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雪纷飞的日子里重读《祝福》:新解祥林嫂命运悲剧的成因

祥林嫂是鲁迅短篇小说《祝福》中的角色,是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

在大雪纷飞的日子里重读《祝福》:新解祥林嫂命运悲剧的成因

著名版画家古元先生的作品《祥林嫂》

辛亥革命前,早寡的祥林嫂听说婆婆要把她卖掉,连夜跑到鲁镇,来到鲁四老爷家帮佣,因不惜力气得到太太欢心。不料又被婆婆把她抢走与贺老六成了亲。贺老六忠厚善良,为凑钱还债累病而死,儿子也被狼吃掉,于是祥林嫂又回到鲁四老爷家。她怕死后阎王分尸,把一年工钱拿去捐了土地庙门槛。当她在祝福晚上兴冲冲端出供品时,鲁家的不平待遇又给予她重创,于是从此精神萎靡,做事心不在焉,被赶出去当了乞丐。在一个祝福之夜,她死在了漫天风雪中。

鲁迅先生的《祝福》寓意深刻,把祥林嫂被旧社会封建礼教吃掉的悲剧写得入木三分,因此也被改编成多样的不同艺术形式的作品,另有同名越剧、中国电影(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于1978年)与评剧。

重读《祝福》,分析祥林嫂悲剧命运的成因,如果不笼统地说是封建吃人,比较全面的来说应该至少是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1. 一是本人的思想认知方面存在着短期内无法纠正的缺陷,观念上认为自己低人一等;

2. 二是封建礼教的双重标准,也可以用哲学的二律背反:封建礼教要求女性从一而终,有给予夫家给的无限权力;

3. 三是旁观者的看客思想,抱着为你好的说辞去雪上加霜、火上浇油。

一、祥林嫂自己也被封建思想洗脑,认定了自己是不洁之人,所以才有了捐门槛之举,被否定后失去了求生的信念

祥林嫂自己和身边的同时代的女人们一般情况下都是抱定了嫁人就要“从一而终”的思想,她被婆家卖给贺老六为妻时,是豁出了命去的,才导致额头上磕了一个大窟窿,鲜血直流,被众人将两人关在一间房内,祥林嫂还只是骂,充分表明了她的抗争的坚决和壮烈。

在大雪纷飞的日子里重读《祝福》:新解祥林嫂命运悲剧的成因

这是根据小说中情节做出来的河边的雕塑

对于祥林嫂这样的一种抗争,意味着她认定了自己的再嫁是不好的,自己也是不洁之人,但是不管主动还是被动,祥林嫂都不得不面对自己已经是改嫁之人,在祥林嫂心里,先就比别人矮了三分。

恰恰因此,在别人说些闲话的时候,祥林嫂是分外在意的,浓厚的封建迷信思想在柳妈的渲染下,就成了祥林嫂心中的心结。也因此才有去捐门槛找个替身抵去自己深重罪孽一说,柳妈把地狱描绘得如同真的存在一样,还渲染了嫁过两个男人要在地狱里被锯开,分给一人一半。祥林嫂自己吓自己,也能把自己吓出毛病来。

在大雪纷飞的日子里重读《祝福》:新解祥林嫂命运悲剧的成因

电影里的祥林嫂形象

柳妈是一个“吃素的善女人”,她认为自己完全出于善意,想帮助祥林嫂找到办法赎罪,救祥林嫂出苦海。但是,由于她受封建迷信思想和封建礼教的毒害极深,把“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理学信条,当作挽救祥林嫂的灵丹妙药,从而给祥林嫂造成巨大的精神负担,把祥林嫂推向更恐怖的深渊,柳妈应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可是柳妈同样是一个受害者,她笃信这些封建迷信思想和封建礼教,所以将这些思想灌输给祥林嫂,祥林嫂命运的悲剧性就更加增强了。

另外,柳妈对祥林嫂被卖改嫁反抗时头上留下的伤疤,采取讥讽、奚落的态度,讥讽、奚落中还带有几分诡秘,把玩味别人的苦痛作为自己的享乐。这是当时中国农村妇女令人极其生厌的一面,而在柳妈的身上却表现得琳漓尽致。由此可以看出,柳妈给祥林嫂带来的心灵创伤是双重的。最终在发现捐了门槛之后,鲁四老爷也是不许她碰那些祭品的,使得祥林嫂万念俱灰,精神上的支撑没有了,慢慢变成了一个只有眼珠间或一轮的可怜的乞丐。

二、封建礼教的二律背反杀人于无形之中

鲁迅先生写出的祥林嫂所在的时代,女人们没有自己决定命运的能力的机会,“在家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丈夫不幸过世,女子被封建礼教思想要求从一而终,要保持贞节,鄙视寡妇再嫁;但是婆家却可以当祥林嫂这样的夫死无子的女人是一件商品,可以卖掉为夫家换来一点钱财,这两相矛盾的二律背反将祥林嫂放置在一个貌似人人都可以欺凌的位置上,祥林嫂被抢走转卖,别人居然还在夸她的婆婆是多么能干精明,全然忘了婆媳都是苦命的同性之人。

在大雪纷飞的日子里重读《祝福》:新解祥林嫂命运悲剧的成因

越剧舞台上的祥林嫂形象

封建礼教的二律背反,对于类似祥林嫂这样的女人们非常残酷,在一个无法为自己的命运做主之时,还要来谴责她的选择违背了封建道德礼教的恪守妇德的要求,这让祥林嫂一个弱势女子如何树立生命的信仰和生活下去的信心呢?

活着还不如死了,可是死呢却又是如此令人恐慌和害怕的一件事,对于祥林嫂来说,命运残酷到何等地步。

在大雪纷飞的日子里重读《祝福》:新解祥林嫂命运悲剧的成因

祥林嫂只是万千同时代女性的一个代表

三、鲁镇遍地看客的雪上加霜也剥夺了祥林嫂生存意志

鲁迅伟大在看透了人性并将其表现在文学作品中,“看客”这个词就出自于鲁迅先生的作品,那些愚昧冥顽不化的人们,原本应该对倒霉的祥林嫂伸出援手,渡人过难关,但是事实上,这些人不是说看到命运坎坷的祥林嫂加以同情,反而是落井下石、助纣为虐,对祥林嫂这样一个同类在精神上予以残酷的绞刑。

“镇上的人依然叫她祥林嫂,但音调和先前很不同;也还和她讲话,但笑容却冷冷的了。”这是祥林嫂二次嫁人、再度失去丈夫也失去儿子之后,再来鲁镇讨生活时的情形。

在大雪纷飞的日子里重读《祝福》:新解祥林嫂命运悲剧的成因

看客,现如今依然是个很大的群体

人们对祥林嫂还热情一点的缘故就是让她一遍一遍地为大家讲述幼小的儿子阿毛被狼叼走的悲惨故事,再陪着掉几滴毫无意义的眼泪。故事讲多了听熟了之后,反而也没有什么兴趣给祥林嫂再打招呼了,有的却是类似柳妈那样的人大讲特讲地狱阴司的存在,进一步在精神上摧残祥林嫂这样一个可怜的女人。

鲁迅在《呐喊》中说到“看客”的存在:“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

前段时间一个二十岁女孩子跳楼轻生,在楼顶犹豫彷徨之时,下面的看客们就毫无悲悯之心,还在催怎么还不跳呀,我上班要迟到了!众多的人举着手机在录视频,女孩子最终还是拒绝了就要抓住她的救援人员的手,终身一跃,一条鲜活的生命就此定格在了二十岁……令人痛心不已。

在大雪纷飞的日子里重读《祝福》:新解祥林嫂命运悲剧的成因

祥林嫂还不明白应该“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的意义

小结:祥林嫂的死因综上所述存在于这三个方面,否则也不会被别人的思想流毒戕害至此

所以,祥林嫂悲剧命运的成因是多方面的,鲁迅先生深刻地揭示了悲剧成因,由分清了其间各原因的主次轻重,这只能说是时代的悲剧,封建礼教杀人于无形,“兵不血刃”,却令一个孤苦无依、命运坎坷的弱女子无法活下去、又害怕死去,让她的精神逐渐崩溃,最终加速了死亡。

《狂人日记》中,鲁迅先生一针见血地指出:几千年的中国封建历史,表面上看,“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其实,“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