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入侵朝鮮,朝鮮:大哥,有人欺負我,怎麼辦?明朝:我去揍他

日本入侵朝鮮,朝鮮:大哥,有人欺負我,怎麼辦?明朝:我去揍他

豐臣秀吉,一個迷失自我的暴發戶

明朝萬曆朝鮮戰爭是中日之間第一次長時間的軍事對決。

從1592年4月開始,萬曆朝鮮戰爭經歷了戰爭、和談等階段,時間跨度長達7年,其軍事規模也遠遠超出唐朝白江口之戰以及元朝兩次東征日本之戰,日本最高時投入兵力14萬,中國最高時投入兵力10萬人。

挑起這場戰爭的是剛剛完成日本統一大業的豐臣秀吉。

豐臣秀吉,原名木下滕吉郎、羽柴秀吉,是日本戰國時代、安土桃山時代大名、繼室町幕府之後,首次以天下人的稱號統一日本的戰國(1467年—1615年日本分裂混戰時期的稱謂)三傑之一。

1537年3月17日,豐臣秀吉出生於尾張國愛知郡中村的一個貧苦農家(今愛知縣名古屋市中村區),初名藤吉郎。1554年,豐臣秀吉投奔織田信長麾下,成為一名下級步兵。

日本入侵朝鮮,朝鮮:大哥,有人欺負我,怎麼辦?明朝:我去揍他

出身貧寒的豐臣秀吉

織田信長原本是尾張國的大名,於桶狹間合戰中擊破今川義元的大軍而名震全國,後通過擁護室町幕府的末代將軍足利義昭,趁勢上洛(割據地方的勢力率軍前往京都 )逐漸控制京都。之後正式提出“天下布武”的綱領,將統一全日本作為目標;先後兩次打破“信長包圍網”,將各個有力敵對大名逐個擊破,掌握了一大半的日本領土。

在這期間,豐臣秀吉因作戰勇敢,屢立戰功,在織田氏集團中的地位不斷提升,1573年,三十七歲的豐臣秀吉因軍功受封近江國今濱城城主,領淺井故領北近江二十二萬石,將城改名為長濱城,開始躋身於戰國群雄之列。1577年,豐臣秀吉任播磨國國主,居住於姬路城,進入織田氏集團核心統治層。

日本入侵朝鮮,朝鮮:大哥,有人欺負我,怎麼辦?明朝:我去揍他

立志天下布武的織田信長

1582年,織田信長手下大將明智光秀,率軍突襲暫居於京都本能寺的織田信長,織田信長及其長子織田信忠抵抗失敗,自殺而死。史稱本能寺之變。

得知織田信長死訊後,正在攻打高松城的豐臣秀吉與敵軍講和,率軍返回京都擊敗明智光秀,明智光秀兵敗逃跑中被人所殺,豐臣秀吉趁機控制京都地區。

本能寺之變後,織田氏分裂為柴田勝家、織田信雄、織田信孝以及豐臣秀吉(此時名為羽柴秀吉)等派系。1582年,豐臣秀吉、柴田勝家、丹羽長秀、池田恆興四人在清洲城開會商議織田的繼承問題。豐臣秀吉得到丹羽長秀、池田恆興的支持,壓制其他派別,成為織田家的掌權人,繼承了織田信長的政治遺產。

日本入侵朝鮮,朝鮮:大哥,有人欺負我,怎麼辦?明朝:我去揍他

本能寺之變

掌握織田氏之後,豐臣秀吉利用兩年的時間,先後通過賤嶽合戰、小牧長久手之戰等戰爭平定織田氏內部的反對勢力,鞏固和增強了在織田氏集團的核心地位。

內部平定之後,豐臣秀吉(此時名為羽柴秀吉)開始於進行統一日本的戰爭。1585年,豐臣秀吉派遣其弟豐臣秀長、小早川隆景等將領攻打剛統一四國的長宗我部氏,迫使長宗我部氏歸降。

同時間,豐臣秀吉派遣藤堂高虎為首的部隊,平定了雜賀眾,首領鈴木重意被斬首處死。並派重兵攻打越中國的佐佐成政,佐佐成政不戰而降。

日本入侵朝鮮,朝鮮:大哥,有人欺負我,怎麼辦?明朝:我去揍他

豐臣秀吉繼承了織田信長統一日本的遺志

同一年,豐臣秀吉希望成為徵夷大將軍(1192年至1868年期間,日本實際上的統治者),但在公卿的勸阻下轉而向朝廷索取關白(丞相)的封號。1585年7月11日,日本朝廷任命秀吉為關白,並應其要求賜予新的姓氏“豐臣”。

1586年9月9日,朝廷正式賜予羽柴秀吉“豐臣氏”的姓氏,豐臣氏也由此成為繼“藤原氏”、“源氏”、“平氏”、“橘氏”四大姓氏之後的第五大姓氏,羽柴秀吉正式改名豐臣秀吉。12月25日豐臣秀吉又擔任了日本三公之一的太政大臣一職。

日本入侵朝鮮,朝鮮:大哥,有人欺負我,怎麼辦?明朝:我去揍他

豐臣氏家徽五七桐

1587年,豐臣秀吉進行九州征伐,派遣豐臣秀長率領大軍攻擊島津氏的支城,降服島津氏。接著在1589年到1590年期間,豐臣秀吉發動小田原之戰,滅後北條氏,至此基本統一日本全國。

豐臣秀吉崛起至統一日本的過程,完全可以說是一部草根逆襲的勵志劇。但是,完成日本統一的豐臣秀吉,被自己在日本這個狹小地域戰無不勝的局面所迷惑,產生了錯誤的認知,滋生了無法遏制的擴張野心。他沒有采取措施鞏固統一成果,而是將目光對準了李氏朝鮮及其背後的大明帝國,他要征服朝鮮、征服中國,建立一個以自己為最高統治者的大帝國。

第一次萬曆中日戰爭

1591年6月,豐臣秀吉派出使者宗義智通告朝鮮國王李昖,表示他有意於1592年春天假道朝鮮進攻明朝,並請予以協助。面對著豐臣秀吉趾高氣昂的書信,作為明朝藩國之一的朝鮮國王李昖,自然是不屑一顧,他直接拒絕了豐臣秀吉的要求。

日本入侵朝鮮,朝鮮:大哥,有人欺負我,怎麼辦?明朝:我去揍他

朝鮮國王李昖拒絕了豐臣秀吉的無理要求

朝鮮拒絕幫助日本入侵中國,正好給了豐臣秀吉藉口,1592年4月,豐臣秀吉將15萬8700人的陸軍部隊,分為九個軍團,任命宇喜多秀家為總指揮官。以朝鮮拒絕攻明為由,於4月初開始渡海,進攻朝鮮。

1592年4月12日日本第一軍團一萬八千七百人渡海至對馬島待命,4月13日豐臣秀吉正式下令進攻朝鮮,4月14日日本第一軍團在小西行長的帶領下,首先於釜山登陸,同時其他日軍緊隨其後開始登陸朝鮮。

朝鮮由於深陷朋黨之爭,武備鬆弛,對日軍無力組織抵抗。日軍於5月2日克朝鮮王京漢城,6月15日陷平壤,僅僅一個月即“三都守失,八道瓦解”。日軍所到之處,焚燒劫掠,僅晉州一地,軍民被屠殺者6萬人。

日本入侵朝鮮,朝鮮:大哥,有人欺負我,怎麼辦?明朝:我去揍他

日本圖畫中的小西行長

1592年5月8日,朝鮮國王李昖在王都漢城陷落後倉皇出奔平壤,隨後,日軍第一、第二、第三軍團追擊而至,突破臨津守備攻陷開城,李昖離開平壤,流亡至中朝邊境的義州,並遣使嚮明朝求援。

朝鮮的使臣們除了向萬曆帝遞交正式的國書外,分別去遊說明朝的閣臣、尚書、侍郎、御史、宦官,甚至表示願意內附於明朝,力圖促使明朝儘快出兵援朝。

此時的大明帝國,尚處在張居正改革所帶來的紅利期中,國力強盛。但是由於與日本外交來往較少,明朝上下對日本入侵朝鮮感到有點不明真假。而且此時明朝軍隊正在寧夏地區平定韃靼人的叛亂,加之有在朝鮮經商的福建海商,嚮明朝彙報說朝鮮與日本同謀,想要假借嚮明朝求援引誘明軍進入朝鮮進行殲滅。因此,對於是否出兵朝鮮,明朝猶豫不決。

日本入侵朝鮮,朝鮮:大哥,有人欺負我,怎麼辦?明朝:我去揍他

張居正的改革給明朝對日作戰打下了物質基礎

李昖在得知此消息後,為了讓明朝釋疑,除了派出使臣外,也將日本威脅朝鮮的書信轉呈給明朝,表示忠心。與此同時,兵部尚書石星也派遣曾經見過朝鮮國王李昖的人,來辨別朝鮮國王的真假。

經過縝密的消息辨別和最終的朝堂討論,最後明朝朝廷認為“倭寇之圖朝鮮,意實在中國,而我兵之救朝鮮實所以保中國”。因此,便讓李昖渡過鴨綠江,居住在大明領土遼東半島的寬奠堡,接受明廷的保護,同時出兵援助朝鮮。

日本入侵朝鮮,朝鮮:大哥,有人欺負我,怎麼辦?明朝:我去揍他

面對登陸朝鮮的日軍,朝鮮只能向大明求援

1592年6月15日、17日駐守遼東的明軍2348人、戰馬2622匹,在遼東副總兵祖承訓的率領下分兩次渡過鴨綠江。1592年7月17日黎明,祖承訓率領軍隊長途奔襲被日軍佔領的平壤城,由於連夜大雨導致遼東軍火器失效,加上祖承訓不熟悉日軍戰法導致軍潰將亡,史儒遭到鐵炮命中而亡。軍隊潰散,祖承訓僅以身免,率領殘餘明軍過大定江,再渡過鴨綠江返回遼東,明軍首戰失利。

明軍首戰失利後,朝廷迅速討論和擬定新的對日作戰計劃,鑑於日軍人數遠遠超出明朝之前的預估,明朝決定大規模增兵朝鮮,意圖一戰解決朝鮮戰事。1592年8月,明朝以兵部右侍郎宋應昌經略備倭軍務,並詔天下督撫舉將材。

1592年10月16日,剛剛平定寧夏韃靼人叛亂的大將李如松被明朝任命為總理薊、遼、保定、山東軍務,並充任防海御倭總兵官,其弟李如柏、李如梅為副總兵官,一同開赴朝鮮。

日本入侵朝鮮,朝鮮:大哥,有人欺負我,怎麼辦?明朝:我去揍他

李如松成為大明第一次對日作戰的前線總指揮

明朝從全國範圍調集了4萬精銳。這支軍隊的主要構成有:遼東鐵騎1萬;宣府、大同各選精騎8千;薊鎮、保定各選精銳步兵5千;江浙步兵3千。四川副總兵劉鋌率川軍5千,做為後續部隊向朝鮮進發。

1593年1月5日李如松率領大軍進抵平壤城下,1月8日與小西行長的第一軍團18000人戰於平壤,李如松命令明軍全力進攻平壤城的南、北、西三面,故意留出東面給日軍用來撤退。日軍大敗,不得不於當天夜裡沿明軍預留的東南方向突圍撤退,卻遭到李如松早已部署的李寧和查大受等部的伏擊,明軍火炮數百門,“一時齊發,聲如天動”,...“如天崩地裂,犯之無不焦爛”。此戰,明軍陣亡790人,日軍第一兵團死傷九千餘人,折損過半。明軍趁勢收復平壤及開城。

日本入侵朝鮮,朝鮮:大哥,有人欺負我,怎麼辦?明朝:我去揍他

平壤大捷之後,李如松名震日本

平壤大捷之後,為收復漢城,李如松派遣數百名遼東鐵騎作為先鋒,偵查日軍部署,在碧蹄館與日本偵查先鋒部隊相遇,雙方就地展開對戰,並向各自的大本營送去戰報,李如松得報後,以為日軍如當地土民所說棄京城撤退,遂率領本部兵馬騎兵4000人從開城疾馳引援。

日軍立花宗茂在得知戰報後,也先於其他日軍之前獨自領3200名軍兵抵達碧蹄館,雙方在碧蹄館展開激烈戰鬥。此役明軍參戰部隊為五千大明鐵騎,日軍則投入兵力達2萬餘人,雙方從1月26日清晨戰至27日黃昏,均未能擊敗對方,不得不相繼罷兵撤退。

日本入侵朝鮮,朝鮮:大哥,有人欺負我,怎麼辦?明朝:我去揍他

碧蹄館之戰中日雙方均未能達到戰略目的

此戰中,明軍數次陷入日軍包圍,雖然最終脫困,但還是損失了不少遼東軍精銳兵員。不過,此戰將大明鐵騎的強悍戰鬥力展露無遺,佔據參戰兵力優勢的日軍經過苦戰也無法消滅這支僅僅數千人的孤軍,反而自身損失慘重。日本戰後的一些史料記載,碧蹄館之戰,日軍損失兵力為8551人,佔據此役日軍參戰兵力的40%左右。

碧蹄館之戰後,李如松於3月初焚燒日軍於龍山的糧倉,3月19日,日軍因為缺糧,被逼由漢城撤退,李如松收復漢城。明軍收復漢城後,日軍不再主動與明軍發生陸戰,而明軍由於後勤原因,也無法繼續向朝鮮南部推進。雙方在陸地戰場陷入僵持。

日本入侵朝鮮,朝鮮:大哥,有人欺負我,怎麼辦?明朝:我去揍他

日本水師在水上戰場也並未取得勝利

水面戰場,參戰雙方主要是以朝鮮李舜臣率領的朝鮮水師以及日本九鬼嘉隆率領的日本水師。從1592年5月至1593年5月,朝鮮和日本在進行了大小共計16次水上戰鬥,日軍勝少敗多。日軍在水陸兩個戰場均未能佔據優勢。

論掌握一門外語的重要性

1593年5月,鑑於戰況陷入僵局,加上朝鮮破壞過度,造成瘟疫流行,當地徵發糧食不易,豐臣秀吉急於保全佔據朝鮮南部四道的戰果,遂派使節隨同明使沈惟敬(沈惟敬是大明商人,精通日語,為明朝首席談判代表)由釜山至北京城議和。

7月,朝廷宣詔退兵以進行日本封貢事宜,於是李如松大軍撤退,只留劉綎及遊擊吳惟忠共七千六百人分別扼守要口。但兵部尚書石星一意主和,再撤吳惟忠兵,結果只留劉綎兵防守。12月,明朝命薊遼總督顧養謙兼責打理朝鮮事宜,並召回宋應昌、李如松。萬曆皇帝下令明軍盡撤回國,但同時強調,雖然撤兵,“但倭情狡詐,未可遽稱事完”。

日本入侵朝鮮,朝鮮:大哥,有人欺負我,怎麼辦?明朝:我去揍他

萬曆皇帝對日本始終保持警惕

1593年(萬曆二十一年)5月8日,豐臣秀吉在名護屋會見了到達日本的明朝使團。由於語言不通,雙方的會談仍就在沈惟敬和小西行長之間進行。豐臣秀吉提出了“大明·日本和平條件”七條:

迎大明公主為日本天皇后;發展勘合貿易;明、日兩國武官永誓盟好;京城及四道歸還朝鮮,另外四道割讓於日本;朝鮮送一王子至日作為人質;交還所俘虜的朝鮮國二王子及其他朝鮮官吏;朝鮮大臣永誓不叛日本。

沈惟敬答應了七條建議,但卻利用同行的謝用鋅、徐一貫等人不懂日語的機會,詐稱豐臣秀吉已同意嚮明朝稱臣,請求封貢,並退出侵朝日軍。而早已經與沈惟敬串通好的小西行長則對豐臣秀吉彙報說,明朝使者已經同意了豐臣秀吉的七條建議,只需派日使與明使一道去北京請萬曆帝最後批准。1594年10月,日本議和使者小西如安與明朝使團一道去北京。

日本入侵朝鮮,朝鮮:大哥,有人欺負我,怎麼辦?明朝:我去揍他

現存於日本大阪博物館的明朝冊封豐臣秀吉詔書

小西如安到了北京後,見到了一心主和的兵部尚書石星,也早已經與小西行長串通好的小西如安,全盤接受了石星提出的三項條款:

日軍在受封后迅速撤離朝鮮和對馬;只冊封而不準求貢;與朝鮮修好不得侵犯。

沈惟敬向朝廷遞交了其偽造的日本降表。不明真相的萬曆帝,冊封豐臣秀吉為日本國王。

1595年1月,明朝派遣沈惟敬與明朝使者一起到達日本,宣讀冊封豐臣秀吉為日本國王的詔書。得知真相的豐臣秀吉怒不可遏,他說:吾掌握日本,欲王則王,何待髯虜之封哉!,摔詔書於地,驅逐明使臣。並且再度調派軍隊,準備再次攻打朝鮮。

日本入侵朝鮮,朝鮮:大哥,有人欺負我,怎麼辦?明朝:我去揍他

大明第二次對日作戰總指揮刑玠

沈惟敬害怕事情敗露,滯留朝鮮。他假造豐臣秀吉的謝恩表,由另一使臣遞交朝廷。這道假的謝恩表被明廷識破,萬曆皇帝知道真相後,對於兵部只想一心求和,欺瞞自己大為震怒。下令革去兵部尚書石星等人的職務,令邢玠以兵部尚書出任總督,都御史楊鎬經略朝鮮軍務,準備再次出兵援朝。

第二次萬曆中日戰爭

1597年初,豐臣秀吉再次出動陸軍141490人,水軍7200人,入侵朝鮮。

1597年2月,明朝以麻貴為總兵官,統率南北諸軍。以山東右參政楊鎬為僉都御史,經略朝鮮軍務,並以兵部侍郎邢玠為尚書,總督薊、遼、保定軍務,經略御倭。5月,邢玠趕至遼東,率領明軍共約3萬餘人渡江入朝。

日本入侵朝鮮,朝鮮:大哥,有人欺負我,怎麼辦?明朝:我去揍他

日軍第二次入侵朝鮮仍然是從釜山開始

6月,日本兵船數千艘停舶於釜山,逐步向梁山、熊川逼近。8月,日本攻破泗川、南海、光州,最後攻陷南原(為全羅道外藩,一旦失守,天津、 登、萊皆可揚帆而至)。

駐全州的明將陳愚衷因南原失陷立即撤退,日軍加藤清正的右路軍趁機佔領全州。之後,日軍又分別攻陷黃石山、金州、公州等地, 漢城的屏障盡失。

朝鮮局勢的急速惡化,導致明軍在朝鮮的初期形勢極度不利。萬曆皇帝堅定不移的繼續派遣明軍進入朝鮮。明軍逐漸扭轉局勢並開始展開對日反攻。

1597年,6月6日-7日,明軍擊敗日本戰國名將黑田長政率領的日軍第三軍團一部,取得稷山大捷,同年10月,明軍與朝鮮軍隊在青山聯合擊敗日本毛利秀元率領的日本第八軍團,毛利秀元損失慘重。

日本入侵朝鮮,朝鮮:大哥,有人欺負我,怎麼辦?明朝:我去揍他

第一次蔚山之戰明軍失利

但是同年12月23日,明軍在第一次蔚山之戰中,作戰失敗,死傷兩千餘人,主將楊鎬與邢玠卻嚮明朝朝廷謊報前線大捷,被贊畫主事丁應泰識破後,上報朝廷。明朝派人調查。

1598年2月,邢玠招募江西水軍,並以海路運兵,準備對日進行持久戰。5月,明朝再次向朝鮮增兵,共計調派水陸約5萬軍力進入朝鮮,明軍在朝鮮戰場兵力達到近10萬人。6月,楊鎬因謊報戰功被罷職候查。

此時,日軍加藤清正,島津義弘等人率領64000人,在日軍佔領區佈防,與明軍對峙。面對這種局面,明軍分為水陸四路,每路置一名大將,中路李如梅(後替換為董一元),東路麻貴,西路劉鋌(外加朝鮮都元帥權慄),水路陳璘,各自負責一片區域,進攻日軍。

日本入侵朝鮮,朝鮮:大哥,有人欺負我,怎麼辦?明朝:我去揍他

明軍與日軍在陸地戰場陷入僵持

1598年9月底,東路軍麻貴包圍加藤清正於蔚山,兩軍互有勝負。10月,西路軍劉綎、東路軍麻貴分道出擊進攻日軍,日軍大敗。但是,中路軍董一元率兵攻打日軍新建的泗川城寨時,因大炮炸膛,引起大營火藥庫爆炸,全軍大亂,日軍島津義弘一隨即命令日軍出擊,本已被明軍攻佔的泗川被日軍重新奪回。此後,中日在陸地戰場陷入僵持。

水上戰場,初期仍以朝鮮水師抵禦日本水師,1597年10月26日, 日軍藤堂高虎率領133餘艘戰船出發,欲趁漲潮時攻進鳴梁海峽,全殲朝鮮水師,被李舜臣設計擊敗,史稱鳴梁海戰。

日本入侵朝鮮,朝鮮:大哥,有人欺負我,怎麼辦?明朝:我去揍他

鳴梁海戰示意圖

就在中日雙方在朝鮮戰場陷入僵持時,1598年9月18日,挑起這場戰爭的豐臣秀吉因病死於伏見城(今日本京都伏見區),同年10月,豐臣秀吉的死訊傳到駐守朝鮮的日軍軍中,日軍軍心動搖,按照豐臣秀吉的遺囑,開始計劃從朝鮮撤軍。

同年11月,日軍開始從朝鮮撤離,明軍分道進擊。明軍派出水師,將數百艘戰艦,分佈忠清、全羅、慶尚各個海口,阻擊撤退的日軍。明軍水師將領鄧子龍,朝鮮李舜臣聯合出擊,在露梁海上截擊解救小西行長所部的立花宗茂、島津義弘、小早川秀包、宗義智、寺澤廣高等日軍。

日本入侵朝鮮,朝鮮:大哥,有人欺負我,怎麼辦?明朝:我去揍他

露梁海戰之後第二次中日之戰基本結束

鄧子龍親自為前鋒,率三艘明軍鉅艦向日軍進攻,卻被友軍誤擲的火器點燃戰艦,鄧子龍被大火圍困,不幸陣亡。明軍繼續戰鬥,最終擊敗日軍。混戰之中,小西行長突破明軍包圍,在其他日軍掩護下,得以逃脫。露梁海戰之後,日軍大部撤退回國,明朝第二次中日朝鮮戰爭基本結束。

1599年4月,明軍班師回朝,萬曆帝升座午門,接受都督邢玠等獻上的日本俘虜六十一人,都“付所司正法”,砍下來的敵人的頭顱傳送天下。同日,萬曆帝接受百官朝賀,祭告郊廟。1599年5月,大明帝國頒《平倭詔》詔告天下,標誌著歷時7年的中日朝鮮戰爭,以大明帝國的勝利而結束。

附錄一

《萬曆平倭詔書》摘錄: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纘承洪緒,統理兆人,海澨山陬,皆我赤子,苟非元惡,普欲包荒。

屬者東夷小丑平秀吉,猥以下隸,敢發難端,竊據商封,役屬諸島。

遂興薦食之志,窺我內附之邦,伊歧對馬之間,鯨鯢四起,樂浪玄菟之境,鋒鏑交加,君臣逋亡,人民離散,馳章告急,請兵往援。

朕念朝鮮,世稱恭順,適遭困厄,豈宜坐視,若使弱者不扶,誰其懷德,強者逃罰,誰其畏威。況東方為肩臂之藩,則此賊亦門庭之寇,遏沮定亂,在予一人。於是少命偏師,第加薄伐。

平壤一戰,已褫驕魂,而賊負固,多端陽順陰逆,求本伺影,故作乞憐。冊使未還,兇威復扇。朕洞知狡狀...於是同惡就殲,群酋宵遁,舳艫付於烈火,海水沸騰,戈甲積於高山,氛浸淨掃,雖百年僑居之寇,舉一旦盪滌靡遺。

雁來歸,箕子之提封如故,熊羆振旅,漢家之德威播聞除所獲首功,封為京觀,仍檻致平正秀等六十一人,棄屍稿街,傳首天下,永垂凶逆之鑑戒,大洩神人之憤心。

於戲,

我國家仁恩浩蕩,恭順者無困不援;義武奮揚,跳梁者,雖強必戮。茲用佈告天下,昭示四夷,明予非得已之心,識予不敢赦之意。毋越厥志而幹顯罰,各守分義以享太平。凡我文武內外大小臣工,尚宜潔自愛民,奉公體國,以消萌釁,以導禎祥。”

附錄二:及萬曆中日朝鮮戰爭相關人員名單

明朝:

兵部尚書:石星

備倭總經略(統帥):宋應昌(第一次),邢玠(第二次)

贊畫:劉黃裳,袁黃

備倭總兵官(主將):李如松(第一次),麻貴(第二次)

總兵:董一元,陳璘,楊鎬

副總兵:劉綎,佟養正,李平胡,王守官。王有翼,任自強,查大受,孫守廉,祖承訓,吳惟忠,鄧子龍(陣亡),陳愚衷,謝生,擺賽,頗貴

指揮:吳宗道,譚宗仁

守備使:熊正東

千總:李大諫

參將:胡澤,馬世隆,黃應,謝應梓,楊五典,張奇功,高澈,方時春,李如梧,李如梅,戚金,李寧,駱尚志,趙牧之,張應仲,茅國器

遊擊:季金,沈惟敬,趙文命,施朝卿,李芳春,高升,錢世楨,周宏漠,高策,王問,王必迪,梁心,楊登山,李有升

左協大將 副總兵:楊元 中協大將 副總兵:李如柏

右協大將 副總兵:張世爵

錦衣衛指揮使:史世用

朝鮮:

國王:李昖

李舜臣(陣亡),光海君,臨海君,順和君,權慄,柳成龍,郭再祐,宋象賢(陣亡),黃進(陣亡),鄭撥(陣亡),申砬(自殺),金時敏(陣亡),元均(陣亡),樸泓(陣亡),李億祺(陣亡),崔湖(陣亡),柳崇仁,徐禮元(陣亡),金千鎰(陣亡),金誠一,宋希立,黃世得(陣亡),李宗張,尹興信,李莞,尹鬥壽,尹根壽,金忠善,金命元,羅大用,安衛等。

日本:

關白(太閣):豐臣秀吉

宇喜多秀家,小早川隆景,加藤清正,小西行長,宗義智,松浦鎮信,有馬晴信,大村喜前,五島純玄,藤堂高虎,鍋島直茂,鍋島勝茂,黑田長政,大友吉統,島津義弘,毛利吉城,蜂須賀家政,生駒親正,福島正則,戶田勝隆,長宗我部元親,立花宗茂,毛利輝元,羽柴秀勝,細川忠興,森吉成,脅坂安治,來島通總等

《 明史紀事本末·卷六十二·援朝鮮》《明史·卷二百三十八· 列傳一百二十六》《明神宗實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