好的大禮就是你能問領導解決多少“麻煩。”

以上這三種處事能力,你做到了幾個呢?

更多幹貨內容,請關注公眾號【這屆年輕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