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財政出現危機時,崇禎皇帝明明有錢,為何不願拿出來救國呢?

在崇禎皇帝朱由檢繼位之初,北方天災不斷,不是大旱就是大疫,急需朝廷救助。再加上遼東局勢緊張,也在不斷地催要軍餉。

崇禎皇帝得到消息之後,立刻命令東林黨撥款救援,但東林黨總是一副不變的腔調:沒錢。

事情發展到後來,東林黨又添加了一些說辭:您有那麼多私房錢(內帑),是不是應該拿出一部分,用以賑災和發餉呢?

明末財政出現危機時,崇禎皇帝明明有錢,為何不願拿出來救國呢?

最初,崇禎皇帝一再說自己沒錢。後來,官僚就是要崇禎皇帝拿私房錢,崇禎皇帝乾脆一言不發。

官僚集團一看皇帝無話可說,那就好像掌握了核武器一樣。只要崇禎皇帝敢用經濟問題責難他們,他們就要求皇帝拿私房錢,崇禎皇帝每次都被他們懟得啞口無言。

這樣鬧的次數多了,人們再說起大明帝國的財政危機時,自然會把財政危機的根本原因歸咎於崇禎皇帝:一毛不拔活該亡國。

這就給人一種錯覺:似乎只要崇禎皇帝願意拿私房錢,就可以解決大明帝國的一切問題,可事實顯然不會這樣簡單。

崇禎皇帝有沒有私房錢?肯定有。可那些官僚、大太監、各路士紳、大地主和大商人,誰沒錢呢?大明帝國不止是朱家的,也是他們的。

如果把道理擺在檯面上講:你既然認為大明帝國只是朱家的,那麼崇禎皇帝是不是想從誰家掏錢,誰就必須無條件把錢奉上呢?因為這是朱家的國呀。

只要懂點歷史的人都應該明白,朱明皇室和上述各大利益集團,都是那片土地上的主人,只不過權力分大小而已。

從這個角度來看,崇禎皇帝捨不得拿私房錢,和各大利益集團捨不得從家裡拿錢,從本質上來說是沒有區別的。

需要付出的時候,大家都說皇帝是帝國的皇帝;涉及利益的時候,大家都說皇帝該尊重我們的利益。如果這都不是雙標,那什麼才是呢?

如果反賊或滿清進京,朱明皇室固然是難逃一死,各大利益集團也免不了被重新洗牌的命運。可就在這樣的背景下,無論是東林黨還是其他官僚,都沒人敢提出“和衷共濟”的口號。換言之,如果沒錢就別做事,反正我們沒錢捐給國家。

明末財政出現危機時,崇禎皇帝明明有錢,為何不願拿出來救國呢?

後來,有個不怕死的人提議:應該號召富戶出錢,幫助朝廷渡過難關。可這種言論受到了東林黨一系的猛烈攻擊,代表人物是錢士升。

無何,武生李璡請括江南富戶,報名輸官,行首實籍沒之法。士升惡之,擬旨下刑部提問,帝不許,同官溫體仁遂改輕擬。士升曰:“此亂本也,當以去就爭之。”——《明史》·卷二百五十一·列傳第一百三十九

看看錢士升的說法,這是“亂本”。要是不把這種危言聳聽的人下獄審訊,整個大明帝國就會在頃刻間大亂。

說別人危言聳聽,其實錢士升自己就在危言聳聽。但由於錢士升獲得了很多人的支持,崇禎皇帝一時間不敢表態。

面對張牙舞爪的東林黨,首輔溫體仁給出了自己的看法:武生李璡的說法雖然是歪理邪說,但陛下應該像萬曆皇帝學習。

這話的意思就是說:當初東林黨在野之時,經常罵了這個罵那個,但萬曆皇帝都沒有追究他們的責任,言者無罪。現在李璡不過是說出自己的看法,我們也應該保持民主作風,言者無罪。

這話是直接往東林黨的心窩裡面捅刀子:你們當初想說啥說啥,現在別人說句話,你們就要打擊報復,哪有這個道理?這叫“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不得不說,人不要臉到一定程度,那真是可以天下無敵的。

錢士升等東林黨一聽到溫體仁這種言論,當場就急得破口大罵:我們東林黨為國為民,李璡這種小人物,有什麼資格與我東林黨諸賢相提並論?溫體仁是奸臣,請陛下連他一起懲罰!

崇禎皇帝看到這種局面,心裡也不高興了:全天下就你們東林黨是忠臣,其他人都是奸臣?如果這都不是黨爭,如果這都不是排除異己,什麼才是呢?

心中有數的崇禎皇帝打定主意,不管你東林黨怎麼說,我就是不處罰李璡,更不會處罰溫體仁。

錢士升一看崇禎皇帝如此偏心,當時就以辭官為威脅:要是不處罰李璡溫體仁,我就立刻辭官!

崇禎皇帝一聽:你辭官?巴不得呢,趕快滾!就這樣,錢士升不但沒能幹掉李璡,更沒能迫使崇禎皇帝處罰溫體仁,自己反而把官給丟了。

帝報曰:“即欲沽名,前疏已足致之,毋庸汲汲。”前疏謂《四箴》也。士升惶懼,引罪乞休,帝即許之。——《明史》·卷二百五十一·列傳第一百三十九

明末財政出現危機時,崇禎皇帝明明有錢,為何不願拿出來救國呢?

受相關史書影響較深的後世讀者,莫不咬牙切齒地痛罵崇禎皇帝和溫體仁(李璡分量太輕不配捱罵),彷彿是這對昏君奸臣聯起手來迫害忠臣,這大明怎能不亡?

在我看來,人們總是習慣於“站著說話不腰疼”,不涉及自己的利益,那是什麼大道理都敢說;一旦涉及到自己的利益,馬上又是另一幅醜陋嘴臉。

大家都說,崇禎皇帝護食的樣子令人作嘔,可如果看看官僚集團護食的樣子,難道就很好看?皇帝的收入好歹是合法收入,官僚集團的收入呢?誰敢拍著胸脯保證,官僚集團的收入是合法收入?

崇禎皇帝不願意掏出私房錢,這種做法肯定是有問題的。但把所有問題,都歸咎於崇禎皇帝不願意掏私房錢,那就是明顯的甩鍋行為。

我們還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來分析,崇禎皇帝到底有多少私房錢?

據說,大明帝國滅亡之後,李自成從皇宮內搜出 3700 萬兩白銀(也有說法是3700萬錠白銀),但在我看來,這個數字的可信度非常低。

不管是 3700 萬兩白銀還是3700萬錠白銀,這都是一個天文數字。管理這樣一大批白銀,絕不是一個門房老頭就足以勝任的,而是需要一個專業的財務管理機構。

換言之,如果崇禎皇帝真有這麼多私房錢,肯定不是他想藏就能藏住的。可在大明未滅之時,我們根本不知道崇禎皇帝有多少私房錢。

或許有人會說,財務問題十分敏感,大家不知道也正常。可問題是:在帝國時代,皇帝的私房錢和國庫的錢是有區分的。政府在制定皇帝年收入的時候,肯定也會有預算。只要有為皇帝做預算的權力,自然可以推測出皇帝的私房錢大致有多少。

在有官員做預算的前提下,怎麼可能任由皇帝的私房錢無限制增長,以至於擁有3700萬這樣的天文數字呢?

明末財政出現危機時,崇禎皇帝明明有錢,為何不願拿出來救國呢?

也許有人會問:皇帝缺錢的時候,會不會從國庫裡拿錢呢?我認為,這種可能性很低。

如果皇帝從國庫拿錢,那麼官僚就可以把這件事拿到檯面上來說:“皇帝從國庫中拿走了一大筆錢,導致我們的工作無法展開”。一旦把話說到這個份上,崇禎皇帝就被動了。

萬曆年間,發生了三大殿失火的事,萬曆皇帝想重建三大殿,都必須自己想辦法籌錢,卻不能隨便從國庫提錢。

後來,萬曆皇帝通過張居正改革(一條鞭法),想方設法狠撈了一筆,卻被各路好漢一致聲討,不得不在張居正去世之後,立刻廢除了這項制度。

萬曆皇帝通過礦稅撈了多少錢?也就是五百多萬兩。可相關官僚說起這件事的時候,認為礦稅一事,對國家造成的經濟損失至少也有五六千萬兩,或者五六億兩,你怎麼跟他講理?是你先伸手的,不佔理。

從理論上講,皇帝擁有近乎無限的權力;可從實際上講,利益博弈是由無數人參與的,皇帝也不能為所欲為。

崇禎皇帝對自己的期望很高,他希望自己能夠挽救大明。我們可以說崇禎皇帝做得不好,但不能說崇禎皇帝的自律性差,有明一朝,自律性最強的皇帝,大概就是朱元璋和崇禎皇帝了。

既然崇禎皇帝足夠自律,那他就不可能撈過界,他的私房錢都是自己辛辛苦苦攢下的,所以數量一定不會很多。

如果說把皇宮內的各種珍寶加在一起,折算出價值約等於3700萬兩白銀或3700萬錠白銀,或許還有些可信度。但要說僅白銀就有那麼多,那未免也太離奇了。

這就牽涉到另外一個問題:既然皇宮有許多珍寶,為什麼不拿一些出來變賣呢?獲得的錢也可以補貼國家呀!

這種說法很有道理,但就算崇禎皇帝願意,這個方案也不具備可執行性。

一個龐大的帝國,皇帝居然被逼著出售珍寶才能解決危機,當時的輿論肯定會炸鍋:把皇帝逼到這個份上,官僚集團也太過分了吧?

從官僚集團的角度來看:你(皇帝)明明有錢,卻用這種方式扮可憐,讓我們陷入輿論的聲討之中,這麼做有點過分了吧?

就算不考慮輿論問題,那麼現在皇帝帶頭出售珍寶換錢,用以解決帝國危機,你們這些官僚是不是應該向偉大的皇帝陛下學習呢?

明末財政出現危機時,崇禎皇帝明明有錢,為何不願拿出來救國呢?

基於上述種種原因,官僚集團根本就不想弄明白,皇帝到底有多少錢。他們只是希望用這種方式,在皇帝要錢的時候堵住皇帝的嘴。

當時的大明帝國,並不是依靠幾百萬兩或幾千萬兩就能解決問題。

所有既得利益集團對此都心知肚明,但他們就是無動於衷,能拖一天算一天。

大明就在日復一日的拖延中,迎來了他的末日。

明末財政出現危機時,崇禎皇帝明明有錢,為何不願拿出來救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