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墙倒塌的30年后,无形的墙依旧存在

30年前的今天,1989年11月9日,历史上最著名的场景之一在西欧发生——柏林墙倒塌了。它的倒塌部分归咎于官僚主义下的意外事故,但在更大程度上,它是在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浪潮中倒塌的,这场革命使苏联领导的共产主义集团濒临崩溃,并推动了新世界秩序的建立。但放眼今日德国,在有形的柏林墙倒塌后,东西两德间无形的阻隔却依旧存在。

柏林墙倒塌的30年后,无形的墙依旧存在

东德人为自由推倒“耻辱之墙”

柏林墙是冷战期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政府环绕西柏林边境修筑的全封闭边防系统,它在物理意义和意识形态上对柏林进行了分割。柏林墙于1961年8月13日开始修建,东德官方将其称之为“反法西斯防卫墙”,西柏林市政府则认为这是限制行动自由的“耻辱之墙”。柏林墙,连同更长的“两德边界”,象征着冷战期间分隔西欧和东欧集团的“铁幕”。

柏林墙倒塌的30年后,无形的墙依旧存在

从柏林墙建立之前,到其存在的近30年间,不断有东德人冒着生命危险试图穿越这一边界,显然,柏林墙无法阻挡这一颗颗渴望逃离东德的心,这或许也预示着其最终的彻底倒塌。1989年11月,在五十万人聚集在东柏林进行大规模抗议后,东德领导人试图通过放宽边界来平息不断增加的抗议活动,以使东德人的旅行更加方便,但他们无意完全开放边界。这样一个小改动却在发布后引发了严重后果,当未进行事先准备的政府发言人君特·沙博夫斯基(Günter Schabowski)在新闻发布会上首次宣读新规则时,他说:“现在可以无条件申请在国外的私人旅行。”并称这一新规则立即生效。记者对此大为震惊,这一新闻迅速在电视上流传开来,东德人蜂拥而至。当晚负责边境检查的哈拉德·杰格(Harald Jäger)称,他在混乱的状态下观看了新闻发布会,随后便见证了人群的到来。他疯狂地给上级打电话,但他们没有下达任何命令,不论是“打开大门”还是“开火阻挡人群”。面对数百名在恐慌和混乱中的愤怒公民,武力几乎没有用,而大规模伤亡随时都可能发生。最终,杰格下达了命令:“打开阻隔!”成千上万的人随之蜂拥而入,他们欢呼雀跃、泪流满面。许多人爬上柏林勃兰登堡门的墙,用锤子和镐将墙体凿开,这一场景迅速传遍了世界各地。柏林墙也由此彻底倒塌。

柏林墙倒塌,新秩序建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由苏联及其之前的西方盟友组成,苏联逐渐建立起“铁幕”,将东方与西方分隔开来。败北的德国被占领国(美国,英国,法国和苏联)瓜分,东部被苏维埃占领。东德正式被称为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成为苏联在西欧的立足点。柏林被分为四部分,在城市的西部是英国,法国和美国地区,在东部是苏联地区。西柏林成为一座被共产主义东德包围的岛屿。

柏林墙倒塌的30年后,无形的墙依旧存在

到1980年代,苏联面临着严峻的经济问题和严重的粮食短缺,1986年4月乌克兰切尔诺贝利电站的核反应堆爆炸时,正是共产主义集团即将崩溃的标志性时刻。1985年上台的苏联领导人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Mikhail Gorbachev)提出了“开发”和“改革”的政策。

共产主义集团内部已经发生了改革运动,各国纷纷掀起革命浪潮。波兰的团结工会合法化,1989年2月从原先执政的共产党手中夺下大量议会席位。匈牙利于3月发起大规模的民主示威游行,5月拆除了与奥地利接壤的边界上长达150英里的铁丝网,创造了铁幕的第一个缺口。8月,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的200万人举行了令人难忘的“歌唱革命”示威活动,要求独立;匈牙利开放了其西面与奥地利的边界,使东德难民得以逃脱。捷克斯洛伐克提供了另一种逃离手段,使东德人可以不受限制地前往邻近的社会主义国家。

柏林墙倒塌的30年后,无形的墙依旧存在

东德最终于10月关闭了与捷克斯洛伐克的边境,以遏制出逃潮。但那时,革命已经蔓延到东德本身。示威者在莱比锡市中心集会以争取自由,在庆祝东德成立40周年的几天内,有7万人走上街头。西德呼吁进行自由选举,东德的新共产党领导人埃贡·克伦茨(Egon Krenz)谈论着改革。没有人知道仅仅几周后柏林墙便会倒塌。

10月31日,要求东德民主的人数猛增到50万。在东德抗议活动开始一个月后的11月4日,大约有一百万人聚集在东柏林市中心的亚历山大广场。三天后,政府辞职,但无意让位于民主,埃贡·克伦茨仍然是共产党的首脑和该国的实际领导人。然而仅仅五天后,沙博夫斯基便举行了那场改变世界的新闻发布会。

柏林墙倒塌的30年后,无形的墙依旧存在

12月3日,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先生和美国总统布什在马耳他并排坐下,发表声明宣布两个大国之间的冷战即将结束。欧洲也随之翻开历史的新篇章。

两德间无形之墙久久伫立

伴随着柏林墙的倒塌,德国民主共和国和德意志西部联邦得以重新相聚。柏林洪堡大学社会学教授斯特芬·毛(Steffen Mau)表示,在此后的一年内,两德间的许多差距,尤其是经济差距,已经缩小。但直至30年后的今天,人们在心理和态度上的差异依旧无法消除。毛说:“大多数西德人会说没有区别了,一切都在转型中被洗去了,而大多数东德人会说两德之间仍然存在着惊人的区别。”他补充说,根据一些调查,多达一半的东德人仍然感觉自己像“二等公民”。

柏林墙倒塌的30年后,无形的墙依旧存在

在财富方面,自柏林墙倒塌以来,东部六个州有很多工作要做。几十年来,共产主义使经济崩溃,并使人口贫乏。换算成目前的价格,东部在1991年的人均GDP仅为9701欧元,而西部则为22687欧元。

在过去的30年中,尽管这一差距已经大大缩小,但就GDP和收入而言,东方仍然落后。德国大部分最富有的人依旧生活在西部,东部缺少顶级大公司、高收入人群,德国500家最大的公司中仅有38家在东部设立总部。担任最高级职位的人依旧主要来自西部,东德四分之三的管理层职位被具有西德背景的人占据。除此之外,各项统计数据表明,两德人的性格、体能、教育背景、生活习惯,乃至饮食偏好,都仍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柏林墙倒塌的30年后,无形的墙依旧存在

柏林墙可以在一夜之间倒塌,但一堵无形的墙在30年后的今天依旧伫立。被柏林墙分隔的两德人民,或许需要用一生的时间去修复这道德国的“伤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