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教授:正確應對孩子“哭鬧要挾”,父母請堅持4個基本原則

小孩子常常以哭鬧來要挾家長,這似乎是一件很平常不過的事情,在不少家庭都出現過類似的場景,很多家長面對孩子哭鬧束手無策,只能妥協,實際上,在孩子哭鬧的時候,家長不僅僅只有這一條路可以走,還有很多其他的方式,李玫瑾教授:正確應對孩子“哭鬧要挾”,要堅持四個基本原則。

李玫瑾教授:正確應對孩子“哭鬧要挾”,父母請堅持4個基本原則

雯雯家的寶寶已經5歲了,從小到大一直是雯雯獨自一人照顧孩子,孩子兩歲之前都是比較聽話的,不過過了兩歲之後孩子愈發調皮,而且有自己的想法,也不肯聽家長的話,這讓雯雯很是頭疼,如果不答應孩子的要求,孩子就會在家裡大哭大鬧,甚至還會將家裡的東西摔壞,所以沒辦法,雯雯只能妥協,而這樣一來,孩子似乎嚐到了甜頭,變本加厲。

李玫瑾教授:正確應對孩子“哭鬧要挾”,父母請堅持4個基本原則

小孩子哭鬧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這似乎是他們達到目的的唯一手段,但是家長一味滿足孩子的要求並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如果在他們哭鬧之下家長妥協了,那麼帶來的後果也是嚴重的,很可能導致孩子走上一條歪路,那麼當孩子哭鬧發脾氣或者要挾家長的時候,家長又應該如何做呢?大家不妨試試李玫瑾教授的4個原則。

李玫瑾教授:正確應對孩子“哭鬧要挾”,父母請堅持4個基本原則

第一,不要打孩子

孩子哭鬧的時候,家長往往特別煩心,而家長又明知道孩子的要求很過分或者他們的行為觸碰到了家長的底線,這就讓家長感到怒不可遏,伸手打孩子幾下也是有可能的,但是這對於孩子來說,確實會讓他們覺得很委屈,而且這也是不公平的。

李玫瑾教授:正確應對孩子“哭鬧要挾”,父母請堅持4個基本原則

第二,不要罵孩子

很多家長都知道體罰孩子是不正確的,尤其是不應該打孩子,所以就乾脆破口大罵,這樣來發洩自己的情緒,但是這往往也會造成不良影響,孩子覺得家長是一個不可理喻的人,凡事只會大吵大嚷,而且他們會變本加厲,比家長的嗓門還大,以此來對抗家長。

李玫瑾教授:正確應對孩子“哭鬧要挾”,父母請堅持4個基本原則

第三,不要說教

有些家長會想,既然打不得罵不得,那我跟孩子講道理總可以吧,可實際上,小孩子的理解能力有限,即使是不哭不鬧的時候,家長和他們講道理,他們也不一定能聽得懂,更何況是在他們情緒比較激動的時候,如果家長跟他們講一番大道理,他們更是什麼都聽不進去。

李玫瑾教授:正確應對孩子“哭鬧要挾”,父母請堅持4個基本原則

第四,不要走開

在某些家長看來,不能打、不能罵也不能講道理,那乾脆就不理孩子了,離孩子遠一點,讓孩子在一旁哭鬧好了,這樣一來,雖然孩子有可能安靜下來,但下次他們還會這樣鬧,因此,家長不妨在一旁靜靜的看著孩子,讓他們知道家長是有原則和底線的,如果你哭鬧那你就一直這樣下去好了,反正家長是不會妥協的,這樣才能起到教育孩子的目的。

李玫瑾教授:正確應對孩子“哭鬧要挾”,父母請堅持4個基本原則

在孩子哭鬧的時候,家長的態度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家長不能掌握好這個分寸,往往孩子下次就會變本加厲,到最後發展成為一發不可收拾的地步。

首先,家長要正確看待孩子的叛逆期

超過兩歲的孩子就已經進入了人生的第1個叛逆期,此時他們很想證明自己是對的,或者是特別喜歡和家長對著幹,家長應該正確認識這個問題,不要給孩子貼上壞孩子的標籤,更不要認為孩子無藥可救。

李玫瑾教授:正確應對孩子“哭鬧要挾”,父母請堅持4個基本原則

其次,瞭解孩子的內心需求

不要用大人的標準去要求孩子,也不要站在大人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應該與孩子換位思考,就能很好的理解孩子的心情。而這樣一來,家長和孩子的溝通也能更加順暢,如果以成人的標準去要求那麼小的孩子,結果是差強人意的。

李玫瑾教授:正確應對孩子“哭鬧要挾”,父母請堅持4個基本原則

第三,順應孩子的需求

在某些非原則性問題上,家長不妨滿足孩子的要求,這樣一來既能讓孩子開心,而且也不至於引發家庭大戰,例如,孩子冬天特別想穿夏季的裙子,那麼家長就可以讓孩子穿,外面再太陽穿一件比較厚的羽絨服,孩子也不會著涼,既滿足了他們的需求,也不跟家長的原則背離,何樂而不為呢?如果孩子覺得好看,那就讓她穿好了,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如果她覺得不好看,下次自然不會再這樣穿。

李玫瑾教授:正確應對孩子“哭鬧要挾”,父母請堅持4個基本原則

孩子小的時候也許都有過大哭大鬧的經歷,在這個時候家長的態度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家長的態度不正確,有可能影響孩子的性格形成,亦或者影響親子關係。你認為,孩子大哭大鬧時,家長還可以採取什麼樣的方式與孩子溝通呢?歡迎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