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湖股份:生態鎂鋰鉀園風光好

  曾經土法上馬的青海鹽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經過60年的探索,形成“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循環利用模式,正向生態式循環經濟區邁進——

  青海鹽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是伴隨新中國工業的發展而成長起來的一家企業。從60年前土法上馬、人拉肩扛,到鉀肥挖潛增產150萬噸,再到明確“百年鹽湖,生態鎂鋰鉀園”的發展戰略,鹽湖股份正向建設世界級鎂工業基地、中國鋰新能源材料基地、中國最大鉀工業基地邁進。

  牢記囑託,新理念催發“鹽樹新芽”

  2016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青海首站走進察爾汗鹽湖,瞭解鹽湖股份的循環經濟發展等情況,高度評價了鹽湖股份創業、創新、創優的歷程,並發表講話。總書記說:“鹽湖是青海最重要的資源。要制定正確的資源戰略,加強頂層設計,搞好開發利用。”總書記的親切話語和深情期望,已在鹽湖人心裡深深紮根,是鹽湖資源開發的行動指南,是鹽湖人建設好“生態鎂鋰鉀園”的基本原則,也是鹽湖人進一步以新發展理念催發“鹽樹新芽”的生動實踐。

  60年前成立之初,青海鹽湖公司的產品生產靠的是土法上馬、人拉肩扛。為了從單一的鉀肥行業向化工行業、石油天然氣能源行業、冶金冶煉行業多元發展,青海鹽湖全面發力、多點突破、縱深推進,初步形成鉀鹽、鎂鹽、鋰鹽、鈉鹽、氯鹼五大產業群,打造出具有中國特色的鹽湖資源綜合開發利用的循環經濟模式,建成了技術先進、產品多樣、規模化的鎂鋰鉀鹽綠色循環利用產業基地。

  砥礪奮進,高效率利用構築生態園

  自固體鉀礦的浸泡式溶解轉化技術實施以來,鹽湖股份形成“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循環利用模式,總可開採規模達到5.4億噸,產能也由100萬噸/年、可服務30年發展到500萬噸/年、可服務50年,等同於再造一個察爾汗鹽湖。與此同時,該公司自主研發了光鹵石水採船、反浮選冷結晶、固體鉀礦溶解轉化、尾鹽熱溶結晶等顛覆性技術,實現低品位礦和尾礦再利用,建成了800萬噸/年鉀肥生產能力,使我國鉀肥自給率由上世紀的不足10%提升至50%以上。

  在發展鋰產業方面,歷經10年工藝優化攻關與探索,該公司突破了高鎂鋰比滷水提鋰這一世界性難題,建成多套萬噸級碳酸鋰裝置。現下,年產1萬噸碳酸鋰裝置全面達產達標,新增年產2萬噸電池級碳酸鋰項目全面啟動,並攜手比亞迪公司合作成立鹽湖比亞迪,再建年產3萬噸鋰鹽裝置,形成“1+2+3”鋰原料基地,提升了中國鋰產業的話語權。

  金屬鎂裝置實現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生產出高質量鎂錠,使我國鹽湖資源綜合利用站在世界發展的制高點,基本形成多系列產品和服務經營模式和循環產業鏈。特別值得稱道的是,整個生產過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不足傳統工藝的四分之一。

  生態優先,高質量發展提升綠色價值

  60年的發展歷程中,鹽湖人通過利用太陽能、人造溼地實現生態環境改造,使昔日“天上無飛鳥,地上不長草,風吹鹽塊跑”的鹽漠荒地,變成了“水草豐茂、魚兒繁多、鳥兒雲集”生態生產生活融合發展的美麗景點。

  同時,鹽湖股份嚴守生態空間保護紅線,加大環境監控及風險防範力度,落實礦山地質環境保護及河長湖長制,推行綠色礦山建設。公司提前謀劃超低排放及化肥行業提標技改工作,持續研究推行“四廢一餘”價值鏈延伸,治理“跑冒滴漏”,建設清潔文明工廠,開啟綠色認證,鞏固提升百里水景線和人造溼地成果,推動鹽湖生態旅遊項目。在進一步保護生態環境的同時,他們不斷創造提升鹽湖的綠色經濟價值。

  自強不息,科技創新鑄就發展引擎

  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作為我國鉀肥工業的排頭兵和鹽湖資源綜合利用的領軍者,鹽湖股份歷來重視和發揮科技創新的引領作用。

  近3年,公司年均研發與技改投入近3億元,組織鹽湖循環經濟重大科技攻關項目;3年累計獲科技成果18項,科技獎勵11項,申報專利超過220項;啟動“822”科技行動計劃,在鹽湖資源低品位鉀礦固轉液、電解法提鎂消化吸收、汽車用鎂構件應用製造等領域取得新突破。

  同時,鹽湖股份先後建成別勒灘、達布遜礦區兩個固體鉀礦溶解轉化示範區,新增250萬噸鉀肥年產能,使鉀肥年產量達到500萬噸,國產鉀肥自給率再提升近10個百分點。

  產業報國,循環經濟繪就新藍圖

  鹽湖股份對未來有著清晰設想——那就是堅持新發展理念,圍繞“走出鉀、抓住鎂、發展鋰、整合鹼、優化氯”的總體思路,規劃佈局鹽湖資源綜合開發。具體包括穩定鉀肥生產,豐富鉀產品,推進尾鹽綜合利用;大力開發鋰資源,助力新能源發展;合理利用鎂資源,延伸產業鏈創造新效益;創新研發模式,提升鎂鋰鉀鹽綜合利用水平;堅持與時俱進,推進循環經濟發展。

  鹽湖人有個“鹽湖夢”。他們表示,將努力打好鹽湖資源綜合開發利用攻堅戰,以鹽湖“生態鎂鋰鉀園”生動實踐回報總書記的囑託,以“鹽湖夢”助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