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歷史上最優秀的四位太后是哪四位?

小龍女5505


1大秦宣太后



大秦宣太后也稱羋八子,是秦惠文王的八子,秦昭襄王的母親。秦武王舉鼎死後,趙武靈王幫助宣太后帶著兒子嬴稷回國繼位,並在異父弟魏冉的幫助下,成功的使兒子嬴稷登上秦王之位,隨後平定嬴氏王族的奪權之亂,肅清了與秦昭襄王不和的諸公子。

秦昭襄王繼位的時候還年幼,於是宣太后開始執掌秦國大權,由異父弟魏冉輔佐。宣太后執掌朝政數十年,使秦國國力變強,並且犧牲色相誘殺義渠王。義渠一直都是秦國的西部大患,義渠被平定之後,自此秦國可以一心向東,再沒有後顧之憂,這一點宣太后有著不可磨滅的大功。

宣太后是歷史上的第一位太后,太后一詞自她而始,她在秦國的統一大業中立下的功勞是不可替代的,堪稱歷史上第一位太。2北魏馮太后


馮太后北燕皇族出身,在北燕滅亡後成為了北魏皇宮中的婢女。北魏文成帝登基後不久,她被選為了文成帝的貴人,當時的她只有12歲。在和文成帝生活的過程中,她學到了很多東西,尤其對文成帝不拘民族重用漢臣感到佩服,這也為她日後的推行漢化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

文成帝去世之後,年僅十二歲的拓跋宏繼位登帝,同樣是孤兒寡母,馮太后和幼帝也面臨了權臣欺凌的局面。車騎大將軍乙渾圖謀篡位,北魏政治中樞又面臨嚴重的危機。乙渾之亂中,馮太后表現出果敢善斷政治才幹,憑藉多年宮中生活的閱歷和非凡的膽識,穩定了北魏動盪的政局。

馮太后先後侍奉輔佐丈夫、兒子、孫子三代皇帝,以個人智慧實現了北魏兩代人的順利交接,主持朝政多年,憑藉著強硬的政治手段,對北魏的政治穩定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是北魏時期的傑出女政治家。3明朝李太后


李太后出身貧賤,十五歲時就進入裕王府做了宮女,因為被裕王朱載垕寵幸,生下三王子朱翊鈞,這才被封為側妃,朱翊鈞也就是後來的明神宗萬曆帝。朱載垕登基之後,李氏也隨之被晉升為貴妃,地位僅次於陳皇后。由於穆宗朱載垕前兩個兒子都早逝,於是明穆宗立三子朱翊鈞為皇太子,此時朱翊鈞才五歲。

太子便是未來的皇帝,是未來的治國之君,李氏深知這一點,所以從小就對兒子管教非常的嚴。明神宗讀書不認真,或者不願意讀書的時候,李太后就會嚴加懲罰,讓他長時間罰跪。明神宗在聽過儒臣的教導講授後,李太后還會讓他再次進行復述。除此之外,李太后重用大臣張居正為首輔大臣,國家也開始變得富強。

李太后性情嚴明,雖然萬曆初期的政務委任張居正,但是其中的很多功績還是李太后的。正是在李太后的努力下,才有了萬曆時期的強盛。4孝莊皇太后


孝莊是清朝時期最著名的一位皇太后,她出生於蒙古科爾沁草原,在十三歲時就被下嫁給皇太極,做了側福晉。後與皇太極生有皇九字福臨,也就是後來的順治帝。皇太極死後,孝莊孤兒寡母,這時也發揮了她女強人的一面,幫助兒子掌握了大權。

順治帝死後,全憑藉著祖母孝莊的幫助,皇三子玄燁才幼年登帝。孝莊皇太后一生生活簡樸,把省下來的錢都捐給了孫子的事業。在平定三藩的時候,她把節省下來的錢都捐出來犒勞將士,在遇到災年的時候,她也會拿出自己的積蓄救濟災民。

孝莊太后輔佐順治、康熙兩位皇帝,是清朝時期傑出的女政治家,如果不是她,很可能清朝的歷史就不出現之後的盛世。


清風潛入夜


我個人選出歷史上四位優秀的太后如下:東漢太后鄧綏輔政掌權十六年之久政治清明百姓安康,大唐既是太后又是女皇武則天共在朝握權三十餘年上承貞觀下啟開元功大於過,大遼太后女中豪傑無冕之王蕭太后輔佐丈夫兒子振興大遼,清朝孝莊太后輔助丈夫兒孫開創一朝盛世之基,四大優秀太后依功勳名望排名如下武則天第一孝莊第二蕭太后第三鄧綏第四。


小龍女5505


1.第一位是竇太后,西漢時期第二個太后,第一個就是呂后,漢文帝皇后,漢景帝之母,漢武帝祖母,歷史記載她的名字叫竇漪房.

《大漢天子》和《漢武大帝》中把竇漪房都描述為是一個貪戀權位,一心只為自己的兒子梁王著想的角色,其實在歷史真實的記載中,她是一位傑出的女政治家,雖然出身貧寒,但是卻一生輔佐文帝,景帝,武帝三位帝王,為漢室江山的鞏固立下汗馬功勞,後期雖垂簾聽政,把持朝局,那也是為了讓景帝武帝政權得以順利接手,因此漢朝達到鼎盛時期。

2. 第二位馮太后是北魏文成帝皇后,獻文帝之母,孝文帝祖母。她本是十六國時期北燕國君的孫女,北燕被北魏剿滅後淪為宮中奴婢,13歲被選為貴人,臨朝輔政前後長達24年。

她主張使用漢人治理由鮮卑族統治的北魏,一定程度上緩和了當時激烈的民族矛盾,鞏固了北魏時期統治基礎,為後來的孝文帝漢化改革鋪平的道路。獻文帝死後,在權臣和貴族中掙扎生存,歷經千辛,一步步走上人生巔峰。

3. 第三位李太后是明朝李氏,明穆宗朱載垕之貴妃,明神宗朱翊鈞之生母。她出身貧賤,幼年時被送入裕王府為婢女,後因美貌被當時的裕王也就是後來的隆慶皇帝相中,生下萬曆皇帝。

嘉靖皇帝死後,隆慶皇帝登基,封為貴妃,五年後隆慶病逝,10歲的萬曆登基,此時28歲的李太后開始垂簾聽政,她任用張居正等人大刀闊斧的改革,使原本已經奄奄一息的明朝重新煥發生機,萬曆四十二(1614年)年二月,李太后去世,終年70歲。

4. 最後一位是孝莊太后,歷史上大名鼎鼎的女性,清太宗愛新覺羅·皇太極之妃,順治帝愛新覺羅·福臨的生母,康熙帝愛新覺羅·玄燁的祖母。一生培育、輔佐順治、康熙兩代君主,是清初傑出的女政治家。

她的一生可謂是波瀾壯闊,千古傳奇。自小與多爾袞相識相戀,卻被迫嫁給皇太極,中年又在多爾袞和兒子福臨之間周旋,晚年撫養康熙,忍辱負重,終於使滿清入關,定鼎中原,統治九州。對於丈夫,她伺候的無微不至;對於情人,她始終念念不忘;對於兒孫,她是慈母胸懷,賢良之名,歷史傳頌。


生活的點滴時刻


太后當然指的就是帝王的母親,而什麼樣的太后才能配稱優秀呢?那必須要是母儀天下的佼佼者。賢德著稱,輔助幼君殫心竭力,甚至不惜拋頭露面垂簾聽政。而在君王有肩膀有擔當之時又恰如其分的退出,而在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的人。而歷史上配稱四大賢母的太后,就應該是東漢鄧太后,北魏馮太后,遼朝蕭太后,清代孝莊。


鄧綏乃東漢雲臺二十八將之首的鄧禹孫女,15歲入宮,22歲被冊封為皇后,年僅27歲的漢和帝突然駕崩,面對主幼國亂的局面,25的鄧綏臨朝稱制。據史載期間天災頻繁。內憂外患,四夷入侵,盜賊蜂起。鄧綏夙興夜寐,日夜操勞,派官員視察災情,開倉賑濟,撫慰百姓,減免稅賦。更是以身作則,削減宮廷用度,精簡朝廷冗員。同時重用班超之子班勇,平定四方,以收復人心的計策,穩定民心,恢復邊陲的安寧。鄧綏為人好學,經常向班昭請教,而且求賢若渴多次下詔要求推舉“賢良方正”以及“明正術,達古今,能直言極諫者”,為朝廷招攬了大量人才。大力推廣蔡倫的造紙術,為漢代文明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同時東漢時期外戚常侍寵而驕,而鄧綏臨政期間,鄧氏一族也並不像大多數的外戚一樣專橫跋扈,尊敬守法,時人稱之“闔門靜居”,為人稱道一時。而鄧綏臨政期間史稱“天下復平,歲還豐饒”,然漢庭可以平穩過渡。

馮太后出身北燕皇族長樂馮氏,遼西郡公馮朗之女,生於長安。北燕滅亡後,沒入太武帝拓跋燾掖庭,充為奴婢; 太安二年,冊封為皇后;和平六年,獻文帝即位,尊為皇太后。時值政局動盪,馮太后臨朝聽政,她主持推行了北魏的官員俸祿制,為進行其他方面的改革奠定基礎;實施均田制度,歷經北齊、北周,到隋唐約三百年,不僅使北魏社會經濟得到發展,而且奠定了後來隋唐社會的經濟基礎;定策誅殺權臣乙渾,依據祖制歸政於獻文帝;延興六年(476年),獻文帝暴崩。馮太后擁立孫子拓跋宏即位,成為太皇太后。二度臨朝稱制,扶持孝文帝十四年,成為北魏中期全面改革的實際主持者,並對孝文帝改革產生重要影響。

蕭太后出生契丹最顯赫的家族蕭阿古只家族。遼景宗時期封為貴妃。後遼景宗崩,遼聖宗繼位,尊蕭綽為皇太后,攝政,時蕭綽30歲,聖宗12歲。她採納南院樞密使韓德讓的建議,令“諸王歸第,不得私相燕會”,使他們失去了兵權,解決了內部奪位的隱患。在韓德讓的輔佐下,蕭綽對遼國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力革弊政,遼國內政呈現一片興旺的景象。不僅兩敗宋軍還迫使宋朝簽下“檀淵之盟”。在其攝政時期,不僅勵精圖治,還開科取士,任用漢人,消除契丹漢人的不平等待遇,勸農植桑,輕徭薄賦,兵強馬壯,內外和睦,使遼國鼎盛一時。即使這樣也不貪戀權勢於統和二十七年歸政於遼聖宗,不再攝政。

最後一位是孝莊文皇后,全名博爾濟吉特·本布泰。是皇太極之妃,順治之母。康熙的祖母。對比前面三位雖然沒有傲人的政績和能力,但還是有其巧妙的手段解決清代初期權力紛爭幫助兩代君王順利承接皇位,坐穩帝位。輔佐康熙除鰲拜,除三藩。可以說為明清易代,滿清入關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阿薩帝哦


個人認為歷史上最優秀的四位太后分別為(按歷史年代排序):

第一位:中國歷史上第一位臨朝稱制的皇太后呂雉

漢高祖劉邦去世後,漢惠帝劉盈繼位,呂太后開始獨掌大權。呂太后沿襲了“與民休息”的國策,行“無為而治”。繼續重農國策的同時,有步驟地放寬經商政策。並修改漢法,詔令“除三族罪,妖言令”;她還“減刑,頒佈贖罪法”;制定“戍卒歲更”的制度。呂后提倡勤儉治國、嚴厲治理鋪張浪費的風氣,為後來的文景之治打下了很好的基礎,司馬遷在《史記·呂太后本紀》中對她的評價是“政不出房戶,天下晏然;刑罰罕用,罪人是希;民務稼穡,衣食滋殖”,可以說給了呂后很高的評價。

第二位:漢和熹鄧太后鄧綏

漢和帝26歲時駕崩,出生才100多天的劉隆繼位,史為漢殤帝。在“主少國疑”的情況下,25歲的鄧太后臨朝稱制。執政15年,厲行節儉,明辨冤獄,施行仁政,可謂是恩施天下。對內鄧後幫助東漢王朝度過了“水旱十年”的艱難局面,對外則堅決派兵鎮壓了西羌之亂,使得危機四伏的東漢王朝轉危為安,被譽為“興滅國,繼絕世”。

第三位:北魏文明馮太后

北魏和平六年,北魏文成帝去世,12歲的皇太子繼位,史為獻文帝。皇太后馮氏臨朝稱制,面對動盪時局,馮太后定策誅殺權臣乙渾,穩定了北魏皇權,後馮太后依據祖制歸政於獻文帝。延興六年,獻文帝去世,馮太后擁立孫子拓跋宏即位,成為太皇太后。拓跋宏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北魏孝文帝。馮太后二度臨朝稱制,第二次執政她對北魏政體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改革涉及北魏的政治、經濟和風俗習慣等各方面。史稱“事無鉅細,一稟於太后,太后多智,猜忍,能行大事。殺戮賞罰,決之俄頃,多有不關帝者。是以威福兼作,震動內外”。馮太后的革新極大影響到日後孝文帝的政治理念,可以說沒有北魏馮太后就沒有後來的孝文改制。北魏馮太后也因此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改革家。

第四位:北宋劉太后劉娥

宋真宗皇后劉娥在宋真宗末年即開始攝政,宋真宗去死後,12歲的宋仁宗繼位,升級為太后的劉娥臨朝稱制,劉太后因此成為大宋第一位臨朝稱制的女主。執政期間終結“天書”運動、結束黨爭、發行交子、興修水利、創設諫院、興辦州學,為仁宗親政後的“仁宗盛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劉娥常與漢之呂后、唐之武后(武則天)並稱,後世稱其“有呂武之才,無呂武之惡”。






華夏曆史趣聊


第一位:北魏文成帝皇后——馮氏

馮氏,今河北冀縣人。她是漢族人,其姑母是魏太武帝的昭儀,她入宮隨姑母生活。公元452年,拓跋浚繼位為文成帝,馮氏被封為貴人,不久,立為皇后。

公元465年,文成帝死,拓跋弘繼位為獻文帝,尊馮氏為皇太后。時獻文帝年12歲,丞相乙渾攬權,被馮太后設計誅殺。從此,她開始臨朝聽政。

馮太后銳意改革,與獻文帝和政治分歧,417年,獻文帝禪位,4歲的元宏繼為孝文帝。仍由馮太后執朝政。她實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使北魏強大起來。馮太后生活也簡樸,不好華飾。但馮太后24歲守寡,不免有和男人私通的事,她還毒殺了獻文帝,受到史家非議。

總體說來,馮太后是個成功的政治家。史稱她“多智謀,能行大事”,“威福兼作,震動內外”。

公元490年,馮太后死,諡曰:文明太皇太后。史稱“文明皇后”。

第二位:遼景宗皇后——蕭燕燕

蕭燕燕,遼國北府宰相蕭思溫的女兒。公元969年,遼景宗即位,立蕭燕燕為貴妃。971年,她生了皇長子耶律隆緒,冊立為皇后。由於遼聖宗仁弱,即位後,遼國刑賞,政務,用兵等,一決於蕭皇后。公元983年,景宗死,耶律隆緒繼為聖宗,年僅11歲,尊蕭燕燕為承天太后,臨朝執政。

蕭太后政治上重用漢人,加強統治力量;經濟上推行賦稅制,發展農業,保護商業,使遼國進一步封建化。外交上拉攏西夏,對抗北宋。宋太宗曾趁遼景宗之死徵遼。蕭太后沉著不驚,擊退宋軍。1004年,遼宋訂立“澶淵之盟”,恢復和平關係。從此,雙方獲得一百年的休養生息的機會。

蕭太后是遼國著名的政漢家,史稱她“賞罰分明,將士用命,聖宗稱遼盛主,後教訓為多”。

1009年,承天太后死,時年57歲。諡曰:睿智皇后。

第三位:清太宗皇后——博爾濟吉特·布木布泰

博爾濟吉特·布木布泰,是清孝端文皇后的侄女。1625年,她嫁給皇太極為妾。1638年,皇太極稱帝,立她為西宮莊妃,後來,她生了皇子福臨(即順治帝)。

1643年,清太宗死,順治繼位,時年只有6歲。尊她為皇太后,由多爾袞輔政,掌握實權。太后與多爾袞暗地通姦,通過范文程出面,說多爾袞功高,宜尊為皇父,所以順治尊他為皇父攝政王。太后為了維護兒子的皇位,下嫁攝政王,打消他奪皇位的念頭。

1661年,順治帝死,康熙即位,尊為太皇太后。她是一個工於心計的人,政治手腕也很厲害,雖然在太后位時不是大權獨攬,但可以說是一個對清朝有貢獻的太后。

公元1688年,太后病死,時年75歲,諡曰:孝莊文皇后。

第四位:清文宗皇后——葉赫那拉·蘭兒

葉赫那拉·蘭兒,滿洲正黃旗人。1851年,她以秀女選入皇宮,時年17歲。那拉氏有豔色,能唱小曲。因此得到咸豐皇帝臨幸。封為貴人。1854年晉為懿妃,一年後,她生了皇子載淳,即後來的同治帝,因此晉封為懿貴妃。

那拉氏在咸豐帝左右,常干預政事。咸豐帝死於熱河後,同治帝即位,她發動了祺祥政變,誅殺了顧命大臣肅順,載垣,端華等。開始垂簾聽政。同治帝死後,她又冊立五歲的載恬為光緒帝,繼續聽政。1881年,她毒死東宮太后,從此開始了她統治中國的漫長歲月。

那拉氏是個狠毒的女人,也是個很懂政治時局的人。她執政時,繳滅了義和團,戊戌變法等起義活動。也簽定了許多賣國的條約。她實際上統治中國長達半個世紀。

1908年,西太后死,時年74歲,諡曰:孝欽慈禧顯皇后。她死後的陪葬用了兩億兩白銀。






侯先生講歷史


大秦宣太后,《羋月傳》主角,消滅義渠,使秦國再無後顧之憂;

竇漪房太后,西漢文、景之治,功不可沒;

東漢,鄧太后,謙和隱忍成為漢和帝新皇后,和帝駕崩後,鄧太后主持朝政十餘年。

孝莊大後,輔佐順治、康熙成就大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