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乡里”考(一)

宋代“乡里”考(一)

宋代《九域守令图》拓片中的蒲江县

(供图:谢添)

中国乡里制度,萌芽起源于夏商周三代,初步定型于春秋战国时期。战国时期楚人鹖冠子《鹖冠子·王鈇》记载:“五家为伍,伍为之长;十伍为里,里置有司;四里为扁,扁为之长;十扁为乡,乡置师;五乡为县,县有啬夫治焉;十县为郡,有大夫守焉。”秦汉至魏晋南朝时期实行乡、亭、里,隋朝推行族、闾、保,唐代则为乡、里、村。宋代,地方基层管理发生重大变化,进入乡里制与保甲制并行的时代。

秦汉时蒲江隶属临邛县,仅有“汉安乡安定里”之名目传世,其余乡里之名称久不可考。南宋淳熙二年(1175)春,卭州蒲江县上乘院发现“蜀郡临邛汉安乡安定里公乘校官掾王幽碑”,碑文:“永憙元年二月十二日,蜀郡临邛汉安乡安定里公乘校官掾王幽,字珍儒”二十九字。该碑,立于冲帝永憙元年(145)二月十二日,墓主人是蜀郡临邛汉安乡安定里的王幽,字珍儒。

蒲江之地域,自南北朝起至宋代,为广定县(蒲江县)、依政县、临溪县辖地之各一部。依政县设置于北魏时期,广定县设置于西魏恭帝元年(554),临溪县设置于恭帝二年(555)。隋文帝仁寿元年(601)为避太子杨广之讳,广定县改名蒲江县,县名一直沿革至今。

唐代,蒲江地域上的乡里之名称,可考者有“崇教乡象化里”和“普慈乡仁惠里”。蒲江县飞仙阁摩崖造像禽星崖34号龛,刻二佛并坐,题名为“咸通四年岁次癸/未合水栅崇/教乡象化里□□□李/贵功德藏于此幕/鋐石/□□□□□□□/双造释迦牟尼鋐一身”。咸通四年即863年,系唐懿宗年号。名山县看灯山摩崖造像有“杜五如”题记:“蒲江县普慈乡仁惠里清信弟子杜五如等/……敬造弥勒佛一身/……敬造释迦牟尼佛一身/……敬造阿弥陀佛一身/愿合家平安/咸通十三年六月五日”。咸通十三年即872年,系唐懿宗年号。该处另有“卢光”题记:“蒲江县普慈乡仁惠里弟子卢光敬造菩萨一身/乾符□年□月七日”。乾符系唐僖宗年号计六年即874年至879年。

五代时,蒲江县乡里之名,仅发现“美充乡善通里”之名。1977年9月,四川蒲江出土了后蜀李才墓地的幽契,该买地券有“维广政二十五年岁次庚申十二月乙/酉朔十八日壬寅今有邛州蒲江县美/充乡善通里没故亡人李才之灵”的记载。广政二十五年(962)为后蜀后主孟昶的年号。

秦汉至五代,蒲江地域乡里之名称仅有汉代“汉安乡安定里”、唐代“崇教乡象化里”“普慈乡仁惠里”、五代“美充乡善通里”之记载,遑论其数目之多少。

时至宋代,蒲江县、依政县、临溪县所辖之乡的数目已有准确的记载,但各乡里之名却未见载于各类正史与坤舆方志之中。

现,据魏了翁《鹤山先生大全集》、蒲江县出土的墓志铭与买地券,一一钩沉今蒲江县地域在宋代时期的乡里之名称。

一、蒲江县善何乡至和里。

魏了翁《鹤山先生大全集》有《佥书剑南西川判官李君惟正墓志铭》,记载:嘉定“十五年十二月某甲子,其孤仲荘将葬君于县之善何乡至和里兊山之原”。李惟正(1152-1212),字中父,邛州蒲江人,少时游学成都学宫,受知于李舜臣、杨辅、杨甲、勾昌秦、苏诜,南宋光宗绍熙四年(1193)进士,历官汉州户掾、仁寿县令、佥书大安军判官、新津县令、佥书剑南西川节度判官,尝著书翼《论》《孟》,卒于南宋宁宗嘉定五年(1212),嘉定十五年(1222)葬于蒲江县善何乡至和里。

宋代“乡里”考(一)

佥书剑南西川判官李君惟正墓志铭(部分)

1984年2月,蒲江县插旗乡金家村七组相继出土史远孙买地券、周氏买地券、史仲元买地券。券主人皆为善何乡至和里人,其墓安葬地亦在善何乡至和里。

史远孙买地券,红砂石质,呈碑形,券石上端左、右抹角,高28cm、宽33.5cm 、厚2.3cm。券面线刻横长方形线框,其中再竖刻11条单线,使其形成12行线框。券文刻于线框内,从左至右共12行,行12至15字,共180字,字径1.1至2cm。该券全文:“维皇宋绍定六年岁在癸巳八月一日/癸酉朔乃有邛州蒲江县善何乡至和/里住逝者史远孙郎讳远孙奄经多/年未卜安厝召良师选得当里本家六/十亩田内定得丁山甲水以十二日甲申直幡幢/相送用安神魂先用信钱万万九千九百贯/文买得此地一段四方标立界至分明昔/日钱财交度了更无变悔如有先悔/天烈地绝证明书契人张坚固读契/人李定度王桥赤松子地主东王父西/王母印契人金主簿故立此契券令/远孙即地下照用者乾元□母书”。

宋代“乡里”考(一)

史远孙买地券

周氏买地券,红砂石质,呈碑形,券石上端左右抹角,高27 cm、宽37.5 cm、厚3.1 cm。券面线刻横长方形线框,其中再竖刻13条单线,使券面形成14行线框。券石下方局部剥蚀,部分文字已漫漶不清。券文刻于线框内,从左至右共13行,行5至16字,共161字,字径0.8至3.3 cm。该券全文:“维皇宋绍定六年岁次癸巳八月一日/癸酉朔乃有邛州蒲江县善何乡至/和里住逝者周氏爱娘□□经多年/未卜安葬召良师选得当里地/名六十亩田内定得丁山甲水巳十二日/甲申直幡幢相送用安神魂先用/信□万万九千九百贯文买得此地一所/四方标立界至分明东至青龙西至/白虎北至玄武当界龙神土地拥/护万年窀穸一地乌鸢蝼蚁/莫敢相食则是孝子慈孙/所藏之处已有券文/乾元□母书”。

宋代“乡里”考(一)

周氏买地券

史仲元买地券,红砂石质,高27cm、宽37.5cm、厚2.2 cm。券面线刻横长方形线框,其中再竖刻13条单线,使券面方框形成14行。券文刻于线框内,从左至右共13行,行5至14字,共149字,字径1.1至3.4 cm。该券全文:“维皇宋绍定六年岁次癸巳八/月癸酉朔十二日甲申直乃有邛州/蒲江县善何至和里任逝者史朱/行郎讳仲元久傧藁所今卜得当/里地名六十亩田丁山甲水用安神/识先用信钱万万贯文买得此吉/地一所东至青竜南至朱雀/西至白虎北至玄武四方标立界至/分明赴当界竜神土地拥护/万年窀穸一地乌鸢蝼蚁莫/敢相食则是孝子慈孙所藏/之处已有券文/乾元□母书”。

宋代“乡里”考(一)

史仲元买地券

该三通买地券,立于绍定六年,即1233年,为南宋理宗年号。插旗乡金家村,今为寿安镇金家村,说明该地带在南宋时为善何乡至和里所辖。

二、蒲江县善何乡明良里。

1971年,蒲江县寿安镇董口村四组出土李氏戌娘买地券。该券,白砂石质,呈碑形,券石上端左、右抹角,额部镌刻卷云纹图案,下端立于基座之上。高40.5 cm、宽33 cm、宽3.4 cm。券面竖刻10道单线栏,使券面形成10行线框。券文从左至右刻于线框内,行15至19字。全文共171字,字径0.8至2.2 cm。该券全文:“维乾道七年岁次辛卯十月壬寅朔初八/日己酉爰有大宋成都府路邛州蒲江县善何/乡至和里住逝者李氏戌娘以疾倾逝俄经多年/今乃利年在于当乡明良里择得兑岗庚穴巽/水吉地以造坟茔用安神识其地信钱收买吉地/东至青竜南至朱雀西至白虎北〔至〕玄武/上至苍天下至黄泉四方界至标立分明/赴当界竜神土地拥护亡者令得宅兆一切鬼/神勿令侵害鸟鸢蝼蚁莫敢相食即是孝/子慈孙奉终之至已有券文一如律令”。该买地券,立于乾道七年,即1171年,为南宋孝宗年号。墓主人李氏戌娘是善何乡至和里人,墓地安葬在善何乡明良里。今寿安镇董口村地带,南宋时为善何乡明良里所辖。

宋代“乡里”考(一)

李氏戌娘买地券

魏了翁《鹤山先生大全集》中《处士髙君大中墓志铭》记载:“道充将以嘉定三年三月丙申葬君夫人于善何乡之兊山”。南宋宁宗嘉定三年(1210),髙大中之子高道充安葬母亲魏氏于善何乡。《魏府君天祐墓志铭》记载:“其子仲许将以七年七月乙酉葬公于县之善何乡圣亥山之原”。南宋宁宗嘉定七年(1214),魏天祐之子仲许安葬其父于善何乡。《太常博士知绍熈府朝散郎王聘君墓志铭》记载:“端平元年三月某日终于治寺,明年四月某日安厝于善何乡坎山之原”。南宋理宗端平元年(1234),魏了翁学生太常博士知绍熈府朝散郎王万里辞世,第二年即1235年归葬于善何乡。《祖妣孺人高氏行状》记载:“祖妣葬我王考于善何乡辛冈之原”,魏了翁祖母高氏葬丈夫魏革于善何乡。

宋代“乡里”考(一)

处士髙君大中墓志铭(部分)

宋代“乡里”考(一)

魏府君天祐墓志铭(部分)

宋代“乡里”考(一)

太常博士知绍熈府朝散郎王聘君墓志铭(部分)

宋代“乡里”考(一)

祖妣孺人高氏行状(部分)

髙大中夫人魏氏、魏天祐、王万里、魏革之墓,皆葬于蒲江县善何乡,至于该乡的哪个里,魏了翁在墓志铭、行状中语焉不详,已不可考矣。

三、蒲江县皈宁乡静务里。

2001年11月,蒲江县甘溪镇共和村三组出土吴荣祖为吴宣义、黄氏金娘买地券。该券,红砂石质,券石局部残缺,高40 cm、宽34cm、厚3.4cm。券文从右至左共9行,行9至18字,共144字,字径1.2至1.7cm。该券全文:“维皇宋邛州蒲江县皈宁乡静务里西界镇/孤哀子吴荣祖奉亡父壬行宣义母亲黄/氏金娘之柩葬于本里佛头山乾山□□之原/谨以牲币告于后土卜于斯址创建幽堂以/藏遗体上极太虚下尽厚地东西南北无有/底止所有先居伏尸故气□夫山泽妖精鬼/魅各仰明知急急远避如有干犯主者收/治太岁庚寅月建卯□葬日庚申吉时掩/闭宅兆于兹千秋宁敉”。

宋代“乡里”考(一)

吴荣祖为吴宣义、黄氏金娘买地券

该买地券,券文中纪年文字有“太岁庚寅,月建卯□,葬日庚申”一语,两宋间仅南宋理宗绍定三年(1230)2月27日的干支与之相符,故可确定该买地券时代。券文中的吴荣祖、吴宣义、黄氏金娘是皈宁乡静务里西界镇人,吴宣义、黄氏金娘墓地安葬在皈宁乡静务里佛头山。今甘溪镇共和村地带,南宋时为皈宁乡静务里所辖。

四、蒲江县盐泉乡恩洽里。

魏了翁《鹤山先生大全集》有《荣州司户何君普墓志铭》,记载:“以贫不克葬,君之友前潼川漕樊仲恂士迪赙以金钱,余之表兄髙南叔稼为买冡于县之盐泉乡恩洽里震山之原,十二年八月壬申乃克襄事”。何普(1142-1208),字徳厚,邛州蒲江人,魏了翁的启蒙老师,南宋宁宗庆元五年(1199)特奏名,遂宁府青石县主簿、荣州司户参军兼司法,嘉定元年(1208)卒于治所,十二年(1219)葬于蒲江县盐泉乡恩洽里。

宋代“乡里”考(一)

荣州司户何君普墓志铭(部分)

1988年1月,蒲江县城新东门大桥南侧出土樊氏十一娘买地券。该券,白砂石质,高50cm、宽42cm、厚4 cm,呈碑形。券文从左至右12行,每行3至18字不等,共177字,字径1至2.6 cm。该券全文:“维天圣九年岁次辛未十一月甲辰朔/九日壬午大宋东京剑南西川邛州蒲/江县普慈乡礼过里殁故亡人樊氏十/一娘今用铜钱万万九千九百九十九贯文/就于恩洽里黄天丈后土母十二神边买得/前件墓田一所周流一倾东至青龙西至/白虎南至朱雀北至玄武上至苍天下/至黄泉四至分明即日□财分付天地神/明了保人张坚固李定度知见人东王父西/王母书□人石功曹读□人金主簿书□/了飞上天读□了入黄泉太上勅急急/如律令”。该买地券,立于北宋仁宗天圣九年(1031)。樊氏十一娘是普慈乡礼过里人,其墓地在盐泉乡恩洽里。今蒲江县城新东门大桥南侧一带,北宋时为盐泉乡恩洽里所辖。

宋代“乡里”考(一)

樊氏十一娘买地券

1991年7月,蒲江县东北乡金马村二组出土何氏买地券。该券,白砂石质,高40 cm、宽33cm、厚3.5 cm。呈碑形,额右“日碑月”三字,10行从右至左,正向反向间书,每行9至17字不等,共169字,字径1至2.1 cm。该券全文:“维天圣元年太岁癸亥九月壬戌朔二十三/日甲申即有邛州蒲江县盐泉乡恩洽里/殁故亡人何氏今用钱万万九千九百九十九贯/文就于当里黄田父后土母社稷十二边神处/买得前件墓田一所周流一倾东至青竜西至白虎/南至朱雀北至玄武上至苍天下至黄泉四/分明即日钱财分府天地神名了保人张坚凅李定/度见知□东王父西王母书契人侯功曹读/契人金主簿书契飞上天读契人入黄泉/急急如太上老君律令”。该买地券,立于北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何氏是盐泉乡恩洽里人,其墓地亦在该乡该里。东北乡金马村,今为鹤山街道金马村,其地带北宋时为盐泉乡恩洽里所辖。

宋代“乡里”考(一)

何氏买地券

1982年9月,蒲江县东北乡飞虎村五组出土王公买地券。该券,白砂石质,高51cm、宽36cm、厚4.1 cm。券文从左至右共12行,行7至16字,因券石剥蚀严重,部分文字已漫漶不清,或已缺泐,现仅存176字,字径1至2.4 cm。该券全文:“维元祐三年太岁戊辰九月甲辰时今/有大宋国剑南道西川邛州蒲江县盐泉/乡恩洽里男弟子王□□买得墓田/□□造吉□□弟子使钱万万九千九百/九十九贯文□□黄天置造吉宅内十二/(上缺)前件吉(下缺)白/□□至朱雀北至□武上至青天下至黄/□□日钱财分付吉宅内了保人是东王父/□□□书契人海中鱼读契人江中水愿吉/(泐蚀)/(泐蚀)/(上缺)急急如律令”。该买地券,立于北宋哲宗元祐三年(1088)。墓主人王公是盐泉乡恩洽里人。

宋代“乡里”考(一)

王公买地券

另,魏了翁《鹤山先生大全集》中的《谯府君春墓志》记载:嘉定六年“九月庚申葬于盐泉乡兊山”。谯春(1143-1213),字子长,邛州蒲江人,嗜书多藏,南宋宁宗嘉定六年(1213)卒,葬于盐泉乡兊山。全集中的《隆州教授通直郎致仕谯君墓志铭》记载:“葬以绍定三年正月壬午,墓在盐泉乡恩泉阡祔承事府君之右”。墓志主人谯仲甫,一名仲午,谯春之子,邛州蒲江人,南宋宁宗嘉定四年(1211)进士,官至隆州州学教授,以通直郎致仕。宋理宗绍定三年(1230),谯仲甫与夫人费氏合葬于盐泉乡恩泉阡。

宋代“乡里”考(一)

谯府君春墓志(部分)

宋代“乡里”考(一)

隆州教授通直郎致仕谯君墓志铭(部分)

此三人之墓葬地均在盐泉乡,至于具体到该乡何里已不可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