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笔下祥林嫂的悲剧浅析:《祝福》中唯一不被祝福的人

祝福怎么看都是一个充满温情的词,但鲁迅的这篇《祝福》却是叙述了一个极惨的故事。

鲁迅笔下祥林嫂的悲剧浅析:《祝福》中唯一不被祝福的人

而文章中祥林嫂的惨,还不在生活命运之艰难上,不在她被当做货物买卖,也不在狼吃掉了她的儿子,这个故事惨就惨在周围人的冷酷与卖弄终究是害死了她,那种人类的原罪力透纸背,读之让人大打冷颤。

按照道理,这样一篇文章以《祥林嫂之死》为题似乎更为恰当,但如此去起题目,鲁迅或者也就不是鲁迅了,那鲁迅为何要以《祝福》为题呢?

苦难于祝福中发生

单从时间线上来讲,这整篇文章都是集中在旧历的年底,这一鲁镇的“祝福”大典上,从“我”回到故乡到最后文末,完全是按照“祝福”的时间线在走,若是中间未夹杂着这样一个对祥林嫂故事的插叙,则完全像一个年轻人的回乡节日随笔。

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连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

鲁迅笔下祥林嫂的悲剧浅析:《祝福》中唯一不被祝福的人

如果用《孔乙己》中的话来说,那就是空气中都弥散着欢乐的气氛,但偏偏就是在这样一个祝福的日子里,祥林嫂孤独的死去,仿佛是对这欢快节日的莫大讽刺。

祝福成了诅咒,《祝福》中唯一不被祝福的人

在鲁镇,祝福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大家致敬尽礼,迎接福神,祈求来年一年的好运气,但这样一个好事对祥林嫂来说却是最恶毒的诅咒,甚至是压死她的最后一根稻草。

祥林嫂惨吗?太惨了。她一婚死了丈夫,后来出来做工又被婆婆抓回去卖到了山里,没两年丈夫又死了,甚至儿子都被狼给叼走了,但人的命有如野草般坚韧,祥林嫂仍旧坚强的活着。

她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光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鲁迅笔下祥林嫂的悲剧浅析:《祝福》中唯一不被祝福的人

但她仍旧如一个人一般的活着,真正把她压死的其实是美好的“祝福”。

祥林嫂第一次到四叔家里做工时,虽然是个寡妇,但她勤快能干,因此家里祝福礼的事情都由祥林嫂一手包办了。但当她再次回来时,失节的她已经不再被鲁镇的人认可了,也就丧失了摆放祝福礼的资格,而当她信了别人的话,以为捐了门槛就可以赎罪时,得到的却是准备祝福礼时四婶的一声吼,“祥林嫂你放着别动,我来!”

这一句话便将祥林嫂打进了地狱,完全丧失了自我救赎的希望,此后怕黑、胆怯,没有精神,如同一个木头人一般,可以说是已经“死去”了。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祥林嫂惨吗?惨。祥林嫂的故事让人同情吗?让人同情。

但如果仅仅是讲述一个悲剧故事来感动读者,那就不是鲁迅了。某种程度上来讲,《祝福》这个题目确实恰如其分,祥林嫂虽然是内容上的主角,却是精神上的配角,真正的主角是谁呢?

鲁迅笔下祥林嫂的悲剧浅析:《祝福》中唯一不被祝福的人

是不为祥林嫂命运所悲悯,反而为自己丢了面子而生气的四叔;是吼着不准让祥林嫂碰祝福礼的四婶,是那些鄙薄嘲笑祥林嫂,以祥林嫂为乐,摧残迫害着一个人的生命,却仍旧祈求着祝福的鲁镇人,这种人类的原罪,才正是鲁迅真正想要表现的主角。

鲁迅曾经有句话是: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与这篇《祝福》何其契合也。

大家都说人类有着同情心,但祥林嫂的不幸仿佛并不能激起别人的同情。

男人听到祥林嫂的哭诉,便觉得晦气远远的走开,那些妇人们虽然肯陪着她听完,甚至陪出许多眼泪来,但却绝无同情之意,更多的是一种猎奇。

鲁迅笔下祥林嫂的悲剧浅析:《祝福》中唯一不被祝福的人

乃至后面听烦了,便主动拿祥林嫂死去的儿子跟她被强暴的事情打趣,来让气氛变得欢快起来。

如此看来,人类的悲欢真的相通吗?

亦如最近利奇马登陆后,网上许多人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指责山东人民期待台风的态度。

鲁迅笔下祥林嫂的悲剧浅析:《祝福》中唯一不被祝福的人

但作为一个山东人,我可以明确的表示我也期待台风能来。

但难道我们会期盼洪水肆虐,淹没田地;狂风大作,吹垮房屋?都不是,我们只是期待久旱的一场甘霖罢了。

在我印象当中山东不是旱了一天两天,不是一个月两个月,甚至不是一年两年。连续好几年的旱灾,庄稼能收成多少都要看天,甚至有些地方说是颗粒无收都不过分,今年烟威地区更是已经一百多天没有自然降水了,但是却没人关心山东的旱情。

许多人想要的只是这样一个可以去指摘别人的机会,至于说他真的关心那些灾区群众吗?我看也不,更多的是像那些专门寻着去听祥林嫂故事的妇人般,一齐流下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泪,叹息一番,满足的去了,一面还议论纷纷。

所以说,人类的悲欢真的并不相通。

只觉得田地众圣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

鲁迅笔下祥林嫂的悲剧浅析:《祝福》中唯一不被祝福的人

在这样祝福的日子里,也有不被祝福的人孤独的死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