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清流有多牛气?他们狂起来连自己都弹劾

所谓清流,指的是晚清时期一批经常议论时政、批评弊政、弹劾官员的御史和翰林。他们以张佩纶、黄体芳、宝廷、邓承修、张之洞、潘祖荫、李慈铭、王懿荣、陈宝琛、王仁堪、黄绍箕、丁立钧、李文田等人为代表。

清流手中并无实权,最大的法宝就是利用专折奏事的权力,对除了皇帝以外的所有王公大臣、文武百官进行弹劾。

晚清清流有多牛气?他们狂起来连自己都弹劾

凡大臣奸邪、小人构党,作威福乱政者,劾!

凡百官猥茸贪冒坏官记者,劾!

凡学术不正,上书陈言变乱成宪、希进用者,劾!

清流在朝廷里属于横着走的角色,因此人称“青牛”。天潢贵胄如恭亲王、醇亲王、庆亲王等人,掌握实权如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等人,都有被清流弹劾而差点下不来台的尴尬历史。

有时候,清流狂起来连自己都要弹劾一把。比如,本文的主人公宝廷。

晚清清流有多牛气?他们狂起来连自己都弹劾

宝廷,字少溪,爱新觉罗氏,生于1840年,是铁帽子王郑亲王的直系后裔,属于不折不扣的宗室子弟。对此,宝廷深感自豪,写诗感怀:“大清策勋封诸王,赫赫郑邸威名扬。文功武烈耀史册,祖宗累代流芬芳。”

八旗子弟多游手好闲,不爱读书。宝廷一家则相反,从他父亲常禄开始,形成了勤奋读书的良好氛围,因此出了不少“学霸”。常禄是进士,宝廷是进士,宝廷的儿子寿富也是进士。作为八旗子弟,一家三代人都是进士,在清朝历史上极为罕见。

宝廷在翰林院任职期间,成为清流中的一名干将,风头很劲,为此也得到了慈禧太后的欣赏。后来,宝廷历任浙江省乡试副考官、翰林院侍读、詹事府左中允、国子监司业、侍读学士兼詹事府少詹事、文渊阁直阁事、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礼部右侍郎、西陵监修大臣、正黄旗蒙古副都统等职,官居正二品。

宝廷写文章很厉害,却有一个男人都有的弱点:爱美女,向来风流倜傥。

晚清清流有多牛气?他们狂起来连自己都弹劾

1873年,宝廷外放浙江乡试副考官。考试结束后,他游玩富春江时,看中了一名船家女子珠儿,花钱买下,打算带回京城。不过,这种风流事情不能公开做,只能悄悄地进行。于是,宝廷让珠儿乘船北上,自己由旱路进京,提前在通州迎接珠儿。

没想到,宝廷在通州等了许久,都不见珠儿身影。宝廷一场空欢喜,搞得人财皆空。

1881年,宝廷再次充福建乡试正考官。考试结束,乘船返京,经过衢州时,又看中了一名船家女子檀香,掏钱纳之为妾。这次,宝廷学乖了,选择与檀香同行。他自己乘坐官船,檀香乘坐小船,一前一后,一路北上。

晚清清流有多牛气?他们狂起来连自己都弹劾

可是,到了海宁时,小船被海宁的地方官扣住了。

宝廷知道事情搞大了,如果闹开了,被浙江巡抚弹劾到朝廷里,自己铁定又丢官又丢面子,不如奏报朝廷对自己进行弹劾。宝廷随即找到海宁地方官,坦诚承认错误。海宁地方官没想到宝廷会这么做,反而觉得过意不去,不但释放了小船,还送了一份贺礼。

宝廷还没离开海宁,就遵守承诺,奏报朝廷。他是这样解释的:“钱塘江有九姓渔船,始自明代。奴才典闽试妇,坐江山船,舟人有女,年已十八。奴才已故兄弟五人,皆无嗣,奴才仅有二子,不敷分继,遂买为妾。”随即老老实实承认错误:“奴才以直言事朝廷,层蒙恩眷,他人有罪则言之,己有罪,则不言,何以为直?”

慈禧太后也是第一次遇见自己弹劾自己的情况,交部议处后,拟了革职的处分。

晚清清流有多牛气?他们狂起来连自己都弹劾

这件事在朝野内外传得沸沸扬扬。有好事者编了一首打油诗:

“昔年浙水载空花,又见船娘上使槎。宗室一家名士草,江山九姓美人麻。曾因义女弹乌柏,惯逐京倡吃白茶。为报朝廷除属籍,侍郎今已婿渔家。”

大家注意了,打油诗用的是“麻”韵。为什么要用“麻”韵呢?是因为檀香身材亭亭玉立,唯独脸上有几颗若隐若现的白麻子。

晚清清流有多牛气?他们狂起来连自己都弹劾

宝廷作为一名诗人,自己也写了一首诗《江山船曲》:

“乘槎归指浙江路,恰向个人船上住。铁石心肠宋广平,可怜手把梅花赋;枝头梅子岂无媒?不语诙谐有主裁。已将多士收珊网,可惜中途不玉壶。”

这首诗堂而皇之地收入他《宗室一家草》集子,水平比那首打油诗高明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