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教授、博導,越來越多了

90後教授、博導,越來越多了

最近一段時間,連續多位“90後”博導刷爆了很多人的朋友圈。

據錢江晚報11月6日報道,今年年僅27歲的劉琬璐正式成為浙江大學最年輕的PI(獨立研究員)。劉琬璐2013年畢業於浙江大學基礎醫學院,之後前往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進行博士、博士後研究,6年內發表20餘篇國際權威期刊論文。

90後教授、博導,越來越多了

劉琬璐

10月31日,1991年10月出生的女學者劉惠穎擔任了中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社會學系特聘教授。劉惠穎由於來自人文社科而非自然科學領域,引發了一大波關注。

此前9月,28歲的90後女博士李琳,北大畢業後,直接被聘為南方醫科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短短兩個月,三位90後教授/博導引發關注,在以往是前所未有的。

90後教授、博導如此密集的出現,背後有一個不容忽視的現象:“90後”們正在走向中國學術舞臺的中心。

90後博導基本來自基礎學科,多人無海外經歷

從三年前引發輿論熱議的學霸博導楊樹、劉明偵,到今天的劉琬璐……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高校和科研單位至少有10位“90後”教授。

分析10位“90後”教授的簡歷,我們可以發現,他們大多屬於材料科學與工程、基礎醫學等基礎學科,也有部分來自計算機、農學、社會學等學科。相對來說,主要是理工類學科,人文社科類較少。

他們大多有都在國內外重量級頂尖高校或單位的博士學位或博士後經歷。其中早前引發關注的楊樹、劉明偵、顧實等均有海外經歷,她們通過入選國家級人才計劃而成為國內高校的教授、博導。

最近幾年出現的新現象則是多為本土培養獲聘稱為教授、博導,打破了以往必須有海外經歷的限制,是很大的進步。

2018年底,李姍加入南京農業大學農學院趙雲德團隊,被評為教授,同時擔任博士生導師。年紀輕輕便擔任教授,李姍表示,自己要感謝南京農業大學,她說:“學校沒有嫌棄我沒有海外經歷,博士畢業後能夠直接把我引進,這是南農一個非常好的體系,不拘一格降人才。”

90後教授、博導,越來越多了

科研成果突出,多人曾在頂尖期刊上發文

在科研越來越受到高校重視的今天,要想成為教授/博導,發表論文數量和質量等科研指標是非常關鍵的因素。

“90後”教授們大多們發表數量較多的學術論文,其中不乏Science、Nature、Cell等最頂尖期刊論文。

2018年底,作為教授和博士生導師加入南京農業大學農學院趙雲德團隊的李姍,曾在Nature發文。2018年8月16日,由李姍作為第一作者的論文《協同調控植物生長—發育平衡》發表於世界頂級期刊 Nature,該研究得到了中科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國家重點研究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的資助,並且獲選為2018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之一。

受聘於南方醫科大學教授的90後博導,曾於2018年6月以第一作者身份在《Nature Cell Biology》發表題為《Single-cell multi-omicssequencing of human early embryos》的論文,並曾在《Cell》合作發表論文一篇。其2015年發表文章榮獲“2015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和“2015年度中國生命科學領域十大進展”。

華東交通大學胡劍之所以被聘為教授,也與發表頂尖論文有一定關係。

據報道,華東交通大學曾在官網上提到,胡劍曾以第一作者身份在《Science》發表高水平文章,由於科研業績突出,2017年7月來校後直接享受教授的績效工資待遇,2018年順利成為省聘教授。

有望引領中國科學發展

針對越來越多“90後”年輕學者稱為教授、博導,業界討論也越來越多。

有專家就表示,如今,研究隊伍年輕化已經成為常態,包括我國兩院院士評選年輕化,實際上也起到了一個帶動作用,可以更大程度地吸引青年學者、科學家回國,這既是引領,也是一個風向標。

另外,從一些國家的高校用人體系來看,美國的體系是讀完博士就可以當助理教授、帶博士,中國是歐洲系統,在中國,正教授才能當博導,進行獨立研究。

學者的學術創新能力在他們30至40歲時期最強,正是基於此,我國的國家級人才計劃立足給青年學者一個機會,讓他們有進行獨立研究的機會,自己帶團隊。一來加強隊伍的年輕化建設,二來也給年輕學者一種壓力和動力,讓他們在黃金年齡迸發出最大的熱情和積極性,投身一線科研、教學工作。

隨著“90後”博導、教授的不斷湧現,中國高校隊伍年輕化趨勢越發明顯,也讓人們對其寄予厚望,希望這些具有年齡優勢又有能力的年輕人在這樣一個時代舞臺上充分發揮聰明才智,為國家的高校教學科研作出更多的貢獻。

部分內容來源:錢江晚報、浙江大學微信公眾號、湖南日報、華東交通大學新聞網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